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步入中医之门2
20718300000017

第17章 手太阴与手阳明经辨证 (2)

第9章 手太阴与手阳明经辨证 (2)

孔某某,男,50岁,教师,1987年6月30日初诊。患大便秘结已年余,每5~6日一行,便时十分困难,需1小时左右,****常因之出血,经多方调治如用果导(酚酞)、比沙可啶(便塞停),中药生大黄、番泻叶,成药麻仁丸。有时虽能一时见效,但停药后便秘依旧,且有时更剧,剧则用开塞露也不能下,常用手指挖出,十分痛苦。除大便秘结外,更有咽干、鼻燥、口渴,在一年中以秋季更为严重,饮食尚佳,睡眠欠安。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证属肺阴不足,不能下润大肠,治宜滋养肺阴、利气润下。处方:

南沙参12g,北沙参12g,麦冬10g,杏仁10g,郁李仁10g,柏子仁10g,炙紫菀20g,熟地黄12g,云茯苓12g,桔梗10g,厚朴花6g,芦根20g。

梨膏1瓶,每日服2次,早晚用开水冲服,空腹服下。

7剂,并嘱忌食辛辣、熏烤食物,戒烟酒。

二诊:7月6日。大便3日一行,质亦转软,能顺利而下,口渴、咽干等亦轻,效不更方,再以原方继进半月,再观动静,半月后病人喜形于色,告知便秘已愈,每日一行能顺利通下。嘱其煎剂可停,再服梨膏1个月,以资巩固。

(孟景春. 孟景春临床经验集.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7:14)

评析:为什么有时候阴虚便秘我们采用润肠通便不能取效,就是未能考虑肺与大肠的关系。经云:“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肺主输布津液,如若肺燥不能正常的宣发,则体液不能敷布,无以转输,不能下润大肠,故肠燥而便秘。本例患者,咽干、口渴、鼻燥、大便秘结且以秋季为甚,肺阴虚当无疑,其治之法,在养肺阴佐以润肠通便之品的同时,要加上宣肺之品,如桔梗、紫菀等,有人形象的把宣肺通便的方法比为“提壶揭盖”,怎么说?就是说这种治法就好像我们倒水一样,要想水从水壶嘴中流出的顺畅,最好把壶盖打开,盖打开了,就有气压进去了,水流自然会很畅。这个病例可以说是一个“下病治上”的代表。古书云紫菀能通便,其道理就在此。但要注意用紫菀要量大,蜜炙。这是用药法门,当谨记。

临床上很多中医治疗习惯性便秘,最喜欢用通下之法,图一时之快,但是,药停病又反复,就是没能好好地掌握中医治疗的关键,像治便秘的济川煎等,其配伍就是利用了升清降浊的方法,这些治疗方法比那些见便秘只知通便的医生来说,高明了很多。见便秘只是通便的医生,最多只能说是“下工”或“粗工”。

通过以上两个病例可以看出,脏腑之间的病理生理可以通过经脉相互影响,我们也可以通过经络之间的络属关系,充分地考虑到脏腑之间、脏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各种更为确实有效的治疗大法。

(三)咳喘痰积为患,何以消食建功

在我们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大家都学习过“培土生金”一法,为什么健脾胃可以补肺气?老师们多告诉我们,脾属土,肺属金,按五行生克来说,土生金。《内经》不是说了嘛,“虚则补其母”。其实,这种拘泥于五行学说的分析,常常会局限我们思维的拓展,肺虚可以治胃,而肺实就不可以治胃吗?有些人啊就会说,《内经》“实则泻其子”,我们来演绎一下,肺属金,金生水,水为金之子,水属肾,肾藏精,古人说“肾无泻法”,这一绕啊,岂不走进了死胡同。真是这样吗?我们还是来看一个病例,然后一起讨论。

张某,男,8岁。1995年4月就诊。患儿1年前因纳凉而致咳嗽,痰多,多方医治,疗效欠佳,且逐渐加重,某医认为咳喘日久,胸脘满闷,投止嗽散以降逆化痰,结果无效。另医以定喘汤调之,然病如故。特来求诊:症见咳喘痰多,色白而黏,胸满闷,脘腹胀满,纳差,苔黄厚腻,脉滑。胸透提示:心肺无异常。诊为积滞所致的咳喘。追问病史,得知患儿饱食肉类所致。治以消积导滞,化痰止咳平喘,方选保和汤加减,12剂药尽病愈。

(黄甡,邢新婵.黄明志教授治疗小儿咳喘的经验.陕西中医,2006,27(10):1257)

评析:咳喘理当治肺,前医循规久治无效,为何无效?详查细诊,追根求源,患者具有脘腹胀满,纳差,苔黄厚腻,脉滑等食积中焦之证。中焦食积为何会导致咳喘呢?我们知道“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人体的气机升降,气血顺达,无不需以经脉为通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矣”,肺胃通过经络紧密相连,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肺气不降,势必导致胃气也不顺达,所以有降肺气以治呃逆之法。中焦有病,气机不和,胃气上逆,也势必会通过经脉影响到肺的肃降。患儿饮食不节,过食肉类,以致积滞于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犯肺;痰湿滋生,上渍于肺,肺气失宣,故咳喘痰多。苔黄厚腻,脉滑均为积滞于中之象,方用保和汤加减,以达和胃降逆、祛痰止咳之功,使胃运化升清,肺气宣发通降,不治喘而诸症悉除。正所谓“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四)呃逆病位在膈,为何治肺有效

我们在学习内科的时候就知道,呃逆病位在膈,系胃气不降,上逆动膈所致,西医学说是膈肌痉挛。治呃逆的时候,我们十分强调降逆和胃,但有时取效并不理想,在方中加入宣畅肺气的药物则效果迥异。

刘某,男,30岁,2007年5月6日初诊。患慢性胃炎3年,常感胃脘不适,近期常呃逆,发则呃逆频作,呃声宏亮,发时感喉部气逆上冲,胸中烦闷,口渴,大便正常,小溲微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滑。此乃热郁胸膈,以致肺胃之气冲逆所致。治宜清泄肺胃之热。方以橘皮竹茹汤化裁。处方:

苇茎30g,枇杷叶10g,黄芩10g,桑白皮10g,桔梗10g,瓜蒌皮10g,橘皮各10g,竹茹15g,甘草3g。5剂。

二诊:呃逆已止,前方再进3剂以巩固。

分析:“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这段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肺在上,膈在中,胃在下,三者在经络上紧密相连,在病理上也可以通过经络的相互络属,互为影响。为什么呃逆使用治肺的方法可以取效?其肺经的经脉循行为其组方立法的基础,肺气不宣、胃气不降,均通过手太阴肺经影响膈间的气机,由此引发呃逆。此例肺热扰及胸膈,致使膈胃之气上逆。方用黄芩、桑白皮清肺膈之热;芦根、竹茹、枇杷叶清肺热、和胃气以降上逆之气,陈皮理气和胃,瓜蒌皮、桔梗宣肺宽胸,以畅膈气。处方用药乃从经脉入手,谨守病机,故能良效。

疾病的发生,气机升降失调为其主要的病机之一,从经脉、络脉和经别的循行规律可以看到,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是由其内在联系决定的,相表里的脏腑之间经脉相互属络,络脉在体表相互沟通,经别在体内相互联系并形成六合关系,循环路径上阴阳表里相贯。这样,通过经脉、络脉和经别的联络,形成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好经络学说,利用经络脏腑之间的络属关系进一步分析病机,常常能使我们在治疗上思维得以拓展,从而大大的提高临床效果。

(五)喘咳依时辨证,十年之苦得释

何某,女,59岁,1984年3月27日初诊。素有支气管炎病史。每天上午5~7时即发咳喘,7时以后勿药亦平,十年之苦从未得释。痰白黏时夹血,舌淡苔黄较厚,脉滑数。医者先以金水六君煎加减,但药过复作。又以《金匮要略》麦门冬汤降其火逆之气亦未闻佳音。众多止咳平喘药杂投未效。后思其卯时气血注入大肠,又为阳明燥金当令之时。苔黄脉滑数者,阳明郁热之象。阳明之热得主气所助,其燥热之气,由腑及脏,上迫于肺,于是喘咳以时而作。所谓“当其时而痛”是也。前以一般止咳平喘药实为扬汤止沸,当以上病取下之法改投小承气汤合小陷胸汤合方。4剂后下黏液便数巡,苔退脉缓,卯时咳喘皆止,且随访半年未发。虽未能尽愈其病,但卯时咳喘十年之苦得释矣。

[李继贵. 鉴辰别时疗宿疾.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85(3):39]

初未从卯时喘咳识证,忽视了喘咳发作的时间性,故诸治罔效。后以十二时辰经脉脏腑气血旺衰和五行十二时配属脏腑辨证,识其卯时咳喘而治,结果显效,说明发病的时间因素在辨证上不可轻视。案中提及上病下取法是咳喘表现在上,病在肺,肺脏居上,此谓上病,用下法祛除腑中秽浊之物,以除燥热之气上迫于肺,此为下取。临床多种疾病可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