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健康小百科
20719200000002

第2章

第二章

5.新生儿健康十标准

有研究认为,新生儿健康应具有十个方面的标准。现摘录如下,供父母亲们参考。

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 500克属于未成熟儿。

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色绿黏稠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黄色(金黄色或浅黄色)。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如超过或第一周内每日排尿达30次以上,则为异常。

新生儿体温在37~37.5℃为正常。如不注意保暖,体重会降低到36℃以下。

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后随即黄疸或持续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吮、伸舌、吞咽及拥抱等反射。

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2个月开始起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

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

6.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健康,指的是身体和精神(心理)都没毛病,而且身体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都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心理健康,指的是人们的心理,对内保持和谐统一,对外又保持协调一致,从而能对各种有害的因素进行自我调控与主动抵抗。所以,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涵义与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才能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一个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好孩子。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以下几条:

第一,智力因素健全并有中等以上水平。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与注意力结构健全。在学习及日常生活中,他们表现得聪颖,敏捷,富有想像力等。

第二,非智力因素稳固平衡。他们有理想,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热情,做事有意志力,对学习及生活中的各项问题,能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谋求解决,而不企图逃避。

第三,善于自我控制,有较好的耐挫力。他们对工作、学习、生活中碰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善于自我控制心理与行为,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第四,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他们对人的态度是正面(如喜悦、信赖、尊敬等)多于反面(如敌视、怀疑、畏惧、憎恶等)。尊重、关心、理解与相信和自己交往的每一个人。

第五,与现实环境保持一致。他们与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有充分的适应力。

第六,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有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充满自信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他

们对出现的困难或挫折,不悲观不气馁,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念。

7.孩子胖瘦有标准

孩子的胖瘦,可以按下面公式计算:

足月的新生婴儿体重为3000~3300克;

1~6个月婴儿,体重=出生时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婴儿,体重=出生时体重+月龄±500克;

1岁以上幼儿,体重=年龄×2+8。

实际测量的体重超过计算出的标准体重的10%为超重,超过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8.儿童体格发育的指标

第一,身长。身长是衡量儿童骨骼发育的主要指标。足月新生儿应为50厘米(男孩略大);1周岁末,应为75厘米;2周岁末,应为85厘米;3周岁末,应为92厘米;以后每年递增4~6厘米。1~12岁平均身长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身长(厘米)=年龄×5+80。在一定程度上,体重反映了儿童的营养和骨骼与肌肉的发育情况。新生儿体重约为3200克,前3个月每月约增加1000克,第4~6个月增加600~700克,后半年增加300克。体重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6个月体重(克)=初生体重(克)+月龄×700

2~12岁体重(千克)=年龄×2+8

研究表明,影响儿童身长、体重的因素很多,如遗传、种族、生活环境、喂养方法和疾病等方面。值得指出的是,千万不能因个子小就视为异常,应做全面检查后再做结论。

第二,头围。3岁以前儿童的头围能反映出大脑和颅骨的发育状况。新生儿平均头围约为34厘米;2岁为48厘米;8岁时为51厘米。出生后,第1年头围增长最快。

第三,胸围。胸围能反映胸肌、胸廓、肋骨、背肌、肺和皮下脂肪的发育情况。新生儿的胸围平均为32厘米,比头围小2厘米;1岁时为46厘米;2岁为49厘米;从2岁到7岁每年递增1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