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20332100000020

第20章 历史疑云(2)

认为“杯酒释兵权”发生过的人主要依据的是北宋中期以后的一些史料记载。有关“杯酒释兵权”的最早记录是北宋丁渭的《丁晋公谈录》和王曾的《王文正公笔录》。《丁晋公谈录》记述了赵匡胤与赵普关于此事的一段对话。赵普说禁军统帅石守信、王审琦兵权太重,“皆不可令主兵”。赵匡胤听后认为石守信和王审琦都是自己的莫逆之交,绝对不会反对自己。但赵普说石守信和王审琦缺乏统帅才能,日后肯定制服不了部下,如果有朝一日,他们的部下拥戴他们做皇帝,后果将不堪设想,最终,宋太祖被赵普说服,罢免了石、王的兵权。而《王文正公笔录》中更是记载明确:相国赵普屡以为言,宋太祖“于是不得已,召守信等曲宴,道旧相乐”,最后让他们“自择善地,各守外藩,勿议除替”。后来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则称宴会的第二天,赵匡胤的部将个个心领神会,“皆称疾,请解军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

认为“杯酒释兵权”不存在的人则说上面的史料记载漏洞百出,很值得怀疑。第一,《丁晋公谈录》只讲了罢免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兵权,并没有记载宋太祖设宴请客这一事件。而《王文正公笔录》则记载被罢去兵权的将领比《丁晋公谈录》多了几位,还增添了太祖设宴与宿将“道旧相乐”的情节。而《涑水纪闻》更是将此事进行详细修饰,说宋太祖铺张设宴道旧情节,犹如亲身经历,而石守信、王审琦等就此皆被罢军权,以散官就第。但是司马光记述此事时已在其发生五十年后,因此内容有无加工,后世就不得而知了。第二,三部史书都说此事与赵普有关,但记载却不一样。《丁晋公谈录》上记载罢免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兵权似乎是太祖听了赵普的一次谈话之后决定的。《王文正公笔录》则记载宋太祖在赵普的多次苦谏下才迫不得已罢去他们的兵权。而《涑水纪闻》记载的是宋太祖和赵普两人共同谋划的结果。第三,上述三种史料,对石、王罢免兵权后的出路,说法也不相同,《丁晋公谈录》只说“不令石、王主兵”,《王文正公笔录》说他们“寻各归镇”,《涑水纪闻》则说他们“皆以散官就第”。

此外,他们还指出“杯酒释兵权”这样一件大事却在北宋官修的《太祖实录》和《三朝国史》中没有任何记载。元末,根据《太祖实录》、《三朝国史》编成的《宋史·太祖记》,对它也没有记载。倘若这真的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件,那么在宋正史中应该有记载。但有人反对这种说法,认为《太祖实录》和《三朝国史》可能是一时疏忽或有其他的原因才没有记载此事,这并不代表“杯酒释兵权”没有发生过。

持否定观点者还从“杯酒释兵权”发生的时间入手。据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记载此事发生在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他依据的主要是是司马光的《涑水纪闻》,并参考《丁晋公谈录》和《王文正公笔录》两书。但建隆二年六月甲午(初二)宋杜太后病逝,按照惯例,六月初到七月初应是国丧期间,朝廷上下不准作乐,更不准宴饮。赵匡胤不可能在此时违背礼仪,宴请石守信等大将。也有史书记载“杯酒释兵权”发生在赵普担任宰相期间,但是在建隆二年,赵普只是一名幕僚,他第一次当丞相是在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还有史书记载在建隆二年七月以后,石守信等人仍在继续担任军职,这可以说明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杯酒释兵权”一事。

这些似乎都在证明历史并没有“杯酒释兵权”一事,但也有记载说石守信虽然还在担任军职,而其实际已经没有任何权力了,这似乎又在说“杯酒释兵权”发生过。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事件就是由于记载混乱才让后人难辨真假,而“杯酒释兵权”是否发生过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康熙是被雍正害死的吗

导言: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所以研究清史人的要比研究其他朝代的人多。同样,清史中也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真相的历史事件。如清朝皇帝的死,从皇太极到光绪,无一不是谜。而清官史记载是根据清统治者编写的,皆认为可信度不高,对于皇帝的死也都说成是病死的,以此来掩盖历史的真相。康熙是中国封建历史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他8岁登基,16岁时智擒鳌拜,随后又撤三藩、平台湾、平定准格尔叛乱,可谓一生传奇,为后世敬仰,更是开创了“康乾盛世”。但是康熙的晚年却是在皇子争夺权位的纷争中度过,连死也让后人稀里糊涂,一头雾水。

据说,康熙在69岁那年,即康熙六十一年秋天,到南苑围场巡狩,不到半月时间就感到身体不舒服而回到畅春园休养。11月13日,康熙病情突然恶化,一直陪伴身边的皇四子胤禛给他进献了一碗人参汤。不知什么原因,当天夜里康熙就一命呜呼了。第二天大殓。很快,胤禛登上皇位,改年号为“雍正”。有人认为康熙就是胤禛给毒死的,也有人认为康熙确实是得病而死,史学家们对此争论不休。

依此推测,康熙又好像是自然死亡。究竟事实如何,只有后人慢慢解开了。

孝庄下嫁给多尔衮了吗

导言:孝庄皇后是清太宗皇太极封的庄妃,也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有人评价孝庄皇后是历代任何一位皇后都不能相比的。在野史中均记载,她和清初摄政王多尔衮有爱情,并曾下嫁给多尔衮。这虽在史书上没有记载,但许多人相信它是史实。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生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妻,当时仅13岁。天聪三年生固伦雍穆公主雅图,六年生固伦淑慧公主阿图,七年生固伦端献公主淑哲。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号称帝,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下皇九子福临。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病逝,6岁的福临在孝庄辅助和多尔衮的拥立下登基,次年改元顺治,尊孝庄为皇太后,当年32岁。

多尔衮(1612-1650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太宗时封和硕睿亲王,清世祖幼龄即位后,封多尔衮为摄政王,他为大清王朝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人传说孝庄与多尔衮有情,在皇太极病重的时候,孝庄与多尔衮一直随侍在侧,两人时常眉目传情。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本来已经掌握了军事大权,本可登上皇位,但是他却力主皇太极之子福临继位。孝庄为此感激不尽,并以太后身份传懿旨,令多尔衮便宜行事,随意出入禁中,不须避嫌。由此让多尔衮的权势日益彰显,连见皇帝、皇太后时也免除了跪拜。朝中更有一些奉承者说:皇上既然尊摄政王多尔衮为父,何不使父与母婚配呢?于是顺治帝颁诏天下:“朕以冲龄践祚,抚有华夏,内赖皇母皇太后之教育,外赖皇父摄政王之扶持,仰承大统,幸免失坠。今皇母皇太后独居无偶,寂寞寡欢,皇父摄政王又赋悼亡,朕躬实深歉从,诸王大臣合词吁请,佥谓父母不宜同居,宜同宫以便定省,斟情酌理,俱合朕心。爰择于本家某月某日,恭行皇父母大婚典礼,谨请合宫同居,着礼部恪恭行事,毋负朕以孝治天下之意!钦此。”(据清末发现《顺治遗诏》)清末刊行的明末遗臣张煌言的《苍水诗集》中有四句宫词,也有孝庄下嫁的记载:“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可见太后下嫁确有其事,何况当时兄死弟娶嫂是游牧民族的常见风俗,不足为怪。

易木撰的《皇室秘闻》还记载了孝庄与多尔衮结婚大典的盛况:孝庄召江南一精巧织工来京,布置“新房”,“未及一月,上自幔帐承尘,下至椅垫地毡,均以金银玉彩丝线织成,游龙戏凤,花卉翎毛,五彩缤纷,灿烂夺目。”尔后,孝庄“又命人去苏杭一带采购绣丝冰茧、缕金象玉,以为壁饰;又定制大玻璃屏十二扇。”“还命画工摹画《全宫妃女捧金莲送房图》”,画中有孝庄与多尔衮及内监、宫女等,画工精细,姿态动人。但是多尔衮死后,顺治因为恨他独揽大权,便“将图焚烧了”。

也有许多人否认孝庄嫁给了多尔衮。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著有《太后下嫁考实》,认为张煌言为明朝遗老,坚持抗清多年,他的诗有“诽谤”之嫌。孟森还认为,当时朝鲜与清廷关系密切,清廷的一些重大礼仪活动,朝鲜都有使节参加,可《朝鲜实录》中却没有太后下嫁的记载。因此,可以认为太后下嫁多尔衮,应属后人杜撰出来的。此事之所以被广为传播,是由于多尔衮夺取了大明江山,并纳了他的侄儿豪格的福晋为妃,明朝遗老按汉族规矩认为此举就是乱伦,于是就将此事安在了孝庄身上,以发泄亡国之恨。

但是那份清末《顺治遗诏》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是近代学者刘文兴撰文《清初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起居注跋》中说的,宣统元年他的父亲刘启瑞任内阁侍读学士,奉命收拾内阁大库档案的时候,“得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诏”。但是此诏是真是假,历来争论不休。

清朝是离我们现代最近的封建王朝,它或许有比其他朝代更多的史料依据。因此,孝庄是否曾经下嫁给多尔衮应该比其他的历史谜团容易解开吧。

方伯谦是贪生怕死之人吗

导言: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爆发。海战持续了近5个小时,清北洋水师损失5艘军舰,死伤千人,日死伤600人。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退回旅顺、威海,“避战保船”不再出战,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制海权。海战结束后,9月有24日,济远舰管带方伯谦被以“首先逃走,致使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著即行正法”罪名处死。但对方伯谦的评价,史界至今有争议。20世纪90年代以来,方伯谦家乡福建省还出现了为方伯谦翻案的热潮。方伯谦是清末时期北洋海军的将领。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他率领济远号与广乙号、操江号共同护送高升号运兵船开赴朝鲜,但二十三日(7月25日)他们却在丰岛海面遭遇日本舰队袭击,广乙号还击,遭到日舰重创,操江号被掳,高升号900余名官兵誓死不降,被日舰用鱼雷击沉,只有200多人生还外。方伯谦的济远舰经激战,因敌不过日舰,升起白旗,但济远号此后仍有力地打击了追来的日舰,并返回中国港口。八月十八日(9月17日),中日海军在鸭绿江口外的大东沟海面相遇,展开一场恶战,这就是黄海海战。激战3小时后,方伯谦的济远舰西驶撤离战场。激战近5小时后,日本舰队撤离,北洋舰队也驶回旅顺。光绪二十年八月二十五日(1894年9月24日)早晨,方伯谦在旅顺口被清政府正法。

清政府给方伯谦定的罪名是:“首先逃走,致使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著即行正法。”清廷定罪的依据,主要是根据海军提督丁汝昌给清政府的报告。报告指责方伯谦在海战中首先逃回,牵乱队伍,撞坏扬威舰,导致海战失利。此后许多人都认为方伯谦有罪。他们指出丰岛海战中,方伯谦躲在船舱内,命令升上白旗,请求投降。黄海海战中,方伯谦让人用巨锤击坏舰上大炮,伺机逃遁,并误将扬威舰撞沉。方伯谦济远舰在海战中率先逃回旅顺军港4个多小时,而海战一共才4小时40分钟。方伯谦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

但也有为方伯谦鸣冤叫屈的。他们说方伯谦在海战中战功显著,是有理想的爱国将军,他的被杀是清政府犯的一个严重错误。

在丰岛海战中,方伯谦面对日本舰队的突然袭击,一直在望台坚守,指挥战斗,后来望台中炮,大副沈寿昌被炸死,而方伯谦与沈寿昌相离不远,他也险些被炸死。到了后来,济远号还重创了日本舰队,但毕竟寡不敌众,济远号中弹太多,人员伤亡惨重。如果再有炮弹打过来,则绝无生还希望。

在这样的困境下,方伯谦便决定保舰归去。但日舰一心想俘获济远号,据《中日战争》丛刊资料载:济远虽悬挂白旗和日本海军旗,但没有停船。午刻,日舰吉野将追及济远,济远停炮诈不敌,日舰靠近拟虏济远,济远猝发后炮,一弹击中日舰将台,二弹毁其船头,三弹中其船中,黑烟升腾。吉野于是退遁,济远发第四弹,炮力已不够了。吉野号悬挂白旗和大清龙旗逃走,济远无力追击,向威海卫驶去。到此,历时4个小时的丰岛海战才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