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破坏创作生态的“环保剧”
《宫心计》在三十集后落幕了。自从网络把香港与祖国内地剧迷的距离大大缩减——地理上、时间上——港剧是成是败,已不能光靠点算小小几百万人口的是褒是贬,以《宫心计》为例,凭TVB与本地平面媒体携手制造的“形势大好”,并不足以扭转内地视迷的公道自在人心。上网略为搜寻便一目了然:论戏味,它被认为与《金枝欲孽》无法相比;论角色,这一次不但正派女主人公,即被讽谑为“三圣母”的刘三好(港版大长今)不得人心,连一向以使奸使坏食糊的“蛇蝎美人”姚金铃也吃不到多少曾让“经典角色”如如妃与玉莹小主吃到的甜头。
内地剧迷不满三好变成“三圣母”,是“高、大、全”使血肉之躯升格“榜样”太司空见惯——又不是在看主旋律剧集。但在香港,如果奸人是把心肠歹毒写在面上,忠良之辈则非得又笨又钝又蠢不可——{L-End}
表面上,非黑即白的面谱式处理是方便观众在没有太大压力之下做到“爱憎分明”,真正目的恐怕并不简单:香港人的生存哲学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以“担屎唔偷食”(有责任心)的做人宗旨不是不被“推崇”,然而能有机会走快捷方式搏取成功,不少人还是愿意相信“出此下策”只是“为势所逼”——是的,香港人之所以不介意角色“忠的太忠,奸的太奸”,是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一心二用,虽代入前者,又代入后者而不致产生过度的冲突矛盾。“忠的太忠”自是善有善报,但“奸的太奸”落得恶贯满盈——像《宫心计》中姚金玲的“精神失常”——也可以是用完便弃,“金蝉脱壳”的“软着陆”安排。
类似方程式在香港仍有市场,主要因为“心理复杂,头脑简单”的戏剧桥段依然被大众受落(受欢迎)。换了内地观众,不似香港一个电视台独大,四十多年来只受一种戏剧模式哺乳,当然毋须把全剧看到最后一刻才发现这又是一部“环保剧”——循环再用(recycle)的情节瞩目皆是,像贵妃的母亲施巫术被揭发,在《武则天》中看过,后来在《环珠格格》中也是似曾相识。《还珠》有用针虐待紫薇的容嬷嬷,此剧也有徐妈妈持针线要把金铃的嘴巴缝合。再下来,三好也因治病之名连吃金针戳完又戳的苦头,又把《大长今》中老好尚宫因病告老还乡的惆怅照抄不误。不止,贵妃因吃下食物身体敏感令尚宫受怪罪一节,也是倒模照搬,差别只在《大长今》是以“食”与“疗”作主题,而疑被食物下毒的又是皇帝,一场加诸长今师徒身上的浩劫是合情合理之余,更设下长今人生的转折点;反观《宫心计》中,这种莎士比亚口中的much ado about nothing(无事生非),不外乎是勉强让剧集凑合三十集的众多“没事忙”之一——没有人物性格支持,又不影响剧情发展的“情节”是多一件不嫌多,少一件不嫌少。
还有《狸猫换太子》、《妲己》、《西施》之类混这混那的“鸡尾酒”,使我不禁怀疑,难道无线创作组在编写此剧之前,为了给年轻编剧打强心针,曾把上述剧目搜集齐全复习了一次?
三十集说长不长,说短亦不短——干扁扁硬巴巴的一场戏教我觉得三四分钟已如坐针毡。没领教过这类完全不用编剧技巧写成的“台庆大戏”者,大可上无线网站浏览该剧的“瞩目片段”,三两回合下来,你便明白为何“看戏不用看全套”,除非阁下有大量时间可供谋杀。
2009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