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危重综合征(2) (3)
颅内压增高原因有多种,如青光眼、高血压危象、颅内占位性病变等,故须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并进行头颅CT或MRI影像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因,有条件者可行颅内压有创及无创监测,必要时可行腰穿、脑脊液检查以辅助诊断,这样才能避免漏诊或误诊。典型的颅内高压综合征具有头痛、呕吐及视盘水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视盘水肿最为客观,依据这一体征,诊断不难。但在急性颅内压增高或慢性颅内压增高的早期,多无视盘水肿,患者可能仅有头痛和(或)呕吐。容易误诊为功能性疾病,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应慎重对待每一个头痛和(或)呕吐患者,警惕颅内压增高的可能。
第十一节 高血压脑病
本病见于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血压突发急骤升高,导致脑小动脉痉挛或脑血管调节功能失控,产生严重脑水肿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发病机制有两种学说:①脑血管过度调节或脑小动脉痉挛学说,动脉压极度增高,脑小动脉痉挛,使流入脑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减少,导致脑缺血,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和破裂;②脑血管自动调节崩溃学说,即血压达到一定上限时,自动调节机制破坏,结果脑血流量增加,血浆渗出增高和发生毛细血管坏死、点状出血与脑水肿。
临床表现:急骤起病,病情发展非常迅速,多见于尿毒症和子痫等。
1.动脉压升高原来血压已高者,在起病前,再度增高,舒张压达120mmHg(16kPa)以上,平均动脉压常在150~200mmHg(20.0~26.7kPa)。
2.颅内压增高由脑水肿引起。患者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盘水肿,视网膜动脉痉挛并有火焰样出血和动脉痉挛以及绒毛状渗出物。
3.意识障碍可表现为嗜睡及至昏迷,精神错乱亦有发生。
4.癫发作可为全身性局限性发作,有的出现癫持续状态。
5.阵发性呼吸困难由呼吸中枢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及酸中毒所引起。
6.其他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如失语、偏瘫等。
实验室检查可见:脑脊液压力增高(诊断已明确时禁做),细胞和蛋白含量也可增高。脑电图可见弥散慢波和(或)癫性放电。以颅CT扫描可见因脑水肿所致的弥漫性的白质密度降低。
诊断策略
1.问诊要点重点询问病史,包括有无高血压、肾病、癫等病史,头痛、眩晕、呕吐的部位、时间、性质、程度、发生速度及影响因素、伴随症状。
2.查体要点重点血压、意识水平、眼底,神经系统查体有无脑膜刺激征及神经系统缺损体征。
3.辅助检查要点头颅CT、MRI、脑电图、脑脊液检查(慎行)、血糖、肾功、肝功、血气分析、电解质、血尿常规、心电图、内分泌功能等检查等。
4.中医辨证要点本病多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劳逸过度、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导致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失衡、气机升降失常,风火内生,痰瘀交阻,或脾肾两虚,肾关不能开和,湿浊毒邪内蕴有关。病位主要在肝、脾、肾、脑,常易发生内闭外脱、正虚不复、阴竭阳亡的危候。
鉴别诊断
根据高血压、颈动脉内膜剥离术患者突发急骤的血压与颅内压升高的症状,诊断不难,需与急性脑血管病、头部外伤、脑炎、癫、结缔组织病特别是红斑狼疮伴有脑血管炎以及急性焦虑相鉴别。
1.急性脑血管病临床症状可与高血压脑病相同,但大多数急性缺血脑血管病发病时颅内压增高症状不明显,可行头颅CT、MRI以鉴别。
2.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或全身性感染性疾患均可出现头痛,开始为后头痛,后转为全头痛,为钝痛或搏动性,身体活动后加剧,下午或夜间加重,清晨减轻,压迫颈总动脉时可减轻。头颅CT或MRI、脑脊液检查可辅助诊断。
3.颅脑损伤多为受伤部位的头皮神经受损或压迫,颅骨骨折、颅内压增高或降低、蛛网膜下隙出血或硬膜下血肿所致。头颅CT或MRI可辅助诊断。
4.癫多有反复发作病史。
5.急性焦虑经常出现头痛,部位多不固定,多变,性质多样,呈钝痛、胀痛,易受外界或情绪影响,历时数周甚至数年,常伴记忆、理解等精神方面的症状。焦虑、抑郁量表评估可辅助诊断。
简明诊断流程
治疗措施
高血压脑病一旦发生,应迅速救治,尽快降低血压,控制病情,防止脑疝形成。
1.西医治疗
(1)迅速降低血压:为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的损伤,在数分钟至2h之间使血压降低,至目标血压水平,仍有争议。有主张将血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有主张血压降低幅度应<20%~25%,或将舒张压降至100~110mmHg(13.3~14.8kPa),以免引起脑血流灌注不足。
①首选硝普钠30~1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缓慢静滴,以血压调节滴速。
②硝酸甘油:5~100μg/min静脉点滴,2~5min起作用,持续5~10min。
③乌拉地尔:首剂12.5~25mg,随后5~40mg/h静滴,3~5min起作用,作用持续4~6h。
④酚妥拉明5~10mg,肌注或静注,亦可稀释后静滴。
⑤25%硫酸镁10ml,深部肌注或用5%葡萄糖20ml稀释后缓慢静注。
⑥尼卡地平:5~15mg/h静脉点滴,5~10min开始起作用,持续1~4h(常时间使用后持续时间超过12h)。
⑦拉贝洛尔:每10min静注20~40mg,或0.5~2mg/min静滴,5~10min开始起作用,持续2~6h。
⑧汉防己甲素50mg用25%葡萄糖液20~40ml稀释后静注,2次/d。
(2)迅速降低颅内压,消除脑水肿:呋塞米20~40mg加10%葡萄糖液20ml内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
(3)对症治疗:******10~20mg肌内注射,或10%的水合氯醛10~20ml保留****,以制止躁动和抽搐。癫发作者给予苯妥英钠、********等抗癫治疗。
(4)病因治疗:症状控制后,有肾衰竭者可行透析治疗,妊娠毒血症者应引产等。
(5)并发症:易并发脑疝、罕见并发脑血栓形成或脑出血。并发脑疝者宜行去鲁颅瓣减压术挽救生命。
2.中医治疗
(1)肝火亢盛: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心烦易怒,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多见体质壮实者。治法:平肝泻火。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生地黄15g、钩藤10g、栀子10g、黄芩10g、菊花10g、槐花10g、木通10g、柴胡10g、甘草6g、车前子10g。
(2)阴虚阳亢:头痛眩晕,腰膝酸软,耳鸣健忘,心悸失眠,舌质红,脉弦细而数。多见于瘦弱体形者。治法:育阴潜阳。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枸杞子10g、菊花10g、山茱萸10g、熟地黄15g、山药10g、牡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5g、牡蛎30g、龟甲10g、牛膝15g、天麻10g。
(3)痰湿壅盛:头痛眩晕,胸闷心悸,纳少,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多见于形体肥胖者。祛痰化湿。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法半夏10g,白术10g,天麻10g,蒺藜10g,竹茹10g,茯苓10g,钩藤10g,陈皮6g,甘草6g。
(4)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失眠多梦,口干唇红,肢体麻木,月经不调。舌净苔少,脉弦细。多见于合并脑动脉硬化者。治法:滋补肝肾。方药:一贯煎加减,生地黄15g,熟地黄15g,沙参15g,麦冬15g,枸杞子10g,当归10g,川楝子10g,制何首乌15g,蒺藜10g,牛膝15g,墨莲草15g,女贞子15g,甘草6g。
(5)阴阳两虚:肢凉畏冷,心悸气促,气怯神疲,纳呆便溏,面部虚浮,舌胖嫩,脉沉弱或兼结代。多见于合并肾功能减退者。治法:滋阴补阳。方药:二仙汤加减,仙灵脾10g、仙茅10g、牛膝15g、巴戟天6~10g,当归10g、黄柏10g、知母10g、桑寄生15g、甘草6g、茺蔚子10g。
3.针灸疗法
(1)体针:主穴选曲池、足三里、太冲等,备穴为三阴交、内关等,平补平泻,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耳针:取肾上腺、耳尖、交感、神门等穴。
(3)头痛分经论治:痛在前额,攒竹、透鱼腰、合谷、内庭;痛在两侧,太阳、头维、外关、挟溪;痛在头顶,百会、间使;痛在后脑,风池、京骨、外关。
常见误诊原因分析与对策
高血压脑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以脑部损害最为突出,必须及时抢救治疗。凡高血压者有血压急剧升高伴剧烈头痛,甚至有意识和神志改变者,均应立即到医院急救治疗。根据高血压患者突发急骤的血压与颅内压升高的症状,诊断不难,迅速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防止或减轻脑组织水肿与损伤是治疗的关键。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血压下降过度而使脑、心、肾的血液灌注发生障碍。系统治疗高血压和原发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将有助于降低高血压脑病的发生。病情稳定后应逐步向常规抗高血压治疗过渡并坚持长期、正规治疗。总而言之,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沉着冷静,才能避免误诊、漏诊。
第十二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或胰岛素反调节激素显著增高,使糖尿病病情加重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诊断策略
1.问诊要点重点询问病史、既往史、伴随症状。
2.查体要点早期即可出现脱水,尿量减少。随病情发展,脱水进行性加重,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心动过速和血压下降。晚期以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为主要表现,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嗜睡甚至昏迷。
3.辅助检查要点常规检查尿常规、尿酮体、血常规、血糖、血酮体、血气分析、电解质、肾功能。
4.中医辨证要点DKA是消渴病变证中的危候,气阴两伤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但临床往往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尤其是DKA早期,则表现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化燥,燥热伤阴,互为因果,最终导致气阴俱伤。因此治疗上应以扶正为主,兼顾其标,扶正宜润肺养胃,滋补肝肾,益气养阴,调补阴阳。祛邪可根据不同证型分别选用清热、润燥、解毒、祛瘀、泄浊、化痰、开窍、活血等诸法。同时应随时观察临床症候的转化规律,注意虚实之间,正邪之间,标本之间的兼夹与转化关系。
鉴别诊断
1.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较DKA少见,常见于老年人,好发年龄为50-70岁,多数患者发病前仅有轻症糖尿病或过去尚未诊断糖尿病。常有明显的诱因,如急性胃肠炎、液体摄入受限或大量输入葡萄糖液而促使病情恶化。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失水,随病程进展而逐渐加重,各种精神神经症状相继出现,多数病人迅速进入半昏迷或昏迷。实验室检查尿糖强阳性而无酮尿。突出表现为血糖超过33.3mmol/L,血钠超过155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