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少年卷诚实守信
20465400000061

第61章 耿直的祭酒李时勉

李时勉,名懋,时勉是他的字。江西安福人。自幼勤奋好学,他考中了进士之后,历经了仕途的坎坷,那是为什么呢?其实,是他的“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决定的,他经常为军国大事与人持不同看法而直抒己见得罪于人,影响了他在仕途上的发展。

李时勉68岁时,才被任命为国子监祭酒。国子监是明朝的最高学府,俗称“太学”,祭酒是国子监长官,是个名声显赫,德望并重的职位。

永乐末年,他因遭人陷害入狱,被关了一年多,幸亏阁臣杨荣帮他说了好话,才得以复职。第二年,明仁宗即位,他又因上疏言事触怒了明仁宗,召到便殿,仍然应对不屈,被殿上武士打折了三条肋骨,又关到锦衣卫狱中,险些丧命。可是明仁宗也被他气得病发而死。明宣宗即位后,得知李时勉得罪明仁宗的事,不由大怒,下令把李时勉绑来亲自审讯后处死。待人走后,越想越气恼,又命王指挥把李时勉直接绑赴西市处斩。谁知王指挥去狱中提人时,李时勉已被押到明宣宗面前。

明宣宗骂他道:“你为小官,胆敢触怒先帝!还有什么话可说。”听了明宣宗这么问,李时勉一边对皇上叩头一边回答道:“臣只是劝谏先帝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明宣宗听到李时勉疏中所言尽为忠正直谏,不再发怒。待到李时勉说到此事,明宣宗已不得不称其忠直,将他官复原职。王指挥到狱中提不到人犯,回来禀告时,李时勉已经冠带而立了。这些坎坷的经历,不能丝毫改变李时勉耿直性格,却使他的名声渐著,这也才使得他晚年又出任祭酒之职。原来,68岁的李时勉之所以能当上祭酒,与他的名声产生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李时勉年事虽高,“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之心不改。来到国子监,便着手整治学规,督促学业,而且亲自讲授。他看到监舍不整,便上奏请求改建。明英宗派太监王振前往视察。李时勉从不把这些权贵放在眼里,因此对王振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迎接。王振怀恨在心,寻故将李时勉治罪。

官校到国子监抓李时勉时,他正坐在东堂阅课士卷。看到官校到来,毫不惊慌,坐着把文卷阅完,又传唤诸生,为他们品评文章高下,然后让僚属们定下甲乙等级,张榜公布后,才随官校而去。

当时正值酷暑,王振让人将他枷于国子监门前,一连三日。太学生石大用哭道:“师父如同父亲一样,师父遇难,弟子怎么能够安然坐着不动声色!”于是他奔走呼号,又上疏愿以身代。一时联名请求赦免其罪罚的达数千人之多。王振恐怕激变,连忙释放了李时勉。

李时勉任官祭酒时的作为是人所共见的。明朝著名史家焦竑对李时勉的印象是:李公时勉为祭酒,崇廉耻,从来也不搞托关系走权门那一套,他的贤德,是与众不同的,他坚持劝善惩恶,主张把新的思想主张,变成士人的习惯。他对于贫困而娶不上媳妇的,对有病没钱医治的,对死了人没钱安葬的,他节衣缩食,省下钱来,尽力为这些有困难的人解决实际问题。他监督学生们读书,经常到深夜才就寝。有时还偷着观察,看看学生们读书,到底是勤奋还是懒惰。他这样对待学生,如同父亲对待儿子一般。

李时勉对属官和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怀备至,以身作则,得到了他们的敬佩拥戴。国子监助教李继,做事不检点,李时勉常批评他,李继虽不能尽听其言,心中却很感激。时勉遭罚,奔走申救,他也起了很大作用。

李时勉年已74岁,他恐自己年高难于胜任工作,一再上疏请求退休。当他离京还乡时,“观者塞途,商贾罢市”。相送的朝臣及国子生聚于郊外,有三千多人,还有些人远送到他上了船才肯离去。

虽然因任职祭酒而知名的不乏其人,但能够像李时勉这样勤勉工作,敬业尽责的人,并不多见。李时勉任职祭酒六年,在史册中留下了令人钦佩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