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20332100000021

第21章 历史疑云(3)

黄海海战时,济远号在方伯谦指挥下,颇为勇敢顽强,但不幸遭到了敌人炮火的猛烈袭击,“炮械全坏”,伤亡惨重,已失去继续攻击的能力,但仍有四艘日舰攻击济远舰,企图将它一举击沉。在此战况不利的情况下,主动退出,保护剩余之人的生命是正确的选择。另据记载,首先逃离海战的不是济远舰,而是广甲舰。济远舰二副守备陈天德撰《冤海述闻》称:“广甲自午开仗,约一点钟时,即离队。”可见,说方伯谦率济远舰“首先逃走”并不成立。此外,激战时,由于阵形忽变,造成阵势散乱,给日舰以乘势嵌进的机会,而这时“督船帅旗于第三次排炮时即被敌击落,便不再升。……督船不升,各船耳目无所系属。督船忽左忽右,亦无旗令,而阵势益散漫”。在不利形势下,日舰更加猖狂地进攻,清海军陷入被动境地。日方记载也显示,丁汝昌以犄角雁行阵与日舰队接战是错误的,造成清海军队形散乱。所以,“船伍牵乱”之罪不可能只在方伯谦身上,而应主要由海军提督丁汝昌负责。还有,扬威舰被毁的根本原因,是日舰攻击,“敌弹入机舱”,起火焚烧,且当时扬威朝大鹿岛方向退去,而济远“保船西驶”,两舰行驶方向相反,距离遥远,又怎能撞到一起?可见济远撞坏扬威是无中生有。

那么,杀方伯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有的史书说在战前,方伯谦与丁汝昌结怨,所以丁汝昌就借故杀了方伯谦。但更多史学家认为是丁汝昌、李鸿章为了逃脱黄海之战的责任而杀了方伯谦,因为北洋舰队是李鸿章维护自己势力、往上爬的资本,如果丁汝昌被杀,李鸿章不但失去一个亲信,更严重的是北洋舰队将落入外人之手,关系到李鸿章在清政府中地位的稳固与否。所以,他精心策划,让方伯谦做了替罪羊,以保全海战失败的主帅丁汝昌。

李鸿章在处理方伯谦时,十分迅速,八月二十三日(9月22日)向清政府要求严惩方伯谦,二十五日清晨就将方伯谦杀了,不让方伯谦有辩驳的机会。《冤海述闻》曰:方伯谦是在“不察情形,不经审讯,强加罪名”的情况下被“置于死地”的。《海军大事记》说:“济远管带方伯谦被谗以逃军,军前正法,军中冤之。”

方伯谦究竟是贪生怕死还是海战英雄,至今都是意见不一致。在清末后期,慈禧就是一个一味求和的统治者,在她的手下,大多数也都是这样的人,方伯谦会不会也是如此呢?这还需历史学家继续考证,才能还方伯谦一个真实的面目。

历史上真的有“三顾茅庐”吗

导言:据说,“三顾茅庐”只是罗贯中构思出来的情节,并不存在。也就是说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历史事件,这是真的吗?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才成就刘备一代帝业,这已经是妇孺皆知的历史典故。但三顾茅庐只是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记载,加以艺术构思而创作的。历史中刘备是否真的曾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仍是众说纷纭。

《三国志》中记载的是:刘备带领军队驻扎新野时,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被称为卧龙先生,将军愿意见他吗?”刘备说:“你带他来吧。”徐庶说:“须主动登门求见,不能让他来拜见您。”可见,是刘备亲自到诸葛亮那里去请求拜见、赐教。共三次前往,才得以相见。但没有写关公、张飞同往,也没有说明是在茅庐中相见。

诸葛亮自己写的《出师表》中也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几句话,言之凿凿。陈寿在《三国志》中写到了《隆中对》,对刘备三次前往拜访以及诸葛亮论天下形势的内容记载得颇为详细。刘备“三顾茅庐”一直被当作礼贤下士、重视人才的典范案例。刘备当时困难重重,急需人才,从情理上看,“三顾茅庐”是极有可能的,所以历代没有人对此事的真实性有过怀疑。

然而,三国人鱼豢写的《魏略》与西晋司马彪《九州春秋》,也曾提到刘、诸葛二人第一次相见的情景。刘备屯兵于樊城时,曹操一方已统一黄河以北,诸葛亮预见曹操马上就要对荆州发动进攻。荆州刘表性情懦弱,不晓军事,难以抵抗。诸葛亮于是北行见刘备。刘备因为诸葛亮年纪小,根本不重视他。诸葛亮通过谈论对当今政局的对策,才使刘备逐渐信任他。最后,刘备才“以上客礼之”。

这种说法明显地和诸葛亮《出师表》相异,但从刘备的角度来看,刘备虽然急需人才献计献策,但是他要的一群人为他尽心尽力地出谋划策,而非一个人。而诸葛亮是位胸有宏图大略之士,需要的是可以赏识他的人,能让他施展抱负,一展宏图,刘备正是这个“明君”。那么诸葛亮的选择范围就变得很窄小,以当时乱世中“有宏图大业,能将大权交与属下”之寥寥数主,刘备就成了诸葛亮的不二人选。再者以诸葛亮的敏锐,他发现刘备应该比刘备发现他早。机会对于诸葛亮来说应实属不易,他又岂肯在隆中坐等“三顾”?何况当时形势急如燃眉,哪里还有在隆中摆架子的时间?而当时的诸葛亮只有27岁,刘备则是个有声望的皇叔,对诸葛亮怎能那样低声下气地苦求?虽然有《隆中对》作为证据,但当时,曹操几十万南征大军正威胁着刘备,《隆中对》不提这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是不合乎情理的。同时,刘备第一次见诸葛亮,不会安排现场记录。所谓《隆中对》,很有可能是后人附会《出师表》而杜撰的。据此,“三顾茅庐”之说就不可信了。

有人则调和了这两种说法之间的冲突,认为“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的樊城自请相见都是真实可信的。清代学者洪颐煊在《诸史考异》中说诸葛亮初见刘备于樊城,刘备虽以上客待之,但没有特别器重他。等到徐庶举荐时,刘备再次相见,才逐渐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指出:在建安十二年初见,再次相见是在建安十三年。诸葛亮后来非常感激,因而记入了《出师表》中。

究竟是三见,还是一见,只能等待历史的答卷慢慢回答出来了。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发生了无数让后人真伪难辨的事情,由于古代没有像现代一样的条件,可以留下多种资料的方式,只能靠毛笔记载一些传闻事件,而这些经过作者的糅合和编写,有的已经没有多少参考价值。而历史上真正可靠的史料也并不多,这就给史学家对过去的历史做去伪存真工作增加了难度,有时即使据某一事实得出结论,也会引起别人的反驳,因此,古人的历史很多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中国首个“白痴”皇帝质疑

导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可谓是无奇不有,就连一国皇帝也有“傻子白痴”,这也从侧面说明古代政治的腐败。中国第一个“白痴”皇帝应是西晋惠帝的司马衷。也有人说他是因为不爱读书,整天只管吃喝玩乐,才将朝政废弛。但无论怎么说,晋惠帝都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皇帝。司马衷是西晋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先天愚痴的皇帝。

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由于长子司马轨早年夭折,司马衷便成了晋武帝实际上的长子。司马衷天生愚钝、呆傻而不明事理,但在司马衷9岁的时候(公元267年)就被立为了太子。关于这位白痴太子的传说有很多。据说有一天,司马衷在皇宫的御花园游玩,见池塘中青蛙正呱呱鸣叫,他扯住一位侍从的衣襟问:“青蛙是在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侍从早已熟知如何哄这位傻太子,便应道:“青蛙在官家地里时,便为官家叫;在百姓的自家地里时,便是为私家叫。”司马衷听后,认为侍从言之有理,还赏了银子给侍从。晋武帝司马炎当然知道他的傻儿子如果当上皇帝,他的江山可能就会被毁于一旦。但是晋武帝的杨皇后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上皇帝,经常以“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古训来提醒晋武帝,晋武帝自然不想让后人议论他,于是他给司马衷找了好几个老师。但是这位太子是天生痴儿,怎么可能忽然开窍呢?据说司马衷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认识,晋武帝指着自己的孙子说:“这是你儿子。”

有一次,司马炎为了测验一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几道问题考他,并限他三天之内交卷。司马衷拿到题目以后,不懂作答。但司马衷的妻子贾南风是个很聪明的人,有见及此,便立刻请来几位有学问的老先生为司马衷解答难题。

司马炎看了答卷后,以为儿子的思维还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所以晋武帝死后,司马衷就继位了。也有人说司马炎之所以传位给司马衷,是为了让司马衷传位给他聪明可爱的孙子司马通。但不管怎样,司马衷成了皇帝。他继位以后,由于政治决策要他拿,因此出现了不少的错误和笑话。据记载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但惠帝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当时目瞪口呆,灾民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有肉粥可吃?后来,发生了八王叛乱,他本人成为他人的傀儡,西晋也逐渐走向灭亡。

但也有学者分析说,晋惠帝在今天的医学上不能算作是一个白痴,他只能说是有些愚钝。因为晋武帝就算害怕被后世批评,他也不可能将江山交给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白痴。惠帝从9岁被立为太子,到32岁登基,20多年的时间里受到晋武帝的严格观察和考验,而晋武帝亲身经历了曹魏的兴衰,当然对他的继承人的能力和成长非常关心,但惠帝都经受了这些考验。这似乎在说晋惠帝并不是白痴。

公元306年,一直做傀儡辗转于各诸侯之手的司马衷被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在这年的冬天他正吃着一张大饼,突然暴亡,终年48岁。相传是被司马越毒死的。司马衷也结束了他可悲的一生。

司马衷究竟是白痴还只是愚钝,至今也说不太清楚。

玄武门之变真相

导言: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位英雄,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国力最强大的大唐帝国。但是历史在评论他时,有的竟说他不该列于人类之列。其主要缘由是他发动的玄武门之变,虽然唐正史上说李世民是自卫反击,但是有史学家却认为真相并不是史书所写的那样。那么,“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是怎样的呢?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及其家属数百人,史称玄武门之变。随后,李渊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历史上对玄武门之变都认为是因李世民被逼无奈,自卫反抗。但史学家司马光和范祖禹从“立子以长不以功”的观念出发,认为“立嫡以长,礼之正也”,世民杀兄,“贻讥千古”,“无君父也”。王夫之甚至痛骂唐太宗不可复列于人类,“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

据钦定的《高祖·太宗实录》,“建成幼不拘细行,荒色嗜酒,好畋猎”,“帷薄不修,有禽犬之行,闻于远迩”;“巢剌王(元吉)性本凶愎,志识庸下,行同禽兽。兼以弃镇失守,罪戾尤多,反害太宗之能”;完全是流氓禽兽,显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唐高祖李渊也是优柔寡断,迟迟不敢起兵对抗突厥。既然这父子三人都成不了气候,就只能依靠大智大勇、深谋远虑的李世民了。“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但是,现在学者对待各朝的国史,皆认为可信度不高。因为历代统治者都知道过去的历史是根据自己的旨意和利益编纂的。玄武门之变,对李世民来说,如果处理不好无疑是要千古被人唾骂的,因此他的亲信大臣房玄龄等人删略《国史》,编《高祖实录》、《太宗实录)之际,“语多微文”。而后来的《新旧(唐书》等正史均取材于这些书所言。

旧时史家的记载,均众口一辞称建成、元吉嫉贤妒能,两人狼狈为奸,多次阴谋加害世民,玄武门之变实在是他不得已之举。据说玄武门之变发生前三天的六月初一晚,建成召世民到东宫饮酒,在酒中下了毒药,世民当即“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被叔父淮安王李神通扶回西宫。此事的真伪实在令人可疑。建成既然要置世民于死地,必然要用剧毒,世民当场吐血数升,说明毒性已经发作,回家后居然平安无事,莫非用了假冒伪劣产品?而建成居然没有预伏甲士,听任世民活着脱身,以建成的政治经验,难道不知道毒杀未成的严重后果吗?再说,既然世民早已掌握建成“淫乱后宫”等诸多罪行,又有叔父在场目击自己被毒的铁证,为什么还要等两天后再向李渊告发,而且绝口不提毒酒事件呢?还有一件事情是突厥退兵之后,李渊率子校猎,命三兄弟驰射角胜。建成将一匹易于颠仆的劣马授予世民骑射,结果劣马连蹶三次,世民每次都跳离马背,免于蒙难。众所周知,世民长期驰骋沙场,骑术高超,岂有不识劣马蹶蹄之理?果真冒失骑上劣马,一蹶即当换骑,岂有待三蹶之理?世民与建成明争暗斗,历时多年,世民岂会不骑自己的良马而接受建成所授之马?建成岂会授马于世民?看来这一事件亦难以成信。此外,据说元吉拟代建成行刺世民,建成拟趁讨突厥之机,于昆明池杀害世民,元吉请高祖杀害世民等,也是有待考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