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宝成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对于一所大学而言,教师是立校之本,发展之基,是学校最可宝贵的财富。
中国人民大学在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汇聚了一大批声誉卓著的学者、名家。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乃至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们不畏艰难困苦,不论风雨沧桑,始终以一腔赤子激情执着真理,追求光明;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甘为人梯,倾毕生心力于教学,培养了一大批共和国优秀的建设人才和领导人才;他们笔耕不辍、严谨治学,成就了一大批堪为精品、上品的传世之作;他们潜心书斋,淡泊名利,不仅成为授业解惑的“经师”,更成为明德传道的“人师”。正是他们的这种精神,凝聚成了具有人大风骨、人大气派、人大风格,并为人民大学教师世代传承的教风、师德,成为学校历久弥新、不断发展的源动力。没有他们鞠躬尽瘁、默默奉献,就没有人民大学今天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就没有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为了彰显这批名家、学者们的学术贡献,传承他们的精品力作,进一步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我们特选择在中国人民大学七十周年校庆之际,隆重推出首批著名教授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自选集。
需要说明的是,这套文丛所辑录的成果都是这些学者名家从自己数十年来已发表的文章或著作中精选而来的,凝聚了他们毕生的心血,很多见解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虽然其中一些内容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不可避免地含有争议未决的理论观点,但它们真实地记录了这些学者名家们数十年执着探索的运思轨迹,展示了学术研究、理论发展的历史风貌。从中我们可以真实地体悟到一种以细针密缕之功、做平正笃实之学的研究精神,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份胸怀祖国、情系人民、关注时代的仁者情怀。应当说,“中国人民大学名家文丛”既是学校数十年学术发展历程的总结,又是学校脊续血脉,进一步探索创新的起点。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既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也是人文社会科学保持生机活力,得到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推出这套文丛的最终目的,也正是期望这份厚实的文化积淀能够在传播知识、传承精神的同时,成为帮助和鼓励后学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理论资源和精神动力。本着这个目的,在首批推出28本名家文丛之后,我们还将陆续出版一系列学界中坚的个人文集,以期通过这种平实但富有建设性的行动,催生新的理论、新的观念,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之树长青!
“学术常青校运昌”。我们相信,“中国人民大学名家文丛”的出版,必将推动中国人民大学在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征程中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