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天下为公
20465100000028

第28章 孙盛忠诚写史

孙盛,字安国,东晋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人,官至秘书监,加给事中。

公元369年,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兵北伐,大败而归。由于他为明帝之婿,独揽朝中大权,满朝文武,没人敢提及此事。

秘书监孙盛不畏强权,将桓温北伐兵败之事,如实写在他正撰写的史书《晋阳秋》上。

桓温得知此事,大怒说“:哼,真有不怕死的!”立即召来孙盛的长子,说:“北伐失利,不想隐瞒。但你父舞文弄墨,歪曲史实,丑化于我。若不想株连九族,必做修改!”说完面壁而立。

孙盛的长子迫于压力,只得连连叩头称“是!”他战战兢兢地走回家,把刚才发生的事,如实禀报了父亲。

孙盛拍案而起,说:“他桓温好大喜功,酿成北伐兵败,罪不容诛!还有何脸,叫我改史!桓温专横跋扈,我孙盛何惧!身为朝廷秘书监不忠诚记史,有何颜面对后人!不能改,绝不能改!”

在场的儿孙们,顿时跪了一地,恳请孙盛救救九族的性命。孙盛道“:为官不怕死,福祸同承担。头可断,血可流,气节不能丢!”说完拂袖而去。

孙盛的长子,为了保全九族数百口人的性命,溜入书房,偷偷修改了这段史实,呈给桓温。桓温看过,方才罢休。

哪知,孙盛深知桓温为人狡诈,早有防备。在写《晋阳秋》时,一稿两份。已将另一份送往外地。并夹信于书稿中,信说:“此为《晋阳秋》之真稿,出版必以此为准。谨记。孙盛。”

现在所见到的《晋阳秋》,就是孙盛传往外地那本。

孙盛冒着诛灭九族的危险忠诚写史,为后人所称颂,他不畏强暴、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