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20500100000007

第7章 对田园生活的倦怠

长久的田园生活使俾斯麦感到极端烦闷。

他已三十岁了。对他而言,农庄事务已不再新鲜,而读书、旅行、饮酒仍无法消耗他充沛的精力,他产生了厌倦、郁闷与彷徨的心理。

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已经孤独地在庄园中生活了五年,已无法再忍受乡下地主的生活。我正考虑该不该去做一位公务员,或再到更远的地方去旅游,我实在很无聊,像现在这种孤寂的生活实在乏味。与其这样,倒不如吊死算了!我想纵使是个有教养的人,独自住在乡下,也会有这种感受的。

他还写道:

最近不论我如何,豪饮都不易醉倒,我实在怀念以前那种狂饮烂醉的滋味啊!

妹妹的出嫁,更增加了他的孤独感。

他在给新婚不久的妹妹的信中写道:

最近我的生活很单调,每天巡视橘子园两次,察看羊舍一次,每个小时观察家中的四个温度计和晴雨表,然后将家中所有的钟表对时,最后再将书房中会报时的大钟对准。这就是我最近生活的一切。

他也曾再次出任公职,但不到三个月,便由于与上司发生冲突而辞职。

他还代替大哥担任过州议员,但不久后又觉得:“我疲倦,马也疲倦。”因而不再出席议会。

俾斯麦虽拥有过人的精力和非凡的才干,但时运不济,以至于闷闷不乐地隐居在田园,这段时间是他生活上的倦怠期。

不久,俾斯麦终于发现属于自己的日子来临了。

1845年,他的父亲去世,他为了要继承兴奥森的爵位,而离开库宁堡返回故居。他将库宁堡庄园出租给别人,当一切手续办完后已是傍晚时分。他想向四周景色告别,所以走向牧场、田地、森林和小溪,心中充满着无限的依恋。

他虽然性情粗暴,但性格中仍有细腻的一面。比方说,后来他做首相时,有一次遇到伤心事,竟然在众人面前放声大哭。

俾斯麦实在是舍不得离开这充满了回忆的地方。但他为何一定要到兴奥森呢?因为当地有一份公职等着他就任。如果一切顺利,不久便可竞选州议员,而后竞选国会议员,这样,他就可以大展鸿图了。

现在他想要追求的是名利。他明白自己不能像父亲那样终老乡下,他的血液里还有来自母亲的基因。

他现在期盼的并非是成为地主贵族,而是能够登上普鲁士王国的政治舞台,进而迈向全欧洲的政治之路。

同时俾斯麦身上还产生了另一种变化,这就是他重拾了爱与信仰。

在他离开库宁堡数年前,当地便已开展宗教复兴的运动,他的许多好友和亲人都脱离了自由教会而加入路德教派。

玛丽小姐是俾斯麦的好友之一。她是有张鹅蛋脸的美丽女子,与俾斯麦的好友毛利兹订了婚。她第一次看到俾斯麦时就爱上了他,但她已订了婚,而且信仰虔诚,只得一直隐藏自己心中的这段感情。可是她决定拯救自己心爱的俾斯麦的灵魂,使他重回教堂。

纯真的玛丽想为俾斯麦做的另一件事就是替他找一位理想的终身伴侣,她打算把自己的好友乔安娜介绍给俾斯麦。

玛丽与毛利兹结婚后,一天,邀请俾斯麦和乔安娜到山上郊游,这是俾斯麦与乔安娜的初次会面。

当时正流行感冒,玛丽因这次郊游而生病,且病情严重,临终前,她将俾斯麦叫到床边,求他为她祈祷。

“在我闭上双眼之前,请你为我祈祷吧!”

性情刚烈的俾斯麦终于被玛丽说服,跪在床前虔诚地祷告。这是自他十六岁停止祈祷后,相隔十五年后的第一次。

虽然父母的死都未使他流泪,但玛丽之死使俾斯麦第一次感到锥心泣血的悲痛,他跪在玛丽的床边痛哭失声。

他说:“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死别所带来的空虚之感!”

然而,他认为玛丽的灵魂绝不会轻易死去,因此开始进一步地思考永生的问题。

数周后,俾斯麦向乔安娜求婚。其实乔安娜早已爱上了俾斯麦,只是她一直期待俾斯麦能恢复信仰。当乔安娜看见俾斯麦跪在玛丽床边祈祷时,便已下决心为这位不平凡的男性奉献一切。

两人立即订婚。这一切都是玛丽所安排的,这位命运之神——善良的玛丽给了俾斯麦信仰与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