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天下为公
20465100000058

第58章 张沐捐资赈灾民

清朝康熙年间,各派的反清势力被清政府镇压了,国内的形势也日趋稳定下来。康熙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调整国家政策,将平定战乱转移到减轻民众的生活压力上来,并推行轻徭役、薄赋税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彻底解决百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地方官员之中涌现了一些人,他们真心地为百姓谋利益,使国家制定的政策落到实处。其中,直隶内黄县知县张沐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张沐,河南上蔡人。很小的时候就决定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人。康熙元年(1662),被任命为直隶内黄县知县。

张沐所在的内黄县地处华北。与附近州县一样,内黄县没能逃过明末清初的战乱,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民心不稳,生产进行不下去,日常的生产都停滞了下来,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到任以后的张沐,以安定地方为宗旨,保证百姓的生产生活能够正常进行,在稳定民心的同时,又提出了“以躬行为本,重农桑”等惠民政策,减免苛捐杂税,使百姓的生活有所改善。

清朝初年,沉重的负担压得百姓透不过气来,除了要缴纳正常的赋税外,还要应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了解得知以后,张沐立刻下令,免去一切摊派在百姓身上的杂税,彻底改变了当地乱收费的局面。赋役的摊派不均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内黄县的百姓最为痛恨的就在于此。有权有势的大户可以有田瞒报或者干脆就不报,他们这样做会导致赋役直接转嫁在农民身上,出现了“输粮者或无田”的状况。直接后果是,百姓越来越贫困,日子越来越难过。

张沐体会到百姓的疾苦,他知道这个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安定民心的话只能是一句空谈。为了实现当初的承诺,张沐决定彻底改变这种不平衡的状况。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张沐需要派人重新对全县土地挨户登记,进行丈量。而张沐却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叫人发了一张布告,要求所有田主将自己的田土的所在地、实际亩数,以及土地的肥瘠状况真实地报上来,一旦查出有隐瞒不报的,一定严厉惩处。很快,内黄县的田地“不丈而清”,很多田主都是因为惧怕自己的田亩报少,无形中损失了土地面积,又怕自己报多了,日后分摊的税费也多,就只好如实报上数据。随后,拿到第一手资料的张沐心里有了底,他一下子抓住了这些大户的心里,将长期以来的难题,彻底解决了。

张沐到任的当年,内黄县便遭了旱灾,一连持续了很久,从康熙元年八月,一直到第二年的九月,内黄县滴雨未下,这下可愁坏了张沐。就是时至今日,干旱对于农民来讲都是件要命的事情,干旱就意味着粮食很可能要歉收或是绝收。这种情况属于“偏灾”,政府不会调拨赈济钱粮,要想赈灾只能靠当地官员自己解决。往往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地方官不能抚恤安民,造成饥民转徙他乡,讨饭求生。张沐为了使内黄饥民平安度过灾荒之年,多方筹集赈灾钱粮。开始,筹集工作十分困难,有钱有粮之人都在观望。

于是,张沐带头拿出自己的俸禄及家蓄,“劝富民贷粟,官为书其数,俟秋获取偿”。他的这一做法,不仅为各属员树立了榜样,同时也打消了一些富户的顾虑。很多人都是因为他的这句承诺而决定出手相助的。

后来,经过“多方奖谕,人争应之”,很快解决了饥民的口粮问题。由于张沐靠本地区的力量自行解决了灾民的困难,使得百姓免受迁徙之苦。

张沐在内黄任职四年多,以他对百姓的关心、抚恤,赢得了百姓对他的爱戴。康熙五年(1666),张沐因事免职,“民惜其去,如失父母”。康熙十八年(1679),由于都察院左都御史魏象枢的推荐,张沐再次授官,出任四川资阳知县。当他途经内黄县时,“民遮道慰问,日仅行数里,有远送至境外者”,时隔十三年之久,内黄百姓仍念念不忘张沐当年抚恤之情,实在令人感动,同时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能安民者必能得民心。

张沐能够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被当地百姓所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