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少年卷诚实守信
20465400000060

第60章 李信圭请免杂徭

明朝洪熙年,李信圭起任清河知县。清河县土地贫瘠,又处于交通要道。由于运河流经这里,每天都有许多官家船只在此经过,本县要派役夫帮助挽船,经常要出动上千人。

前任县令曾经在江苏沭阳请了五百民工来清河担任挽船的役夫,但这些民工离家太远,衣食问题很难解决。李信圭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沭阳的民工不必来此助役,只要替清河县代交浮征银三分之二即可。这样两个县都感到方便。清河县农民负担仍然太重。

宣德三年,李信圭向明宣宗上疏说:“清河地方地广人稀,又处于交通要道,来往使节络绎不绝,每天都要调发农役夫去帮助挽船。成年男丁征调完了,又征调到老人和孩子,这样严重妨碍农桑。过去兵部有规定,往来办公事的船只,事情急的每船派五人挽舟,不急的则不派。现在,这个规定不执行了,挽船的民工越要越多,甚至有一艘船要四五十人来挽船。船上的老爷们对役夫们滥施凶威,没有人敢过问此事。有时候遇上大风,船行的速度很快,役夫徒步根本追赶不上,他们的衣服粮食都拿不下来,还要挨饿受冻。希望朝廷重新重视原来的规定,帮助这些胆小的百姓。”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

由于运河两岸各县农民都存在这个问题。于是,宣德八年,李信圭又上疏皇帝说:“从长江、淮河地区前往京师,都要经过运河,沿河州县都要让军民帮助挽船。如果官船没有卫军,民夫都要由地方官发派,州县每年征发两三千人,日夜等候在那里。上边派役时,不论正常差役还是临时调派,都是一起下达。为应付这些征派,造成土地荒芜,农民穷困。灾荒一过,农民就要扶老携幼去路上乞食,情景实在可怜。请求朝廷批准,从仪真到通州这运河两岸地区,一律免去杂徭,使得农民能集中精力种田,同时提供必需的夫役。”宣宗同意了这个要求,这就使得清河以外运河沿岸各地农民都得以减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