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云创业实录:给创业者的17堂课
20546600000027

第27章 寻找最简单的商业模式(1)

1.未来的企业,小就是美

未来几年,我们会专注电子商务的几个重要趋势,第一,小就是美,small is beautiful,这次大会,我们看到小就是美。

几年前我去过一趟日本,一个很小的店,门口挂了一个牌子说本店成立147年。我很好奇,跑进去一看,一个卖糕点的小店,老太太说我们这店开了147年了,就是两夫妻、一个孩子,日本天皇也买过我们的糕点,洋溢着特别幸福的笑容,我相信假设是企业,你要想做得好比做得大更为幸福。

中国文化里面讲,宁为鸡头、不做凤尾,中国的文化、东方的文化,做小企业更有味道。未来的企业,小就是美,小和好更关键,更加灵活。

所以为了小而美,阿里基本决定,我们在公司内部做了决定,我们将全面推出双百万战略。何为双百万战略,我们将全力培养100万家年营业额过100万的网店。

有人说我想做10亿,很好,我们支持你,为你鼓掌,但是我们的重头戏是帮助100万家,因为我们相信一个年营业额100万的小店,他有可能会请上两个到三个人,这样我们就又能多解决三四个人的就业机会。

但是我们觉得企业做得超级大,是一个变态,是不正常,做一般大是一个正常体系。就像人长得比姚明还高,就很不正常,长得我这样的身材,也偏低一点儿,一般一米七几正常。

所以,中国的企业,这种规模下是最有味道,最好的,只要你能持久,小企业因为你幸福,因为你好这口,你就会有不断的创新。

——摘自《马云:2012年9月第九届网商大会演讲》

背景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快速崛起,给千万名草根创业者、小人物提供了走向成功的机会和舞台。在创业过程中,他们迸发出强大的创新能力,体现了“小即是美”的未来方向。

“小而美是未来电子商务的方向,今年的评选让人们看到了草根的创造力。网商已经从10年前的一个概念成为今天的一个职业,入围年度十佳的网商都是未来的企业家。”作为本届网商评选终审评委,马云如是说。

为什么说“小而美”是未来电子商务的方向?北京大学与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首份网络卖家图谱《谁在开网店》。报告显示,大量兼职卖家涌入网售大军,占整体网店的近70%,白领、在校学生、待业青年、家庭主妇、农民甚至退休老人都成了网店店主,农产品、手工艺品、地方特产等纷纷搬上了网。

网商中居住在城镇的超过90%;男性比例略高,为54.2%;1981~1994年出生的超过80%;价值观中庸,关注现世的家庭和睦,不愿意为了赚钱而冒险。此外,店家规模小,开店时间短,在线时间长,总投入少,商品雷同,供应商固定,宅,有信心是目前绝大多数电商的特征。

在马云看来,小批量生产、小规模经营、个性化服务是电商的重要趋势。小店家,自有其创造力、生命力、发展力、影响力,小的也是美好的。

拓展透析

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曾创造“一年百万富翁,两年千万富翁,三年亿万富翁”的神话传说,那时的他甚至被人称作中国的比尔·盖茨。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推出M6402,实现利润3500万元。1992年,史玉柱率一百多名员工,落户珠海。当时的巨人已经是非常大的企业,年销售额上亿。

这样的软件公司在全国都是少有的,因此珠海政府对巨人非常重视,也给予了很多照顾:高科技企业税全免,破例审批出国……巨人一下子发展了起来,资产规模很快接近2亿~3亿。手里有钱,精力也多,史玉柱开始不满足于只做巨人汉卡,他开始做巨人电脑。巨人电脑虽然挣钱,但管理不行,坏账一两千万。

巨人电脑还没做扎实,史玉柱又看上了财务软件、酒店管理系统。史玉柱去美国考察,问投资银行未来哪些行业发展速度最快?投资银行说是IT和生物工程。史玉柱回国立即上马了生物工程项目。同时,巨人集团涉足的其他行业还有服装和化妆品,摊子一下铺到了六七个事业部。

1993年,史玉柱成为珠海第二批受到重奖的知识分子,轰动全国。因为当时的人才外流太厉害,为了树立“中国大学生本土创业”的典型,政府先后批给巨人4万多平方米的地,希望史玉柱为珠海争光,将巨人大厦建为中国第一高楼。当时全国已经兴起了房地产热,只要是房子就能卖掉,甚至连“楼花”都能卖掉。史玉柱自己也开始有些飘飘然了,巨人大厦从最初预定的38层窜至72层,所需资金12亿,但史玉柱能腾出的现金只有1亿。

令人意外的是,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巨人大厦从1994年破土动工到1996年搁置为止,从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史玉柱将赌注压在了卖“楼花”上。1993年,珠海西区别墅在香港卖出十多亿“楼花”。可等到1994年史玉柱卖“楼花”的时候,中国宏观调控已经开始,对卖“楼花”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任史玉柱使出浑身解数来宣传,也只卖掉了1亿多“楼花”。

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被迫将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调往巨人大厦,保健品业务因资金“抽血”过量、管理不善等原因,迅速由盛转衰,巨人集团危机四伏。1997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国内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退款。

媒体“地毯式”报道巨人财务危机,得知巨人现金流断裂之后,“巨人3个多亿的应收款收不回,全部烂在了外面”。不久,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巨人集团名存实亡。

头脑发热、盲目做大是巨人集团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史玉柱心中永远的痛。史玉柱后来在总结教训时说:“心情浮躁、好大喜功、好高骛远,这些词用到那时候的我身上,一点儿不过分。那时候巨人的企业文化是不对的,动不动就提口号,我要做中国第一大。原来是用来激励员工,后来把自己也给骗了。现在我再也不敢定这种目标了,我要做的就是,把任何小的地方都做到最好。现在我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抵制住进军其他行业的诱惑。我压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就写好投资报告,等着自己的团队毙掉。”

2.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我有一个想法和要求,希望在座的每个人,不管你以前是干什么的,我们正视互联网,欣赏互联网。这个东西真奇怪,我们以前搞死也搞不过它,越来越搞不过它,我们还很弱小,我们到现在为止没有超过100亿美金市值的公司,你说能成为世界级的伟大公司吗?人家都搞到1700亿了,但是不等于不存在互联网的精神。

我为什么去做阿里巴巴?因为互联网的文化是一个生态链,互联网绝对不可能成为几个超级大网站独霸的天下。海洋里面不可能只有几条鲸鱼、鲨鱼,而没有大量的虾米。没有小的东西,鲨鱼、鲸鱼都会死掉的。阿里巴巴必须要有生态链,我们必须为将来自己生存的环境而发展。

无数的中小网站、博客、论坛,这些活不下来的话,我们鲨鱼会死掉的。为这些环境做事情的时候,你这个企业会做得更强大。阿里巴巴要感谢中小型网站,没有中小型网站,新浪、网易门户封杀的时候,淘宝就没了,至于赚不赚钱,我们forget it(不必在意)。

今天阿里巴巴有这个能力做一些围绕着战略做的事情,战略永远是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但生态环境是很重要也很紧急的。

——摘自《2007年8月湖畔学院讲话》

背景分析

从商业模式来看,马云追求做小生意,不去捕鲸鱼而只抓鱼虾,面向的是占企业总数85%的中小企业,后来又延伸到淘宝中的个体,最后是做全球贸易的生态链和产业。

1999年2月,无业游民马云被邀请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电子商务大会。参加大会的人80%是欧美人,谈的也是欧美式的电子商务。马云忍不住站了起来,讲了一个小时:“亚洲电子商务步入了一个误区。亚洲是亚洲,美国是美国,现在的电子商务全是美国模式,亚洲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模式。”

亚洲自己独特的模式是什么模式马云没有说,这是他要做的事。和互联网精英不一样,马云从小就没有生活在顶尖的那部分人当中,他活在平常的普通人当中,所以他决定和目前所有的电子商务不同,他不做那15%大企业的生意,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用马云的话说就是“只抓虾米”。很简单,大企业有自己专门的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小企业什么都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

“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马云说,“而我就是要领导穷人起来闹革命。”另外,马云还考虑到,因为亚洲是最大的出口基地,阿里巴巴便以出口为目标;帮助全国中小企业出口是阿里巴巴的方向,他相信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更有希望、更好做。

电子商务要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这是阿里巴巴最早的想法。马云把大企业比作鲸鱼,将小企业比作虾米,他注重虾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