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龄理论、老年学及其学科体系论老年学的形成、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
老年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在本世纪初才逐步形成的新兴的学科。在人类社会已意识到将面临不可避免的人口老化的态势的当代,老年学日益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它将是一门方兴未艾的独立的综合学科,为人类认识自身老化的客观规律、为社会和政府对老龄问题的科学研究和决策服务。
我国老年学起步很晚,五六十年代只是一部分自然科学和医学工作者对此略有所知,而社会科学界却知之甚少。进入80年代,显而易见的老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老龄工作的实践需要老年学理论作指导,这就为我国老年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为国内外几十年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老年学之所以称得上是独立的知识体系,其标志是:
其一,老年学在30年代开始使用一个科学的概念,即“老龄化”(Aging)(下文简称老化),从而为现代老年学奠定了基础。1944年成立美国老年学会时首次使用Gerontology作为这门学科的名称,接着全世界普遍接受这一学名。用这一学名或以“老化”为名的书籍大量涌现,学术杂志也不下几十种,可以认为老年学已是举世公认的一门学科。
其二,许多国家都有以老年学命名的专门学术研究团体和学会。在1944年美国老年学学会成立时,欧美至少有17个国家都有这类学术研究团体。1950年在比利时列日成立国际老年学会,反映了对这门学科有了进行广泛国际学术交流的要求,日本这时也参加了学会。到1968年时学会已拥有28个国家的会员。世界各国从事老年学学术和实践研究的人数迅速增长。例如,美国有两个全国性老年学学会:全美老化研究会(ASA)和美国老年学学会(GSA)。据1985年公布的材料,在册的会员分别为6000人和5500人。可以认为,国外老年学及其分支学科是有广泛的学术研究基础的。
其三,1982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24个国家参加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1986年9月在东京召开“人口老化和发展”国际专家会议和亚太地区人口老化出现的新问题的研讨会,都号召各国加强研究和培训老年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的专业人员,表明老年学受到空前的重视。老年学比较发达的美国,80年代初在各大学中设有老年学讲座。在社区大学中有1/3至一半开设一至数门老年学课程。从60年代至今,全美还有13万人受过正式的老年学培训。在一些著名大学,如密执安大学、加州大学、南加州大学、杜克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都设有专门的老年学或老年学某一分支的研究机构,并安排有培训的教学计划。
其四,老年学同其他学科一样有它的发展历史。从朴素肤浅的认识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规律性知识的认识,从直观的认识到利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索。它绝不是一哄而起,绝不会昙花一现就销声匿迹,它将随着今天人类老化过程遍及整个世界而日益得到充实和发展。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现在的老年学不过是它的胚胎萌芽状态。
在我国,同许多科学一样,老年学在过去没有获得发展的社会环境。近几年,由于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倡议筹备,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的有力支持下,198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老年学学会。它作为研究老年学的全国性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出现在学术界,预示着老年学这门科学在中国大地上将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本文就老年学的发展史来论述创建具有中国特点的老年学问题,抛砖引玉向我国学术界请教。
一、老年科学产生于人类对自身老化规律认识的需要
同任何一门科学一样,老年科学产生于人类社会对它的需要。其发展还有赖于其他相关知识的发展和有一个允许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
人类自身的老化可以区分为个体的老化和群体的老化。人类以往只懂得个体的老化,对群体的老化可以说到本世纪才有所认识。正因为这样,老年学首先产生于研究人类个体老化。每个人都自发地观察到周围的人出生、成长、发育、成熟、衰老最终到死亡的过程,对于这种个人的生命周期,必然自发地产生一种长生不老甚至返老还童的愿望。这种愿望就催生了各种延缓衰老和照顾老人的看法和做法,这就是老年学的萌芽,但它还远不是一门科学。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公元前的《内经》所讲“生长壮老已”和“生长化收藏”,就是对人和植物生命过程的朴素的科学描述。西方老年科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希伯来、希腊和罗马关于老年人生理、病理和护理的观点和记述。现在科学上使用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的前缀词都是来自希腊文字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都有关于老人的记述和不同的观点。希腊名医希波克拉特(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0)被称为“医学之父”,就提出过许多关于老年期的生理和病理的特性。公元前2世纪的盖仑(Galen)进一步发展了希波克拉特的观点。他们的观点直到中世纪还继续有影响。罗马时代的吉塞罗(Gicero)认为人只要得到满足,身心又有训练的机会,人类的智慧能力就能保持到老年,这一观点一直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古代由于受自然和社会知识的限制,研究老年问题的人常常既是医生又是哲学家或其他学者。研究也不限于医学,还有关于对待老年人的伦理道德、世界观和社会问题,而且很多还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有阶级特点。因为在那时最关心长生不老和返老还童的人,常常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他们从奴隶、农奴身上榨取血汗,尽情地享受人间的富贵荣华,唯恐一命呜呼,因而对延缓衰老最为迫切。而广大劳动群众则因终日胼手胝足,终年不得温饱,常常是朝不保夕,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当然不如剥削阶级那样强烈。中外历史上,帝王法老等千方百计追求长生不老之药而受骗上当的记载很多。中国秦始皇派徐福到日本采长生不老之药,是传说中帝王追求长生不老的明显例子。
到了中世纪,研究老年生理、病理的人也很多,一些有影响的著作流传至今。例如西班牙的A.威兰纳瓦(Arnald of Villanova,1235—1311)的“养生法简论”、R.培根(Roger Bacon,1214—1294)的《老年的延迟治疗和青春的保持》、麦莫尼德斯(Maimonides,1135—1204)的《老年养生必备》等。但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神权的统治和宗教斗争,极大地影响老年学的研究。这个时期各种巫术、点金术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真正的科学,这就决定了欧洲中世纪在老年学的发展上对人类贡献并不像后来那样突出。我国自魏晋隋唐至清代在老年养生或调养上,也有过不少有益的贡献。如魏晋嵇康、唐代孙思邈等,清代曹廷栋著的《老年恒言》,从生理、病理谈到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标志着人类对老化认识迈进一步,但还不能说已成为科学。
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后,对老年的研究才逐渐摆脱宗教迷信的束缚,向科学的老年学迈进。值得一提的是G.塞比(Gabriele Zerbi,1468—1505)在他的著作中划分了人的老年期,叙述了老化的原因、特点和星相占卜术对长寿的不利影响,提出健康管理和居住问题的设想。L.克奈罗(Luigi Cornaro)对衰老、长寿、死亡进行了研究,重视自然的延年益寿,提倡预防卫生、环境卫生、精神卫生,反对炼金术(炼丹之类)和星相卜占术等神秘迷信的长寿锻炼法。
近代老年学从F.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开始,经J.弗洛伊(J.Floyer,1649—1734)、A.开利斯(Antony Carlisle)到J.M.查克特(J.M Charcot,1825—1893)等人,逐步奠定基础。培根的老年著作《生与死的历史》,论述了生理方面的特点和合乎科学道理的保健方法。弗洛伊所著的《老年卫生学》,提出了许多针对老年病的诊断和防治。A.开利斯19世纪初的《试论老年病》也是当时的重要著作。M.查克特所著《老年病临床讲义》对精神病和老年慢性病作了探讨。19世纪中期,德国康司丹特所著《老年人的疾病及其治疗》,也为老年医学作出了贡献。16世纪到19世纪,个体老化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不仅是由于社会对老人问题的关心,而且还由于当时各门科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整个学术研究空气摆脱了宗教的影响。这时已经有可能使老年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分开,老年生物学也能脱颖而出。
进入20世纪以后,老年医学和老年生物学方面的著作和论文问世日多,如T.B.扬格(T.B.Young)的《百岁长寿》(1905)、I.麦提内克弗(I.Metehnikoff)的《延长寿命》、C.M.柴尔德(C.M.Child)的《老年期及其返老还童》、J.斯超比(J.Schwulbc)的《老年病教科书》、施莱辛格的《老年人口疾病》(1914)等。其后到1919年L.内舍(L.Nasher)发表的巨著《老年医学》,用Geriatrics命名,被看作是正式的老年医学。1919年M.W.塞利斯(M.W.Thewlis)写的《照顾老人(老年医学)》,老年学可以说作为一门科学被公认了。
在20世纪初,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和老年临床医学的发展,只是表明老年学还被限于研究个体老化,而对群体老化还处于几乎茫然无知的阶段。19世纪以前人口几乎无例外地都是高出生和高死亡。各国的年龄结构十分近似,那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几乎都是3%~5%,类似今天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年龄结构。只是到了19世纪中叶,欧洲国家出现生育率由高向低的转变,人类才开始出现年龄结构老化,首先出现于法国,接着是比利时,其后又波及瑞典、英国和德国等国家。现在能确定法国生育率开始下降是1840年,英国是1870年。但是那时生育率下降是缓慢的,几乎使人觉察不到。到本世纪初,65岁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除法国和瑞典略微超过8%以外,其他西北欧国家在5%~6%上下,英国是4.69%,美国是4.07%,德国是4.88%。因此在那时对人口老化有点视而不见。但到30年代特别是资本主义世界特大的经济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开始对人口老化感到关注。一方面欧洲国家本世纪30年代已成为老年人口比重较高的国家,65岁以上人口大多都接近或超过7%,法国已高达9.35%,瑞典是9.38%,西北欧国家以及美国等都已预感到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高是必然的趋势。另一方面,经济危机造成老年人口的失业和生活贫困问题更加严重,美国和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不得不把老年人的社会保险作为一个优先考虑的问题来加以解决,否则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在这种社会背景下,3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对老年问题的研究,提出人口老化的概念,随后成立老年学学会,创建老年学,使用Gerontology一词作为这门学科的名称,随后出版大量著作和刊物。老年学的研究由本世纪20年代的老年医学发展到40年代的老年学,是一个质的飞跃,它标志着老年学的研究由考察人类个体老化,发展到考察群体老化。研究群体老化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更多地从社会经济、社会心理等角度来考察。与此相适应,出现了社会老年学这一大分支。
从以上对老年学发展简史的回顾来看,可以把老年学的发展,归纳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叶以前,是老年科学的酝酿和准备的阶段,即老年学作为潜科学的时期。这一阶段产生过一些朴素唯物主义的对待人类老化的社会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但也是人类艰苦积累老年学点滴知识的时期,因为先驱们除了同愚昧作斗争外,还要同强大的宗教势力和迷信作斗争。在老年学上作出贡献的,在早期既是哲学家、思想家,也是医生,其后才逐渐由医生、生物学家等把人类老化的自然规律整理和丰富起来。
第二阶段是19世纪中叶以后至本世纪40年代。在这一阶段中,人类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研究个体老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伴随着细胞学、解剖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老年医学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部门,并且使老年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界限日趋明确。老年医学、老年病理学和老年生物学等知识已经相对独立并系统化。
第三阶段是本世纪40年代至1982年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以前,是社会老年学创立和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人口老化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不仅对个体老化的认识日益加深,而且对人类的群体老化问题有所认识,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老年学的科学活动和学术出版,都得到空前的发展。
第四阶段是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以后。这次会议对老年学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其显著的特点是明确老年学要以人口老化为重点,但也不应忽视对个体老化的人道主义问题的研究。与此相适应,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考虑老年学比以前更为强调。此外,过去老年学的研究局限于发达国家内,现在已认识到人口老化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发展中国家或迟或早也要面对人口老化的挑战,使得老年学真正成为一门人类共同需要研究的科学,也预示着这门科学今后将越来越发展。
二、老年学的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
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有一个从模糊到逐步明确的过程。在老年学这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仅从学名的选用本身,就表明对其对象和内容认识的逐步深化。因此应考察:(1)这门学科历史上使用的学名和内容的演变;(2)当代学者对研究对象所下的各种定义;(3)实践对这学科的要求。
老年学(Gerontology)及其前驱老年医学(Geriatrics)的词根都是来自希腊文。Geron在希腊文里就是老人(old man),Geras是老龄(old age)之意。古希腊称元老官是Gerontes,称老耄或衰老为Gerontie,把执政的老人集团称为Gerontocracy。在西方研究老年起自希腊以前,但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希波克拉特等人,都有相当的论述,以后的研究继承了希腊的传统。使用Gerototi或Geronto,从而作为一个学名研究老人问题就很自然了。15世纪末意大利研究老年的医生G.塞比就用拉丁文写了《老年卫生学》(Gerontocomica),概括为关于老年人的护理和生活方式。他可能是最早一个使用Gerontocomica这一学名的人。到18世纪英国的弗洛伊在《介绍盖仑(Galen)关于老年人保健方法》一文中,也使用了Gerontocomica和Gerocomia两词,都称为老年卫生保健。Geriatrics是1909年内舍第一次正式使用的,1919年M.W.塞利斯写了第一本《老年医学》,其副题为:论衰老、老年病及对老年的照顾。接着在1946年第五版时使用《对老年人的照顾(老年医学)》这一书名,可以认为是对老年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的概括。在该书第二部分使用Geratology,解释为“衰老现象的科学”(the science of phenomena decadence),在第三章中使用了Gerocomia,可称为老年卫生学,对这一学名解释为“高年期的卫生”(hygiene of advanced life)。但是自从1944年美国老年学会成立后使用Gerontology(老年学),就把这一学科的学名固定下来。其他Geratology和Gerontocomica和Gerocomia等也不见使用了。
当代的著作给老年学下了许多大同小异的定义,我们可以举其中主要者如下:
(1)美国《韦氏大词典》的定义为:“对老化过程和对老年人问题的科学研究。”
(2)英国新版牛津小词典的定义为:“对老龄和老化过程以及老人特有的问题的科学研究。”
(3)美国《美利坚大百科全书》的定义为:“研究与老化有关的各种现象。”
(4)美国著名老年学家、杜克大学校长E.W.布斯(E.W.Busse)下的定义为:“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方面研究老化就称为老年科学。”
目前所有的定义都把人口老化作为老年学的核心问题,这点是完全一致的。
1982年世界老龄问题大会把世界具有普遍性的老龄问题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人道主义问题,就是老年人所特有的问题;一是发展问题,就是人口老化问题。
根据以上老年学的历史,从目前所下的科学的定义和实践对科学提出的需要来进行分析,老年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如下:
老年学研究人类老化的现象和过程,研究人类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的规律性,以及人类老化与生态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本质联系。
这个研究对象的定义有四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老年学研究人类老化的现象和过程,就把这门科学同生物学、动物学等其他学科研究人类以外其他生物的老化区别开来,这是老年学研究的特殊矛盾。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没有一个是专门以人类老化为研究对象的,如果确实以人类老化为研究对象,它将构成老年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第二层意思是,研究人类老化不能笼而统之,必然区分为研究个体老化和研究群体老化。因为人类的个体和群体的老化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个体老化的结果必然是人的死亡。人类群体老化即人口老化,它不会导致人类的灭亡,它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而出现的现象。个体老化是一往直前,不会返老还童,而群体老化则是可以继续老化,也可以年轻化。个体老化是完全受生物规律制约的,而人口老化虽然是同个体老化有关,但人口老化主要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研究人类老化,两者缺一不可,这点是近年来人类科学知识进步、认识到群体老化这个现象后才明确的。在本世纪中期以前,老年学的研究几乎都只限于研究个体,现代的老年学研究人口老化这一特点也是这门科学的必然发展。1960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老年经济学就取名为《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Individual and Population Aging),表明了这个思想。
第三层意思是,任何一门科学都是研究客观规律的,老年学也必然要探索客观规律。首先是要求认识个体老化和人口老化的规律,即研究人类个体从出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最后死亡的过程中,各种身体器官和心理所表现出的必然的、不断重复的现象和变化过程。人口老化也是一条必然的客观规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过去认为发达国家才有人口老化问题,那么今天人们还认识到发展中国家也同样要经历这一过程。最近联合国公布1984年估计的世界人口年龄结构材料表明:到下个世纪开始,50~65岁的人口的增长速度将要大大超过其他年龄人口,估计每年增长2.5%,28年左右翻一番。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数由今天占世界老年总人数的56%,到2025年将提高到72%,60~69岁将占到3/4。发展中国家人口老化将逐步步发达国家的后尘,2025年老化程度大体相当于今天发达国家50年代,而且会继续发展,个别国家会达到甚至赶上发达国家今天已达到的或将要达到的人口老化水平。如中国、新加坡和一些岛屿国家等,将是发展中国家中人口首先老化的国家。人类群体老化的规律在老年学研究中将越来越居于重要地位,这一点在维也纳会议的文件中一再强调,提醒人们注意:如果不认识整个人口的老化规律,有朝一日就会措手不及。
第四层意思是,人类的个体或整体人口的老化无疑是以人的生物性为基础,生物性这种人的自然属性对人类的衰老过程、老化的速度和程度仍有决定性的影响,它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但是“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人口老化既受人的生物规律制约,但更大程度上是受社会规律制约。人不同于其他动物。“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2】人类老化也会反过来影响社会生活,包括对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政治、法律等各个方面。人类老化同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是广泛的和多方面的,是深入认识人类老化规律不可缺少的。老年学必然要研究各种老年问题,但重点应该是研究那些带有普遍性的、稳固的、不断重复出现的本质联系,以取得有规律性的知识。另一方面,人类老化虽然主要决定于社会条件和社会因素,但是仍要以人的生物性为基础,而且人类老化还不能完全摆脱周围自然界的制约,因此,研究生态环境对人类老化的影响,也是老年学的一个内容。
从老年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的广泛性可以看出老年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括多种自然科学和多种社会科学,互相渗透,由于考察一个共同的对象而形成各种学科的交叉,从而它也是一门边缘学科。
有人认为,老年学是从老年医学开始的,从来就是一门自然科学。这是对科学缺乏发展的观点,不利于老年学甚至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
首先,从老年学的科学发展史来看,研究老年问题最先出现的并不是医学或自然科学,而是作为一种社会观点或哲学观点,讨论人的生、死和老人观。在古代护理老人也没有条件从医学开始,只能从生活起居、修身养性开始,然后逐步认识人的衰老过程并探索长生不老药物,但古代常常是迷信多于科学。古希腊的一些学者如亚里士多德等,从哲学上提出有关老年人的各种社会观点。希波克拉特是最先从医学上来探索老年问题的人,但真正能科学地认识个体衰老的生理机制,形成“老年医学”,只有到细胞学、解剖学等出现后才有可能。而且在老年医学的先驱者的著作中,许多关于对老年人照顾的人类行为问题,许多篇幅也是关于生活哲理和起居卫生的。老年卫生先于老年医学,绝不是偶然的。
科学的发展由统一的哲学发展到生物、医学的研究是合乎规律的,而从生物和医学向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是合乎规律的。现在从老年学实践来看,有的学科已经渗入了社会因素,很难说是纯自然科学了。例如老年医学中的老年精神病学和老年心理学很多都涉及社会心理学,已很难认为是纯粹的自然科学或生物医学了。最新的《美利坚大百科全书》在谈到老年医学时,认为老年医学是解决发生在老年人中的各种疾病和其他医疗问题中的诊断和管理问题。这里显然已经包括了各种社会问题在内。
其次,认为老年学只能是一门自然科学,实际上是排斥了老年学研究人口老化的问题。因为人口老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因素,人类对付人口老化和解决老年人的问题首先是社会经济问题,因此离开了社会科学实际上就无法研究人口老化。老年学如果不研究群体老化,只研究个体老化,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人类社会发展到现阶段,老年学研究的重点是人口的老化,这一点在国际上也是公认了的。
再次,离开了对社会的考察,研究个体的老化也很难得到规律性的认识。人是社会动物,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在这点上“就不可能把动物社会的规律直接搬到人类社会中来”【3】。纯粹地从自然科学角度探索人的衰老,很难做出科学的解释。谁都知道,从生物的属性来看,人类今天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人类的生理状况无显著的差别,这一点在遗传学和人类学都作了科学的论证。但是人类的衰老过程和寿命在几个世纪以来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的衰老比以前缓慢得多,寿命提高了三、四倍,其原因就在于社会的变化。有的衰老现象、病因和致死原因甚至完全由社会原因引起。
最后,老年学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不把老化和老年人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考察,那么老年学的成果常常只能为少数人服务。历史上许多研究老年医学的成果为帝王将相、王公贵族攫取了。老年学不从社会角度考察,仅从生物医学着眼是解决不了老龄问题的。
综上所述,可见老年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和交叉,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这种融合,是一股强大的潮流,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第时代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是存在的。在20世纪,这个潮流是同样强大,甚至可说更加强大了。”【4】
另一种意见认为老年学只能是一门社会科学,这种意见也是不能接受的。
第一,认为老年学只能是一门社会科学,实际上是割断了老年学的发展历史。因为由最初老年观的表达到对延年益寿的探索,然后出现一门老年医学,最后形成老年学,是顺理成章合乎科学发展规律的。如果只承认它是一门社会科学,就似乎科学可以不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就能一下子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部门。事实上,人类在形成老年医学以前和形成过程中,都已积累和总结了许多有关老年的家庭、经济、社会生活、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伦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发现老年人疾病衰老和延长寿命的医药知识,“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5】。老年学作为关于研究人的科学,其发展过程中自然与社会知识是交织的。
第二,如果只认为是一门社会科学,老年学是不可能研究个体老化的,因为个体老化的研究不可能离开自然科学。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的肉体组织总是受到自然界的制约,人类脱离动物界并不意味着人类能脱离自然规律。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一切高等有机体都是按照一个共同规律发育和生长的。”【6】因此,离开自然科学不可能认识人类个体的老化,而人们的认识规律总是从个体到群体。例如,人口老化的成因,在现阶段主要是出生率下降,但人的寿命提高仍是一个重要因素。当生育率降到一定程度以后,死亡率下降,人的平均寿命延长将对人口老化起决定性的作用。在任何时候,群体老化不能不受个体老化的制约。因此,不了解个体老化,去研究整个人口的老化是没有根基的。
第三,老年学要指导实践,不能离开自然科学知识。有人以为研究人口老化是社会问题而不需要自然科学,那是很片面的。认识和解决老龄人口的重大问题,没有老年学中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也是不可能的。例如,衰老和划分老年的标志、退休年龄的确定,环境对衰老的影响、地区寿命的差别,老年平均余年的估计等,都需要自然科学知识。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老年学既要研究个体老化也要研究群体老化,二者不可分割。作为一门科学,既从自然科学也要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因而它必然是一门综合学科。那种认为老年学不是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的观点,停留在科学必须纯之又纯的僵化认识上,是对科学发展的现代方向缺乏深刻认识所致。
现代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是分工很细,专业性很强;另一方面又是各专业学科相互渗透而综合出许多新学科。学科的专业性与综合性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人类老化现象需要不同的科学间的相互协作,共同研究,综合出现代的老年学和它的分支。现代老年学的综合已不同于古代以朴素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自然整体观,而是在科学专业化日益加强,各学科相互交叉而出现许多边缘领域的基础上的综合。老年学这种综合学科的重要特点是多门学科对人口老化现象加以研究而产生的,不是各门学科研究成果的简单相加或简单分析比较,而是各门科学研究人类老化时融为一体。如马克思所预见的那样:“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也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7】老年学正是这种综合科学。
现代老年学正是往这一方向迈进。世界各国的老年学学会都分别在老年学下设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老年心理学、老年经济学、老年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研究组。日本的老年学会则明确分为老年学自然科学分会和老年学社会科学分会。现在在许多国家都出现并重视社会老年学,它包括从各门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人类老化的问题。
三、老年学的学科体系
老年学以研究人类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为对象以及需要由多门学科来研究这个同一对象,这两个特点,就使得老年学是一门包括许多交叉学科的科学。所有这些分支学科都从某一个侧面研究人类老化,因此被看成是老年学的分支学科、所有这些分支学科就构成老年学的学科体系。有人把这个学科体系分为研究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两大部分,有人按理论老年学和应用老年学来分,但实践证明这两种划分的界限很难分清。因为个体和群体、理论和应用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目前国内外都倾向于按研究人类老化的不同学科来划分。如从医学、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即分别为老年医学和老年经济学,这是最低层次。然后按分支学科的科学性质分别归纳为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后者称为社会老年学。有的学科既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性质。如老年心理学、老年精神病学等常常作为交叉学科单列为一类,这样就构成老年学中间层次。
本文没有把各门研究人口老化的学科都写上,主要是因为目前许多学科还不能认为很成熟,如果勉强称为一门学科,不是内容贫乏就是同其他学科雷同。如果只根据个别学者提出的这门老年学或那门老年学的见解而没有足够的科学内容来支持就称之为什么老年学,那么老年学就很多了,这样就把科学简单化、庸俗化了。因为科学总得有一个酝酿、发展、形成的过程,是否是一门科学是要接受实践检验的,包括要接受诸如研究对象是否有特殊性,是否有自己的科学的范畴、内容和体系,科学著作的广度和深度、学术活动的情况和教学的实践和效果等,要通过上述一系列标志来检验。以此来衡量,从老年学起步早、研究比较发达的美国和非常重视老龄问题的日本来看,真正称得上老年学分支学科的有以下几门:老年学、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老年人口学、老年经济学、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老年精神病学等,其他分支还在形成中,只能称为潜在的老年分支学科,也许在短期内就会出现,但现在还是暂不称之为分支更好。
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无须赘述,因为已有学名,所有词典都有科学的定义,重要的百科全书都有它的词条,这方面的专著和学术杂志、学术团体及教学内容都证明它作为一个知识部门的存在有广阔的前景。
作为一门分支学科的老年生物学是研究个体老化的基础学科,它晚于老年医学出现,因为它需要18、19世纪生物科学中细胞学、遗传学、药物学和解剖学等有了一定的发展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它从基础理论说明个体衰老的生理规律,比发现老化的个别现象以及凭直观和实践经验认识和治疗一些老年常见病要求更高,因为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老年医学和老年生物学的关系,就是临床与基础理论的关系。这两门科学的合作已经显示出它的科学价值,在国外一门老年病理学已经在形成。
老年人口学是研究人类群体老化的基础学科,它的出现是人口学深入研究人口年龄结构的必然结果。老年人口学从老年人口的规模、增长速度、人口结构以及老年人口的分布、素质等方面考察群体老化过程。只有老年人口学能科学地、定量地确定人口的老化速度和程度,阐明人口老化的现状、成因和发展趋势,计算老年人的预期寿命等。老年人口学的形成可以以联合国1956年出版《人口老化及其对社会和经济带来的问题》(PopulationAging And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为标志。在人口老化没有充分暴露,人类对它还不认识、人口学中模型生命表的技术、稳定人口理论以及近年来电子计算机模拟技术等没有得到发展以前,老年人口学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1982年维也纳世界老龄问题会议的文件和最近在东京召开的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与发展专家会议的讨论,都充分显示老年人口学是研究群体老化的基础学科。它是研究老年学和老龄问题不可缺少的。
老年经济学是一门在国外起步较早的学科,它从研究老年就业、老年社会保险、老年的消费、储蓄等经济问题开始。这门学科的专门著作和论文在国外已有很多,而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概念和范畴,在福利经济学中,也十分重视老年经济学的比较研究。老年经济学的研究在80年代以来的新著很多,美国克拉克和斯彭格勒的《个体和群体老化的经济学》和舒茨的《老年经济学》(第三版,1985)都是新著,表明这门分支学科方兴未艾。
老年社会学主要是老年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老年人的婚姻、家庭,代际关系,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老年人是社会的一个群体,老年社会学是群体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70年代以来,美国、苏联和日本出版过《老年社会化》、《退休社会学》等书,其内容实际就是老年社会学。但是有些人把老年社会学同社会老年学混同了,社会老年学是一系列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老年学的分支的总称,如上述的老年人口学,老年经济学和老年社会学等,今后还可能包括更多其他分支。如果把老年社会学视同社会老年学,实际上就把社会学作为社会科学,无异取消社会学,体现不出社会学的特点。有的甚至把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老年心理学也都包括在老年社会学内,那就更缺乏科学根据了。
老年心理学是研究老年人各种心理活动变化和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里既包括个别老人的心理也包括老年人的社会心理,它既是老年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一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这门学科和老年医学的共同研究,出现了老年精神病学(Geropsychiatry),现在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老年精神病的个人或社会原因、心理表现及其治疗方案。
我国老年学的研究现在才真正开始,因此许多学科还没有参加进来,随着人口老化的进程,人类社会需要更多的学科来共同研究人口老化问题,比如为了改进老年人的保健,可以把公共卫生学、流行病学、营养学、护理学、体育学都吸收进来。在社会科学中,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在研究老年学中都有用武之地。可以预言,根据社会的需要和科技的进步,开拓性地研究老年学的各分支学科,将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地出现和发展。
(本文原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2))
老年学在我国是一门有现实需要的科学人类对自身年龄、寿命、衰老和老年观等的探索可追溯到我国古代、希伯来、希腊和罗马。我国《内经》上讲的“生、长、老、壮、已”就是对人的生命周期的概括;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特,就专门论述过老年期的生理和病理特性;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克塞罗的长篇著作《论老年》对老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生死观等做了系统论述。但是现代意义的老年科学,只能到19世纪以后,各种科学诸如生物、解剖、细胞、药物学等逐渐成熟以后,才能产生和发展。一般认为,1909年内舍氏用Geriatrics(老年学)作为这门学科的正式命名,以及1919年塞利斯写的《照顾老人(老年医学)》,概括了这门学科的任务,才开始出现现代意义上的老年科学。随着人口老年化在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出现及由此导致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促使欧美国家重视老年科学问题的研究,1930年代提出了人口Aging(老化)这一科学概念,在1940年代正式使用Gerontology(老年学)作为这门科学的学名,这时,老年科学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一门有自己的学名,有明确研究对象的新学科。在1950年代,从心理学、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研究老年问题已显得日益重要,老年心理学和社会老年学(Socialgerontology)又得到确立和发展。到目前,老年科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包括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老年心理学、老年人口学、老年经济学、老年社会学的一个学科群已跻身于科学之林。迄今,这门学科在全世界出版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并有庞大的科学研究队伍和遍布各地的研究机构,全世界有数以千计的学术期刊和学术团体。1950年在比利时列日正式成立国际老年学会,标志着这门科学在世界上已经成熟到一定程度。目前在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开设系列课程并授予学士、硕士到博士学位。未来学家预言,21世纪老年学将是最发达的科学之一。
一、老年科学在我国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老年科学在国外勃兴的时期,在我国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是我国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从社会需要来看,我国长期以来社会、经济落后,生产、生活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因而把老年问题看成是个人的家庭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化还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因而社会实践没有对老年科学提出需要。从老年学发展的条件来看,我国过去与老年科学相关的科学,如自然科学的生物学、医学、解剖学还不够发达,专业还分得不细,社会科学中与老年学关系最密切的社会学、人口学、社会心理学等都在相当长一个时期被忽视,因而未能促进老年科学的开展。同时,在科学上,长期闭关锁国、经验主义泛滥、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妨碍了老年科学的发展。1956年我国医学界曾提出开展老年医学的研究,但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今天的历史条件和过去已迥然不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促使我国生产、生活的社会化,老年社会保障和老年人社会化等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年化要求老年科学提供决策的依据。对外开放和国际学术交流促进老年学的交往,科学上的百家争鸣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为老年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今天我国老年学研究和出版空前繁荣,老年科学在中国得到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二、老年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把老年学看成是一门“研究长寿的科学”或视为一门“研究衰老的科学”。这是由于老年学萌发于人们追求“返老还童”和“长生不老”。迄今,在国内外仍有一些人持老年学就是长寿科学、衰老科学的看法。社会生活环境对人类衰老和长寿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感觉到长寿绝不是人类追求的唯一目标,至少“健康”和“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不比长寿次要,仅仅健康长寿也不够,还要求过一个有意义的晚年。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化的出现,人们开始懂得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口老化出现的问题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仅视为一门衰老科学或长寿科学,还不能全面概括老年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
国内外也有不少人把老年学看成是“研究老年人的科学”或是“研究老年人问题”,甚至有人把老年学看成是“研究老年福利科学”,这都不是全面准确地概括了老年学。老年学绝不仅仅是一门老年人关心的科学和仅从老年人立场、观点进行研究问题的科学。老年学是对个人衰老的认识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研究人类老化产生各种问题的科学,是同整个社会和各年龄层都有密切关系的科学。其一,任何人都不能逃脱人类衰老的规律,衰老的出现和延缓衰老的努力从成年、中年就已开始;另一方面,人口老年化主要取决于人口的出生,因而同育龄人群的生育行为和全社会都息息相关。其二,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储蓄保险,总是从人的一生来考虑,在每个人就业后,就自觉或不自觉开始参与。其三,人类知识、文化、文明的社会继承和世代交替,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必要条件,是在老年人和年轻一代之间进行的,绝不局限于老年人。其四,对老年人的社会价值观、代际关系和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维护等都必须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发展、进步来衡量,而不能从某一个年龄层的利益来考虑,因为任何有年龄偏见的看法都不可能是科学的。因此全社会和各年龄层人口对老年学都应该有所认识,绝不是与己无关。
老年学是研究人类老化规律的科学,即研究人类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的现象和过程中产生各种问题的科学。而是一个学科群,包括许多已经能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有理论老年学、应用老年学的广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