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六扇门往事
2049400000040

第40章 孤舟荡君山

时过境迁,第二次到君山洞庭,心情已有所不同。第一次是参加武林大会,所以好奇、激动,第二次因为有任务,所以心事重重。

君山并未改样,该有的风景一应俱存,该有的人却到现在也没看到。骆半仙雇了船家,这次不是汉尼拔,而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岳阳人。所谓做事不由东,做了也无功。谁出钱,谁买单,就听谁的。

船头尺在船头手搭凉棚,密切注视着水面的波动。船尾是摇橹搅水的哗哗声。

寂静的烟树,簇锦的繁花,湖水的烟色四季不同。

这是一个适合修身养性的地方。

我不期待司马道德闻听我们的到来而倒履相迎,只是希望别像上次那样用个别手下在途中把我们黑了。不过,这次我们扮作渔夫,以打鱼为由,驰骋湖中,司马再不道德,也不能说黑就黑吧。

平日里洞庭湖面,船只络绎不绝,来往健飞。楼船环环相扣,竹寨美轮美奂,戒备森严,喽啰众多。可是自从我们登船入湖,只见到湖面雾岚隐约,冷冷清清,视野之内,片甲只船都相当少见。偶尔见到一只,也对我们不理不睬。

君山七雄之中虽说殒了两位[28],也不至于寥落至此吧。

骆半仙端坐不动,右手酒碗兀自凑到口边,徐徐啜入。

“骆掌柜,你真沉得住气。”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有什么沉不住的。”这让我想起了白玉堂,若是他也有骆半仙一半的泰然,也不至于横死。

皇甫二十四疯癫癫道:“咦,你有慧根哎。我要点拨点拨……子赋花念旧,吾语笑苍天。”

我有些无奈地看着皇甫,这个老头身体好,心地不坏,就是精神容易错乱。他妙手回春,活了柳博文一命。柳博文戴着护颈,他不肯随朴观主去青城观休养,执意要跟我们去君山。他喉咙伤口初愈,口不能言,只能用目光与我们交流。

面对皇甫,他的目光和我一样无奈。

我扒着船沿,视角几乎与水面端平。行舟过处,有很多小洲,插满了芦苇。我的目光锐利地发现芦管冒在水面上。

这没什么稀奇,稀奇的是芦管在移动。其实这也没什么,完全可以理解为水漾起的波动,但是芦管的移动方向与水向相反,却往着我们的小船而来。

我感到不大对劲,暗暗喝了声:“戒备。”

雄阔海正躺着闭目养神呢,一听我的话,霍然起身,差点没把船弄翻:“咋了?”

骆半仙的眼神如刀:“芦管下有人!”

是君山的人吗?

我的手已经按在刀柄上。

芦管离船帮还有两丈来远,周围水波鼓起,汩汩地炸开,又有新的不断拱出,跟鱼俱罗[29]从水底冒上来一个样。或许所有凫水的人出水时都是这个样。

出水的有清水芙蓉一样的女子,也有像我这样孔武阳刚的男子(小赞一下,有点自吹自擂)。性别的区分很简单,只要看湿透的衣衫贴在身上凹凸的部位就可以了,男女凹凸的部位绝对不一样。尤其是穿了水靠,更加凸显身形。

如果遇到小红帽或者大太监,那么,上述理论收回。

我挪开按刀的手,做了个制止的手势,雄阔海、骆半仙、柳博文都没动。

不是君山的人。是熟人。

我对那女的说:“唐璧,你……为什么不坚守约定,在襄阳等我……”

唐璧道:“襄阳已经成了贼窝了,还怎么待得下去?襄阳王出征之前全城搜捕,大搞白色恐怖,你们那位枢密使大人已经被他捕杀了。”

“什么?”我万分震惊,襄阳王真敢这么干。这么说,百晓生所言不虚。我一听搜捕,马上担心起秋云的安危,“秋云呢?”

“跟秦莫离在一起。”

“那秦莫离呢?”

“还在襄阳,不过此时应该随军北上了。”

“随军北上?”

荆襄之地,西接秦蜀,东瞰吴越,进可出击中原,退可掩卫湖广。倘若襄阳王决定北上,必已有了万全的把握。

可是骆半仙的置评却与我的推测相左,他好像更了解襄阳王的家底:“襄阳王仓促谋反,挥师北上,一开始势头甚猛,日后恐怕难以为继。”

“只是秋云……襄阳王没觉察什么?”

唐璧道:“好像没有,要不然襄阳王完全可以直接处决秋云,没必要让他随军。”

我的心略放了放:“你们来君山做什么?你们不知道君山不比襄阳安全?”

“虽然君山与襄阳早已结盟,但貌合神离世人共知……”郭小三一露虎牙,“而且,襄阳王之所以谋反,除了自身条件优越之外,最重要的是有两大羽翼护持,一个是西夏国,另一个就是君山司马。”

没想到郭小三既懂政治,还讲政治。

“剪除了这两大羽翼,襄阳王便飞不起来,顺势即灭。此番来君山,就是受秦莫离之托招安司马道德,瓦解君山与襄阳之间的联盟。”

我对郭小三的见解很赞。其实多数人对政治都有解读、研判和经营的能力,只是历来的传统赋予了屁股决定脑袋的权力基础,致使不在其位、难谋其政。假使有朝一日脑袋能够决定屁股,以能力品行擢拔人才,社会关系不再是第一生产力,革故鼎新,很多社会积弊就不复存在了。

“你跟秦莫离也有交情?”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郭小三虽身在草莽,也时时心忧社稷。这谈不上交情,应该说是侠义所在。”

我问他何以为侠。

“时下颇流行一种说法,侠,乃大仁大义者,在别人需要之际无偿地帮助别人,一个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惩恶扬善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人便可谓侠。”

侠客是好人,但不是老好人。

侠已内化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深深存在于每个江湖达人的心中。

有人抱守,成了侠客;有人放弃,就沦为恶人。

为了救风尘,先坠入风尘。

所以,侠必定是入世的,关心政治,体恤民生。

做大侠?我以前从未想过诸如类此的问题。当初我出道,只为了找杨爱。闯江湖,是因为白玉堂挑头。当捕快,一半是谋生的无奈,一半是秦莫离的诱唆。现如今,我走南闯北,深入龙潭虎穴,那也是完成白玉堂的遗命。我从来没有自己的志向,我习惯别人引路……一时我的脑海中也闪过了做大侠的念头,我,是不是也应该有份自己的规划,去建立一番功业,做一些流芳百世的事?

我开了一会小差,又拉回议题:“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比你们早来一天。”

“那你们摸到什么情况没有?”

唐璧与郭小三未经对视同时点头。他们的默契让我有点酸。而唐璧看我的眼神不再甜蜜,多了一层冷淡,说话也就事论事。

“君山虽然危险,但主力都在外,内部空虚……”

我心下说怎么身为武林盟主的老巢,不但不戒备森严,而且很松懈,任由我们的船一直逼近竹寨。

“君山七雄之中,只有一个武功大不如前的萧老生。其他几人都忙着在外造反。投靠君山各股江湖势力也撤离了,好像是准备在各地进行武装暴动……”

乱象纷呈是意料中事,但身为君山总管的萧老生武功大不如前是怎么回事?

我呢喃道:“大不如前?”

唐璧好像知道我要有此一问,张嘴便答:“你还记得萧老生在洛阳对付李惟春用了‘死生点穴’这门功夫吗?”

我点点头。

她继续道:“死生点穴可以瞬间恢复或提升战力,但是对身体的伤害很大……一经使用,轻则武功尽废,重则性命不保。萧老生尚能使武功不失,可以说他的造化很不一般。”

我回念师徒镖局鏖战的细节,又一次对李惟春充满了敬意,重伤之下能逼萧老生使出平生绝学,不简单哇。

可是很快雄阔海的惊叹打破了我的回忆。

“死生点穴……洒家怎么不知道萧老生会这种邪门功夫,要是能领教领教,此生无憾。”

我笑道:“怕是没这机会了。你没听她说,萧老生武功下降了一大截。估计现在的他已经接不了你三拳了。”

雄阔海听完我的话,非但不高兴,反而有了一丝悒郁。

“若是那样,太可惜了。”

我问唐璧:“你怎么知道这条船不是君山的呢?还有,你们在水里干什么?”

“我远远望见你的样子就认出来的。”唐璧语无平仄,淡淡地说道,“我们想从水里潜入,但是君山外松内紧,寨子防守甚严……你们有什么办法?”

骆半仙道:“不急,既来之则安之,按工序一道一道来吧。”

我们虽然同船渡,但目的不尽相同。况且骆半仙说得也对,欲速则不达,不要自乱阵脚。他现在可是我们的军师。

竹寨有喽兵看守,强行破寨登岸必然打草惊蛇,而且人多势众,我们未必能占得便宜。

唐璧道:“不如绕寨而行。”

骆半仙道:“好主意。”

柳博文也是频频点头。

---------------------------------------------------------------------

[28]君山七雄之中的阮逢甲很久以前就死在李惟春的枪下,游侠儿则因抢夺大将军密函被白玉堂所杀。

[29]鱼俱罗:号称“御海飞叉”,活跃在南海。在上一届武林大会遭到君山向卧龙的暗算,江湖传闻已然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