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20500100000012

第12章 出任驻俄大使

威廉四世精神错乱后,担任摄政王的威廉亲王已是六十岁的老人了。他就是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廉一世。

摄政王一向反对俾斯麦的做法,因此大家都以为他摄政之后,一定会疏远俾斯麦。可是军人出身的摄政王竟然舍弃私心而把国事放在第一位,他深知俾斯麦的能力,所以召见了俾斯麦。

“俾斯麦要成为首相了!”柏林的政要都这样议论纷纷。

事实上,摄政王召见俾斯麦的目的,只是要俾斯麦提供有关法兰克福情势的报告而已。他心中早有打算,决定任用另一位平凡的公爵为首相,同时采纳新首相的建议,派俾斯麦为驻俄大使。

很显然,这项任命是将俾斯麦放逐国外,因为在普鲁士所有外交官中以法兰克福大使地位最高。

俾斯麦根据过去八年的经验,详细报告了法兰克福的会议情况,并强调普、奥难免一战的事实。他坚决地说:“这些问题迟早要以火与剑解决,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他的这番话深深地打动了威廉亲王,而其见解不久便成为普鲁士的外交方针。

俾斯麦在俄国住了三年,大多数时间他都在旅行或住在柏林,同时,他在外交界的才能也日渐为世人重视。大家都认为他做首相的日子应该不远了。俾斯麦也使出各种政治手腕,在摄政王身边建立自己的势力。

俾斯麦在俄期间也趁机研究俄国的国情。

俄国皇帝是普鲁士摄政王的外甥,其母后是威廉亲王的姐姐,因此俄宫廷内充满了亲普之情,加以克里米亚战争时,普鲁士保持中立态度,故俄国上下都对俾斯麦深为感谢且大表欢迎。

拿破仑及威廉二世都因与俄为敌而灭亡。俾斯麦心里明白,与这个疆域辽阔的国家开战,是徒劳无功而极为危险的。

在俾斯麦前往俄都圣彼得堡之时,法国与萨丁尼亚联军在意大利北部打败了奥地利,普鲁士国内的舆论都认为应该援助同文同种的奥地利,唯独俾斯麦以为不可。他认为普鲁士要击败奥地利的日子就快来临了,届时,普鲁士最需要的就是法国的友好中立。

在国内,摄政王及一般有识之士都认为俾斯麦是众多外交使臣中的佼佼者,大家一致认为俾斯麦是首相的最佳人选。但事实上,首相的人选曾数度更易,却始终未轮到俾斯麦的身上,这一切都是王妃在捣鬼。

并且,俾斯麦的亲法政策也渐渐不为摄政王所认同,因为一向主张王位正统论的摄政王极为鄙视以革命手段夺取帝位的拿破仑三世。

然而俾斯麦却并不在意冒犯摄政王,这一点从他当时写给一位将军的信中便可看出:“对我而言,不论国王是拿破仑三世或路易国王,法国仍是法国,我认为讨论国王是否正统,没有任何意义。”

由此可见俾斯麦的外交态度完全是采取现实主义的,他在决定国策时,绝不会掺杂丝毫的感情成分,所以他和那些从人道论出发的自由主义者永远水火不相容。有些人曾叹道:“俾斯麦使德意志国家伟大,却令德意志人渺小!”

接下来这件事情的发展对俾斯麦影响很大。1861年1月,卧病的威廉四世离开了人世,摄政王以六十三岁高龄登上王位。但是新王的处境很艰难。因为军人出身的新王一直希望扩充军备,但大多数议员和王族都反对他的政策,唯一支持他的是陆军司令。在这种情况下,新王在即位当天就想到了退位。

对于新王的这种处境,陆军司令也在暗中为他物色能处理此难局的适当人选。他想到了幼时一起长大的好友俾斯麦:“今日能够辅助国王达成扩充军备目的的只有俾斯麦一人。”

因此他建议新王立即召回俾斯麦出任首相兼外相。新王由于顾忌宫中的反对势力,只同意俾斯麦担任内相之职。

陆军司令立即拍发电报,催促俾斯麦速回柏林。

但是当俾斯麦得知自己仅是出任内相时,内心感到非常失望。他感叹机会一次次地从他身旁流逝,难道自己就没有福气担任首相吗?他写信回谢陆军司令的好意:“你要我立即返国,我十分感谢,但目前我深深怀念故乡的田园和家族,恐将辜负阁下的好意!同时在健康上,我也无法胜任此职,实在难以从命!”

俾斯麦赌气不去柏林,等他慢条斯理地回到祖国时,机会已经失去,新王连让他任内相的念头也已打消。不过当俾斯麦在温泉胜地巴登拜谒新王时,恰值新王刚逃过了一次暗杀危机,行刺的动机是国王无意统一德意志。一向善于把握机会的俾斯麦就趁着新王意志动摇的时候,提出他前年就已计划好的统一方案,并加以详细说明。

根据俾斯麦的方案,将采纳自由主义者的部分建议,实行议会制度统一德意志。因为过去德意志诸邦君主极力反对德意志统一的原因是担心丧失君权;而保守主义者的矛盾是想同时保有君权政治及国家统一;而自由主义者则主张削弱数十位小邦君主的君权,建立德意志议会,以普鲁士国王为新德意志的元首。十年前,俾斯麦曾认为这是民众革命而极力反对,但如今他却采纳自由主义者的主张——建立德意志议会,由各邦推选的代表组成上议院,由人民直接选举的代表组成下议院。

俾斯麦统一德意志的方案终于打动了威廉一世的心。

当时国王和俾斯麦都没想到十年后,俾斯麦会担任首相,组织统一德意志的新议会。

俾斯麦日渐成熟。当他担任议员时,还是个极端的反动主义者;当他出任法兰克福大使时,又变为反奥主义者;而如今竟然成为统一德意志及议会政治的推动者。

这证明了俾斯麦具有政治家最重要的条件——随时代而进步。对此俾斯麦事后说:“政治不是一种学说,而是实际的行动。”

陆军司令的推荐以及俾斯麦亲自谒见都未产生任何效果,国王依然无意任命俾斯麦出任首相,因为他顾忌王后和王子的反对。

如此看来,俾斯麦担任首相似乎已无希望。而依他的个性是无法继续担任驻俄大使了,因此他曾认真地考虑过:“干脆辞去公务,回到故乡的田园去。”

不过,他转念又想到罢官返乡随时可行,目前最好还是暂时忍耐吧!所以他又再度远离祖国,回到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