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咳喘病用药与配餐
20355600000017

第17章 咳喘病患者如何正确服用中药煎剂

汤剂是临床最常用的剂型,由于药物性质及病情的差异,中药的煎煮及服用也有很多讲究。正确的煎煮及服用方法直接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

1.煎药用具 一般以沙锅、瓦罐为好,搪瓷器具或铝制品也可。忌用铁器、铜器,以防止某些药物与铜、铁一起加热后起化学反应。

2.煎药用水 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均可,一般漫过药3~5cm为宜。每剂药煎煮3次,每次煎得量100~150mL即可,将3次煎煮好的药液混合后分2~3次服用。

3.煎药火候 中药煎煮一般先用急火即武火煎至沸腾,然后用慢火即文火煎煮。咳喘病患者若见有表证,则煎煮时间宜短,其火宜急,水量宜少。如果药物不慎煮焦枯,应扔掉不用,以防发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

4.煎药方法 先将药物浸泡20分钟再煎煮,每剂药煎煮3次,每次30分钟左右。矿物类先煮沸后20分钟左右,再下余药。气味芳香药物如薄荷宜后下,煎5分钟即可。某些药物煎后药液浑浊,或对咽喉有刺激作用,如旋覆花、车前子等,用纱布包好后与其他药同煎。

5.服药时间《汤液本草》说:“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强调食物与药物应间隔服用,二者共同服用,可能相互干扰而影响药效。服药与进食应间隔1小时左右。一般来说补益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用。

6.服用方法 每日1剂,分2~3次早中晚温服。有时不必拘泥于此,当口服发汗解表药时,可频饮待微汗出而止;部分调理的中药可代茶饮;某些咳喘病咳嗽较剧烈时,可频频小量多次服用。夏季,中药煎煮后,应冷藏置于阴凉处,避免服用变质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