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
20716900000077

第77章 辨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 (5)

第十章 辨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 (5)

若痈疽灸之不能发坏者,可服之。未坏者去败酱。已发脓者,纳败酱。服药日七八,夜二三,以多为善。若病在下,当脓血出,此为肠痈也。病在里痛者,服此即不痛。长服治诸疮及疽痔,已溃便早愈,医人不知用此药。发背无有治者,唯服此耳。若始觉背上有不好而渴者,即勤服之。若药力行,觉渴止便消散。若虽已坏,但日夜服勿住药,肿自消散不觉去时。欲长服者,当去败酱。妇人乳痈,宜速服此。

各种疮疡痈疽毒肿,无论是溃烂了,还是没溃烂的,或者要好了还没好彻底的,吃了这个方子,要溃烂的就马上排脓而痊愈,没成脓的,可以内消而马上痊愈。这个方子,唐朝以前,是个名方啊!木占斯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后世就是因为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药,这个好方子才不使用了。据考证呢,这个药,就是骨碎补。不要炮炙,要生的。

木占斯,《名医别录》:味苦,温,无毒。主治邪气,湿痹,寒热,疽疮,除水坚积,血癥,月闭,无子,小儿跛不能行,诸恶疮,痈肿,止腹痛,令女人有子。

骨碎补,微苦涩,温。《日华子本草》:治恶疮,蚀烂肉,杀虫。《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本草正》: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

败酱,辛苦,寒。主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

这个方子,凡是厥阴疮疡,都很有效。凡是痈疽疮疡,即使用灸法也不成脓溃破的,吃了或者成脓,或者内消。它有个使用条件。没化脓的,要去掉败酱,已经化脓,要排脓收口的,必须用败酱。看来,这个败酱草,是促进化脓排毒的。

服药日七八,夜二三,以多为善。这个服法也很特别,你就是当水喝就行了。若病在下,当脓血出,此为肠痈也。是内痈外痈,照单全收!后面的说明,很浅显,很详细。还可以预防疮疡肿毒。凡是身上起肿毒的人,稍感到不舒服,就喝点。那个面部痤疮的,要多喝,这是个古代名方,专治各种顽固疮疡,一定要重视起来。

11. 排脓内塞散

治大疮热退,脓血不止,疮中肉虚疼痛方。

防风 茯苓 白芷 桔梗 远志 甘草 人参 川芎 当归 黄芪 (各一两) 厚朴(二 两) 桂心(二分) 附子(二枚) 赤小豆(五合,酒浸熬之)

上十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千金方)

疮疡溃烂后,气血大亏啊,变成虚寒了,流脓淌血的不收口,不长肉,疼痛的厉害。从方子的配伍看,是少阴太阴合病的疮疡。温补气血营卫,表散而养胃气。夹有阳明热。也是个属厥阴的方子。

赤小豆,酸苦而凉。主下水,排痈肿脓血。

远志,温苦辛。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药症上,没说主治疮疡。其实,它是有这个作用的,双重作用,可以宣散外邪,还能降逆收补,很特殊。

白芷,温苦辛。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白芷也是个不错的药。时方派用它多治疗外感和生肌,委屈它了。这个药还可以美容的。增白祛斑。其他的药,大家基本都熟悉了,就不细说了。

学生:白芷、薏米打粉做面膜,我用过很不错。

要用白芷和土瓜根合用,效果好。

杂疮

1. 论曰:丹毒,一名天火,肉中忽有赤如丹涂之色,大者如手掌,甚者遍身有痒有肿,无定色。有白丹者,肉中肿起,痒而复痛,微虚,肿如吹状,瘾疹起也。有鸡冠丹者,赤色而起,大者如连钱。小者如麻豆粒状,肉上粟粟如鸡冠肌理也,一名茱萸丹。有水丹者,由遍体热起,遇水湿搏之结丹,晃晃黄赤色,如有水在皮中,喜着股及阴处。此虽小疾,不治令人至死。(千金方)

现代的概念是这样的: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千金》论的那几种丹毒,红者为实热,白者为虚,最后那个水丹,是湿热。这个病,一般不管是什么类型,通通都可以用漏芦连翘汤内服解决。总之,你要用六纲去辨证的。还有一个外用的方子,很平常,疗效也不可思议。

2. 治诸丹神验方

以芸薹菜熟捣,厚封之,随手即消。余热气未愈,但三日内封之,瘥止。纵干亦封之不歇,以绝本。余以贞观七年三月八日于内江县饮多,至夜睡中觉四体骨肉疼痛,至晓头痛目眩,额左角上如弹丸大肿痛,手不得近,至午时至右角,至夜诸处皆到,目遂闭合不得开,几致殒毙,县令周公以种种药治不瘥,经七日余,自处此方,其验如神,故疏之以传来世云耳。(千金方)

芸薹菜,就是我们吃的那个油菜。我们天天吃,就是不知道它还有这个功用。外用可以清热解毒,按西医的话说,可以消炎。捣烂外敷,干了就换。孙思邈得过,县太爷百般侍候,用遍了方法也不行,还是他自己解决了。以后见到这个病,告诉病家,回去用油菜捣烂了外敷去!病重的,还是要给吃几付漏芦连翘汤的。

3. 论曰:瘭疽者,肉中忽生点子如豆粒,小者如黍粟,剧者如梅李,或赤、或黑、或青、或白,其状不定,有根不浮肿,痛伤之应心,根深至肌,经久便四面悉肿疱,黯熟紫黑色,能烂坏筋骨。若毒散,逐脉入脏杀人。(千金方)

这个说的很像后来外科说的脱疽,也就是西医说的血栓性脉管炎。肢节发黑,溃烂脱落,疼的要命,任何止痛方法都无效。最后毒气扩散,就会死亡。不扩散,也会疼死你。疼痛,西方叫做“精神折磨”,真的能疼死人的。很多病,你能够给止住疼,你就赢了一半。

4. 其病喜着十指,故与代指相似,人不识之,呼作代指,不急治,亦逐脉上入脏杀人。南方人得之,皆斩去其指。初指头先作黯疱,后始肿赤黑黯,瘆痛入心是也。治瘭疽着手足肩背、累累如米起色白,刮之汁出,瘥后复发方。

治瘭疽方:

黄芪(六分) 升麻(四分) 款冬花(二分) 附子 苦参 赤小豆 (各一分)

上六味为末,酒服方寸匕,稍加,日三服。(千金方)

看看这个方子,是少阴、太阴、阳明合病的方子。附子,建议生用,否则,不会有效果的。

学生:入散剂也生用?

是的。这个病,有阳明热的,可以用漏芦连翘汤。有虚寒逆冷的,可以用当归四逆汤。也可以用治疗痈疽的那个变阳汤。要根据辨证,来灵活的去合方。这就要看你的辨证手段了。只要会合方就行,不必乱加减。要是到了严重阶段,脱落坏死,怕是很难治疗了。

学生:是以头一个方子为主方吗?

是的,那几个方子都可以用。要辨证用。

5. 代指者,先肿焮热痛,色不黯,缘爪甲边结脓。剧者,爪皆脱落。此谓之代指病也。但得一物,冷药汁拓渍之佳。若热盛服漏芦汤,及拓渍之。敷升麻膏亦可。针去血,不妨洗渍涂膏也。(千金方)

三黄膏(自拟)

治诸热毒疮疡,已溃未溃皆者。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漏芦、冰片、芒硝、白及、雄黄等份。共研末,香油调敷。

代指,就是现在西医说的甲沟炎一类的。要是严重了,也会烂掉的。要是引起了毒火,可以用漏芦连翘汤内服解毒。外用升麻膏。这个升麻膏目前是缺药,配不全的。因此献出一个我的专方来。一切疮疡毒肿,只要是阳性的,敷上就好。但是严重化脓而不溃破的,要切开排脓才行。然后再外敷。

6. 有恶肉病者,身上忽有肉如赤豆粒,突出便长,推出如牛马乳,上如鸡冠状,不治自长出不止,亦不痛痒,此由春冬时受恶风入肌脉中,变成此疾,治之宜服漏芦汤,外烧铁烙之,日日为之,令焦尽,即以升麻膏敷上,积日乃瘥。(千金方)

这个病,类似于现代的皮肤赘物,或者皮肤肿瘤。他说了,此由春冬时受恶风入肌脉中,变成此疾。

学生:瘊子?

呵呵,也算。治疗啊,还是用漏芦连翘汤。外用烧灼法,现在是用激光了,烧灼后,贴药膏,用那个三黄膏就行。

7. 又有赤脉病者,身上忽有赤脉络起陇耸如死蚯蚓之状,视之如有水在脉中,长短皆逐脉所处,此由春冬受恶风入络脉中,其血肉瘀所作也,宜五香连翘汤及竹沥等治之。刺去其血仍敷丹参膏。(千金方)

这个,类似现代的脉管炎、静脉炎等。是血管病变。

学生:静脉曲张?

是的。用药,就用漏芦连翘汤就行,五香连翘汤配不起的,太贵了。用针把瘀血放掉,然后外敷三黄膏就行。严重的不要轻易治疗,会溃疡而不愈合。

学生:用放血的方法效果也不错。

是的,轻的可以。

8. 恶核病者,肉中忽有核累累如梅李核,小者如豆粒,皮肉疼痛壮热恶寒是也。与诸疮根瘰疬结筋相似。其疮根瘰疬因疮而生,是缓无毒。恶核病卒然而起,有毒,若不治入腹,烦闷杀人,皆由冬月受温风,至春夏有暴寒相搏,气结成此毒也。但服五香汤主之。又以小豆末敷之,亦煮汤渍时时洗之,消后以丹参膏敷之,令余核尽消。(千金方)

恶核病,是一种急性的病,是淋巴结肿大。鼠疫多见啊。很危险的,内服漏芦连翘汤,外用赤小豆外敷,或者用漏芦连翘汤煮汤外洗,等消得差不多了,就用那个三黄膏外敷去根。这个病不常见,但是要知道怎么治疗。

9. 凡恶核初似被射工毒,无常定处,多恻恻然痛,或时不痛。人不痛者即不忧,不忧则救迟,救迟则杀人,是以宜早防之。尤忌食鸡、鱼、猪、牛、马、驴等肉。其疾初如粟米,或似麻子,在肉里而坚似疱,长甚速。初得多恶寒,须臾即短气,取吴茱萸半斤作末,水一升和,绞取汁,顿服,以滓敷上,令毒散,即不入腹也。(千金方)

射工,是水中的一种毒虫,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也没有考证出来。他说,恶核,和中了射工毒证候类似。治疗的时候,可以用吴茱萸一味,可以救命的。吴茱萸,大辛大热,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它可以解表,还能温里降逆去水饮。

10. 凡病喜发四肢,其状赤脉起如编绳,急痛壮热。其发于足,喜从腨起至踝,亦如编绳,故云病也。皆由久劳热气盛为湿凉所折,气结筋中成此病也。若不急治,其久溃脓,亦令人筋挛缩也。若不溃,其热气不散,多作趺病,漏芦汤主之。泻后锋针数针去恶血,针泻其根,核上敷小豆末,取消为度。又用治丹法治之。若溃,敷膏散一如痈法。(千金方)

这个病,类似于血管病或者肌腱炎证。溃烂了,可以造成肌腱挛缩。没有溃烂的,后遗症就是行步困难。一般多发生于小腿部。治疗,还是用漏芦连翘汤泻去毒邪。然后用针放血,用赤小豆研末外敷。或者用那个油菜外敷。如果溃烂,外敷三黄药膏。

11. 凡附骨疽者,以其无故附骨成脓,故名附骨疽。喜着大节解中,丈夫、产妇喜着髀中,小儿多着脊背。大人急着者,先觉痛不得动摇,按之应骨痛,经日便觉皮肉渐急,洪肿如肥状是也。小儿才手近便大呼,即是肢节有痛候也。大人缓着者,先觉肌烘烘然,经日便觉痛痹不随。小儿四肢不能动摇,亦如不随状。(千金方)

这个病比较多见,类似西医的骨结核、骨髓炎。多生于大关节的周围。有缓急之分。成人多生于胯骨部位,小儿多见于脊柱,实际上也并非都是如此。可以溃烂成漏道,缠绵不愈,溃穿入骨,有的还有坏死的骨头排出。

12. 凡人身体患热,当风取凉,风入骨解中,风热相傅,便成附骨疽,其候嗜眠沉重,忽忽耳鸣,又夏秋露卧,为冷所折,风热伏结而作此疾。急者热多风少,缓者风多热少。小儿未知取风冷,何故而有此疾?由其血盛肌嫩为风折之,即使凝结故也。凡初得附骨疽,即服漏芦汤下之。敷小豆散得消。(千金方)

这条讲的很明朗,病因和症状都很清晰。凡是刚得的,马上服用漏芦连翘汤,外敷赤小豆散,就会痊愈的。

13. 有久痈余疮,败为深疽者,在腨胫间喜生,疮中水恶露寒冻不瘥,经年成骨疽,亦名胻疮。深烂青黑,四边坚强,中央脓血汁出,百药不瘥,汁溃好肉处皆虚肿,亦有碎骨出者,可温赤龙皮汤渍。夏月日日洗,冬月四日一洗。青肉多可敷白闾茹散。食去恶肉,可三日一敷之止。后长敷家猪屎散,得瘥止。取猪屎烧灰作末如粉,至疮中令满,白汁出吮去,随更敷之瘥止。若更青肉,复着白闾茹散,如前法家猪屎散取平复。凡骨疽百药不瘥者,可疮上以次灸之,三日三夜便瘥。

白闾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