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咳喘病用药与配餐
20355600000016

第16章 如何选择治疗咳喘病的中药复方

复方是由多种中药或多个方剂组成的,或由1个方剂随证加减组成的。在选择治疗咳喘病的中药复方时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首先辨病,在辨病的基础上加以辨证选方,进而随证加减,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实证

1.外寒内饮

主证:咳嗽,发热恶寒,干呕或头痛身痛,口渴或小腹满,小便不利,舌淡,苔薄白,脉沉滑或浮缓。

治法:解表散寒,宣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

细辛5g 半夏10g 炙甘草5g 五味子15g 干姜10g 桂枝10g 炙麻黄5g 白芍10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外寒内热

主证:咳喘咽痒,声哑,痰黄不易咳出,口渴咽痛,或身热,鼻塞流涕,身痛,不汗出,舌红,苔白腻而黄,脉浮缓或浮紧。

治法:表里双解。

方药:大青龙汤

炙麻黄10g 桂枝10g 杏仁10g 炙甘草10g 生石膏(先下)30g 生姜10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痰湿内聚

主证:咳喘胸闷,痰多色白,咳而易出,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腹胀面黄,舌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二陈汤加味

茯苓15g 炙甘草5g 姜半夏10g 陈皮10g 白芥子15g 莱菔子15g 苏子15g 射干10g 厚朴10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4.痰热内结

主证:咳喘,痰黄有块,胸闷气促,心悸而烦,便秘咽干,舌红,苔黄腻,脉沉滑而数。

治法:清热化痰。

方药:桑白皮汤合千金苇茎汤

桑白皮20g 半夏10g 杏仁10g 黄芩15g 黄连10g 山栀10g 瓜蒌20g 浙贝10g 薏苡仁10g 桃仁10g 冬瓜子15g 芦根30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虚证

1.肺脾两虚

主证: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面色萎黄,平素自汗,怕风,痰多,倦怠无力,食少便溏,常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细软或虚大。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固表。

方药: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党参20g 白术10g 茯苓10g 炙甘草5g 姜半夏10g 陈皮10g 防风15g 黄芪20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肺肾两虚

主证: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腰酸腿软,咳声低怯,劳累后咳喘易发,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暗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补益下元,纳气平喘。

方药:生脉散加味

党参20g 麦门冬15g 五味子10g 炙附子5g 桂枝10g 川芎10g 甘草5g 杏仁10g 茯苓15g 桑白皮15g 厚朴10g 川贝10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