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汁吃诗
20340600000001

第1章 前言

私货

这本书的得名源自美食家沈宏非。他给我上一本美食随笔集《饭否》写的序言,在那篇文章的末尾,他如此建议我:

“道在屎溺,酒肉藏诗。做为小宽的朋友、共犯和读者,我衷心地希望他能在不久的将来再出一本书,把他的诗集以及“吃集”来个大合并,大兜乱,不按体例,打破顺序,任意编排,随性穿插,让我们得以痛饮用他、用酒酿成的诗,同时用这酒来下他用肉做的文字或文字造的肉──至于这本书的书名,我已经替他想好了,就叫《汁、吃、诗》。没有舌尖,都是大舌头。”

我顺水推舟,欲拒还迎,有了这本《汁吃诗》,这个名字听上去有点拗口,在南方人不流利的普通话中,很容易念成“吱吱吱”,令人联想起那道传说中的恐怖广东菜“三叫”,这道菜我只耳闻,到底有没有我都说不清。据说是取刚生下来的幼鼠,蘸汁生吃,筷子夹起吱一声,蘸小料时吱一声,牙齿一咬吱一声,由此得名。在北方人流利的普通话中,很容易念成“只吃屎”,愈发显得我重口味逼人。

由他去吧。对于一本跟吃喝相关的书来说,即便有一个举世无双的名字也不会多收三五斗,有一个大舌头的名字可能还好养活。其中文字有的顺口,有的顺心,大多是这一年里发表于各处杂志上的美食专栏,东榔头西棒槌,基本上打哪指哪,从一个饭局跳跃到另外一个饭局,从此地到那时。

我不太愿意写吃本身,不断动嘴皮子,罗列入口即化,酥而不腻之类的形容词,这算是“舌尖写法”。从一道菜里找典故,深挖一家馆子的历史根源,对做法吃法细细模拟,这算是“考古写法”。我愿意写的是吃饭的人,那些饭局上的零碎,那些人间的粮食,那些醉了又醒的酒鬼,那些飘摇的姑娘。有了他们,这本书才能汁水四溢,高潮迭起。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本夹带私货的书,因为里面有一些诗。

就算我是敝帚自珍吧。这些诗写于2003年至今,都是在一顿饭与另一顿饭的间隙写下的。诗歌如同寒夜里的火把,我凭借着诗取暖,有时候看着火不旺了,也试着把自己当成木柴,投身其中。而写诗就如火中取栗,只有临渊一跃,才能向死而生。我凭借着默默的诗歌写作抵挡着这个黑洞般的世界,在风暴的中心获得只有我自己知道的安宁。这是我的秘密,一个诗歌写作者的秘密。

现在这本书里泄露了这一点秘密,懂者恒懂。写诗与写吃之间存在着一条密道,在这些年,我发现了它,在更早的时候,也有许多诗歌写作者发现了它,比如苏轼、袁枚、李渔、沈宏非、石光华、虹影……这个秘密其实就是语言的秘密。

我用吃喝安身,诗歌立命,打开窗户写美食,关着窗户写诗歌。希望诸位翻到诗歌那一页的时候,能够忽然记起,其实我是个诗人,哪怕看上去更像个吃货。

小宽

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