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汁吃诗
20340600000005

第5章 欲见樽俎灯烛间觥筹交错之态(4)

如今黄珂人到中年,这道菜也愈发醇厚,有了中年况味。青春是凉拌,青年是爆炒,中年的火候则是煨炖,煨炖犹如偎依,你侬我侬,搭伙过日子,激情褪去,不再时刻勃起,更懂得时间的妙处,是暮春晚开的迟樱花,有点孤单,却毫不在意,兀自怒放。

整块牛腩下锅焯水,加各种调料煮透,切成小块;四川的菜籽油炒糖色,炒豆瓣,加入泡椒泡姜泡萝卜,可谓南北夹攻,老少同席,同样是炖,北方擅长加入香料,南方擅长加入豆瓣酱,黄珂贯通南北,两者都加;豆瓣酱是川菜之魂,讲究陈年老道,穿越时间之空,而各种泡菜再浑厚,也有青春的羞涩感,轻佻而惹味。汤料也有讲究,不用白水,而用棒骨熬成的汤,在自家的厨房里精心炖煮,成就一锅好菜。

如今这道菜也是黄珂投资的餐厅天下盐的主打菜,但是我每次都愿意在黄珂家吃这道菜。似乎在黄珂家狭仄的厨房里做出来,才得真味。事实上,吃的哪里是菜,而是黄珂家高朋满座。聊得正热乎,黄珂从后厨端来一份香喷喷的牛肉,冒着热气,大伙的眼光顿时明亮,不大的客厅里充溢着牛肉的香味,这是家的味道,也是朋友的味道,只因为是黄珂亲自端出来的,自然有了黄珂的味道。

由此可想苏东坡,他谪居黄州,亲自料理猪肉,“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那时我在苏轼堂前静坐,等待着苏东坡亲手端来一道猪肉,他对我说:小宽,趁热吃。我也会猛吞几口,再喝下手边的酒水,心中感叹:这的确才是最好的美味!

黄氏红烧肉

中国菜五花八门,各地口感不一,很难有一道菜统领江湖,成为中国人的“全民招牌菜”,唯一能接近这个实力的菜就是红烧肉,无论南北,遑论东西,一道红烧肉乃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一宝,并且上天入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各人有各人的不二法门,一块五花肉,能有百般变化,做出来都是浓香美味。这符合我对“全民招牌菜”的严苛标准:食材便宜易寻,制作简单易学,味道香浓好吃。然而入门容易,得道颇难,正是因为这款菜人人都会,家家擅长,在寻常中达到非常,才更见功力。这就如同全民都会写字,然而其中的书法大家也不过寥寥。

如果以书法论,我尝试过许多红烧肉的做法,我自觉自己的做法也不错,经常受到朋友赞誉,我的做法犹如颜真卿,肥厚敦实,张弛有度;二毛做的红烧肉我也吃过,更像王右军,潇洒倜傥;在清朝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也有红烧肉的做法:“或用甜酱,或用秋油,或竟不用秋油、甜酱。每肉一斤,用盐三钱,纯酒煨之;亦有用水者,但须熬干水气。三种治法皆红如琥珀,不可加糖炒色。早起锅则黄,当可则红,过迟则红色变紫,而精肉转硬。常起锅盖,则油走而味都在油中矣。”这可以以赵孟頫喻之,温婉有度;另一位清朝美食大家李化楠在《醒园录》中记载着他的“红烧肉心得”:“新鲜肉一斤,刮洗干净,入水煮滚一二次即取出,刀改成大方块。先以酒同水燉有七八分熟,加酱油一杯,花椒、料、葱姜、桂皮一小片,不可盖锅。俟其将熟,盖锅以闷之,总以煨火为主。或先用油姜煮滚,下肉煮之,令皮略赤,然后用酒燉之,加酱油、椒、葱、香蕈之类。又,或将肉切成块,先用甜酱擦过,才下油烹之。”此种做法犹如米芾,忠厚中有轻灵,滞重中有奔跑。

然而黄珂手下的红烧肉则如同郑板桥,乱石铺街体,打通真草篆隶,貌似无意,实则有心,不走寻常路,斜斜地刺出一柄冷剑。

这是充满想象力的红烧肉,人们往往用无味且敦厚的食材搭配红烧肉,常见的有笋、土豆,也常见蛋,或者菇。黄珂用八爪鱼。这就像别人写散文,黄珂写诗,把两个不着边际的词混搭在一起,有了意外味。

肉要选略肥的,肥才有浓郁软糯之香;料则要简单,生肉下锅爆香,无需焯水,只需一点简单调料,香料不放,连最常见的姜片都不要,只是为了凸显肉的本香。红烧肉之道,往往操之过急,往往辅料繁杂,掩饰本香。小火慢炖,红烧肉是与时间抗衡的味道,需要细心的火候,不能猛火,不能着急,犹如人到中年的情欲,需要互相挑逗的撩拨,时间快到了,放入新鲜的八爪鱼,农业文明的猪肉香与海洋文明的八爪鱼,在此灵魂交融,在此合体,激情四射,成就一盘好肉,初看不觉神妙,只有在吃的时候,人人忘忧,一口一口停不下筷子,所有的红烧肉都是风姿绰约,老黄的八爪鱼红烧肉简洁轻灵,犹如书法中的飞白,枯墨点缀,却是计黑为白,得黄珂妙处。

萝卜连锅汤

这是四川常见的一道家常菜,在旧时农家,逢年过节总要杀猪,家家户户总会做一道简单质朴的萝卜连锅汤。

许多北方人对待川菜的第一认知是:辣!其实不然,川菜百菜百味,一味一格,有许多菜是丝毫不辣的。典型是开水白菜,用上好的鸡汤经过反复扫茸而成,清澈见底不见一丝油星的清汤,做浓汤高汤是寻常厨师都会做的手艺,而做上佳的清汤则更需要功夫,一棵经霜的白菜嫩心儿盘卧其中,喝一口清爽如肋下生风;家常的则是这萝卜连锅汤,肉片与白萝卜同煮,萝卜软糯,去掉生涩辛辣,只余清甜,肉片去掉肥腻,只剩香软,不加一粒盐,只在旁边打一个蘸水,清清白白,伫立于黄珂家的餐桌,犹如白衣隐士。

黄珂的客厅永远嘈乱,听上一耳朵,这边的人在聊诗歌,那边的人在聊绘画,左边的人和你聊中国政治的顶层建筑,右边的人在聊西方经济史,这些都是适合下酒的话题,一边聊一边吃,保不齐就有某位老兄舌头打结,喝得有点高,从平原一下到了拉萨。

在此时,一道萝卜连锅汤冒着素雅的香味而至,这如同红袖添香,体贴之至。

在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中,陆文夫借朱自冶之口谈及“做菜什么最难”这个话题,得出的结论是:放盐。

“这放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因人、因时而变。一桌酒席摆开,开头的几道菜要偏咸,淡了就要失败。为啥,因为人们刚刚开始吃,嘴巴淡,体内需要盐。以后的一道道菜上来,就要逐步地淡下去,如果这桌酒席有四十个菜的话,那最后的一碗汤简直就不能放盐,大家一喝,照样喊鲜。因为那么多的酒和菜都已吃了下去,体内的盐分已经达到了饱和点,这时候最需的是水。”

黄珂深得其精髓,懂得“无味之味乃至味”,这款没有放盐的汤在这时候端上来,能叫嘈杂的饭桌冷场,人人端着一小碗汤细细品尝,只觉得有肉的香味和萝卜的清甜。如果把前面的纷杂美食比作穿着礼服的模特,一个个惊艳妖娆,香艳之间享口腹之快,这款素雅的萝卜连锅汤就是穿着睡衣的老婆,貌不惊人,不施粉黛,和你细水长流过日子,最懂你的心思,知道你最想什么,也了解你的苦闷。

在沈三白的《浮生六记》中,他回忆与自己的妻子芸娘的点点滴滴,动情处,不免涟涟,许多人都被这些文字打动,得妻如此,人生无憾。其中最打动我的一段话却是讲芸娘做饭:“芸善不费之烹庖,瓜蔬鱼虾,一经芸手,便有意外味。”这黄珂家的萝卜连汤锅也如此,属于“不费之烹庖”,简单处得真味,在喧闹的酒桌上,我有时候喝得有点多,看到在座的黄珂悄然离去,我就知道,再等片刻,黄珂会端着一锅萝卜连汤锅回来,没有这锅汤的夜晚,最难将息。

血泡饭

我都怀疑王琪博是否见过太阳。无论是在重庆,还是在北京,他都昼伏夜出,天亮的时候睡觉,天黑的时候醒来,在中国的“雾都”,在自己的家里,他支起画板画画,丙烯的颜料在画布上挥挥洒洒,我把这个动作看成射精的一种。

王琪博瘦得像一把刀。他习惯穿着颜色亮丽的衣服,有时候是一条大红的裤子,有时候是明黄的裤子,即便在凌晨的大街上,他也一样先声夺人,他是一把五颜六色的刀。王琪博的脸瘦得出奇,皱纹如同沟壑纵横,仿佛被自己的刀刃一笔笔勾勒,时间的风从沟壑中穿梭呼啸,即便静默不动,他脸上也有风声。我看不得他哈哈大笑,嘴角牵动脸部的肌肉,皱纹更多,显得夸张。有许多时候,我们在桌子旁边吃饭,他倚在沙发上,眯着眼睛,面无表情。我偶尔把目光投向他,眼神顿时凉了半截,他不单单像刀,周身有煞气,更像一把杀人的刀。

王琪博还写诗,在他的微博上经常看到他的诗,许多都是手写,拍张照片发到网上。在一个电脑时代,用手写诗如同骑马夜行,他的诗句委婉,千折百转,有细细的柔情。一把刀,拿到近前,上面居然有精细的花纹,尽管这花纹已经不清晰,有点锈迹。只需要用诗歌擦拭一下,顿时寒光一闪。

是刀就是要杀人的,杀人见血,见血封喉,我有一夜梦见王琪博蹲在一滩血迹里,以血下饭,细细吃一碗血泡饭。

我认识王琪博也是在饭桌上。

那之前我已经读过他的诗,诗集的名字叫《大系语》,我没有明白这个诗集名字的具体含义。之前我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诗人,在八十年代,他横行诗歌江湖的时候,我还是个吃奶的孩子,后来他从诗歌江湖退隐,去了另外一个更大的江湖。20多年之后,他回来,带着满身的伤口,用诗歌夜夜舔血。我读王琪博的诗,与读所有人的诗的感觉都不同,有的诗人在诗里有文化,有的诗人在诗里假装没文化,大多诗人都是“文人写作”,诗有优劣,词有高低,大多诗人都真的把自己当诗人。

王琪博的诗里有快意恩仇,有手起刀落,他的全部力气都在抒情,抒情至死,句句都是往死里写。别人写生活,写当下,写诗意,写万象,他向死而生,也由生赴死,生死间有一条钢丝,他是在钢丝上耍生活的小丑,带着人生的面具,露出悲伤的笑容。他写儿子,写黑白,写带刀的男人,写我一写诗就要死人,写矮子之歌,别人写诗字句里带着芬芳,他则是带着横飞的血肉,你抚摸他铅字印刷的诗集,总心怀胆怯,生怕摸到一手鲜血。

他用80年代氛围的抒情,用那个年代流行的句式,一成不变地写生死,似乎一个时代都为他复活。

但是我早就知道他的故事,都是听别人在酒桌上聊的,说他如何混迹社会,在大学的时候性格张扬,打斗,青春暴力,爱情,赌博,黑社会,白社会,做生意,开赌场,一次次命悬一线,又死里逃生,爱情反复来临又反复离去,生活千疮百孔……他瘦削的生命里,压缩了别人三世轮回也经历不了的传奇。

我听他的故事,是当人间传奇听的。我听得兴致盎然,就像看一部电影。但是后来我们真的在一起喝酒,他坐在我身边,一个传说中的天人忽然降临,我握了握他的手,也跟常人没有区别。尽管我知道,我身边坐着的是一把刀。

写诗,王琪博是一把刀。画画,王琪博是二把刀。

千疮百孔的生活往往是生活本身,我们在各自的生活里做一个修修补补的匠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安安生生地囚禁在自己的牢笼里,怕经风雨,怕动荡不安,轨迹一成不变,没有期待,也没有江湖,日子如同时针,转完了一圈,总会接着转第二圈,不用太多担心,规规矩矩吃饭睡觉做爱生孩子,聊聊人事,八卦,琐碎,拘泥于夫妻关系,孩子教育,婆媳矛盾,房子,贷款,股票,投资,怕生病,看菜谱,读养生书,关注淘宝网和减肥,准备去一次西藏,偶尔坐飞机还要积攒里程卡。

王琪博是另外一种,我们吃惯了馒头,全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食物叫:血泡饭。

王琪博混乱的生命,没有被爱情拯救,没有被金钱拯救,拯救他的是两种玩意儿:诗歌和画画。诗歌是最贴肉的工具,给诗人一种常人匪夷所思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如同棉被包裹着灵魂,贴地飞行。而画画,只是用了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写诗。如同一个厨子,用煤气灶做饭,忽然有一天,他来到旷野,垒起炉灶,找来一堆木柴,生火做饭一样。

他画画的历程有点好笑。他的一个朋友准备买一个画家的画,托付给他,他看那画家的画没有什么奇特,觉得自己也能画。一个画家的没谱生涯就此展开。接下来便是一发不可收拾。

对于常人来说,写诗似乎是容易的,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甚至只需要电脑回车,自动分行,编个短信也能写诗。而画画是艰难的,需要素描,水粉,对着石膏头像临摹,经过考试,上美术学院,工作室,展览……

事实上,写诗没有那么容易,而画画也没有那么复杂。诗与画,都是人类最早的审美活动,它们殊途同归。

一个诗人画画,往往有出神的地方。他凭着情绪,换了一种形式写诗。其实色彩也是固定的诗,就像音乐也是流动的诗。画画给了王琪博更大的自由,人生沧桑,世事变革,黑白之隔,生死之间,都在画布上挥洒。情到意到,笔到心到。所到之处,哪怕混乱不堪,也从中能找到人性的出口。

不能用学院派知识派等所有流派的评判词汇描述王琪博,彷佛是一万个人在赛道上比赛马拉松,王琪博背起画板,吹着口哨,轻松地走出赛场,朝着另外一个方向狂奔而去,那里是一片旷野,空无一人,谁说罗马就一定在西方?谁说天堂就只有一道窄门?我身在何处,佛就在何处,我画笔在何处,诗就在何处。混生活混世界,王琪博是万人之中杀出一条血路;画画做艺术,他是另辟战场,自己左右互搏,一个人也可以是一场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