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脾胃病证妙谛
20682000000073

第73章 胃癌(2)

胃癌(2)

17.《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岐伯曰:大积大聚,不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况胃癌之重症、久症乎,胃癌大多体虚明显,即便有邪实,也多虚实挟杂之症,因而治疗上切不可大下之,不可攻之过度,而应当是“衰其大半而止”,颇有临床指导意义。

二、扁鹊《难经》积与聚的区别

1.《难经·五十五难》:“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2.《难经·五十六难》:“心之积,名曰伏梁,起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

战国时期扁鹊的《难经》在《内经》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某些肿瘤的发病原理,并主要从病痛部位的特点、病在脏与在腑、预后情况、病机要点等方面对聚与积作了提纲挈领式的鉴别,可资为现今临床对腹内肿块有良性与恶性的鉴别,也可知前贤早已认识到腹内肿块有良性与恶性的不同。同时对某些内脏肿瘤做了具体描述,其中伏梁、痞气与今日之消化道肿瘤相近,包含了胃癌一病在内。

三、华佗《中藏经》癥瘕积聚

1.《中藏经·阴阳否格论》:“积聚癥瘕杂虫者,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遂乃生焉。……积者系于脏也,聚者系于腑也,癥者系于气也,瘕者系于血也。”

2.《中藏经·阴阳否格论》:“阳气上而不下曰否,阴气下而不上亦曰否,阳气下而不上曰格,阴气上而不下亦曰格。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

东汉时期华佗《中藏经》所论当为癥瘕积聚总的发病机制,是从中医讨论了所有的肿瘤病,其病位在脏腑气血,病因于真气失而邪气并,病机是阴阳不相从,脏腑气血否格不通也。

四、葛洪《肘后备急方》肿瘤特征

《肘后备急方》:“凡癥坚之起,多以渐生,如有卒觉便牢大,自难治也,腹中癥有结节,便害饮食,转羸瘦。”

隋代医家葛洪认识到肿瘤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然而初起时,病人往往难以察觉到,而一旦发觉时多已是晚期,而且肿瘤病人临床上多见不能饮食,并转消瘦,即所谓“恶病质”的表现,胃癌即是如此。

五、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癥瘕的病因

1.《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癥者,由寒温不节,致脏腑之气虚弱,而食饮不消,聚结在内,染渐生长。块段盘牢不移动者,是癥也,言其形状,可征验也。若积引岁月,人皆柴瘦,腹转大,遂致死。诊其脉弦而伏,其癥不转动者,必死。”

2.《诸病源候论·徵瘕病诸候》:“癥瘕者,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与脏气相搏结所生也。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癥。若病虽有结瘕,而可推移者,名曰瘕。瘕者,假也,谓虚假可动也。”

隋代医家巢元方已认识到癥是由于调养失宜,导致脏腑虚弱,在腹腔内自身逐渐生长的肿块,病久出现恶病质。与瘕不同的是,癥之肿块长大质地坚硬而不能活动。

六、赵佶《圣济总录》瘤

宋代《圣济总录》“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平和,无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虚投隙,病所由生。”

从“瘤”的字义上分析,说明体内气血留滞或某些不正常物质的滞留,就可能产生肿瘤疾病,这也是肿瘤一病虽然虚象很多,但仍不可忘记瘤之肿块终是邪实留着而形成的。

七、严用和《济生方》积聚伏梁

1.《济生方·积聚》:“夫积有五积,聚有六聚,积者,生于五脏之阴气也,聚者,成于六腑之阳气也。此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风邪搏之,所以为积为聚也,有如忧思喜怒之气,人之所不能无者,过则伤乎五脏,逆于四时,传克不行,乃留结而为五积。”

2.《济生方·积聚居》:“伏梁之状,起于脐下,其大如臂,上至心下,犹梁之横于胸膈者,是为心积,诊其脉,沉而芤,其色赤,其病腹热面赤,咽干心烦,甚则吐血,令人食少肌瘦,痞气之状,留于胃脘,复大如杯,痞塞不通,是为脾积,诊其脉,浮大而长,其色黄,其病饥则减,饱则见,腹满呕泄,足肿肉削,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

宋代《济生方》承袭了内难及张仲景的思想观点,解析了聚积的发病机制,同时也解析了伏梁的病名,认为伏梁“起于脐下,其大如臂,上至心下,犹梁之横于胸膈者,是为心积”,为后世深入认识本病打下基础。比如《医学入门》也言“心积脐上曰伏梁,言如梁之横架心下,令人心烦,乃火之郁也,忌热药与灸,又肠痈与此相似,但身股背肿,环脐而痛为痈,脾积胃脘稍右曰痞气,言阳气为湿所畜也,令人黄疸倦怠,饮食不为肌肤,仍忌热药。”其所论之伏梁、脾积便包含有胃癌一病。

八、杨士瀛《仁斋直指附遗方论》癌的病状

《仁斋直指附遗方论》:“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

宋代医家杨士瀛对癌的病理形态特征有了初步认识,病性也首次提出了毒的概念,这为后世用苦寒解毒法治疗癌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九、张子和《儒门事亲》伏梁的解析,祛邪法

1.《儒门事亲·五积六聚治同郁断》:“况伏梁证有二,名同而实异,不可不详焉,其一伏梁,上下左右皆有根,在肠胃之外,有大脓血,此伏梁义同肚痈;其二伏梁,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是为根,不可动,动则为水溺涩之病,此二者,《内经》虽言不可动,止谓不可大下,非谓全不可下也,恐病去而有害痞气者。举世皆言寒则痞,《内经》以为湿则痞。虽因饮冷而得,其阳气为湿所畜,以热攻之则不散,以寒攻之,则湿去而寒退矣。”

2.《儒门事亲·五积六聚治同郁断》:“或言余之治积太峻。予曰,不然,积之在脏,如陈之在河江。且积之在脏中,间多着脂膜曲折之处,区臼之处;陈茎之在河江,不在中流,多在汀湾洄薄之地。遇江河之溢,一漂而去。积之在脏,理亦如之。故予先以丸药驱逐新受之食,使无梗死。其碎着之积,已离而未下。次以散药满胃而下,横江之筏,一壅而尽。设未尽者,以药调之,惟坚积不可用此法,宜以渐除,《内经》曰:坚者削之,今人言块癖是也。”

金代医家张子和解析了伏梁证之病名实际上包括两类疾病,一类属肚痈,一类为积聚,不可不明也。并阐发了内经言“坚者削之”的治则理论,认为积病当以丸药驱逐之,使无梗死,次以散药满胃而下,对于初起者可用之,然坚积者不可用此法,可知张从正治疗本病胆大心细,值得后人学习。

十、忽思慧《饮膳正要》饮食

元代《饮膳正要·序》:“珍味奇品,咸萃内腑。或风土有所未宜,或燥湿不能相济,倘司庖厨者不能察其性味而概于进献,则食之恐不免于致疾。”

《内经》云“药以祛之,食以随之”,“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可见合理的膳食对于肿瘤病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胃癌病人其病在胃,饮食调护尤其重要。忽思慧总结了当时膳食的各种知识,深刻地认识到并非凡珍味奇品都对病人有利,所以临床医生,除了要为病人遣方用药外,也要为病人调制合理的膳食。《备急千金要方》即指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

十一、朱丹溪《活法机要》正虚与积聚

《活法机要》:“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若遽以磨坚破结之药治之,疾虽去而人已衰矣,干漆硇砂三棱大黄牵牛之类,用时则暂快,药过则依然,气愈消,疾愈大,竟何益哉,故治积者,当先养正而积自除,……但令其真气实,胃气强,积自消矣。”

元代医家朱丹溪着重阐述正虚在肿瘤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即“壮者无积,虚人则有之”,后世医家大多尊此,从而把扶正以抑癌提到了更高的位置,“养正则积自除”为后世医家认同。

十二、朱丹溪《丹溪心法》积聚痞块的病理

1.《丹溪心法》:“痞块在中为痰饮,在右为食,在左为血块。”

2.《局方发挥·治法辨惑》:“夫气之初病也,其端甚微,或因些小饮食不谨,或外冒风雨寒暑,或内感七情,或食味过厚,偏助阳气,积成膈热,或资禀素实,表实无汗,或性急易怒,阴火炎上,以致津液不行,清浊相干,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于是为痞痛呕吐,噎膈反胃之次第,诸症蜂起,饮食汤液,泥滞不行,渗道蹇涩,大便或秘或溏,下失传化,中焦愈停,积而久也,血液俱耗,胃脘干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饮可行,食物难入,间或可入,入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与胃为近,食虽可入,难尽入胃,良久复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大便秘小,若羊屎然,名虽不同,病出一体。”

元代医家朱丹溪阐述积聚痞块的病理物质是“痰饮”、“血块”、“食积”瘀滞而成。并且认为“津液不行,清浊相干,痰挟瘀血,遂成窠囊”这一病理变化可导致痞痛、呕吐,噎膈、反胃等多种疾病。然病变所在部位不同,则现证不同,如张洁古分吐证为三端:上焦吐者皆从于气,食则暴吐,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或先吐而痛,或先痛而吐,下焦吐者,皆从于寒,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又需细辨之。

十三、戴思恭《证治要诀》痰饮

1.《证治要诀·噎膈证治》:“诸痞塞及噎膈,乃是痰为气所激而上,气又为痰所隔而滞,痰与气搏,不能流通,并宜用二陈汤加枳实缩砂仁各半钱,木香一钱,或五膈宽中散。”

2.《证治要诀·噎膈证治》:“有饮癖,积成块,在腹胁之间,病类积聚,用破块药多不效,此当行其饮,宜导痰汤,何以知为饮?其人先曾病痰,口吐涎沫积水,或素来多痰者是也。又多饮人,结成酒癖,肚腹积块,胀急疼痛,或全身肿满,肌黄,少食,宜十味大七气汤,用红酒煎服。”

3.《证治要诀·噎膈证治》:“心积起脐下,直至心,大如臂,腹热,咽干,心烦,甚则吐血,名曰伏梁,宜大七气汤加石菖蒲、半夏各半钱。”

4.《证治要诀·噎膈证治》:“脾积在胃脘,大如覆杯,痞塞不通,背痛,心疼,饥减饱见,腹满吐泻,足肿肉消,久则四肢不收,名曰痞气,宜大七气汤,下红圆子。”

明代医家戴思恭着重论述了痰饮在痞塞及噎膈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实际上这也承袭了前人的观点,比如《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积饮痞隔。《丹溪心法》“痞块在中为痰饮,在右为食积,在左为血块”,“诸病多因痰而生,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这为后世从痰饮论治胃癌提供了理论依据。

十四、李梴《医学入门》误补致积

1.《医学入门》:“经曰:积聚癥瘕痞满,皆太阴湿土之气,始因外感内伤气郁,医误补而留之以成积。”

2.《医学入门》:“积初为寒,宜辛温消导,大七气汤乌白丸之类。久则为热,宜辛寒推荡,木香槟榔丸通元二八丹之类。”

3.《医学入门》:“气痞能作块成聚,块乃痰与死血有形之物,而成积聚癥瘕一也。”

明代医家李梴认识到治疗失当可促使肿瘤的发病“始因外感内伤气郁,医误补而留之以成积”这一点很有深义,当世之人唯恐体虚,喜服参芪补中,医者也常迎合之,不知害人匪浅矣,《河间六书》也有相同的看法“其为治者,但当泻其过甚之气以为病本,不可反误治其兼化也。”故临证时,邪实自当祛邪,邪不除则正不复。同时论述积证有寒也有热,治疗也不同,深合临床。

十五、张景岳《景岳全书》胃癌病因与病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