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古今名医针灸医案赏析
20681800000013

第13章 内科病证针灸医案 (2)

第三章 内科病证针灸医案 (2)

肺为娇脏,喜清肃,恶风寒亦恶风热。因肺外合皮毛,最易感受外邪侵袭,使人体毛窍束闭,腠理不通,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气郁,皆属于肺。”肺为气上逆而喘,郁为闭塞,故急性支气管炎是外邪郁闭而致咳喘。暴咳喘息在肺属实,故宜解表透邪,宣通肺气。身柱系督脉经穴,督脉为诸阳之海,又皮毛在表属阳,故针刺此穴既可解表散寒,又能清热肃肺。外邪已除,肺气宣通,咳平喘止。

(五)孙丽娟医案

1990年,一美籍华人,患发热咳嗽住某中心医院,先后服用先锋Ⅳ号2星期,先锋Ⅵ号静脉点滴1周,口服止咳糖浆,川贝精若干,中药汤剂月余,虽热退而咳嗽仍频频阵作,声音嘶哑,喉中介介如梗状,咳痰不畅,咳引胸胁掣痛,夜间尤甚,面色萎黄,纳谷不馨,胸片示两肺下纹理增深。

证由旅途劳累,风寒外邪乘虚侵袭,肺虚邪恋,清肃失司。治拟肃肺止咳,化痰降逆。

主穴取天突、肺俞、定喘。备穴取列缺、丰隆、足三里。电针20分钟后加拔火罐(胸背部隔日交替拔罐),起罐后取硫酸链霉素每0.5g稀释成3ml,选注于主穴,每天1次,3次1个疗程。1个疗程后,咳嗽明显减轻,唯晨起仍频咳,穴位注射2个疗程后基本已瘥。第3个疗程去穴位注射,采用单纯拔罐,巩固治疗4次后痊愈。[孙丽娟.水针疗法验证实录.上海针灸杂志,1996;(03):3-4]

评析:本案为孙丽娟治疗咳嗽验案之一。孙丽娟,1943年生,196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任教。擅长搞中西医结合的水针疗法、穴位羊肠线埋藏、穴位割治、挑治等。善治中西药物治疗无效的疑难杂症。

孙老师曾用此法治疗顽固性咳嗽189例,多为先经中西药物治疗未见显效而转入针灸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有数例经用抗生素数天未效而改用穴位注射后取效的,说明穴位主治作用的特异性,且临床观察到单纯针刺效不显时加用链霉素穴位注射后即刻见效,有的只需注射1~2次咳嗽即释。

三、失音

(一)杜晓山医案

患者,女,29岁。家属代诉:1年前因怀疑丈夫有外遇,精神受刺激后,出现失眠,失语,吞咽不利,舌缩少语至不语,曾赴多家医院诊治,病情无好转,本院五官科查诊为“癔症性失音”,介绍至本科针治。

患者面呈痛苦表情,舌体不能伸出口唇,舌质红,苔净,脉细濡。饮食吞咽不利,听觉正常,四肢运动无异常,失眠。证属风火相煽,筋失所养而致,治予开窍通络,平衡阴阳。

治疗取聚泉(舌面中央)、金津、玉液(上3穴以点刺出血)、百会、四神聪、合谷、内关(留针20~30分钟),连针5次后,舌体已能活动,10次后能伸出口唇及对话,共治疗20次(约30天),舌体活动及对话等均正常,现已恢复工作。[杜晓山.针灸治疗五官科病症验案举隅.上海针灸杂志,2004;(01):3-4]

评析:本案为杜晓山治疗失音验案之一。杜晓山,江苏省无锡市人。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曾任无锡市中医院副院长、院技术顾问、江苏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无锡市针灸学会会长、无锡市中医学会副会长等职。被定为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带教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医60余年来,长期从事针灸专业,有较高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诊断上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治疗上运用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理法方穴施治,特别对针刺手法能博采众长、师古创新,将复杂的古典手法加以提炼改进,赋予新的应用价值。其擅长治疗各种常见病和疑难急重病症,如中风偏瘫、神经系统疾病、妇科病、儿科病、五官科疾病等100多种病症,有较好的或一定程度的疗效。

聚泉、金津、玉液3个经外奇穴又称“舌三针”,功能清泄痰热,开窍通络。操作方法以消毒纱布将舌本夹住,以直径0.35mm或0.38mm针点刺舌面中央,再在舌本下左右静脉上点刺(略放血)即时起针。其对中风舌强语謇症状亦很有效。

(二)杨兆钢医案

乐某,女性,36岁。门诊号:4625。

患者5天前因连续演出,适逢天气变化。自觉咽痛不适,服感冒通无效,2天前竟致发音不能,服多种消炎药无明显减轻,今来针灸科就诊。刻下:咳嗽痰多,质浓稠色黄,咽喉疼痛,音哑难出,峡部充血红肿,扁桃体肿大,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数,诊断暴喑(痰浊热盛)、声带麻痹。治宜宣肺化痰,清音利咽。

取穴:天突透膻中,合谷、丰隆。患者取仰卧位,在胸骨半月切迹内上缘凹陷处取穴,针尖先垂直刺入,进针0.3~0.4寸时针尖转入下方,沿胸骨柄后缘下行,勿向两侧偏斜,深刺3~4寸,使患者胸前有抽紧感,不留针,合谷、丰隆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针刺后患者即能发声,但仍有咽红,扁桃体肿大如前。晚场能坚持演出。针2次后,咽部红肿减退,言语渐清晰,上方治疗5次后痊愈。[倪卫民.杨兆钢芒针典型刺法举隅.中医函授通讯,1999;(06):23-25]

评析:本案为杨兆钢治疗失音验案之一。杨兆钢教授是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芒针科主任、研究生导师,从事针灸临床30余年,尤其擅长用芒针治疗神经、泌尿、消化系统等疾病。

该病是由于用声过度,耗伤肺系津液,阴津不足,则阳气偏亢,复感时邪,致肺失宣肃,声门失于濡润,则声嘶难出,肺气失降上逆为咳,肺津不布,凝而成痰,阳热壅遏于咽喉,则见红肿。以天突刺透膻中,破除了传统理论所载天突穴只可进针0.3~0.5寸的保守观念,大胆进针3~4寸,使该腧穴的功能以充分发挥,产生了止咳降逆、开肺利音的卓效。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宜解表邪、豁痰,丰隆属胃络脾,取以交通脾胃二经,助运化而利水湿,以化既有之痰浊,而杜绝其生痰之源。三穴相辅相成,共达宣肺化痰、清音利咽之功。现代研究也证实,深刺天突可使呼吸功能明显增强,通气量增加,对某些呼吸系统疾病有独特疗效。

四、哮喘

(一)王本显医案

万某,男,70岁,离休干部。1989年8月3日初诊。

主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夜不能平卧,日渐加重。

病史:患慢性咳嗽,喘促已20余年。每年秋冬发病,春夏则好转。近年来,因心情不舒畅,病状日渐加重,春夏季亦出现咳喘发作,尤其今年更甚。现在终日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夜间更甚。过去服中西药后症状有所好转,近3年来服中西药疗效转差。针灸虽然可以减轻症状,但疗效不满意。

检查:患者极度瘦弱,呈现慢性病容,胸呈现桶状,吸气短促,呼气延长,说话费力,坐卧不安。叩诊两胸部呈现明显鼓音,听诊两肺呈现明显哮鸣音。舌苔白腻,两脉沉细无力。

诊断:哮喘(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型。

治疗:调补肺肾,理气平喘。

取穴:肺俞、孔最、肾俞、气海。

操作:电针疗法。肺俞、孔最一组,肾俞气海一组,隔日交替进行。电针波型选具有解痉作用之密波(50Hz),强度以适宜为度,每次治疗15分钟。

第1次治疗后患者症状便明显减轻,经2次治疗后便可以平卧,喘促明显减轻。(引自《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评析:本案为王本显治疗哮喘验案之一。王本显,男,1930年生,辽宁省大连市人。1946年入大连关东医学院学习,1951年毕业后任大连医学院住院医师(助教)。1954年由大连医学院调入中央卫生部针灸所工作。1955年参加全国第一届高等医学院校高级针灸师资班学习与辅导。1956年任主治医师。1962年毕业于中央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曾发表科研论文及译文100余篇,著有《国外对经络问题的研究》、《国外针灸经络研究概况》、《中国专题讲座选》(合作)、《当代国内外针灸研究进展及电子针灸治疗仪的临床应用》以及中译日《经络现象Ⅰ》、《经络现象Ⅱ》等。1980年开始具体筹建并负责《中国针灸》编辑部的工作。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针灸》主编、中华全国中医编辑学会委员、中国针灸专家讲师团成员兼副秘书长、中华针灸进修学院顾问,阿根廷中华针灸学会顾问,美国国际针灸医学院教授等。

患者喘促日久,肺气受损,母病及子,累及于肾,肺肾两虚,愈演愈重。继续用针药治疗,疗效多不理想。故改用电针,通以微量电流,使下焦肾气得以培益,上焦肺气得以调理,故收到良好之疗效。

(二)许帼光医案

某患者,男,65岁。

主诉:胸闷气急不得平卧半天。

病史:患者支气管哮喘已10余年,经常反复发作,服解痉平喘化痰止咳药能缓解,严重时急诊注射肾上腺素能控制,近半年尚平稳,今日劳累复感风寒,哮喘又作,气促胸闷不能平卧,入院后口服、肌注药物均无效,遂请针灸会诊。

查体:痛苦面容,端坐呼吸,张口抬肩,呼吸费力,两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呼吸23次/分,心率98次/分,舌淡苔白脉滑数。

辨证:素有宿疾,正气已虚,卫气不固,劳累后兼挟风寒袭肺,肺失宣肃所致。

治则:急则治其标,宣肺平喘。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中医诊断:哮证。

取穴:大椎,定喘,肺俞,针后拔罐。

方药:小青龙汤合四子养亲汤。

治疗经过:针后,症状大减顿觉轻快,哮喘缓解,呼吸平稳,听诊哮鸣音消失,中药服3剂,自觉症状全消,能平卧,服药二周以巩固疗效,预防发作。(引自名医风采中医药网)

评析:本案为许帼光治疗哮喘验案之一。许帼光,女,汉族,浙江省湖州市人。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六年制)。师承黄文东、张耀卿、张伯讷、张伯臾、张羹梅、吴翰香、顾伯华、夏少农、顾泮池、陆瘦燕、杨永璇等老中医。老师们治学严谨,锲而不舍,行方智圆,各有见地,许氏多有继承。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过敏性疾患,四季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中医认为多由风寒、风热、痰湿阻肺、肺失宣肃、气逆而喘,反复发作,多为本虚标实之证。

小青龙汤是伤寒论著名方剂。麻黄、桂枝辛温发散,配细辛、干姜、半夏温化寒饮,桂枝、芍药可调和营卫,而细辛、干姜、五味子配伍散中收敛,以防正气耗散太过,并助止咳平喘之力。四子养亲汤中苏子降肺气祛痰以止咳平喘,白芥子温肺化痰以止咳平喘,葶苈子开泻肺气以止咳平喘,莱菔子消食化痰以止咳平喘。两方合用止咳平喘作用更强。

大椎为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会穴,可疏解外邪,定喘;肺俞可宣肺补气,解表祛邪。加拔罐可活血行气泄邪,三穴相伍,常可立即止喘,针药同用则取效更快。

(三)孙六合医案

刘某,女,60岁,2002年12月6日初诊“哮喘病史32年,每至秋冬季节发作”,3天前因气候突变,感冒诱发哮喘发作,逐日加重,发作时呼吸困难,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夜半更甚,喉间有痰鸣音,伴咳嗽,咳黄色黏痰,不易咳出,纳食不香,大便干,小便短赤,舌暗,苔黄腻,脉细数。查体:心率85次/分,律齐,双肺听诊布满哮鸣音,血尿常规正常,X线透视两肺纹理增粗,亮度增强。

诊断:支气管哮喘。

治疗取穴:孔最、额旁1线、鱼际、内庭、天突、合谷、尺泽。孔最针尖方向向上,针刺1~1.5寸,针感到胸部时,采用提插捻转泻法运针;额旁1线用平补平泻手法;余穴均用泻法,留针30分钟,隔10分钟行针1次,30分钟后,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控制,呼吸平稳,双肺哮鸣音明显减少,次日来诊,患者自述哮喘未再发作,睡时可平卧,为巩固疗效,又连续针治2个疗程,诸症得除,3个月随访未再发作。[孙国胜.孙六合教授针灸治疗疑难杂症经验.四川中医,2005;(01):2-4]

评析:本案为孙六合治疗哮喘验案之一。孙六合教授为第三届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的专家导师,学验俱丰,诊治均有独到之处,积多年诊疗经验,精研多科疑难杂症,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实践中,擅长应用经络辨证,采用特定穴、创用穴、经穴、头针治疗疑难杂症,立起沉疴。

孔最为肺经郄穴,是经气深聚的部位,临床上郄穴常用来治疗经脉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哮喘发作(急性)取该穴则可理气平喘,取其急则治其标之义;又肺主气,是自然之气与脾胃之气结合为宗气的场所,是气体交换所在地,孔最穴名释为孔,通也,又间隙也;最,甚也,聚也。故本穴善能通窍化瘀止喘。可治疗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导致的肺气壅塞所致的诸类喘证。温补手法可温化痰饮,散寒止咳平喘,标本兼治。额旁1线在前额部,主治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炎、失眠等,针刺额旁1线可宽胸理气平喘,孔最配合额旁1线共奏温化痰饮、祛痰通窍、宽胸理气平喘之功,故诸症得除,疾病痊愈。

(四)肖少卿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