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
20109300000010

第10章 持守(2)

当我们无意识区辨和分割自身经验、不承认其内在的完整性时,思维、情绪、感官和觉知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未经检验的心智会束缚我们的经验,因而无法领会到那宽阔的空间,那清明和觉知的统一状态。你当然可以说,正念和呼吸时刻都在眼前,可我们却不曾真正看见。正念时时可得,但如果我们忽视这份存在潜能,如果我们不想在场、不想喊停、不想看也不想听,那么它也极易错失。就是这么简单。

作为人类,我们先天就被赋予了觉知力。唯一需要学习的,就是如何与这份内在资源为友,并且安住其中。

于是,在此,系统性正念修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正念不仅是一个好主意

正念在当下如此流行,可它的真实意涵却容易被误解:“我懂了!我将更能活在当下,较少评判。”“好主意!为什么我自己没想到?”“从此将会一帆风顺了。”“没问题!我将更有正念。”

其实,正念是一种存在的模式,一种需要持续培养的存在方式。正念的训练会自然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保持正念当然是一个好主意,但正念却并非仅限于好主意而已。

虽然正念易于理解,却不易实践。即使是很短时间,想要保持正念也不容易。你可以把它看作世上最困难的工作,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所以,除非你身体力行,规律地修习,才能逐渐保持正念。同时,你还要让温和与善意渗入其中,否则正念将会演变成充斥大脑且令你不满足的念头,或者变成另一种概念、口号,另一件杂务,另一项忙得无从安排的工作。

重建联结

我们在后文讨论正念实修时将会看到,正念练习的真正挑战是,我们要立即接触到生命中的其他次元,它们其实一直都在这里,但我们已无法触及它们,与之严重脱节。

我特意使用“无法触及(out of touch)”这个与感官有关的暗喻来说明,我们有多么容易丧失觉知,落入失念,不再持有正念;我们有多么容易看而没有真正看见、听而没有真正听见、吃而没有真正品味。换句话说,我们很容易恢复到通常的自动导航状态,自认为我们了解发生了什么事,知道自己是谁、将要去哪里。这就是我们平时的默认设置状态,它是一种无觉知的、自动导航的、漫不经心的、高度约束的僵硬模式。

因此,培养正念既是必需的,也是极具挑战性的。

我是谁?质疑我们的自我陈述

当我们开始产生疑问,并以开放、好奇的态度,系统性地探索我们是谁、要去向哪里的时候,有趣的事便发生了。我们真的确知自己究竟是谁吗?或者,我们只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庞大又令人信服(某种程度上)的故事里,却从未对其加以检验?

当这则故事发展得顺利,我们会感到很快乐,有一种正全力迈向下一站的感觉。但是,如果故事由于境况改变而转了方向,或者这故事的主人公自幼过着悲伤、受虐、被忽视的日子,那么我们的内心会认定它是一个不合宜、低价值、不可爱、不聪明的故事,甚至认为它根本没有任何希望。

在此,正念训练将提供非常简单有效的帮助。正念将提醒我们,这些故事所依据的仅是念头而已。它是我们虚构的,但我们早习以为常、信以为真。很多时候,它可能是一个情节令人惊叹、可信又极富趣味的故事。但有时,它也可能是吓人的,或者平常得无聊的故事。但不管怎样,它仍然都是虚构的。

你不仅是自己编织的故事

也许你注意到了,我们编织的故事往往在利用过去的事作为证据,来支持今天的论点,强化它的“正确性”。例如,“我们不够好”,“我们比任何人都了解真相”;还有那些我们对当下发生的事件的解读,以及已经对自己讲了很多年的故事。

然而,这些工作通常都不为我们察觉。它们是伴随着经验发生的念头,在以自我为中心和自我沉迷的欲求中编织而成的。

尽管这些故事具有某种事实的成分,但它们绝非完整真实。真正的你,远比你所建构的故事大得多。每个人都是如此。因此,我们并不需要一个更巨大的故事,而是必须看清这些故事的空性本质。虽然在某程度上真实,但毕竟故事不是终极的解释,不是究竟的事实。生命远比我们的念头宏大得多。举个例子,即刻你通过感官接收到的直接经验,包括“体现”的感受本身,都发生于你掩盖在真相之上的种种叙事之前。

多伦多大学近来的一个科学研究显示,不同经验的自我指涉对应着大脑里面不同的网络系统。当我们依据过往经验编故事时,“叙事聚焦(Narrative Focus)”的网络开始变得活跃;当我们如是经验当下一切、安住于身体之中、安处于即刻的感官经验中、完全没有叙事活动时,被称为“经验聚焦(Experiential Focus)”的另一网络系统开始活跃。这个研究发现,受过正念减压训练的人,经验聚焦网络的活动量增加,叙事聚焦网络的活动量减少。也就是说,正念练习会影响大脑处理经验的方式。在刚才的例子中,正念的影响发生在我们对生命化现的经验方式中,以及对这个经验产生的想法里。

然而,经验聚焦并非优于叙事聚焦。想要创造整合且平衡的生活,两种聚焦都是需要的。但当叙事聚焦占优势时,尤其是在未被觉察的情况下,它会限制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以及对事物可能性的了解。叙事聚焦可以被想象成一般的默认模式。的确,它有时也被称为预设网络。一些研究指出,它就是我们“什么事也没做”时表现最活跃的脑区。我们越是训练自己活在当下,而不快速加以评价,就越能让自己以正念安住在身体经验中,越能将预设网络转换为经验聚焦网络,安处于当下。

当你开始质疑自己编织的故事,开始探询是谁在脑袋里说了这些话时,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对此一无所知。你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这个体悟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将让我们以一种崭新的自由方式与经验相处。但一开始,即使我们已领悟到自己并不真的了解什么,只是“自认为了解”罢了,也仍然会感觉十分不完整。我们曾感到被各种故事相互拉扯,被生命的主导叙事压倒,如今又体认到自己以往所相信的都变得不确定了!这让情况更糟了!但事实上,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征兆。

你从未曾不完整

当我们感受到动乱与分裂时,会开始渴望以清明求真的态度检验生命与内心。这时,我们会发现某个长久被忽略或曾受挫的渴望。比如,渴望拥有整合的人生,渴望经验完整,渴望在自身的存在里感到安适自在。有谁不希求那样的平静与幸福呢?

等等!我们可能是在如此渴望,然而讽刺的是,它已经在这里了,我们已经时时刻刻拥有它了。如果我们了解这件事,并且在生命中将它活出来,这就等于经历了深刻的“意识旋转”,体悟到我们被更深的统一状态包围和充满着。

这意识的旋转即是觉知。如刚才讨论的,觉知让我们能够去看,并意识到我们正在看;能够思考并意识到我们的思考;体验情绪并意识到可用明智且悲悯的方式与它相处,从而放下诸如伟大、糟糕,或不足的思维叙事。倘若我们相信了这些叙事,没有将它们看作来来去去的念头,那么这些叙事将如同水泥鞋子,让我们陷入自己参与创造的泥沼。

这并不是说,禅修要求你“应该”知道(在“知道”的通俗表意下)你是谁。它是在问你,能否一遍又一遍提出这个问题,并且可以接受“自己并不知道”的事实,或至少先承认自己完全不知道。人们会问:“你是谁?”你可能回答:“我是乔。”或“我是凯瑟琳。”但那只是父母在你出生时为你取的名字,他们当初也可以为你起任何其他的名字。如果是这样,如今你还是同一个人吗?玫瑰若改换其他名称,闻起来还依然香甜,不是吗?

这也可以应用到你的年龄、成就,以及其他一切。所有这些都不能等同于你这个人。你是其他更神秘、更广大的事物。沃尔特·惠特曼在《自我之歌》(Song of Myself)中说:“我是巨大的!我包含万物。”

这是真的。我们就像宇宙,每一个人都是无限的。

换个角度看

人类真正的本质是无限的。话虽如此,我们仍免不了经常回到不自觉的和未经检验的思维习性中,将自己看小、看扁。

我们可能深深认同自己的思想与情绪,认同那些依据个人喜好建立起来的人生故事。正念的力量就在于它对生命基础元素的检视(尤其是我们深陷其中的自我认同,以及它们对自己与他人的影响)、对我们认同并已应用的那些观念和看法的检视。

正念具有价值,因为它让我们得以使用崭新的更大的视角去观察那时刻化现的生命实相。它的可贵是因为,它看到了我们自身存在的奇迹与美丽,它看到当人们带着觉知生活时,其存在、知道与作为,蕴含了多么大的可能。

“不知道”是初学者之心的精髓

“不知道”不是什么糟糕的事。就像我们看到的,它是初学者之心的精髓。

不知道,本质上是对无知的诚实,不必为此感到羞愧,尽管有许多人这么想。当然,在团体、教室或学校里说我们“不知道”,的确有点令人害怕,因为我们并不想显得愚蠢。这是我们的思维习性。但是,再考虑一下: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必须先承认他们不知道,并且将此牢记在心。如果不这么做,他们将无法发现任何有意义的事,因为新的发现和了悟只发生在所知和所不知之间的交界。

如果心已经完全被已知占据,你便无法跃入另一种创造、想象或诗意的次元,也无法发现事物内在隐藏的秩序。

有备之心

也许你有这样的经历:别人发现了某些你遗漏掉的事,尽管你具备同样的条件。于是你问道:“为何我没看到呢?”

也许你的注意力模式没有朝那特定认知敞开,也许因为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生命的轨道和制约……这背后的动力就好像是耕耘注意力的土壤,它决定了注意力的效能与接收度。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ru)曾说过一句名言:“机会垂青有备之心。”

什么是有备之心?它是准备好的心、开放的心。它知道或直觉地感到自己有所不知,它质疑那些被默认的假设,想要穿透事物的表象和陈腐的自我陈述,去探寻真相。

什么是有待你去发现的事物

也许你无法看见属于别人的有待发现的事物。但也许,只是也许,你可以看见属于你自己的、等着被发现的事物。所以,什么是你的那有待发现的?

这是一个大问题,值得你好好思考,并把它纳为己有,让它渗入骨头,渗透你的每个毛孔,然后让它引领你生活。向自己发问或许会成为你一辈子的工作。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什么是我该走的路?”“什么才是我该做的职业?”“我的身体此刻究竟想要什么?”甚至还有:“是谁在禅修?”

你要持续滋养生命中的这些元素,把它们当作世上唯一有价值的事。你可能会说:“这就是事实呀。”不管怎样,你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日渐成熟。

也许我们应该保持寂静(stillness),也许我们需要安静,也许我们应该全心全意地行动。对某些人而言,这个召唤可能是为他人服务,把他人的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前,就像那个从古希腊阿斯克雷皮斯(Aesculapius)时期开始代代相传于医师之间的希波克拉底誓言(Hippocratic o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