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20500100000019

第19章 普法战争

一位德国历史学家曾这样写道:“法国人喜爱和平,性情爽朗,所以除了遇到善于煽动的领导者或不得已的局面外,绝不会与人争执。”

另一位美国历史学家也如此写道:“拿破仑三世并不愿意作战,因为他长年患病在身,体力衰弱。他个人唯一的愿望是想以‘法国凯撒’的身份终其一生,因此他很期望和平。”

又有一位德国历史学家说:“俾斯麦曾与他的好友谈及,就算普鲁士战胜了法国,也没有什么好处。如果占领了阿尔萨斯地区,为了维护它,就必须永久占领史特拉斯堡。如此一来,只会对普鲁士不利,因为最后法国必会建立新的同盟国,而使我们难堪。”

当时普鲁士并未因战胜奥地利而乐于战争,因为人们可以找出无数的理由来证明当时普、法两国必须和平相处,却找不出它们之间必得一战的任何理由。

1870年5月底,北德邦联议会宣布休会,所有的议员都回到故乡。同时邦联的军舰都出海做夏季的友好访问。大部分的陆军士官也都趁着秋季演习之前,各自休假旅行。毛奇元帅在他的别墅中栽种玫瑰花;威廉国王到他常去的温泉胜地避暑;俾斯麦也回到他的山庄,在森林、沼泽间打猎。

同年的6月30日,法国首相奥利维发表声明说:“过去从未有过像今天这般和平的日子!”

但谁又能料到在法国首相演说后不到两个星期,法国就对德国宣战了。

整个欧洲都为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大吃一惊。

为什么在人民都祈求和平时,会发生这个让人意外的战事呢?这场战争不但牺牲了数万青年的宝贵生命,而且埋下了四十年后欧洲大战的导火索。

战争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当拿破仑三世眼见普鲁士军队在七周内就击溃奥地利军队时,他发现这是自己的一大失策。原来他预料普、奥之战会使德国陷于长期的内乱,或者是大败而返,这样他便可趁机从中渔利。未料普军大胜,加以俾斯麦外交策略的得逞,使法国处于不利的地位。

于是,拿破仑三世向俾斯麦提出普、奥之战时普、法间的秘约,催促德国割地。但俾斯麦在前后五年间,再三推托,并不打算割给法国任何一块土地。

不过,俾斯麦对法皇透露荷兰国王曾托他买卖卢森堡,并怂恿法皇买下此地。虽然此举遭到德国的反对,但俾斯麦的目的是要以他一人的外交策略来打败法国。统一德国,他不愿意让普军在战场上和法军交锋。

买卖卢森堡一事震动了德国邦联议会,从而引起议会对俾斯麦的严厉质询。俾斯麦则义正辞严地对议会声明:“政府应该尊重邻国国民之意。”

由于此事牵涉较广,荷兰国王撤销了买卖卢森堡之约。后来由俄国皇帝召开伦敦会议,会议结果宣布卢森堡大公国成为永久中立国。

拿破仑三世再次被俾斯麦愚弄,心中极为不满,便诱使意大利、奥地利两国夹攻普鲁士。

自1868年起,俾斯麦便知普、法终究难免一战。他曾对挚友说两年后可能会再起战事。果然不出其所料,两年后,普、法开战。

至于开战的原因,则是西班牙的王位继承问题。

西班牙王位因无人继承,故该国政府想到了德国王室分支利奥波德亲王,并私下取得亲王的允诺。但是这必须得到德国王室普鲁士国王的认可才能登基。所以亲王正式提出申请,而威廉一世也表示赞同。国王与俾斯麦都认为,若在法国背后有一位德国王室出身的西班牙国王,对普鲁士将大为有利。

这个消息传到巴黎后,巴黎民心大为激愤。

法国皇后厄塞尼出身于西班牙王室,她最讨厌德国。法国外相格拉蒙曾听说俾斯麦公开批评他,怀恨在心,一直想伺机报复。而巴黎政客,也多畏惧普鲁士的强大,因此在报纸上、议会中,法国齐声反对德国亲王继承西班牙王位。

法国外相格拉蒙立即命令驻德大使贝内迪晋见普鲁士国王,请求取消其认可。

正在温泉胜地休养的普鲁士国王,见法使贝内迪突然来访,并要求取消认可,他为了避免无谓的争执,答应了法使的要求,并忠告利奥波德亲王,劝他取消登基之念,而此时俾斯麦正在自己的山庄中度假。

俾斯麦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立即发电报给国王请求谒见。可是等了两天也仍未收到国王回电。他无法再等,于第三天整装至柏林。当他到达柏林外交部时,刚好收到国王自温泉发来的电报,从其中内容得知法使再次晋谒国王,而国王对法使的再次要求也表示了友好的答复。

俾斯麦请来陆军司令和参谋总长密谈,这时俾斯麦也已获悉利奥波德亲王已经取消了继承西班牙王位的决定。

从俾斯麦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形:

当初,我所想到的是辞职。因为我国在遭到一连串无礼对待之后,仍接受对方的要求。这对德国而言,实乃莫大的耻辱。所以我曾想引咎自辞!

因此俾斯麦请纽伦堡伯爵代他向国王表明辞职之意。当时俾斯麦发现七十三岁的老国王本来就不愿与法作战,只因王后的谗言才无法自主。

当天晚上,俾斯麦彻夜未眠。次日一早,他接到俄国大使馆的情报,得知法国方面对普鲁士国王的让步仍不满足。

“良机未失!”俾斯麦心里充满了希望。

俾斯麦得知,在他返回柏林途中,法国外相格拉蒙一方面命令贝内迪大使三度拜谒普鲁士国王,要求将取消利奥波德亲王继承西班牙王位的认可写成公文书;另一方面则通知驻在巴黎的德国大使,要他发电报请普鲁士国王按照法国的要求写封信回告。法国外相准备在收到这两份文书之后,公之于世,一方面要安抚巴黎民心,一方面也可借机公开侮辱普鲁士国王与首相。

俾斯麦立即召回驻巴黎的德国大使,并拍电报通知国王:若再度接见法使,他必将提出辞呈。

在当俾斯麦召见陆军司令和参谋总长密谈时,接到国王自温泉胜地拍来的电报,这便是引起普、法之战的历史性电报:法国大使贝内迪终于采取了最强硬的态度。在我散步时强行求见,要我答应今后若再提及有关西班牙王位候补之事时,绝对不可许下任何承诺。我已严词拒绝,因为对这种绝对性的承诺,我是绝不能轻易做出的。

电文后半段,是国王的侍从所附加的说明:

因此陛下采纳下官的建议,不再接见法国大使,而由本人告知对方国王已经拒绝其要求。至于这件事是否应通知外交使臣或发表在报章上,则委托阁下全权处理。

读完这封电文,俾斯麦大为感动。

“机会来了!”他心想自己二十年来日夜筹谋的大计划,就要成功了。

他沉着地将电文念给陆军司令及参谋总长听,然后问参谋总长:“我国的军备情形如何?一旦有事,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准备就绪?”

参谋总长说:“立即开战,则对我方有利。”

俾斯麦听了这句话后,就在他们面前,拿起他常用的粗大铅笔,挥笔写就了下面适于发表在报章上的短电:普鲁士王室的亲王已表明放弃继承西班牙王位之意,并由我国政府正式通知法国政府。未料法国大使在我国国王休假时,仍一再地要求如若将来再有继承西班牙王位的机会时,必须永远拒绝。因此国王拒绝法使要求,并令侍从武官通知法使,今后不予接见。

俾斯麦把写好的电文念给陆军司令及参谋总长听后,立即交给他的秘书,说:“将这封电报火速发给驻在各国的使臣,同时在外交部召开新闻记者招待会,公开发表此电文,至于外国记者也列入邀请。”

俾斯麦的电文并未加写什么,只是把国王来电进行缩减,而国王也给了他发表的权利。所以他的所有举动并无越权之处。

但是这封电文的用语经过巧妙编排后,大大地刺激了国外的视听。

有些评论家责备俾斯麦使用了诈术,但事实上,俾斯麦并未加油添醋,所以很难说他是欺诈。只不过他能把握此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并加以充分地利用。

这封电文对巴黎人民的刺激之大实在是前所未见的。

一向自负的巴黎人不但由此得知法使遭到德国国王的拒绝接见,而且还被德国国王的侍从武官以一句“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无礼地赶出。他们心中的愤怒实在是无以言表。

巴黎的街道上飞散着报纸的“号外”,咖啡店中的人们激动地讨论着此事。议会内的政治家们也为此大发雷霆。

“战争!”

全巴黎充满了宣战的呼声。

这正合了俾斯麦的心意。

在柏林,德国人民的激动也不差于巴黎。他们实在无法容忍法国大使竟然对他们的国王提出无理的要求。

不仅是柏林,全普鲁士人民都义愤填膺,连刚并入德国邦联的巴登、威尔登堡及巴伐利亚的人民也都愤愤不平。

“战争!”

“战争!”

德国也充满了宣战的激动情绪。

这正是俾斯麦所期待的。

“法国大使的要求实在太过分了!任何独立国家的君主在遭到这种侮辱之后,也一定会像普鲁士这般地采取行动。”连维也纳宫廷、意大利宫廷甚至俄国宫廷也都是这么认为。

只有伦敦宫廷不一样。

伦敦政府一向眼光远大。他们在慎重考虑之后,发现了可疑之处。

强大的法国,或强大的德国,谁会对英国不利呢?对英国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英国与欧陆,仅隔着二十海里的海峡彼此对峙。英国是个岛国,如果在海峡对岸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存。因此英国的传统政策,是要让欧陆各国永远分裂作战,以维护自身的安全。法国、德国、西班牙、俄国,其中任一国家的强大对英国而言,都是不利的。

英国最顾忌的是比利时与荷兰会被某一强国所占,因为这两地一旦被某一强国所占,就会严重地威胁英国的安全。所以纵然有再大的危险,英国也要维持这两国的独立现状。

而今普、法作战的结果,会不会威胁到比利时与荷兰呢?当英国人正犹豫不定之时,1870年7月25日登在《伦敦时报》上的一段柏林电报记事,犹如一枚炸弹般地惊动了伦敦市民。

这段电报记事是由普鲁士外交部发布,由法国大使贝内迪亲笔签署的合并比利时条约草案,也就是1866年普、奥战争时,由法国提出,在1867年法使贝内迪亲自签署交给俾斯麦的一份条约草案。而贝内迪签署此案时,正当伦敦会议之后,各国(包括法国在内)同意比利时为永久中立国。

世上实在再没有比这更背信之举了。

大家都认为:“法国存心欺骗英国,想要并吞比利时。”

如此一来,英国上下一致决议:如果普法宣战,则严守中立。

这也正合了俾斯麦的心愿。

法国上议院全数通过对普宣战,下议院中虽有一位议员力称宣战是不明智之举,并且声泪俱下,但激动的议员们已经听不进任何忠告,最后以245票对10票的压倒性票数,决议向普鲁士开战。

普鲁士则以遭到法国侮辱及挑战,而不得不应战的姿态,对法宣战。

当时驻柏林特派员的英国记者查理,是这样描述德国国内情形的:值得纪念的1870年7月,德国人民普遍奋起的壮烈情景,在世界历史上也极为少见。全国国民抱着为国牺牲的决心,献出所有的财物。他们意志坚强,信心十足,一意要报复法国的无礼。他们已经忘记了数年前内部的纷争,不计种族、宗教、政治立场之别而团结一致。进军法国的号角声响彻了全国。

在一声“前进!”的号令下,一百二十万德国大军渡过了莱茵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