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咳喘病用药与配餐
20355600000002

第2章 什么是咳喘病

咳喘病可防可治

咳喘病是对呼吸系统一些常见疾病的俗称,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咳喘病每一次发作都是病情的一次进展,这需要咳喘病患者平时多注意预防,避免急性发作。要做到戒除不良嗜好,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情志发病,坚持冬病夏治,改善生活环境,科学规律用药。

咳喘病是对呼吸系统一些常见疾病的俗称,因咳嗽、咳痰、喘促是这些疾病中的常见症状,故习惯称之为咳喘病。常见的咳喘病中医可分为咳嗽、喘证、哮病、肺痨、肺胀等,可见于现代医学如下疾病:

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变态反应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初起多见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喑哑等,也可见有发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大约3~4天后以咳嗽、咳痰为主。

2.肺炎 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多由细菌感染,也可因理化因素、免疫反应等引起肺组织的炎症性病变。通常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最为常见。

(1)按患病环境分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性炎症,并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常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2)按解剖分类

大叶性肺炎 病原体侵犯肺泡,部分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改变,X线胸片可见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

小叶性肺炎 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发生炎症改变,X线胸片可见不规则斑片状阴影。

间质性肺炎 病原体侵犯肺间质发生的炎症,X线胸片可见不规则条索状阴影。

(3)按病原学分类

细菌性肺炎 常见肺炎链球菌感染,通常发病较急,以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及胸痛为主。

病毒性肺炎 常见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至肺部引起,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较为突出,咳嗽、痰少、或白色黏液痰。

支原体肺炎 感染肺炎支原体,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急性炎症,起病较缓,见有乏力、咽痛、头痛、咳嗽、发热、食欲不振、腹泻、肌肉痛、耳痛,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咳少量黏液痰,还可见有斑丘疹和多形红斑。

3.支气管扩张 多由儿童时期患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组织反复感染,破坏支气管壁各层组织,引起异常扩张。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肺部同一部位反复感染,可见杵状指,部分患者以反复咯血为唯一的症状,称“干性支气管扩张”。

4.支气管哮喘 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反复发作,以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为特征,严重时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缺氧、大汗淋漓、口唇指甲青紫、呼吸衰竭而死亡。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 多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咳嗽、咳痰或喘促为主要表现,通常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以上可确诊。早期多冬季发病,气温转暖后自然缓解;后期炎症加重,症状可常年存在,不分季节。

(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是由于支气管慢性炎症或其他原因逐渐引起的细支气管狭窄,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过度膨胀、充气,伴气腔壁的破坏而产生,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病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多见,早期仅为长期慢性咳嗽、咳痰,逐渐出现乏力、呼吸困难,活动后出现气短、喘促;晚期可出现呼吸困难加重,食欲减退、腹胀、下肢水肿、少尿、嗜睡、神智恍惚、精神错乱,甚至昏迷、死亡。

7.肺癌 是原发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肿瘤。临床以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呼吸困难、胸痛为主要症状。晚期可出现消瘦或恶病质、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杵状指。还可有淋巴结、脑、肝、骨骼等器官转移,出现相应系统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