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天下为公
20465100000021

第21章 黄霸仁爱察民心

这一天,皇上要考察全国官吏,文武大臣一早就集合在皇宫门前,等候皇上临朝听政。汉宣帝特别兴奋,吃过早饭即临朝听候文武百官汇报情况。汉宣帝问:“今年谁的政绩最大啊?”“颍川太守黄霸。”文武百官异口同声。

汉宣帝问:“何以见得?”

大臣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颍川郡的人口增加最多。”“颍川郡的孝子贤妇最多。”“颍川郡的罪犯最少。”

“颍川郡的吏治最廉洁。”

……汉宣帝越听越高兴,下令重加封赏颍川郡太守黄霸。

黄霸之所以受到文武百官的推崇,确实是因为他仁爱百姓,体察民情,善于整顿吏治的结果。

黄霸一上任,就召集全郡官员,商量治理全郡的办法。他问:“现在颍川郡主要存在什么问题呢?”

“最大的问题就是吏治问题,有些当官为吏的不好好为百姓办事,反而做一些奸邪的事情。”有些正直的官员说。

“再就是全郡都不尊重年纪大的人,年纪大了没有人管。”

还有些人补充说。黄霸仔细听了官员们反映的情况,经过认真地考虑,他想出了一个主意:“咱们成立一个由年龄大的官员组成的机构,专门负责调查全郡的官吏执法情况,如果遇到什么不法的现象,立即向我汇报,我自会严加管理。”黄霸又补充说:“这个机构同时督促百姓发展生产,照顾老年人,使老年人都能安度晚年。”这个机构的设立果然大有起色,全郡的官吏没有一个敢贪赃枉法的,人人都能认真为百姓做事。同时,对老年人也注意细心照顾,对孤独的贫穷老人,官府负责赡养。从此,人们对年龄大的人也很讲礼貌了。

这个机构还督促人民进行生产,他们在乡下来回察看,劝百姓好好耕地种庄稼,家家都要养蚕,养牲畜;房前屋后都种上树……通过督促,全郡的农业生产有了发展,人民的生活也好起来了。

黄霸还非常注重节俭,从不浪费官府的财产。有一次,颍川郡的一位官员得了病,另外一个官员告诉了黄霸,想辞去那位生病的官员。黄霸没有答应,他说:“那位官员为政怎么样?”“为政倒是很清廉。”“他生病的时候,辞去他很不好,就留下他吧。”

那位官员不理解。黄霸向他解释说:“你算一下,一个官员生病花多少钱?”

“大约十几两银子吧!”“假如我们再培养一个新的官员,将花费多少钱呢?”“大约一百两银子。”“这就对了。官府每年花在这些不必要的事情上的钱财够多的了。这其实都是老百姓上交的税,是百姓的血汗啊!所以,我们只要能节省就尽量节省一些吧!”

那位官员听了,敬佩不已。全郡百姓听说后,也都称赞黄霸的仁厚节俭之德。

黄霸为政,以百姓为中心,认真为百姓做事,仁爱百姓,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不愧是一位仁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