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便秘防治一本通
20717500000018

第18章 脾肺气虚型便秘 (1)

第五节脾肺气虚型便秘 (1)

主症: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

兼症: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

舌脉:舌淡苔白,脉弱。

一、治疗要义

气虚则肠运无力,故大便不干,虽有便意,但便则无力,用力则汗出,气短、便难推出;面色白,倦怠无力,动则气促,舌淡苔薄,指纹色淡均为气虚之象。

治法:补气润肠通便。

二、代表方剂

1.四君子汤

[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各9g,炙甘草6g(水煎服)。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证便秘。面色萎白,语音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方析] 本方主治脾胃气虚。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气不华色,故面色萎白;脾主四肢肌肉,脾失健运,水谷精气不能养四肢,故见神疲乏力,肢体倦怠;脾为肺之母,生养肺金,脾气一虚,则肺气先绝,故症见少气懒言,语音低微。脾失健运,胃纳不振,湿浊内生,故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不足之象。

脾胃气虚,运化无权之证,治宜补气健脾,以复其运化受纳之职。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甘恶苦,喜补恶攻,喜燥恶湿,喜运恶滞。方中味甘性温,大补五脏元气的人参为君,补脾之虚,健脾养胃。白术甘苦温燥,甘温补气,苦温燥湿,既补脾胃之虚,又化脾虚所生之湿,助脾动化,符合脾喜燥恶湿之性,有人称其为“脾脏补气之第一要药”(《本草求真》)方中用之以健脾燥湿,为臣药。茯苓渗湿健脾,为佐药。参、术同用,益气健脾之力倍增;苓、术同用,一走一守,除湿化浊之功益彰;参、术以补虚为主,茯苓渗湿泻浊,3味同用,一补一燥一泻,补中寓泻,补中有行,补而不滞;补中有泻,补不助邪,泻不伤正。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效。本方药虽4味,但补、燥、行并用,与脾喜甘、喜燥、喜运的特性相宜,能使脾胃之气旺,中焦之湿浊除,则运化复健。且药性平和,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泻不伤正,犹如君子谦和温厚之德,故方名“四君”,被后尊为补气的基础方。

2.补中益气汤

[组成] 黄芪18g,党参10g,当归6g,橘皮8g,升麻4g,柴胡4g,白术9g,炙甘草6g(水煎服)。

[功用]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脾胃气虚证便秘。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白,脉大而虚软。

[方析] 本方治证系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下陷。《脾胃论》说:“饮食不节则胃病”,“形体劳倦则脾病”。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运化不及,故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薄;气虚下陷,清阳不升,故脱肛、子宫下垂等;脾胃居于中州,为升降之枢轴,脾胃虚弱,枢轴不运,加之清阳不升,变生湿浊,流注下焦,阻隔阴阳水火之升降,使阳气内郁而不得泄越,故身热自汗;但内伤发热,时发时止,手心热甚于手背,与外感发热、热甚不休,手背热甚于手心者不同。舌淡苔白,脉虚者皆为气虚之象。

上述诸证皆因脾胃气虚所致。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得阳始运,以升为健,且脾喜补恶攻,喜燥恶湿,喜甘恶苦,喜运恶滞。故治宜用甘温性燥之品,以补益脾胃之气,升举下陷之清阳,恢复脾胃运化之职。正如《脾胃论》中所云:“伤其外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脾肺经,补中益气,升举阳气,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当归养血和营,与黄芪相伍以补气生血;陈皮理气和胃,醒脾助运,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为佐使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使药。方中诸药,补益、升提、燥湿、行气兼顾,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且能燥脾之湿,补不壅中,使脾气旺,清阳升,运化健,气血生,元气充,则诸证自愈。

三、临床效方

1.白术天花粉汤

[方药] 生白术15~120g,天花粉15g,火麻仁、郁李仁、桃仁、当归各10g,瓜蒌仁、何首乌、陈皮、莱菔子、肉苁蓉各15g。

[加减] 反酸去陈皮,纳差加三仙各10g,腹胀加枳实15g,槟榔10g;腹痛加延胡索10g,川楝子15g;失眠加柏子仁10g,酸枣仁15g;痔疮、肛裂,加槐米20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 健脾行气,润肠通便。

[应用] 临床治疗158例,治愈126例,有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4%。

治验:孙某,女,57岁。主诉,便秘12年。患者12年前出现便秘,曾四处求医,一直未愈。曾服用火麻仁丸、何首乌膏、芦荟胶囊、番泻叶、蜂蜜、酚酞片,服时有效,停服如旧或更甚。来诊时患者身体消瘦,脘腹隐痛,腹胀纳差,不反酸。患者害怕吃饭,无论什么食物,吃后大便都干结如羊粪,害怕如厕,每次如厕需用手协助方可便下。舌淡苔微黄,脉沉细。诊断:脾虚便秘。治法:健脾消积,润肠通便。用白术天花粉汤:加三仙各10g,枳实、川楝子各15g,嘱患者忌食辛辣。二诊7月7日:服药后大便改善,纳食增加,腹已不痛,稍有腹胀,病情好转,改生白术30g,守原方续服3剂。三诊7月11日:患者大便正常,饮食正常,无腹痛腹胀,继服6剂,巩固疗效,随访2年未复发。

[体会] 方中白术天花粉健脾润肠为主药,尤其生白术得心应手,最为神妙。生白术根据病情15~120g,灵活应用。配伍得当,疗效独特。单味生白术研末,每次服10g,每日2次,疗效亦佳。根据经验天花粉能增加肠蠕动,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方中火麻仁、郁李仁、瓜蒌仁、桃仁润肠通便;当归、何首乌、生津润肠;陈皮、莱菔子理气健脾;肉苁蓉、温阳润肠尤适用于老年患者。

[方源] 曹振爱,等.白术天花粉汤治疗习惯性便秘158例.陕西中医,2005;26(1):57

2.补脾宣肺汤

[方药] 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20g,甘草10g,麦冬10g,黄芪15g,党参10g,白术50g,生地黄10g,当归10g,桃仁10g,火麻仁10g。

[用法] 生石膏捣碎以冷水2 500ml先煎10分钟,后再加入其他药物煮沸20分钟,倒出头煎药液再煎1次,2次煎出液合并约500ml,早、晚各服250ml,每日1剂。顽固性便秘每日1.5剂,早晨和中午服1剂,每次250ml,晚再煎1剂,临睡前服250ml,每日服3次,6天为1个疗程。

[功效] 益气补脾,宣肺通便。

[应用] 临床治疗68例,痊愈23例,显效35例,有效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治验;李某,男,62岁。大便困难3年余。近半年来,3~7天才解便1次,且较困难,常四肢酸懒乏力,腹部不适。经用上述导泻药物及多方求治未见好转,于2002年5月8日来诊。查体:年老体弱,稍消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脾虚肺燥,治宜益气补脾,宣肺通便。服补脾宣肺汤3剂,每日1.5剂,日服3次,2天后患者复诊,自述服药1.5剂后,腹内辘辘作响,8小时后解大便1次,先干后软成形,3剂尽,大便每日1次,无任何不适感,再取上方4剂,每日1剂,每日2次,巩固疗效。停药4个月追访,大便每日1次,无不适。

[体会] 便秘的发生由燥热内结,情志失和,气机郁滞,气血两虚,下元亏损所致。根据临床观察,长期便秘多为气阴两虚,热结相兼之虚中夹实。且脾主运化,脾虚运化无权,传送无力,往往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唐宗海《医经精义·脏腑之官》曰:“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便秘与肺的关系密切,当塞因塞用,以补开塞,治宜补脾生血,宣肺通便的治疗原则,自拟补脾宣肺汤治疗。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补脾气以益肺气,培土生金滋养肺脏,且重用白术,使健脾补脾,敷布津液之力更宏;肺主一身之气,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故配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麦冬辛凉宣泄,滋阴润燥,清肃肺气,有助于大肠经络之气宣通,改善其血液循环,以恢复其正常的功能传导;生地黄配当归滋阴养血,气虚血行缓慢多有淤滞,故用当归配桃仁活血通络润肠;火麻仁质润多脂,起到润燥滑肠生津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脾,宣肺通便之功。

[方源] 柴守方.补脾宣肺汤治疗便秘68例.河南中医,2004;24(6):42

3.白术通便汤

[方药] 生白术60~120g,当归20~40g,生地黄20~40g,枳实20~30g,升麻6~12g,甘草10~20g。

[加减] 若气虚,加黄芪、人参、太子参;血虚,加熟地黄、白芍、何首乌;阴虚,加玄参、麦冬、火麻仁;阳虚,加干姜、附片、肉苁蓉;气滞,加厚朴、木香、莱菔子;实热,加大黄、芒硝、番泻叶。

[用法] 水煎服,煮沸20分钟。煎熬3次,每日1剂,将药液混合后,分3次口服。7天为1个疗程。

[功效] 益气生津,滋阴养血,润肠通便。

[应用] 临床治疗66例,服药1~2个疗程,临床治愈46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全部患者服药后均无不良反应。

治验:蒋某,男,78岁。反复大便干燥,排便困难11年,加重6个月。素嗜烟酒,喜食辛辣。11年前因流感高烧,病愈后出现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曾用果导片、开塞露等,可暂时缓解。6个月前行直肠癌手术、化疗后,便秘加重,大便7~10日1次,粪质干结坚硬如羊屎。服用前药无效,乃就诊。见其形体消瘦,神倦疲乏,语声低微,表情痛苦,述已5日未排便,左下腹可扪及硬结包块,舌红苔少乏津,脉沉细无力。便秘屡下,耗伤肠液;手术化疗,耗伤气血,导致大肠干涩,传导无力,糟粕内停不行,大便燥结难解。治宜补气养血,滋阴生津,润肠通便,方用白术通便汤加人参、生何首乌、火麻仁7剂。药物:白术100g,当归30g,生地黄30g,枳实30g,升麻10g,人参15g,生何首乌30g,火麻仁30g,甘草10g。20日复诊,述服药2剂后解大便1次。今日粪便变软,排便困难减轻。效不更方,续进7剂。27日再诊,述药后大便柔润软和,易于排出,2~3天1次。病将痊愈,嘱再服原方7剂,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复发。

[体会] 《儒门事亲》曰:“胃为水谷之海,日受其新以易其陈,一日一便乃常度也。”便秘即大便秘结不通,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素问》:“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便秘的形成主要在于大肠传导失常。大肠积热,耗伤津液,肠道干涩;大肠气机郁滞,通降传导失职;气虚大肠传导无力;阴血亏虚,肠失濡润;阳虚不能蒸化津液,温润肠道。均可导致大肠传导失常,糟粕内停不行,形成便秘。方中白术性温,味甘苦,益气补脾,生津润肠,大剂量重用,以通大便。且传统习惯用于治疗脾虚泄泻,谓多用可致便秘。然而临床重用白术反能通便。

白术通便,《伤寒论》179条有“大便坚硬加白术四两”的记载;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术有“促进肠胃分泌的作用”,“使胃肠分泌旺盛,蠕动增速”;临床实践证实大剂量白术治疗便秘,能使大便变润、变软,容易排出。当归性温,味辛甘苦,养血和血,润燥滑肠;生地黄性寒,味甘、苦,清热生津,滋阴润燥;白术伍归、地,温通配凉润,通调大便,其效更佳,且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共为主药;枳实宽肠下气,通腑荡浊;升麻轻宣清气,升清降浊。升麻、枳实,一升一降,两药同用,意在调理脾胃升降,遂其胃肠通调,以协同主药通调大便;甘草益气生津,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生津,滋阴养血,润肠通便之功。临床运用并不引起腹泻,且无复发之虞。

[方源] 杨国荣.自拟白术通便汤治疗便秘66例.河南中医,2004;24(9):43

4.归芪枳术三仁汤

[方药] 生黄芪15~30g,当归15~20g,白术20~30g,炒枳实6~10g,火麻仁20~30g(打),杏仁10~15g(打),郁李仁10~15g(打)。

[加减] 体质健壮,偏于肠道实热者,加大黄、生地黄;偏于肠道气滞者,加厚朴、乌药、槟榔;偏于脾虚气弱者,加党参、太子参;偏于脾肾阳虚者,加肉苁蓉、熟地黄、附片;偏于阴虚肠燥者,加熟地黄、酸枣仁、柏子仁、玄参、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