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不眠夜
20546700000028

第28章 哈佛的14~16点钟(4)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丹尼·罗德克说:“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宗教都有着一条戒律,就是反对贪婪。”为了告诉学生贪婪可能导致的可怕后果,警示人们远离贪婪,哈佛的国际事务学教授安东尼·塞奇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1856年,俄亥俄州的亚历山大商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共失窃八块金表,损失16万美元。在当时,这是相当庞大的数目。

就在案子侦破期间,纽约商人罗森到此地批货,随身携带了4万美元现金。当他到达下榻的酒店后,先办理了贵重物品的保存手续,接着将钱存进了酒店的保险柜中,随即出门吃早餐去了。

在咖啡厅里,他听见邻桌的人在谈论前阵子的金表盗窃案,因为这是当时人们议论的热点,所以这个商人并没有太在意。

中午吃饭时,他又听见邻桌的人谈及此事,他们还说有人用1万美元买了两块金表,转手后净赚3万美元。其他人纷纷投以羡慕的眼光说:“如果让我遇上,不知道该有多好!”罗森听到后却怀疑地想:“哪有这么好的事?”

到了晚餐时间,金表的话题居然再次在他耳边响起,等到他吃完饭,回到房间后,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你对金表有兴趣吗?老实跟你说,我知道你是做大买卖的商人,这些金表在本地并不好脱手,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商量看看。品质方面,你可以到附近的珠宝店鉴定,如何?”罗森听到后,不禁怦然心动,他想这笔生意可获取的利润比一般生意优厚许多,于是便答应与对方会面详谈,结果以4万美元买下了传说中被盗的八块金表中的三块。

但是第二天,他拿起金表仔细观看后,却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将金表带到熟人那里鉴定,没想到经鉴定,这些金表居然都是假货,全部只值2000美元而已。直到这帮骗子落网后,商人才明白,从他一进酒店存钱,这伙骗子就盯上了他,而他一整天听到的金表话题,也是他们故意安排的。

正是由于贪婪之心在作祟,商人罗森才会失去分析和判断能力,最终上当受骗,掉进了坏人早就设下的圈套,损失了大量的钱财。

〔哈佛寄语〕

贪得无厌,总容易令人迷失方向,落入别人的圈套,或让人丧失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跌入痛苦的深渊。贪婪就是我们的敌人,也是我们在学习理财时应该努力避免的问题。聪明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审慎思考,避免因贪婪而落入陷阱。

〔哈佛风采〕

在哈佛,不少人都曾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说,他们对于经济的研究是非常深刻的,对经济的运行规律也了解得十分透彻。比如哈佛教师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因提出以GNP的概念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增长变化的一种测度,于197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肯尼斯·阿罗因对总体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于197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瓦西里·列昂季耶夫因提出用于经济的计划和预测的投入产出分析法,于197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等。在获奖之后他们仍旧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培养了大批经济学人才。

Ⅱ即使现在,对手也在不停地翻动书页

哈佛拥有开放的竞争环境,在这里,教授之间、学生之间的竞争不断。在哈佛人的眼中,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自己止步不前时,有人却在拼命奔跑,为了赢得竞争,唯一的方法就是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永远拼搏进取。

你止步不前,有人却在拼命奔跑

在哈佛,学子们经常受到这样的教育:懈怠是奋斗的第一敌人,如果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不思进取,很有可能在不久之后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因为当你止步不前的时候,有人却在拼命奔跑,这就相当于自己在后退。

在哈佛校园中,很少能看到偷懒的学生,因为在这里,处处弥漫着竞争的硝烟,想要保持竞争优势,想要不输给别人就必须前进不息。哈佛学子们牢记学校的教诲,将懈怠作为自己前行的最大敌人,因此,每个人都从不轻易让自己停止进取的脚步,而是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奋斗。

在积极进取的哈佛学子看来,抓紧每天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好每分每秒的时间,努力拼搏,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如果自己止步不前,就很有可能被对手超越。怀着这样的心态,他们无时无刻不抓紧时间刻苦学习,哪怕是在吃饭、走路时也没有完全放弃学习。如下的这些故事,是哈佛人经常用于自我激励的事例。

雨果·布莱克本来是一个文化程度很低的人,他小时候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后来因为机缘而走上了从政之路。在进入美国议会前,他并未受过高等教育,掌握的知识十分有限。起初他也常常因此而被竞争对手嘲笑和打击,可他并没有因此灰心,而是下定决心改变现状,努力学习知识。于是,他每天从百忙之中挤出一小时到国会图书馆去博览群书,包括政治、历史、哲学、诗歌等方面的书。数年如一日,即使在议会工作最忙的日子里也从未间断过,正是因为奋斗不息,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最终成功战胜了无数竞争对手,当选为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

尼古拉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希腊籍电梯维修工,他的社会地位很低,工作也很忙碌,可他始终没有放弃拼搏进取。因为对现代科学很感兴趣,他每天下班后到晚饭前,总要花一小时时间攻读核物理学方面的书籍。1948年,他提出了建立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的计划。这种加速器比当时其他类型的加速器造价便宜而且更强有力。他把计划递交给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做试验,又经改进,这台加速器为美国节省了7000万美元。尼古拉得到了1万美元的奖励,还被聘请到加州大学放射实验室工作,从此,他过上了体面的生活,以前嘲笑他的那些人都觉得很惭愧。

有人常常会以“我只是在业余时间打个盹而已,业余时间为什么把自己弄得那么紧张”来作为懈怠的借口,殊不知,人的差异就在于业余时间。只有学会好好利用业余时间,在对手打盹的时候仍不停止奋斗和拼搏的脚步,才有可能战胜对手。

〔哈佛寄语〕

来到哈佛不意味着你可以安享哈佛学子的荣誉,坐等世界最好的工作来邀请你。要知道,你身边的同学在努力,同时那些无缘来哈佛学习但积极上进的青年也在学习,如果你停滞不前,只是浪费了哈佛这样好的学习平台和自己的生命。

〔哈佛风采〕

哈佛是一所竞争激烈而残酷的大学,学校的淘汰制度非常严苛无情。在哈佛大学,有这样一句口号:在运动中当第一,在学习上争第一,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成为第一!并且被告知“不飞速地奔跑,你就会被甩掉”。

永远走在别人前面

哈佛侧重以培养精英的方式培养学生。哈佛的教授时常教导自己的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最好方法就是永远走在别人前面,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有资格享受美好的生活。

虽然人人都羡慕哈佛学子,并非常向往进入哈佛学习,但哈佛的学习节奏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如果一个才能平庸的人进入了这所学府,同那些才华横溢、刻苦顽强的人一起学习,他就会感到力不从心,这样不仅会被哈佛淘汰,而且还会打击到个人的自信心。在世界上,哈佛不仅以学术闻名,其残酷的竞争机制和对学生的超高要求也是十分出名的。

在哈佛人看来,竞争无处不在,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善于利用一切时间和条件来促成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总之,就是要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哈佛,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在美国的一个边远小镇,居民们用水十分不方便,大家常常要到10里外的地方去挑水喝。

头脑灵活的约翰看到其中的商机,他挑起水桶,以挑水、卖水为业,每担水卖2角钱,虽然辛苦点,还算是一条不错的路子。布朗看了,觉得钱为什么只让他一个人赚呢?也走上挑水、卖水之路,并且将3个儿子也动员起来,当然荷包也鼓了。

约翰想,你家劳动力多,我比不过,索性买来了15副水桶,请了15个闲散劳动力,由他们挑水,自己坐镇卖水,每担水抽6分钱。这样,既省了力气,又多赚了钱。可时间一长,这些挑水工人熟悉了门道,不再愿意被抽成,纷纷单干去了。

思索过后,约翰请人做了5个大水柜车,并租来5头牛,用牛拉车运水,每次50担,效率又提高了,成本也降低了,因此赚了更多的钱。这让其他人看得眼红。人们很快看到“规模经营”的优势,于是纷纷联合起来,或用牛拉车,或用马拉车,参与到竞争中。

然而,正当竞争日益激烈时,人们突然发现,自己的水竟然卖不出去了——原来,约翰买来水管,安装了管道,让水从水源处直接流到村子里,自己只要坐在家里收钱就行了,且价格大幅度下降,一下子垄断了全部市场。

总是走在别人的前面是约翰成功的秘诀。正是由于遇到事情时总能比别人思考得更多、更深入,约翰才能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我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先下手为强。”谁的动作快,谁就能永远走在别人前面,那他获得的报酬也就比别人多。

〔哈佛寄语〕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抓住机遇,有所成就,就要永远走在别人前面、保持竞争优势。因为凡事比别人先行一步,能抓住的机遇可能就会多很多,成功的概率也会不断增大。

〔哈佛风采〕

哈佛有各种类型的学生,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类就是政客学生,像罗斯福、布什、奥巴马等都属于这类。他们在哈佛时基本都是校报校刊、学生政治团体的领袖,就读期间就时常和其他的学生相互学习和竞争,在竞争和切磋中,不少人都悟出了要永远走在别人前面的道理。

Ⅲ学会倾听,与别人进行更有效的沟通

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是哈佛非常重视的一种能力。在不少哈佛人看来,要想有好人缘,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学会倾听比交谈、争辩更重要,因为善于倾听不仅是受人青睐的秘诀,还有助于化解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懂得倾听是受人青睐的秘诀

哈佛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并认为良好的社交和沟通能力是个人应在当前社会中具备的基本能力。同时,哈佛人也意识到,要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十分重要,懂得倾听的人往往更受人青睐。

哈佛大学曾经在《三年教改讨论会最终报告》中指出他们培养学生的标准是不仅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中良好的社交和沟通能力被认为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在长期的实践中,哈佛人懂得,想建立融洽的社交关系,有效地与人进行沟通,先要学会做一名好听众。一位哈佛学子在谈到这点时,讲了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多年前,有一个跟随父母由荷兰移民到美国的贫苦儿童,名叫弗兰克,由于家境贫寒,他在上小学的时候常常需要自己打工赚钱。比如为一家面包店擦窗,给饭店洗盘子等,每个星期只能赚几美元。弗兰克在13岁时就离开学校,充任西联的童役,虽然接受教育的时间非常有限,可他最终成为美国新闻界一个最成功的杂志编辑。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善于倾听,因为善于倾听,他才结识了不少朋友并得到了贵人的帮助。

弗兰克平时尽管工作很忙,可他始终不忘自学,努力进行自我教育。有一次,他买了一本《美国名人传全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随后,他就写信给这些名人,请他们寄来他们童年时代的文字材料。因为这封信写得真挚感人,不少名人收到后都给他写了回信。

弗兰克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他平时从不与人争论,而总喜欢耐心倾听别人说话,因而很受人欢迎。他写信给那时正在竞选总统的加菲大将,问他是否确实曾在一条运河上做拉船童工,而加菲也复信给他;他写信给格莱德将军,询问某一战役的情况,格莱德回信时送给他一张地图并邀请他共进晚餐;他还写信给爱默生并请求爱默生讲述关于他自己的生活。弗兰克不久便和全美最著名的人通信:爱默生、勃罗克、夏姆士、浪番洛、林肯夫人、爱尔各德、秀门将军及戴维斯。弗兰克不仅和这些名人通信,还利用假日去拜访他们,在拜访时也总是说得少而听得多,这令他最终成为名人们家里最受欢迎的客人。这些名人的思想和作为激发了他的理想和志向,改变了他的人生。

多给别人说话的机会,自己多听少说是弗兰克与这些名人交往的首要原则,也是他受人青睐和最终成功的重要原因。

〔哈佛寄语〕

上帝造人的时候,之所以给人一张嘴和两个耳朵,就是为了让我们少说多听。要知道专心听别人讲话是极为重要的,没有什么能比耐心倾听更能打动别人、更容易受青睐的了。要使别人喜欢你,那就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吧!

〔哈佛风采〕

哈佛大学非常鼓励学生善于倾听,因为倾听不仅是与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获取知识的一大途径。在哈佛,每一学年、每一星期都有不少讲座,主讲人来自世界各地,有世界著名的政治人物、在商场叱咤风云的企业家、著名的文化学者和科学家等。如果善于倾听,总能从中汲取不少知识。

善于倾听有助于化解矛盾

在哈佛人看来,善于倾听是一种美德,它不仅是博得别人好感、受欢迎的重要方式,还有助于化解矛盾,使谈话得以顺利进行,令事情得以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