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见樽俎灯烛间觥筹交错之态
经常有人问我,我吃过最好吃的饭是什么,这个我真的没有办法回答。我只有顾左右而言他,说最好吃的根本不是馆子,不是饭菜,而是人。“吃人”是个优良传统,到饭局上吃饭看的不是菜谱而是“人谱”,三五好友聚集一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樽俎灯烛间觥筹交错之态”。
这句话来自南唐李后主,他听闻韩熙载家中夜饮,想知道是什么样的盛大场面,于是派人晚上去他家偷看,目视心记,画了一幅画,就是流传后世的《韩熙载夜宴图》。我想整理一下去年的饭菜,以备老了之后跟儿孙吹牛之需。
2012年12月,安徽黄山的猪栏酒吧,一群第三代的诗人聚会于此,做归园雅集,我是小字辈,忝列其中。猪栏酒吧是个乡村客栈,徽式大宅,静默威严,茱莉亚·比诺什来中国的时候也会去那里住一住。我们围坐在老式桌子前,吃红烧肉、臭鳜鱼,猪手炖得酥烂,土酒酿得芬芳,谈诗论道,心无旁骛,此乐无极。直到外面夜色已浓,有人轻轻唱起了歌。
2012年11月,长白山,尊尼获加蓝牌做了一场餐配酒的活动,邀请的厨师是有璟阁的出品总监付洋。那日长白山刚刚下了一场雪,视野之内,一片洁白,付洋就地取材,用人参、鹿肉、林蛙入膳,鸡汤浓郁,用椰壳盛放,里面加了人参与雪蛤,鹿肉被煎烤,下面铺上西班牙火腿,上面搭配上意大利黑松露,味道奇绝,满座皆惊。
2012年10月,去陕北绥德采访,住窑洞,上房打枣,看驴拉磨,翻了几座山头跟着窑洞主人到地里收粮食,天色渐晚,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帮着招呼客人,做黄米油糕,大柴锅炖鸡炖羊,没有桌子,凳子也不够,随便盛了一碗就坐在磨盘上大口咀嚼,香甜无比。乡亲们随手唱歌,陕北小调,唢呐声声,乡情就是最好的下酒菜。大碗的羊肉我吃了三碗,意犹未尽。
2012年9月,大董秋宴,各种珍馐一道道呈上,却比不过一款伙食海参。这是大董私藏的美味,菜单上没有。在许多人心中,大董的意境菜讲究摆盘,追求意境,这道菜似不管不顾,摒弃花拳绣腿,以少胜多,硕大一盘海参,海参也都切好,混合着浓郁的葱油香,这是拌饭妙菜,盛一大勺与米饭搅和,吃到额头冒汗,嘴巴发黏,这不是蜻蜓点水的温柔,而是胸口碎大石的凶悍。
2012年8月,正值盛夏,万夏家宴。万夏是个诗人,成都人,擅做美味。小菜一经其手,便有意外味,咸肉有微微酒香,拌一个胡豆,炝炒莲白,蒸一条鲜活的鱼,煮一锅牛尾,在上面撒上院子里种的藿香。单一麦芽威士忌备好,晚收甜白葡萄酒备好,边吃边聊。然后移步户外小院,有流水潺潺,也有蚊虫嘤嘤。许多人都知道万夏的一句诗:“仅以我腐朽的一面,就够你享用一生。”我却更喜欢这句:“花开在树上,树下的人在香气中想死。”
2012年7月,上海,海葵台风来袭,我被困在杨浦区。在一家小馆吃苏北菜,喝一瓶62°的汾酒原浆,座位上有美好的姑娘。微醉中踉跄着去吃排档,一进门就管老板要吃海葵,海葵在东海是常见海鲜,当地叫沙蒜。小店没有,不一会儿给我上了一份双面黄,一碗面可以解酒,可以消愁,胸中块垒随着海葵远走他乡。
2012年6月,武汉街头,正是虾子季,小龙虾肥硕,啤酒欢畅,硕大一盘,红彤彤耀眼。在万松园的一家小店,一群人聚在一起吃夜宵,旁边有武汉姑娘彪悍对骂,这里有醉酒大叔眼神迷离。红彤彤的虾壳摆满一地。
2012年5月,守在家里看《舌尖上的中国》,看完之后觉得饿了,出门买烤串,出门之前先把贵腐酒放在冰桶里,买来烤串、腰子、扇贝和生蚝,在家点起小炉继续加热,倒上一杯酒,以甜白酒搭配烤串,不亦乐乎?然后再倒一杯单一麦芽,以威士忌搭配烤腰子,不亦乐乎?然后叫着媳妇一起喝一口,无红袖添乱有红袖添酒,不亦乐乎?八个月的女儿在里屋沉沉睡去,我偷偷走过去捏一下脸蛋儿,亲一口小脸,她依然没有醒来的迹象,不亦乐乎?
2012年4月,“夜深只恐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作家冯唐后海小院里的西府海棠开得正旺,一群人在树下坐好,七聊八扯,喝单枞,喝肉桂,茶气清香,堪比海棠。冯唐的父亲年近八旬,精瘦沉默,比他的儿子还酷,他擅做红烧肉,也做北京家常菜,胡同口买来新出锅的大饼,大饼卷红烧肉,犹如西府海棠卷着后海的轻风。
2012年3月,浙江绍兴,阴郁有雨,仓桥直街的石板路有点湿滑,踩着有点异样感觉,仿佛身边有旧人魂魄。在一个家常的小馆子里——是个老房子,老两口开的绍兴本地菜馆,吃酱鸡酱鸭。绍兴菜有一种别致的臭,在我看来犹如当天的天气,是一种阴郁到化不开的惆怅,无论是霉千张还是臭苋菜,“此间有真味,欲辨已忘言”。
2012年2月,一群人聚会,都是少年时玩伴,现在各自发福,肚腩微腆,当天的话题都是一次次返回从前,那些少年零落情事,都还记得清清楚楚。是在一个池塘边,池塘里的水都结着冰,吃开河鱼,肥美,喝一点酒,为往事干杯。
2012年1月,我去菜市场买来鸡、蹄髈,用从浙江金华带回来的火腿,鸡切块,蹄髈切块,沸水焯过,撇掉沫子,与火腿块一起放在砂锅里慢炖,需要用文火,细细炖,并不加任何调料。在这个间隙里,我切菜,炒菜,做红烧肉,又蒸了一条鱼,三个小时之后,蹄髈火腿鸡已经烂熟,清香扑鼻。饭菜上桌,家人都在等待开餐,我给父亲倒上一杯白酒。他老了,头发斑白,我一年和他吃过的饭屈指可数。妈妈也老了,我还记得小时候,她在冬天做白菜豆腐汤,加入辣椒油和胡椒粉,喝一口浑身冒汗。那也是冬天,我穿着厚重的棉裤,奔跑在北方的原野,跑呀跑呀,就一直跑到了2013年1月天空下——这里一片晴朗,也有一片冰凉。
一碗面的年龄感
居长龙从后厨端出一碗亲手做的阳春面,分量不大,盛放在白色瓷碗中,远远地闻到一股香味,依稀可以见到虾子,用的是虾子酱油,撒了一点葱花,做的时候少不了放一点猪油。我吃了一口,有点呆,这几天在扬州,遍访高厨,几乎每顿饭都会有一小碗阳春面,这无疑是最好吃的一碗:香气四溢,面条筋道爽滑,香味隐藏在面条与面条的缝隙中,虾子沾惹味蕾,酱油鼓动猪油,不是阳光灿烂的耀眼,而是下午四五点钟了,夕光暖暖地洒在扬州运河上,古渡口似乎无人,小船停下来,船舷上停着一只白色的小鸟,正在打着盹。
居长龙73岁,精瘦,1988年去了日本,在东京银座的一家中餐厅里当厨师长,做淮扬菜。在日本的繁华与静寂间穿行了20多年。2012年热播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那位落叶归根的淮扬菜厨师就是他,我犹记得他切文思豆腐,豆腐千丝万缕散在清水中的画面。在2013年的春天,他在扬州古城里寻了一个民国时期的宅院,修整好了,继续做淮扬菜,名字叫蔚圃。我去的时候还没有正式营业,正在装修的尾部。五进的院子,白墙灰瓦,有一方水池,以后估计会放入一些锦鲤。春天的繁花已经开在太湖石旁边,开得静寂。
食物是有年龄感的,犹如老人脸上的皱纹。
这碗面与我之前吃过的面,从原料到调料区别不大,味道却不同。如果那几碗面不过是后厨的年轻后生们随意摘下来的树叶,那么这碗面就是居长龙用一双老手开就的一朵小花。不是怒放,而是半开的,香气从旁边羞涩地泄露。
吃花样繁复的创新菜,我愿意找年轻的厨师,他们眼界开阔,思维灵敏,懂得变通,能从日本料理、西餐之中吸收流行元素,有人用分子美食,他也能为我所用,有人在里面加了鲟鱼籽酱,他也能巧妙化之。老厨师往往守旧,摆盘的时候习惯性地摆朵俗花,为了隆重还会费几个小时的时间雕刻个冷拼。
要是想吃一碗面,我愿意吃老厨师做的。从学徒开始,他和这碗面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老夫老妻,激情都撤退了,有种“与子偕老”的契阔之感,熟能生巧,一辈子做过几万碗面,灵魂是个摸不着的玩意儿,它可能会在做完他人生第34273碗面之后,老厨师躲在过道里抽一根烟的工夫,来到他的手上,并且经久不散。这是手工的秘密,也是手艺的黄昏,无法表述清楚,但在吃的空当里,显身。
在我少年时居住的县城里,有一条街叫古街,周围狭仄,90年代是录像厅一条街。在那条街盖着棉帘子的黑暗录像厅里,我们完成了最初的电影教育和性教育。众多录像厅的缝隙里有一家小馆,父子俩开的,做羊蝎子和打卤面。去得多了,我能吃出父子两人做的打卤面的区别,却又说不明白,只隐隐地觉得父亲做的要比儿子做的好吃。后来熟了,就会点名说吃父亲做的。
也是在读高中的时候,我躲在教室的角落里偷偷写诗,他们在热闹的谈论《还珠格格》的时候,我偷偷地看卡夫卡。我认识一个单位里看门的大爷,50年代的大学生,喜欢舞文弄墨,我放了晚自习有时去找他谈诗论道,喝两杯二锅头,顺便吃他在煤炉上做的扁豆焖面。这是他最拿手的面,做了几十年,随便做了都好吃。
以前在南来顺有个打烧饼的老爷子,从40年代就开始做烧饼,做了一辈子。现在如果活着的话,已经90多岁了,他年近90的时候还能做烧饼,我看过他做烧饼,一根擀面杖也能玩出许多花活,边做边“打花杖”,在案板上敲出有节奏的鼓点。烧饼是个小玩意,一个做了70年烧饼的老爷子做出来的烧饼,似乎是从他身上长出来的。
在龙潭湖公园东门有一家餐厅叫万柳阁,这里最吸引我的不是大菜,而是简单的油条。蓬松酥软,放到第二天也还是挺的。做油条的师傅做了20多年的油条,并且只做油条。要是给他配条广告语,就是“专注油条技艺28年”,后面还得写上一行英文:“since 1985”。有一天,我去吃油条,忽然感觉味道不对,貌合神离,一问才知道,那几天他生病请假了。
我没有吃过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握寿司,但是能想象其中的气韵与笃定,他做了50多年的握寿司,并且只做握寿司。我倒是吃过另外一个老人做的面,不是在扬州,是在浙江衢州,具体说是浙江衢州常山县球川镇竹林村,面匠徐长生的家里。他从小就做贡面,做面极累,每天凌晨三点就开始和面,盘条,拉条,放在户外晾晒,他用自己做的面,下锅,加了猪油,酱油,葱花,辣椒面,我站在冬天的庭院里,看着斑驳的木门,老面匠把一碗面递到我手上,我吃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这种感动与吃居长龙做的这碗阳春面的感动类似。就像在夕光中,太阳温和照耀,停在船舷的那只白鸟,慢慢睁开了眼睛,嗖的一声,飞到远处,越飞越远,直到成为天边一点。
江湖夜鱼
野夫对重庆比我熟。我们一起从成都坐火车到了重庆,他刚刚做完一个讲座,讲述自己的童年往事,监狱生涯以及寥落中年。除了是一个文字上乘的写作者,野夫也是一个口才一流的演讲者,我坐在人群里,几度落泪,也几度欢笑。他也是一个江湖酒徒,不管身在何处,几个电话总能拉来一群仙风道骨的人相逢一笑,所有故事都在酒杯里浸泡,以致虚无,以致浩瀚。
野夫是为了去解放碑的一家书店签售他的随笔集《乡关何处》,在重庆,我们有一些共同的朋友,都是乡野畸零,分散在这个诡异的山城,昼伏夜出,身上或有仙气,或有鬼气,继承了巴国“巫”的传统,早年间以诗歌续命,后来各有营生。这群人凑成一个饭桌,堪称“血泡饭”。
饭桌上奇绝人士不可少,其中之一是宋炜。宋炜早年间写诗,与所有诗人不同,他和他的哥哥宋渠永远都是共同署名,写的诗清澈古朴,诸如《戊辰秋与柴氏在房山书院度日有旬,得诗十首》之类,同辈诗人往往成就大名,这二位似乎被历史有意遮蔽,不是对当代诗歌史熟稔的人,几乎不知道他。
宋炜也是美食家,他曾经一度发达,腰缠万贯,做了一本杂志《中国美食地理》,前两年终于经营不善而夭折。在很久之前,我就听说过宋炜许多酒桌上的轶闻:他酒后脏话连篇,经常骂跑在座的姑娘,也经常酒后率性,站在桌子上脱掉裤子;在酒桌上永远滔滔不绝,从奇门遁甲到五行八卦,从江湖野史到天文地理,他的阅读量之大,远非我所想象。如今这个放浪诗人性情稍变,喝酒点到为止,至少我跟他喝过那么多次酒,也没有看到他的魏晋之风。
为了招待我们,宋炜总得找点特别的。他知道这些人对排场环境不讲究,于是他把我们带到一艘船上。
重庆的黄昏漫长且阴霾,下着一点小雨,江边的阴冷可以穿透寒衣。这艘船在朝天门码头,对面就是一片繁华,我们沿着江岸的小路顺阶而下,路边都是顽强生长的植物,在雨水的浸染下湿漉漉。船不是豪华轮渡,只是一艘寻常拉沙子的铁皮船,老旧不堪,像是盘旋在江边的老怪物。船老大是个老船工,平时吃住都在船上,这里平时不营业,只是朋友提前打了电话,带着朋友们来吃。
宋炜提前给船老大打了电话,叫他备好江鱼,野生的江鱼即便在长江里也是新鲜物,我看铁盆里有黄辣丁、江团、岩鲤……我们坐在生锈的船舷旁边,暮色浓重,外面灯火一片辉煌,隐隐能听到城市喧嚣和声声汽笛。老船工在灶间做鱼,我们闻着香味聊着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