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国宝的前世今生
20513700000011

第11章 国宝春秋——陶瓷时代(3)

历史渊源

古代半坡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有鱼纹和网纹图案,这应与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部落,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兼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纹装饰就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仰韶文化的彩陶图案中有大量的动物形纹饰,如鱼、鹿、蛙等,但以鱼纹最为典型。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公认的彩陶艺术精品。类似内容的彩陶盆在遗址中出土了很多件,多作为儿童的棺盖来使用,很像一种特制的葬具。

彩陶盆上的人面是由人和鱼合体而成,人头装束奇特,像是在进行着某种宗教活动,具有巫师的身份特征。因此这类图画被认为是象征着巫师请鱼神附体,为夭折的儿童招魂祈福。也有人认为人面与鱼纹共存构成人鱼合体,寓意鱼已经被充分神化,可能是作为图腾来加以崇拜。

中国远古文明源远流长,形成于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文化发展的一支主干,它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制度从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其中彩陶艺术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境地,这件人面鱼纹彩陶盆便是其中代表之作,不仅是中国原始艺术创作的范例,也是中国陶器史上的艺术精品。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是黄河流域一带典型的原始社会时期母系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其在1952年被发现,现已发掘出45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和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披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

舞蹈纹彩陶盆

国宝名称:舞蹈纹彩陶盆

出土时间:1973年

出土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上孙家寨遗址

国宝现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舞蹈纹彩陶盆是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大通县上孙家寨遗址甲区发掘第20号汉墓时发现的。舞蹈纹彩陶盆属于彩陶器,其盆底底色为褐黄色,图案颜色为黑色,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型彩陶的杰出作品。盆内图案生动可爱,构思十分巧妙,是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的精彩之作。此盆具有舞蹈画面简洁明快、笔法酣畅的艺术风格。透过静止的画面,仍能让今人感受到远古的舞蹈艺术家击节踏歌和舞蹈扭动时的那种强烈的节奏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文物概况

舞蹈纹彩陶盆高度为14厘米,口径为29厘米、底部直径为10厘米,用细泥红陶制成。大口微敛,卷唇鼓腹,下腹内收成小平底。口沿及外壁上部采用了一些简单的线条装饰,作为主要装饰的舞蹈纹却在内壁上部。舞蹈纹共分三组,每组有舞者五人,她们手拉手,踏歌而舞,面向一致。人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增添了舞蹈的动感。更奇妙的是,每组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好像是为了表现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和摆动频繁。

在西方现代绘画中,将静止画面上表现为连续运动的景象视为一种艺术创新,而在中国的原始艺术中就已出现了类似的表现手法,这种大胆的创造不能不使人击节赞叹。彩陶盆的设计制作,还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绕着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纹则代表地面。盆中盛水时,舞人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小小水盆变成了平静的池塘,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

关于舞蹈的内容,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大家一致认同的是它不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先民们群舞的热烈场面,更形象地传达出他们生机勃勃的活力。在这里,彩陶工艺家表现的意境,富有诗情画意。彩陶盆的外壁用三道线装饰,它模拟着三道绳圈将陶盆紧紧地捆扎着。这是一件杰出的优秀彩陶工艺品。

历史影响

根据相关的资料推测出舞蹈纹彩陶盆很可能是在马家窑文化中期时首先出现在兰州附近一带的,随后逐渐西移,开始在青海东部湟水上游、黄河上游地区流行,马家窑类型晚期时则进入到甘肃河西走廊。这一趋向正好同马家窑类型中晚期开始向西北迁徙和拓展的格局相呼应。自马家窑类型逐渐衰退后,舞蹈纹曾一度销声匿迹,无论在半山类型,还是在马厂类型的陶器盆中,至今尚未有此类题材的遗物发现。但是,在马厂类型出现以后,这一艺术形式又再一次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舞蹈纹的造型也有所改变,其中也有保持写实的构图:用倒瓜子形表示舞者的头部,躯干瘦长,细腰,双手交合于腹部,下身着长裙曳地,有些则是采用几何线条构图,用叠置的三角形表现舞者的头部和躯体,造型相当简约。而变化最大的是人物数量更多,排列更紧凑,已不见相互手拉手的造型。舞蹈者有的不分组,围绕器腹排列一周;有的三人为一群,围绕器腹分为若干组,构图十分精细。四坝文化中盆类的器物数量不是很突出,内彩已极为少见,所见舞蹈纹多绘于陶罐腹中部。

舞蹈纹在四坝文化中的再现,说明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远古文化中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画面在彩陶花纹中反复出现,形象地再现了该地区远古居民精神生活的一个层面,并暗示我国西部氐羌系统很早就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这一传统经久而不衰,一直保持到今天。

1987年,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发现了干骨崖遗址。这是一个包含有墓地和多处生活居址的遗址群,出土有多件绘人物舞蹈纹的彩陶器和残片。

青釉凤首龙柄壶

国宝名称:青釉凤首龙柄壶

所属年代:唐代宫廷御用瓷器

国宝现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青釉凤首龙柄壶是唐代的花釉,无论在研究其制瓷工艺技术上还是考究其历史文物价值上,它的出现都可谓是无可估量的,是难得一见的珍贵实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历史背景

唐代是我国瓷器业发展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当越窑青瓷进入唐代的时候,瓷器就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规模。并且建立了青瓷体系后,地域范围也在大幅度地扩大,故当时有“南青北白”的说法,在中国瓷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青釉凤首龙柄壶就是唐代创新的一种特有产品。所谓凤首龙柄壶,是因为壶的上端为凤头形,柄为龙形。故因此命名为凤首龙柄壶。它吸收了波斯金属凤头图艺术手法,造型新颖、设计巧妙、装饰丰富,工艺也较复杂,是青瓷中罕见之珍品。

从六朝至唐代期间,我国与西亚各国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其中,波斯的一种鸟首壶传到我国后影响十分广泛,之后在唐代的青瓷、白瓷及三彩釉陶中都出现了凤首壶,其中以这件青釉凤首龙柄壶最为精美。此壶既吸取了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造型的特点,又融入了我国传统的龙凤装饰艺术,集塑贴、模印、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于一体,体现了唐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

国宝赏析

青釉凤首龙柄壶,通体采用青釉来点饰,所配的纹饰也非常奇异新颖。壶身为细颈,斜肩,腹部自上而下逐渐圆鼓,下腹缓收,圈足呈喇叭形。壶盖与壶口完全吻合成为凤头状,凤的嘴向下啄,而凤头则扣在壶的口沿上,这就使得壶整体颇似一只挺立的凤鸟。在凤头的后侧,从口沿着顺肩而下至瓶的底部,壶柄则被塑成一条直立的蟠龙,龙口衔住口沿,作窥视探饮之状,前肢撑于壶肩部,后肢立于喇叭形底座上。

壶体以塑贴和刻画技法装饰。腹部塑贴主体纹饰两层,上为六个联珠纹圆形开光,圈内有胡人舞蹈纹,下面则雕琢了六朵仙花。壶的口沿、颈、肩及胫部处饰以联珠纹、莲瓣、卷叶或垂叶纹,各组纹饰间以弦纹相隔。其装饰纹样繁复,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粗细搭配,疏密有致,十分协调和富有美感。另外,其釉质较为凝厚,青绿色中略泛有黄色,有玻璃质感,光滑圆润,带有北朝以来北方青瓷的遗风,为唐代青瓷中的典型器物。

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贡品之一,而且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贸易品。同时与唐代精美工艺品和文化艺术交相辉映,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开创了一个灿烂辉煌的世界。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国宝名称: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所属年代:明代成化年间的宫廷御用瓷器

国宝现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是在直径约八厘米的撇口卧足碗的外壁上绘有牡丹湖石和兰草湖石,并通过这两组湖石分成了两个画面。其中一组画面绘出了雄鸡昂首傲视的景象,另一组画面则绘出了一只雄鸡引颈啼鸣的景象。其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京藏斗彩鸡缸杯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京藏),产于明代成化年间,是明代宫廷御用瓷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缸杯的高度为3.4厘米、口径为8.3厘米、足径4.3厘米。彩鸡缸杯是敞口向外微撇、口向下逐渐收敛、平底的造型。杯体小巧,轮廓线柔韧,直中隐曲,曲中显直,呈现出端庄婉丽、清雅隽秀的风韵。缸杯的外壁绘有两群母鸡,中间绘有湖石、月季和幽兰,营造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此鸡缸杯以新颖的造型、清新可人的装饰和精致的工艺历年来备受赞赏,堪称明成化斗彩器之典型。其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杯壁饰图与形体相配,疏朗而浑然有致。画面设色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鲜红、叶绿、水绿、鹅黄、姜黄、黑等色彩,运用了填彩、覆彩、染彩、点彩等技法,以青花勾线并平染湖石,以鲜红覆花朵,水绿覆叶片,鹅黄、姜黄填涂小鸡,又以红彩点缀鸡冠和羽翅,绿彩染坡地。施彩于浓淡之间,素雅、鲜丽兼而有之,收五代画师黄荃花鸟画的敷色之妙。整个画面神采奕奕,尽写生之趣。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是明成化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明清文献多有所载,颇为名贵。明万历年间《神宗实录》曾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因此,这使鸡缸杯十分名贵,所以,引来的仿制品也是生生不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代无不仿制。其中,以康熙时的仿品最佳,无论是从造型还是纹样,都十分贴近原作,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

台藏斗彩鸡缸杯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台藏),也是明代宫廷御用瓷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杯高度是4厘米,口径长度是8.3厘米,足径长度是3.7厘米。此器杯口成侈口状,浅弧形壁,浅圈足,杯器表面彩绘有公鸡、母鸡率领小鸡觅食于野地,母鸡低头欲啄虫,小鸡展翅雀跃的景象。这细小如斯的画面,真是栩栩如生,也给观看者一种温馨之感。而画中的牡丹、兰草与湖石的完美搭配,更是营造出了一种和谐之美。杯内纯白无纹饰,底以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款,此足以传达天伦之乐的子母鸡图,因帝王的喜爱而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故至晚明无不以“成窑鸡缸杯,为酒器之最”。

斗彩鸡缸杯其实就是一种饮酒用具。但其整体精巧秀隽,从上到下以一定弧度缓慢内收,不争夸张而求内敛,线型宛转,有一种流畅的艺术美感,可见当时工匠在制作时的别具匠心。其口沿处采用的是侈口设计,这就使得饮用者在饮用时极为方便,其杯身以斗彩描绘了母鸡啄早哺雏的场景,姿态栩栩如生,并辅以牡丹、兰花、柱石纹,使营造出的和谐之美令人心旷神怡。

“斗彩”瓷器,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期,在景德镇御窑烧制的雪白的瓷器胎体上,采用的是成化时期特有的釉,以淡雅的青花作轮廓线,再以艳丽的红、绿、黄、紫等诸色填在釉上,入窑经高温二次烧成。姹紫嫣红、交相辉映,十分具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