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不眠夜
20546700000023

第23章 哈佛的12~14点钟(2)

〔哈佛风采〕

拥有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是哈佛对学子们的热切要求,没有进取心的人,很难进入哈佛,即使进入了也很容易被哈佛激烈的竞争体制淘汰,难以顺利毕业。从这个角度说,一个合格的哈佛学子应该具有一颗进取心。至今声名在外的哈佛学子如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肯尼迪、威廉·詹姆斯等,没有一个是缺乏进取心的。

Ⅲ悟懂人生中美的真谛

哈佛大学崇尚真理,主张要以真理为友,所以哈佛精神在涉及人生美的真谛这一问题时也没有忽视“真”。没有完美的人,只有本色的人,这是哈佛人眼中的一种真实存在;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是哈佛人坚持的真理。

没有完美的人,只有本色的人

在哈佛的教育观中,没有完美的学生,也没有完美的老师,所以哈佛很少要求学生和老师收敛自己的个性,反而鼓励有积极意义的个性和创新,哈佛很少对学生提过于苛刻的要求,尽管这有利于训练一个完美的人。

人有着追求完美的心态,在做事情时要求尽善尽美是无可厚非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就要因此而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在压力之下忘记了自我本色,从而变得急躁、自卑,甚至急功近利。尽管想从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进入哈佛,优秀的成绩是必不可少的,但哈佛并没有要求学子们做到完美,反而更强调个性和本色,这点从哈佛选择人才的标准上就可以明确看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有的人都是不完美的,不仅是普通人,即使是哈佛学子中的佼佼者也是如此。这方面,哈佛学子、美国第6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可以作为一个例证。

约翰·昆西·亚当斯是美国第2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长子,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继承父业的总统。他从小聪明勤奋,享有“神童”的美誉,几乎样样都很出众,以至于在哈佛大学就读期间,一位哈佛教授称他是哈佛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他在20岁时就获得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的硕士学位,并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律师。因为深受父亲和周围人的影响,他最终步入政坛,做了外交官。由于能力很强,机敏过人,他在政坛上十分活跃,政绩突出。1817年门罗总统上台以后,亚当斯被任命为国务卿,协助起草《门罗宣言》,解决与英国的许多纠纷,从西班牙手中取得佛罗里达,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国务卿之一”。1825年,他当选为美国第6任总统。

可就是这样一位非常出色的总统也并不是完美的,也有着诸多缺陷,显示出真实的本色。他个子不高,长相普通,在当选总统的时候他已经秃顶;他穿着随便,时常出现有失体统的情况。而且,他还患有精神抑郁症,经常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态度,以致有些人觉得他冷淡、严厉、不易接近。

在生活和仕途中,约翰·昆西·亚当斯并没有刻意掩饰自己的这些缺陷,假装完美,反而以本色示人,以真诚待人,以能力说话,最终也成就了自己的精彩,登上了总统的位置。

世界上没有一件绝对完美的事物,也没有一个绝对完美的人,我们可以追求完美,却不见得要苛求完美。要知道,有时候本色的自己反而更能打动人,更有助于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价值。

〔哈佛寄语〕

正如“世上没有不生杂草的花园”一样,世界上也没有绝对完美的人,所谓的完美只是一些人的美丽幻想。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但也要卸下心头“完美”的负担,做好本色的自己,尤其是在面对自身的不足时要泰然处之,多一份自信,充分展现自己的力量!

〔哈佛风采〕

约翰·昆西·亚当斯(1767—1848年),生于马萨诸塞州,美国第2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长子,后成为美国第6任总统。他1788年从哈佛大学毕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做了一名律师,后跟随父亲踏入政界,年轻时就成为有名的外交官,出使欧洲多年,熟悉欧洲事务。门罗总统上台后,他被任命为国务卿,由于各方面表现十分出色,他在1825年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第一位继承父业的总统。在一生中,母校哈佛一直是他的灵魂归宿。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哈佛之所以能培养出众多出色的人才,与其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个人需求的重视是分不开的。老师想要提高教学成果,就应该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因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1980年,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诺贝尔奖得主史蒂文·温伯格对《科技导报》记者说,学生最重要的是拥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的本领,而非安于接受书本上给予的答案。的确如此,能考入哈佛的学生,多数在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在他们看来,遵循适合自己的方式是最有效率的,所以他们常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哈佛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习惯,也对于“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一理念十分推崇。

事实上,想要提高学习成果,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很重要,英国有位社会学家曾经调查了几十位从哈佛大学毕业的著名人士,他们在谈及自己的经验时大多认为,学习时最重要的就是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保罗·萨缪尔森深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一道理。

萨缪尔森于1915年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他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曾说:“作为一个早熟的少年,我总是很擅长于逻辑推理和解那些IQ测试中的难题。所以,如果说经济学是为我而生的,那么,也可以说我是为经济学而生的。我的感触就是:儿时在玩乐中的一些发现,绝不要低估了它们的重要性,它们极有可能将成绩平平的孩子变成真正的勇士。”

兴趣和适当的学习方法在萨缪尔森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他的事业成功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1941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他的研究涉及经济理论的诸多领域,而在研究和考查的过程中,他总是善于运用恰当的方法来考查各种问题。如他在研究经济问题时便采用了多种数学工具,使用了既包括静态均衡分析,也包括动态过程分析的方法,这对当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许多理论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正是运用了适合自己的方法,他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研究。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是保罗·萨缪尔森成长和成功的经历留给我们的启示。正是因为他在学习和研究中选择了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掌握了尽量多的知识,最终成为经济学的通才,并于1970年当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哈佛寄语〕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容易发挥一个人的天赋和才能,这样不仅学起来会很轻松,学习效率也会加倍提高;而当一个人试图采用不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时,就会像是在逆风中行走,肯定非常吃力。其实不仅是在学习上如此,做任何事情也都如此,“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是一个通用道理。

〔哈佛风采〕

保罗·萨缪尔森(1915—2009年)是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1935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36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41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获得过多所世界名校的荣誉学位,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和经济学各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突出贡献在于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

Ⅳ人生需要自我超越

在刚进入哈佛时,学子们会听到这样的训言:请将以往成功所带来的自豪感收进记忆吧,因为从此刻开始,你脚下又将是新的征程,只有永不停止进取的脚步,不断挑战自我,你才能实现新的蜕变。

不要让优势成为你人生的绊脚石

优秀只是暂时的,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成绩只能代表现在,努力才能预知未来,这是广大哈佛学子的信条。在哈佛人看来,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一定不能让优势成为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在今天的教育界,哈佛大学绝对算得上是泰山北斗了,这里不乏世界顶级的专家、学者,即使就读于哈佛的学子,也或多或少在某些方面有优于一般人的地方。尽管如此,多数哈佛人仍始终保持着谦虚的品格,因为大家知道,一个再优秀的人,如果骄傲自满,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优势就可能成为前进的绊脚石;往日的荣誉并不说明什么,只有努力超越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在哈佛的教育精神中,发现并重视自己的优势,积极发挥优势,不断攀登人生的高峰是一种可贵的资本,但不要让优势成为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也是应该铭记的箴言。在一堂哈佛教育课上,一位教授给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三个旅行者早上出门时,其中一个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拿了一根拐杖,而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他们两个觉得纳闷。

第三个人问拿伞的人:“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摔伤。”

然后,第三个人又问拿拐杖的人:“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摔伤了呢?”拿拐杖的人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倒。”

“想知道我为什么安然无恙吗?”第三个人笑了笑,“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一些哈佛学子从故事中悟出了这样的道理:有所准备,占据一定的优势是好事,但有时候,拥有优势也可能让我们轻易放松警惕,毫无顾忌、不自量力地前行,结果,优势反倒成为我们前行途中的绊脚石。只有掌控好自己的优势,积极发挥优势,同时也避免让优势成为前进途中的绊脚石,我们才能沐浴胜利的曙光。

〔哈佛寄语〕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盯着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放,时时紧张着自己会暴露缺点,然而,更多时候我们不是败在缺点或者短处上,而是错在对自己优势的判断上。聪明的人,应该学会发挥优势但不被优势所累,千万别让它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