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
20109300000009

第9章 持守(1)

令我们分心散乱的事件不断发生,将广泛清晰的觉知一遍又一遍地带回当下,尤其在我们手忙脚乱不能自拔之时。

正念减压

自1979年起,我与麻州大学医学中心减压门诊的同事们就已开始使用正念减压法,在主流医学内向压力人群和遭受病痛的患者教授正念练习。参与者对原有的医疗健康感到不满,他们时常感到自己被忽视和遗忘了。时隔三十多年,这种现象似乎更严重了。

当今社会热烈讨论的话题是健康照护的支付政策(译者注:美国奥巴马政府推行的健康保险相关法案),而健康照护应包含哪些项目、怎样才能拥有健康、如何维持与康复等议题,却鲜少见到相关监督与行动。

现状就是如此。所以,唯有个人开始对自身的健康与福祉负起责任,才是明智之举。事实上,个人对自身健康的承诺,正是新一代医疗保健系统的愿景。这种参与性模式更加有效,病人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治疗,同时能担当起重要的合作角色,运用他或她自身内在的资源与力量,努力达成疗愈。

正念减压的理念即是向人们提出一个挑战:有什么事是你可以为自己做的?从人们决定参与其中的那一刻起,即成为医师与医疗体系的必需辅助要素,同时也成为整体保健系统的一部分,这将有助于他们持续终身地提升“健康与福祉(health and well-being)”的水平。

当我使用“健康与福祉”来说明时,我指的是其最深广的含义。终极来说,它不仅代表身体上的健康,或者回到不生病或“正常”的基准状态,还意味着心理、情绪以及生理功能的整体理想状态与安适感。在生活的试炼场中,这种状态可以通过系统正规的探索、不断认知人类存在的真实范畴,逐渐发展出来;也可经由与身心建立更亲密的关系而得到发展(心与身在本质上是一体的);同时,还可经由开发生理和心理潜能,包括本自具足的安适、智慧、慈悲与善良来达成。

超越误解

时至今日,正念减压法已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诊所、医院和医学中心。引导式禅修,在某些方面非常类似于我与同事在医院门诊中向病人提供的课程。

但这并不是说,正念减压只适用于病患、慢性疼痛或精神失调的人。它是一种普世的方法,适用于所有希望改善健康状况的人。

如上文提到的,正念禅修与觉知息息相关,例如,觉知的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处理自我贬低与漫无目标的困境的能力。正念可以培养纯然的专注力与洞察力,发展出智慧。“智慧”指超越对事物的误解,进而了知真相的能力。这些误解通常会演变成暗黑军团,因为人们极易沉溺在自己的信念系统、意见、想法与偏见中。它们就像一层面纱,遮住眼前的真相,只反映出我们在乎的事物与价值观。有时,家人会出于爱或者基于无奈,设法与我们沟通,希望我们了解他们真正的意思。他们说我们制造了很多不必要的痛苦,只因为不愿看清,或自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在针对自己,因而完全误会了事实。

即便如此,他人还是很难真正与我们沟通,或让我们明白他们的意思。通常我们听不进去或根本不相信,因为我们早已深陷错觉与散乱的强大冲力之中。

温柔的注意力

虽然正念需要训练纯然的专注力、洞察力和智慧,但同时,引入一种亲切温柔的品质也是很重要的。这表现为对生起事物的开放、仁慈,以及一种愿意通过培养慈悲心来接纳自身的态度。

再次强调,这并不是要我们强迫自己或拼命获取它,它是一种既存的品质,早已是我们的一部分了。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将它时时铭记在心,让它在每一个时刻都得以显现。

第六感

“明见”这一类词语,有时会引起误解,好像它们专是某一种感官的特权。但这种“见”发生在所有感官,唯有透过这些感官所“见”,我们才能觉察,进而洞悉万事万物。

禅修观点(特别是佛教)认为,人类并非只具有五感(五种感官)。稍后我们会看到,神经科学的观点也是如此。佛教明确地把“心(mind)”定义为第六感(第六种感官)。这里所说的“心”,不是用来“思考”,而是用来“觉知”的,是一种非概念性知晓的能力。

举例来说,你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大部分情况下,你不需思考,就知道自己在哪儿。或者说,你有时间与空间定向的感知。我们完全可以不思考,就能通过某种奇妙的方式自然而然地知晓。心的第六感,指的就是这个有意识的、非概念性的认知功能——觉知。

这样,明见同时也就是明闻、明嗅、明味、明触以及明知;还有,明了此刻心中生起了什么,出现了哪些想法与情绪,还可以感觉到你此刻的感受,是恐惧、生气、悲伤、挫折、恼怒、不耐、厌烦、满意、同理、悲悯、快乐……或是其他。

因此,任何一种正在发生的事物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吹过肌肤的轻柔空气、闪动的户外光线、对他人面容的一瞥、肌肉的短暂收缩、心中飘过的一丝念头……只要我们在觉知中与其相遇,这一切全都可以作为老师,提醒我们彻底地活在当下。

本体感觉与内感作用

科学界现已发现,人类并不是只有五种感官功能,那些额外的感知能力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我们的幸福体验息息相关。

其中一个功能被称为本体感觉(proprioception),“proprio”的意思是“自体”。本体感觉是人类对身体位置与运动状态的感知。有一种罕见的情况是,神经系统损伤可能导致本体感觉的丧失,若缺少了它,身体便没有了内在感知,无法正常运作。神经学家奥利佛·萨克斯(Oliver Sacks)曾描述一位因药物反应丧失了本体感觉的女士,虽然她表面看起来很正常,但却没有任何身体存在的感知了,她必须用眼睛看着她的手臂才可使其移动,完成进食。所有的运动都不再流畅,这样的功能丧失非常令人震惊。设想一下,那些一直被视作理所当然的事物有一天离我们而去,这时方才意识到,自己竟然不曾留意这些赖以维系的感知功能。它们是身体本有的,我们虽毫不知情,却依赖于它。

除本体感觉之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感官称为内感(interoception)——身体经由内在感受知晓感觉。它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直觉的体验。它是内在的感觉能力,是一种用来感受的感知。当有人问你,此刻感觉如何,你回答:“很好!”你是如何知道自己很好的?就是通过这个内感作用。

禅修时,我们会将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整个身体的感知中,无论是在坐禅还是在行动。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以全然的觉知“安住”于身体,并且持守于这个随时变化的状态中。

觉知的统一状态

想想看,我们有那么多不同的感官,能觉察到的生活经验可真不少。

所谓“经验”,包括外在与内在的经验,后者包括身体、感官印象、念头和情绪。觉知可以非常神奇地承载这一切,即所有内在与外在的经验。因此,经验并没有绝对的分割:内在与外在、能知与所知、主体与客体、存在与行为。它们其实只是看起来不一样而已。

经验真的只是显现得不同。这种表面的分离现象一直在我们的经验里占据优势,而且从未受到质疑。它甚至可以遮蔽觉知的整体。在觉知的统一状态中,神奇地存在着看、听、嗅、尝、触、感觉、知晓;也可以说,只有“觉知(awarenessing)”存在,而并没有一个体验这一切的你,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我中心的“你”。如此,“主体”(“能知”)与“客体”(“所知”),虽然看起来彼此分离,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从常规意义上说,当然有一个“你”在听、在看、在嗅、在尝、在知晓,但“你”是谁?

你感觉到这个问题的神秘性了吗?发现它潜藏的价值了吗?

我们很快会再次探讨这个问题。

“知道”便是觉知

让我们思考一下,“看”这件事包含什么?其中有“能看”这一奇妙能力,还有“知道自己在看”这种时刻存在的非概念性的“知道”。“听”本身也包含了那个知道自己在听的“知道”。这个“知道”便是觉知。知道发生在思考之前,当见、听或其他经验周围环绕着某些思想时,知道也包含着这些思想。

如你在前一章看到的,有时候我会把“觉知”的名词“awareness”写成现在分词“awarenessing”,好像把它当作动词使用。这样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在讲到正念修习时,能传达一种很重要的语态。觉知不仅是一个名词、一件事,或一种要被达成的静态理想境界。当它变成一个动词,携带着某种整体动力,便会使人联想到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终极状态。在探索自我的旅程中,它是至关紧要的动力,帮助我们运用自身的能力去觉察、安住于当下,保持正念,还能够在高压且有时候严重失序,混乱不安,病态且有时候悲惨,但同时又无限美丽的世界中,更高效地生活。

这份美丽包括所有在世上生存着的动物,包括所有居住在地球上的居民,包括我们自己,包括你。

生活本身即是禅修

在觉知整体性与向心性的问题上,存在着根本性的讽刺。当人们被诊断出患有疾病后,都认为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需要被修正,他们想要学习正念减压,因而来到医学中心。然而,从我们的角度来看,纵使他们的身体有疾病,但他们(和我们)却一直是完整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对学员说:只要还能呼吸,不管错误出在哪里,对的总比错的多。

作为一项实验,我们有系统地将注意力和觉知能量注入学员身体中健康的部分,看看会发生什么。我们并非忽视身体的疾病,而是在此项实验中把它们留给团队其他成员去照顾,我们只专注在一些非常基本的经验上——一些被视作理所当然的经验。例如:我们拥有一个身体;我们正在呼吸;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感知这个世界;心似乎无止境地制造念头和情绪;我们可以具备耐心与信任。每当我们觉知到这些存在面向之时,生活本身便成为了禅修。

你已有所属

当你与其他和你类似的人们一同开展修习,就好像医院的正念减压课堂,那么这项练习将变得更富力量,因为你会被他人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力量、毅力和洞见深深激励并触动。

就算你独自修习,你也并不孤独,因为当你开始寻找时,会发现这种激励处处皆是。

当你在家禅修时,你知道就在这一时刻有数百万人在同时进行禅修,这个事实会带来慰藉与激励。你是一个更大圈子的整体,也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尽管你甚至并不知晓它。你并不孤独,你已有所属。

你属于人类。

你属于生命。

你属于这一刻、这一次呼吸。

正念就在我们眼前

尽管我们的存在早已完整——这是健康(health)、疗愈(healing)和神圣(holy)等词的意义本源——但很不幸地,我们未必能感受到这份完整。因为人们早已习惯于把世界视为分裂的:内在与外在、这个与那个、主体与客体、能知与所知、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想要的和不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