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纲(六经)
这个六纲辨证,到目前为止,说法很多很乱的。有用经络解释的,有用六气气化解释的,有用脏腑解释的,有用开阖枢解释的,也有用分部解释的。这其实呢,都是没有完全抓到书中的本意。结果呢,把一部好好的临床经典给搞复杂化、天书化了。
六纲辨证可以说是六大疾病总纲,无论什么病,都跑不出这个总纲。这个法则,很少用到五行的理论,也很少用到内经的复杂的生理理论,它是一个纯粹的临床术。这个六纲,是从阴阳法则发展来的,阴阳是六纲之体,六纲呢,是阴阳之用。后来的中医八纲辨证,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总结的,可惜,失去了六纲辨证的灵魂。
这个六纲,它分阴阳,分出三阴三阳来。周易有一句话,叫乾坤生六子,退位而不用。那么,用谁啊?用这六个孩子了,他阴阳去隐居了。这个六纲就可以看成这六个孩子。讲起来全算上是八个,实际干活的就是六个,呵呵!所以,这个伤寒书,把理论精简实用到了不可再精简的地步,这个六纲—三阴三阳,本身就涵盖阴阳了。所以,我们在临床上,从不给患者说什么阴虚阳虚之类的话,因为太笼统,太虚,抓不到精当的症结。这个六纲,他首先第一点,就是给疾病(无论什么病)进行定位。定什么位呢?疾病的病位!这个位怎么定呢,不外乎上下表里的位置而已。这个上下表里你看看,是不是体现了阴阳属性?
那么,这个位如何来分呢?按阴阳属性,阳在表在上,阴在里在下。之后呢,他把阴阳的表里和上下又各分为表里上下,阴阳表里又各有个半表半里,这是事实啊,所以也要纳入进来。这样呢,阴的:表—里—半表里,阳的:表—里—半表里,归纳成为了六个部位。上—下—中间,也可以按阴阳分为六个层次。什么病都可以按这个方法定位的。这是第一点。定疾病病位。
第二个,病位定了,那么,疾病的性质怎么定呢?还是用六纲法来定。什么是疾病的性质,就是我们传承讲的病性呢?这个病性,就是疾病的虚实属性。这个虚实要细分起来,也是可以成为六种,即阴的虚—实—半虚实,阳的虚—实—半虚实。这个阴阳虚实要和教材上脏腑学说所说的阴阳分开理解,不要混淆!
第一,病位有了,上下表里交叉定位,嘿嘿,有点磁共振的意思。第二,病(态)也有了,就是虚实问题。这个虚实,是对表里上下这个阴阳定位说的。第三,病性,就是指疾病的寒热,阴的寒—热—半寒热,阳的寒—热—半寒热,这是疾病的六个特定性质。伤寒的阴阳,讲的是上下表里。学伤寒一定要先把《内经》那套理论放下。
归纳一下:
阴的:表—里—半表里,阳的:表—里—半表里,归纳成为了六个部位。
阴的:虚—实—半虚实,阳的:虚—实—半虚实,六个状态。
阴的:寒—热—半寒热,阳的:寒—热—半寒热,这是疾病的六个特定性质。
这里,我举个例子,你们就明白了。太阳伤寒证,它怎么用这个六纲理论分析呢?太阳是个表证,伤寒是个寒证,伤寒无汗发热,周身骨节疼,又是个实证,就这样举一反三,简单明了。很简单的辨证手段,结果让人们弄复杂了。
这个应该很简单的,不用像五行那样枯涩绕圈子。那么上下呢?这个上下,没人说过,其实也好理解。上就是表,下就是里,不上不下是中间。把它分内外,也是六个状态。
要记住,六纲分法跟六气没有关系,七情和六淫是病因。这个伤寒学习,我再强调一下,不要乱联系别的什么理论,就是六纲分辨法。就这么精简明了。
这个六纲排序,大概也是后人给搞的。按照先阳后阴的表—半表里—里的顺序排: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厥阴—太阴。这样好理解。现在书上这个排法,个人认为,是后人整理残稿的时候,用《内经》开阖枢顺序去理解安排的。
太阳是表,少阳是半表里,阳明是里。少阴是表,厥阴是半表里,太阴是里。这个阳要入阴,靠少阳来活动,阴要出阳,靠厥阴来沟通。所以,他书上的排法也应该没错,也是正确的。看怎么理解。什么开阖枢的病理概念,这开那合的,临床用不到,白乎白乎,糊弄不懂的行。
附:三阳者,表也、实也、热也。三阴者,里也、虚也、寒也。
阳之表,太阳也。其里阳明也。少阳者表里之中也。
阴之表,少阴也。其里太阴也。厥阴者表里之中也。
此三阴三阳六纲之本义也,以定万病之提纲(病位及性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