书城亲子家教让叛逆的孩子与你更亲密
20108600000005

第5章 第2个星期六

读懂孩子没有说出来的意思

倾听,不仅要听懂对方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对方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甚至是对方自己都不知道的潜意识。

倾听实验

又是一个周六,关于倾听的话题,大家仍有兴趣做更深入的了解。于是,昕怡为大家带来了更有趣的内容。

在上周,培智觉得家长没有听见自己,而培智的爸爸却觉得冤枉,为了促使大家清楚如何有效地倾听,知道怎么听孩子说话,昕怡决定让大家做一个心理学实验来了解“听”与“听见”的不同。

既然听对方讲话如此困难,不如现场演示,让家长们亲眼看到。

昕怡说:“现在请大家一个家庭组成一个小组,围成小圈,我们先做一个心理学实验。”

培智一家和张轶一家各自自动围成了小圈,艾琳加入了其他家庭,大家也纷纷围成了各自的小组,静候昕怡的指示。

昕怡请每个小组分出A、B、C三个角色,超过三人的小组,C角色可以多人担当。

于是,昕怡请每个小组的A跟自己到会议室的外面,给他们布置了秘密任务,回来后请每个小组的B给A讲故事,A是听众,C做小组观察员。5分钟后实验结束。

听清楚指令后,大家兴奋地开始做实验。除了A自己外,谁也不知道A领了什么神秘任务,在这种好奇和神秘中,B开始讲故事。C静静地观察A和B之间的交流情况,不发言。

有意思的是,培智一家的实验却做不下去,常常传来争吵声。在他们的实验小组中,培智爸爸是那个讲故事的人,培智是听众,妈妈和爷爷奶奶做观察员。问明其争吵原因,原来培智想利用这个实验让父母体会自己是怎样不被父母听到的,而培智的爷爷奶奶却忍不住了,不停地干扰实验的进行。

培智爷爷说:“这孩子怎么回事儿,你爸爸给你讲故事,你怎么不听反而去玩手机了?”

奶奶也说:“你爸爸讲话,你就得好好听,别在那里东张西望的,多不礼貌啊!”

其实,培智的家人不知道,这正是昕怡安排的秘密任务——听众做出各种不注意听的动作或姿势,目的在于了解讲话的人是否能够发现听者有没有在听自己说话。

培智妈妈虽然不知道秘密任务是什么,但她依然小声提醒道:“这是在做实验,您二老就别吱声了吧,等实验完了再说。”但老人不听。搞得培智极不耐烦,一家人吵了起来。

观察员开口说话,导致实验无法进行。本组实验宣布失败。

实验结束,反馈开始。讲故事的培智爸爸很郁闷地说:“我没法儿给他(指培智)讲,我说话时他要么不吱声,要么玩手机,东张西望。他根本不听我说话。”

儿子立刻反驳道:“平时您就是这样对我的,我和您说话,您不是在看报纸,就是没等我说完您就说知道了。哼!”

昕怡问:“你们父子分别感受到了什么?”

培智说:“我平时和他们说话时,他们不是打断就是不听,烦死了。今天也让他体会下我的感受。”

培智爸爸此时并没有介意儿子的态度,反而沉思了半天,道:“嗨,没想到今天儿子给我上了一课。我说呢,他平时总说我们就没听他说话,今天才发现,我是没有注意到他的感受。”说完摸了摸儿子的头。

昕怡揭秘道:“刚才这个实验,就是要大家体会到,当我们讲话,而另一个人不用心听时,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同时也能理解孩子,当他们讲话时,需要被听到。”

张轶妈妈说:“我刚刚才发现,当我们说话她不爱听时,就会表现出玩手机呀、弄弄衣服啊之类的小动作。”

张轶爸爸也说:“平时都没有注意过这些。”

艾琳说:“刚刚我做观察员,仔细体会了一下听对方讲话的感觉,我虽然当时很想说话,但一想到我的角色就忍住了,最后我发现,我想说话的欲望没有了,因为他根本就不是我想的那样。”

培智妈妈也说:“看来这听确实很有学问,平时总以为听到孩子说了,其实根本没有听到心里去,今天算是明白了。听的同时需要关注对方的身体语言和表情。”

昕怡问:“现在,大家知道‘听’和‘听见’的区别了吧?”众人点头。

正确的倾听是带着兴趣、设身处地地倾听,不带任何偏见和价值评判,不仅用耳朵,还要用心去听。

听,可以是你说的时候我大脑收到了,但没进心里去,而听见则表示你讲的内容我不仅收到了,而且理解了,同时心里也在感受你了。

另一种声音

通常,孩子到了初中阶段,就已经进入了青春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大多渴望独立,自主,不希望再像小时候那样听父母说这样可以,那样不可以,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

家长所谓的为孩子好,究竟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艾琳的难题。艾琳是一个把目光放在孩子的问题方面的妈妈,是一个想让初一男孩听话的妈妈。

艾琳看了看大家,也看了看昕怡,开口道:“我儿子特别不爱学习,每天就是打游戏,上网,我怎么说他都不听。”说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张轶插话道:“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你们大人都要我们听你们的呢?你们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还是就因为你们是大人?”

张轶妈妈瞪了女儿一样,张轶不作声了,一脸无奈。

艾琳接着说:“你问得挺好的,以前我就觉得我是你妈妈,你就得听我的。”

艾琳看了一眼其他家长,继续道:“后来发现,儿子就是不听我的,我挺痛苦,和昕怡老师交流后发现,是我对儿子管得太多,让他感觉不到我对他的爱,反而觉得我在限制他。”

张轶妈妈说:“咱们家长还不是为了孩子好呀。”

艾琳说:“你说得对,我也认为我是为儿子好,他怎么就不能够理解我呢。”

张轶说:“什么都不让我做,还说为我好,才怪——”

艾琳说:“我儿子也像你这样说,但我不理他,还是要他按照我的要求做,结果,他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每天打游戏,不和我说话。后来我才知道孩子是在发出另一种声音——用游戏来拒绝我的控制。”

张轶说:“您儿子在逃避,我没有,我就要和他们对抗到底,我不上学。”

张轶父母听女儿这话,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原来女儿不去上学是在和父母对抗呀!

培智附和说:“就是,既然你们不听我说话,那我也不听你们说话。”

昕怡说:“各位家长听到这些,你们怎么想?”

张轶妈妈说:“我……我没有想到她会这样,用不上学来对抗,那……那我们要怎么做你才肯上学呢?”她向女儿问道。

张轶说:“你允许我和同学玩,让我听音乐,看电视。”

“又是这些,那不得影响学习呀?”

“学习,学习,你就知道让我学习,我就不能做点别的事情呀?”张轶生气地说。

昕怡问道:“这里谁每天就只工作,或者学习,没有其他的娱乐和人际交往的?”

众人摇头,张轶妈妈愣了一下,然后很快醒悟道:“我知道让孩子光学习不合适,可是现在社会竞争这么厉害……”

张轶不耐烦地说:“妈,您又来了。”

昕怡注意到张轶妈妈什么都挺清楚的,但做起来似乎有难度。于是看了看张轶爸爸,问道:“张轶爸爸,您怎么想呢?”

张轶爸爸坐直身子,说:“嗨,孩子想玩就让玩会儿吧,哪能每天都光学习呀?是吧?你就别和她较劲儿啦。”最后一句显然是说给妻子的。

张轶妈妈眼一斜,说:“就知道你会这样,你说现在竞争这么激烈……”

女儿不耐烦地摇了摇妈妈的胳膊,说:“您怎么没完没了呢?”

张轶妈妈无奈地说:“我知道你需要和同学玩,可是……”

见母女这样,昕怡对张轶妈妈说:“您看这样可以吗?您不就是为了让女儿上学嘛,您稍微做一点让步,先同意女儿的请求,然后我们来看看她是否影响了学习,再来讨论怎么应对,可以吗?”

张轶看着妈妈,似乎用眼睛在恳求,张轶妈妈叹了口气说:“好吧,先试试吧,反正最近每周六都会来参加团体活动,到时候再看你做得怎么样吧。”

见妈妈松口了,张轶乐得笑开了花,说:“放心吧,妈,只要您同意我做这些事,学习我一定不会耽误的。”

张轶爸爸也似乎松了一口气,轻轻地点头。

虽然是勉强同意,至少,母亲有了松动,愿意给女儿机会,否则,这个无声的抗议会一直持续下去。

听起来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和孩子的其他事情对立起来了。难怪孩子会和家长对抗。

昕怡从中发现,张轶妈妈其实有自己的需求——学习,所以她才会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女儿的学习上,而忽略女儿的个人需求。

昕怡同时也发现,张轶妈妈有一个固定的交流模式——“是的……但是”,这个沟通模式非常影响亲子之间的沟通,“是的”肯定了前面所说,“但是”这一转折,前面的都白说了,等于零。当孩子听到家长这样的表达时,往往非常泄气,会有很大的受挫感。

这里是一个可工作的点,昕怡把它记在心里,准备在后面的沟通训练中做练习。

当孩子表现出问题行为时,家长需要思考:我们做了什么使孩子的问题行为出现或者强化,这些问题行为的背后有怎样的需求?

原来,孩子打游戏,不上学,不洗脸,是他发出的另一种声音:我要被你们听到,被你们看到。既然我的言语无法让你们听到我、看到我,那我就换招儿。

孩子的问题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他对家长的诉求,如果这些诉求得到满足,这些问题行为自然就会消失。

昕怡想起自己小时候,因为没有照顾好弟妹而被父母责骂,当时她很生气,心想我又不是他们的妈妈,作为姐姐能照顾他们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要挨骂,非常委屈又不敢反抗,所以她就跑出去躲在外面,直到天黑也不回家,让父母着急。

父母奇怪平时听话的女儿怎么跑出去玩不知道回来,找遍了整个村子才找到昕怡,问为什么不回家,答:“你们总骂我,我怕待在家里挨打。”

父母听了又气又笑,说:“我们怎么会打你?你帮爸爸妈妈照顾弟弟妹妹,已经很好啦。只是当时说你几句而已。”

那次事件让父母意识到,昕怡也是个孩子,她需要被父母看到她的辛苦和努力啊。

自此,父母不再像过去那样骂昕怡了。因为他们从昕怡不回家的举动中了解到,女儿也需要他们的关爱。

正确的倾听是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对方的感受中去,细心地注意对方的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如何谈论自己及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所遇问题或事件做出反应。

倾听还要注意对方在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完整的判断。

善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反应既可以是言语性的,也可以是非言语性的。尊重对方的发言,目视对方的眼睛、微笑,专注欣赏对方的发言,看着一个生命在展现她的人生收获与心得;“内心”给予欣赏,不对任何发言“响应”,只是倾听,并结束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