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云创业实录:给创业者的17堂课
20546600000006

第6章 不要怕,大胆去想去做(1)

1.不要搞大部分人搞的事

1995年我做出的决定,我对自己讲可能改变了自己一辈子所从事的事业。而今天,我把大家请过来,跟大家探讨至少五年十年我们要做的事情。

雅虎的上市,亚马逊的上市,这一系列公司的上市,导致我们在想,Internet是不是已经到了顶点?雅虎是不是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我们再跟下去的话是不是太晚了?所以我们大家今天到这里来都很着急,都在想我们这么做下去前途在哪里?到底有没有希望?玩下去玩一个什么东西出来?我们有可能变成什么样?大家可能都带来了方案,我们从基础做上去以后的好处在哪里?

在大家都觉得是一个机会的时候,我们不去凑热闹。而越在大家还没有开始准备,甚至避之不及的时候,往往正潜伏着最大的机会。

——摘自《阿里巴巴第一次员工大会》

背景分析

逆向思维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它能帮助你拓展思路,开阔眼界,抓住本来没有意识到的好主意、好方法,有助于你开拓自己事业的蓝海领域,取得全新的成就。马云创立阿里巴巴以及之后的许多成功决策都与其逆向思维紧密相关。

1999年2月21日,阿里巴巴召开第一次员工大会,会上马云说出了自己构想的网站模式:不做门户,也不做B2C,而是做面对中小企业的B2B。这个“疯狂”的想法,让会议的争论异常激烈。

当时的中国互联网市场,虽然美国的三大模式(门户、B2C、C2C)都能找到,但绝大多数都是门户网站。会议上多数人认为做门户网站是唯一可行的方案,但马云坚决否定了这个提议,他说:“大部分人看好的东西,你就不要去搞了,已经轮不到你了!”

马云的构想起源于1999年2月,他在新加坡参加的亚洲电子商务大会。马云由会上发言人大多为欧美人士想到,欧美电子商务市场,特别是B2B模式是针对大企业的,而亚洲电子商务市场主要在中小型企业,于是他决定创办一种中国没有、美国也找不到的模式。

马云曾不止一次地说:“如果一个决定出来以后有90%的人说好,你就把这个决定扔到垃圾桶里去,因为那不是你的。别人都可以做得比你更好,你凭什么?”这就是马云的逆向思维方式,看起来疯狂,却往往有效。

逆向思维就是大违常理,从反面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时候,对问题只从一个角度去想,很可能进入死胡同,因为事实也许存在完全相反的可能。有时,问题实在很棘手,从正面无法解决,这时,假如探寻逆向可能,反倒会有出乎意料的结果。

拓展透析

学习逆向思维法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就是对某些事物或东西,从反面进行利用。运用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

1820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教授奥斯特,通过多次实验证实存在电流的磁效应。这一发现吸引了许多人参加电磁学的研究。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怀着极大的兴趣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

果然,只要导线通上电流,导线附近的磁针就会立即发生偏转,他深深地被这种奇异现象所吸引。当时,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思想已传入英国,法拉第受其影响,认为电和磁之间必然存在联系,而且,既然电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也能产生电,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为了证实这种设想,法拉第从1821年开始做磁产生电的实验。几次实验都失败了,但他坚信,从反向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他始终坚持这一思维方式。

10年后,法拉第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他把一块条形磁铁插入一只缠着导线的空心圆筒里,结果导线两端连接的电流计上的指针发生了微弱的转动,电流产生了!随后,他又完成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如两个线圈相对运动,磁作用力的变化同样也能产生电流。

法拉第10年的不懈努力没有白费,1831年他提出了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并根据这一定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装置。如今,他的定律仍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法拉第成功地发现电磁感应定律,是运用逆向思维方法的一次重大胜利。

传统观念和思维习惯常常阻碍着人们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展开,逆向思维就是要冲破框框,从现有的思路返回,从与它相反的方向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常见的方法是就事物的结果倒过来思维,就事物的某个条件倒过来思维,就事物所处的位置倒过来思维,就事物起作用的过程或方式倒过来思维。

生活实践也证明,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能力,它对于人才的创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2.阿里巴巴的错误

阿里巴巴这两年跟其他公司有什么区别?没有什么大区别。就是有些东西我们是极其关注的,做一个产品,把销售体系建起来。但有些东西我们又不专注了,我们在按照书本上的做。我们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迷信书本知识。

我买了收购的书过来看,尊重人才,不开掉人,留下等于尊重他们,这完全是一个错误的思想。但是人只有犯过错误才知道错误。

千万不要觉得培训对你有帮助,关键是听过之后的实践。我跟李琪,我们两个沟通,他讲了一个故事很有意思,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错误地认为,他会犯的错误我不会犯,我肯定不会犯的,他那么傻,结果自己上去发现还是一样的错误。

我们的阿里巴巴要想走向创新,相对来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这些人不要怕犯错误。怕犯错误,我们就不会有明天了。也不要觉得一定是怎么样,大胆尝试,B2B、C2C,在未来的变数很多,但是有一样东西,我刚才讲了,我们要引进各种各样的人才,包容各种各样的人才。

——摘自《马云:阿里巴巴集团湖畔论道演讲》

背景分析

互联网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和拷贝。纵观整个互联网成长史,任何一家网络企业都不可避免会犯错。

马云对此毫不忌讳,他说:“阿里巴巴最大的财富不是我们取得了什么成绩,而是我们经历了这么多失败,犯了这么多错误,我说阿里巴巴一定要写一本书,这里是阿里巴巴曾经的错误。这些错误,你听了会笑着说,那时候我也犯过。但是有一天如果有重要项目就不要派常胜将军上去,要派失败过的人上去。失败过的人,会把握每一次机会。你不要看我今天很风光,我前面犯了很多错误,今后也会犯很多错误的。”

2006年5月10日,淘宝网推出名为“招财进宝”的新型收费增值服务。通过这个项目,卖家可以花钱买一个“推荐位”,让自己的商品出现在淘宝网浏览量最大的位置上,以利于商品销售。在淘宝网高调宣布继续免费3年之后,这项有偿增值服务被众多网民认为是“变相收费”,并有一些卖家联合酝酿于2006年6月1日集体罢市以表抗议,有很多网民甚至威胁说如果淘宝网不取消“招财进宝”,将跳槽到其他个人电子网站。

发起“招财进宝”这项服务,马云的初衷是好的。马云说:“淘宝目前有2800万件商品,日交易量达4700万元,如果没有搜索,买家很难去寻找商品。”而搜索必然会牵涉排名,“价格是相对客观的排名标准。”马云称,如果排名不收费,那么为了争第一排位,卖家会疯狂做假货得交易量,搜索将会乱套。

无论马云和淘宝网发起这项服务的初衷是好是坏,从最终的效果看,这都是一次错误的决策。

2006年5月29日,针对愈演愈烈的“罢市”危机,马云以“风清扬”的ID发表了题为《谈谈拥抱变化》的帖子,对“招财进宝”的初衷进行了诚恳的剖白,并希望网民能够谅解和支持。随后,“罢市”危机因为这篇文章的发表得到了一定的缓和。6月1日,马云决定在淘宝网上公开投票来决定“招财进宝”的去留,短短半天时间,就有9万余人参与投票。从当天的结果看,选择“对招财进宝进行不断的完善,保留招财进宝”的占38%,选择“目前不完全适合淘宝,取消招财进宝”的占62%。最终,淘宝网决定取消“招财进宝”,并将其间所收取的费用全部退还。

事后看来,“招财进宝”虽然是马云和淘宝网的一次“错误”决策,给淘宝网乃至阿里巴巴和马云本人的名誉都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也造成了一定的资金损失,但马云面对错误的态度是诚恳的,处理方法是有效并且及时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次错误的破坏力,没有让这件事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拓展透析

所有的网络公司都必须经受错误的炼狱般的炙烤而逐渐成长、壮大。在成功之外,谷歌也遇到了一些明显的失败。YouTube、Invite Media和Admeld等公司的创始人离开了谷歌。谷歌也曾希望通过并购把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和比兹·斯通(Biz Stone)招募进来,但两人离开谷歌创立了Twitter。Foursquare的前辈Dodgeball创始人丹尼斯·克罗利(Dennis Crowley)和阿历克斯·雷纳特(Alex Rainert)均于2007年离职,原因是无法得到产品发展所需的资源以及整合不佳。

这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谷歌地理信息服务领域如今已经落后,Foursquare还从谷歌挖走了不少员工。

拉里·佩奇2011年4月重掌谷歌后,第一步就是对谷歌进行重组,使其专注于产品分类。为谷歌创造了新的七大部分:移动、社交、Chrome、You Tube、广告、搜索、地理商务(GeoCommerce)。在他看来,谷歌试错的结果就是,终于找到了自己擅长的地方,至少这方面不会走得太远。

面对一个崭新的行业,错误不可避免。为何有的企业因错而兴,有的企业因错而亡?区别在于:错误大小,如何对待错误。

大凡失败的网站都毁于大错之中。所谓大错是指战略上、方向上、模式上的错误,例如瀛海威就是由于其战略方向错误,理念太过超前。

大凡成功的网站都是基本没犯大错,又能正确对待错误,迅速纠正错误。

马云对待错误的态度是:直面错误、迅速纠错、不犯同样的错误。

直面错误就是公开承认错误,公开承担责任。这一点从马云大会小会上的公开讲话就可以看出。

迅速纠正错误就是知错就改,立即调整,包括毫不手软雷厉风行地动大手术。阿里巴巴寒冬时节的裁员、削减成本、整风、培训都是纠错,纠错的成果是使阿里巴巴成功过冬。

不犯同样的错误就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善于化错为宝。淘宝创业过程中基本没犯阿里巴巴的前期错误就是个成功的范例。

阿里巴巴在其发展过程中基本没犯大错,否则阿里巴巴恐怕早就走向衰亡了。但“小错”“中错”并不少,例如扩张地盘时太过盲目、过早国际化、迷信国外来的高管……

正是这些错误使马云成熟,使阿里巴巴成熟。马云正是在不断犯错纠错中变得越来越聪明,并最终成长为一个重量级互联网企业的CEO。

3.挖掘潜在的优势

到今天为止,我还是坚定不移地相信阿里巴巴总部设在杭州是没有错的。

第一,任何公司都必须贴近自己的客户,客户在哪里你就要在哪里,如果今天阿里巴巴是做电子政务的话,我们就应该搬到北京去。做电子商务必须在离中小型企业最近的地方,也就是说浙江、江苏、广东一带,杭州很好。

第二,北京的企业都相信国有大企业,假如我们在北京,阿里巴巴在那里相当于500个儿子中的一个,谁都不关心你。在上海他们只相信跨国公司,只要你是微软、IBM,他们像请佛一样请你,中国的本土公司没人理,我们本来准备把总公司放在上海,后来还是放在了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