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档案
时间:前336年~前323年
首都:马其顿
国家领袖:腓力二世,亚历山大大帝
政治体制:君主制
主要城市:马其顿
亚历山大帝国,由亚历山大大帝开创,是历史上继波斯帝国之后第二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其疆域东到费尔干纳盆地及印度河平原,西抵巴尔干半岛,北从中亚细亚、里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北部。其统治基本沿袭了波斯帝国的旧规,继承了波斯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虽然亚历山大帝国是昙花一现的短命帝国,但是它第一次把西方文明带到了东方,为人类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作出了贡献。
帝国的简述
早期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在位的时候征服了整个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后来整合了希腊的力量开始东征,建立了史上有名的亚历山大帝国。
帝国版图
亚历山大帝国版图包括今天的希腊、马其顿、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约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全境或大部以及印度小部分。
马其顿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的早期是马其顿帝国,马其顿帝国也是世界历史上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马其顿两代君王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将原本地处偏远的马其顿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其疆域东自喜马拉雅山的支脉和印度的西北边陲,直抵西方的意大利,北从中亚细亚、里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今日非洲的苏丹边境与撒哈拉大沙漠。
马其顿原是位于希腊北部边陲的一个偏僻地区。马其顿人属于多利亚人入侵时分布于希腊北部的诸多部族之一,是希腊人的近亲,但族属复杂,文明的开始也比其他希腊人晚。因而在帝国崛起之前,马其顿一直被希腊人视为蛮荒之地。
腓力二世
公元前4世纪中期,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执政,国家迅速崛起。腓力年轻时曾在希腊城邦底比斯做人质,还曾获得过古希腊奥运会马车赛的冠军。由于他对希腊诸邦的情况有较深的理解,希腊人也不再视之为蛮族之王。腓力执政后,首先着手加强王权,消除部族首领的军事割据,限制贵族议会的权力,将全部军政财权集中到国王手里。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打败底比斯、雅典、科林斯等城邦联军。第二年,腓力召集各邦开会,宣布希腊各城邦成立联盟,进攻波斯。公元前336年,腓力在他女儿的婚宴上遇刺身亡。王位由腓力20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继承,这就是历史上的亚历山大大帝。
公元前336年夏天,马其顿王国的旧都皮拉正在举行腓力二世女儿盛大的结婚典礼。她将嫁给伊庇鲁斯国王、她舅舅奥林匹亚斯的弟弟。婚礼办得十分奢华、热闹。腓力身穿节日的白袍,喜气洋洋,没有佩带武器,在一群喜庆的宾客簇拥下,走进礼堂。谁也没有想到,正当腓力通过礼堂入口时,一名卫兵打扮的人突然冲了出来,拔出短剑直往腓力胸前刺去,腓力未及躲闪,转瞬间就倒在血泊之中。凶手早已备好马匹,打算事成后立即跃马逃遁,哪知马脚被野藤绊住,使他从马鞍上摔了下来,当场被人击毙。凶手名叫鲍舍尼亚斯,是一个年轻的贵族。
青年统帅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大帝,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雄才大略的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古地名,今咸海附近)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早年经历
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年7月22日出生在马其顿首都派拉。他的母亲奥林匹娅斯的个性专横独断又神秘,有记载她喜欢与蛇共眠,这使她很令腓力二世非常厌恶。但她对儿子亚历山大的影响非常大,远征期间的亚历山大常常会写信给母亲叙述见闻。亚历山大的成长受荷马的《伊利亚特》及其中人物阿基里斯和传说人物海格力斯影响很大。
亚历山大的启蒙教育是由他母系的近亲莱昂尼达斯和阿卡纳尼亚人莱西马库斯负责的。前者更为关键,他培养了小亚历山大坚忍和节制的性格,为亚历山大的成长开了个好头。后来为了让桀骜不驯的亚历山大获得更多学识上的教育及引导,腓力二世聘请了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做他和其他马其顿王国贵族子弟在米埃札的导师。亚里士多德给予他完整的口才和文学训练,并且激发了他对科学、医学和哲学的兴趣。亚历山大童年早期就显示了在音乐和马术上的才华。
初露锋芒
公元前340年,腓力二世着手远征拜占庭,他觉得是时候让亚历山大锻炼一下了,于是他留下16岁的亚历山大在马其顿主持国政。在这期间,亚历山大并非无所事事,因为腓力的离开使得马其顿原本不稳定的北部边境出现了以米底人组成的叛乱。亚历山大初次上阵就展现了他的天赋大败敌人,一直进军到米底人的城市,驱散了当地人,重新组织移民,并且将那里重新命名为亚历山大波利斯。公元前339年他又参与了他父亲发起的北方战役,洗劫了出尔反尔的西徐亚人的领地,从中进一步地学习到了相关的军事艺术。
真正的挑战发生在公元前338年,这一年由于腓力在拜占庭的受挫,希腊城邦中产生了反马其顿的大叛乱,为此雅典和底比斯两大城邦结成了同盟,准备随时对抗腓力。腓力不可能漠视这个行动,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决定希腊命运的战役——喀罗尼亚战役。这次战役中亚历山大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全歼了闻名希腊的最强战队底比斯圣队,并且从背后直接打击了敌人,致使马其顿人获得了极为关键的胜利,此年亚历山大才18岁,他的天才却展现无疑。
继位与政权巩固
公元前336年,腓力在他女儿的婚宴上遇刺身亡,亚历山大继承王位,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当亚历山大继位时,马其顿的国库紧缺。前335年,在科林斯重新得到除斯巴达之外的希腊城邦同盟支持的亚历山大出征马其顿北部色雷斯,为东征小亚细亚稳固北部防线,并报复公元前338年当地特里巴利部落对腓力二世部队的偷袭和对战利品的盗窃。在多瑙河打败特里巴利后,他进军并打败威胁马其顿西北的伊利里亚,弥补了腓力二世执政时的重要失败。
与此同时,雅典和当地强权底比斯,把亚历山大死于多瑙河的谣言看做新的机遇。底比斯再次起义后,亚历山大从伊利里亚不经马其顿只用14天便到达底比斯。他与希腊同盟国彻底摧毁了底比斯,消除了威胁马其顿的三大希腊势力之一(其余两个是雅典、斯巴达),把其国境分给盟国,并把大部分底比斯邦民售为奴隶。军事支持底比斯的盟国领袖阿卡狄亚随之处死,未军事支持底比斯而已被港口封锁的雅典随后也放弃抵抗。不到两年,亚历山大就稳固了他在希腊的地位,并且给予了所有反对他的人一个下马威,此后他东征时,他的后方只发生过一次有规模的骚乱。
亚历山大从小兴趣广泛又聪明勇敢,12岁时曾驯服全马其顿无人能够驾驭的烈马布卢法卢斯。目睹此景,其父腓力惊叹道:“我的孩子,征服属于你的领土吧,马其顿对你来说实在太小了!”后来,腓力为亚历山大请来了当时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做教师。少年亚历山大最喜欢的书是描绘古希腊特洛伊战争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他一心向往《伊利亚特》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的丰功伟绩。
野心勃勃的扩张
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崛起,它由最初的小帝国,慢慢地变得强大起来,首先亚历山大帝国实现了内部的统一,然后以此为基础向外发展、扩张,这是帝国发展的必然结果。
消除异己
公元前336年夏,刚满20岁的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被腓力二世所征服的希腊各城邦国和色雷斯、伊利里亚等地的一些部落纷纷乘机叛乱或宣布独立。年轻统帅亚历山大首先率军进至巴尔干半岛北部,征服了背叛自己的伊利里亚诸部落,把色雷斯人击退至多瑙河滨。此时,过去曾与马其顿作对的底比斯人谣传亚历山大阵亡,乘机掀起了反马其顿的轩然大波。
亚历山大知道,底比斯是希腊诸城邦中有名的大城邦,如不把这次暴乱平息下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决定杀一儆百,当机立断,火速挥师南下,以闪电般的速度出现在底比斯城下。底比斯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无不惊慌失措。底比斯城被攻陷,变成了一堆瓦砾,全部居民都被变卖为奴,只有过去和腓力二世或亚历山大友好或赞助过马其顿的少数人除外。
远征东方
腓力二世被害后,被征服的希腊城邦纷纷起义。年轻的亚历山大用两年时间平息了暴动。此后,他又把目光投向了领土辽阔、财源滚滚的波斯。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率领3.5万人的大军和160艘战舰,开始远征东方。行前,他把自己的所有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分赠给人。有大将迷惑地问道:“请问陛下,您把财产分光,给自己留下什么?”亚历山大回答:“希望。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
亚历山大率领部队首先占领了小亚细亚,消灭了那里的波斯军队,然后又挥师北上,向叙利亚城市伊苏进军。他打败了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俘获了其母和妻女。看着大流士的豪华宫殿,亚历山大赞不绝口:“这样才像个国王!”接着,亚历山大南征叙利亚和腓尼基,派大将攻占了大马士革。随后,他又率军南下,经过7个月的艰苦战斗,攻下了中东文明古城推罗,将推罗城的3万居民全部卖为奴隶。
处处留“城”
公元前324年初,亚历山大抵达原波斯四都之一苏撒,历时10年的东侵始告结束。在东侵期间,马其顿军行程几万里,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在平原、沙漠地区作战,到处留下驻军,仅起名为亚历山大的要塞便建起70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