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健康小百科
20719200000029

第29章

第十二章 (2)

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及泌尿系统疾病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指出,许多人都认为,超重的儿童成年后易患心脏病或2型糖尿病。不过,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超重者都会存在运动方面的问题。因此,他们更易出现骨折和关节痛。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的同龄人相比,超重的儿童和青少年更有可能出现骨痛和髋关节疼痛,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终身性畸形。研究人员对227名体重超重青少年的医疗记录进行了分析,并与128名体重正常的同龄人进行了对比,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12岁。调查结果显示,体重超重者中有13%的人至少发生过一次骨折,而体重正常者的这一比例还不到4%。在调查肌肉、骨骼或关节痛,特别是膝关节痛,以及行动不便等情况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美国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协会的研究人员指出,肌肉与骨骼疼痛和行动不便,可能会导致体重超重的儿童很少去进行身体活动,从而使这一恶性循环持续下去。

研究人员认为,经常听到孩子们说,他们的膝关节疼痛,但真正的病因却是他们的关节开始畸变,由于行动不便而不能活动,从而使膝关节疼痛加剧。而经常活动的孩子,他们的骨头非常强壮,因为耐力锻炼可以增加骨密度,骨密度的增加会使儿童不易发生骨折。

167.幼儿肥胖也会引起动脉硬化

意大利和美国研究人员报告说,小至7岁的肥胖孩子,就已经有动脉疾病的初期症状了。

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发现,有迹象表明,100名肥胖孩子的颈动脉血管已经变细变硬。他们同时还发现,有迹象表明,这些孩子得糖尿病的风险比较高。

领导这项研究的毛里西奥·特雷维桑博士(来自纽约州布法罗大学)指出:“在真正肥胖的孩子中,你可以看到这么小的孩子就已经有血管变化了。”

他还认为:“我们知道,幼儿肥胖会增加成年时动脉粥样硬化和死亡的风险。对肥胖孩子的父母来说,帮助他们的孩子控制体重并对肥胖带来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特雷维桑和同事们在《糖尿病》杂志上报道了他们的发现。

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对因为超重而到那不勒斯一家诊所就诊的100名6~14岁儿童进行了检查,并把他们同47名体重正常的儿童进行比较。

肥胖儿童的血压和胆固醇都比较高。例如,肥胖儿童平均血压是120/76毫米汞柱,而体重正常的儿童平均血压是98/65毫米汞柱。

研究人员指出,重要的是,超声波检查显示,肥胖儿童的颈动脉血管比较细和比较硬。颈动脉血管负责向头部供血。

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表明,肥胖会很快地损坏儿童的血管,父母和医生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保护肥胖儿童的血管。

168.儿童肥胖源在父母

妊娠最后3个月至孩子出生后2周,是孩子脂肪细胞组织增生最活跃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如母亲营养过度,就会引起脂肪细胞数的增多,形成终生肥胖。这种单纯性幼儿肥胖症,在治疗上比成年肥胖要难得多。因为成年后发胖,只是脂肪细胞增大,而没有数量上的增多。所以说,预防单纯性幼儿肥胖需要从母亲怀孕时开始,最后3个月的合理饮食是预防单纯性幼儿肥胖的关键。

合理饮食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尤其是最后3个月,适当加强营养是必要的,但不要吃得过多。胎儿需要的营养主要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类,只能适当增加这些营养物的食品(蛋奶、牛奶、瘦肉、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脏、鲜鱼、蔬菜、水果等),应限制高糖、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169.婴儿过早吃固体食物易胖

英国《儿科》杂志发表研究成果表明,婴儿提早食用固体食物,更可能变肥胖儿。

研究指出,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根据自身需要,摄入适量。而用奶瓶喂食的母亲因担心孩子吃不饱,常常在孩子满6个月前就喂食固体食物,同时保持先前的流质食物喂养量。研究发现,这样的儿童卡路里摄入量增多,3岁左右变胖的风险比一般儿童高50%,5岁左右变胖的风险比一般儿童高25%。

170.预防儿童肥胖症的十条措施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儿童营养专家早在1990年召开的世界“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研讨会上,提出了预防儿童肥胖症的十条措施。

第一,胖人不宜互相婚配,因为儿童肥胖有明显遗传倾向。

第二,在怀孕期,母亲不要过分增加营养,以适可而止为宜。

第三,尽量给婴儿喂食母乳。

第四,儿童食物多样化,争取多吃低脂肪、低糖的米面食物。

第五,对消化好、食欲强的儿童,要适当控制食量。

第六,讲究饮食卫生,做到定时定量。早餐尽量丰盛一些,午餐次之,晚餐简单一些。

第七,不宜吃过多的巧克力糖之类零食。吃多了,在体内会转化成脂肪。

第八,肥胖父母要“以身作则”,不“大吃大喝”。

第九,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主动控制体重。

第十,不要歧视肥胖儿,否则他们会自认为太胖而患上“抑郁症”,不愿见人,活动越少,身体会更胖。

171.儿童减肥11岁是关键

英国的研究人员指出,如果一个人到了11岁,体重还是超重或者仍是肥胖儿童,就有可能将超出正常的体重带到成年期,他一生将会饱受健康方面的折磨。

伦敦大学的科学家们用5年以上的时间跟踪调查了近6 000名肥胖儿童,研究发现,这些儿童进入中学时,有1/4的人仍有体重超重问题。研究组长简·沃德教授说:“参加调查的孩子如果在11岁时,仍然处于肥胖的状态,那么在他们接下来5年的成长过程中体形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孩子在11岁左右时,体形就已基本固定下来了。专家告诫说,儿童减肥尤为重要,措施越早,效果越好。应设法将肥胖儿童在11岁前降到标准体重。

172.小儿预防肥胖宜在冬季

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得了肥胖症,不仅会使机体早发成人病,而且还会影响智力。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冬季是预防儿童肥胖和肥胖儿童减肥的最好季节。做家长的,在寒冷冬季里,要正确引导孩子到户外锻炼,如进行跑步、打球、舞蹈、体操等动力型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减肥。

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儿童脏腑娇嫩,脾胃消化功能尚不健全,饮食稍过量,便会食滞伤脾,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脾运不佳,湿浊不化,储在体内易成肥胖。因此,在满足小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基础上,冬季孩子的饮食要做到“略带三分饥”。

173.儿童减肥宜慎重

肥胖在我国正在演变为一种突出的流行病,而且在青少年人群中尤为突出。

关于儿童的肥胖问题,十分令人担忧,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在1985—1995年的10年间,7~16岁的肥胖儿童和青少年总人数增长了3倍。其中,女生从3.38%上升至7.18%,而男生更为严重,从2.75%上升至8.65%。目前,仅上海市青少年的肥胖比例已高达20%。肥胖将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我国有关专家指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在生理和心理上与成年人相比较,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临床减肥治疗上,不能照搬成年人的方法,应慎重对待。

儿童营养学家们指出,判断儿童是否需要减肥,不能简单地从外表和“标准体重”等方面的情况加以判定。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看体内脂肪的含量是多少,是否正常。一般说来,健康儿童的脂肪含量应维持在15%~20%。

据儿童病学专家们的研究认定,关于儿童肥胖问题,其原因比较复杂,除了遗传因素外,有环境因素作用,还与个人体质特点有关。在日常生活中,过度饮食和活动过少,也是不可忽视的两大因素。但是,在儿童减肥时,心理因素也应引起家长和医生们的高度重视。因此,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对于肥胖儿童的减肥问题,必须加以科学的引导,提供些便利的条件,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应经常说“你太胖了”、“你应该少吃些”等。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语言带有一些刺激性、干涉性,往往会引起少儿厌食和自暴自弃的心理。从而,会影响减肥的效果。

具体地解读,—方面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如果为了减肥而盲目减食的话,不但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还会引起贫血等疾病。据此,专家们对家长们提出了忠告,儿童减肥不能盲目减食,家长应教会孩子宜吃哪些食物,怎样吃,才是科学合理。对于那些油腻的高热量食物。如“洋快餐”,油炸食品、肥肉、奶油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应少吃或不吃。同时,像糖果、点心、巧克力等食品,也应少吃些,而瘦肉、蛋、奶制品的摄入要适量,但粮食、蔬菜、水果等天然食物,是可不加限制的;另一面,儿童正是长高的阶段,如果为了减肥而影响孩子的身高,则是得不偿失。因此,根据儿童体重的情况,来考虑是否减肥是片面的。减肥的目的是要减少多余的脂肪,而不损害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一般来说,少儿身高每增长1厘米体重会随之增加1千克。所以,儿童减肥应提倡在长身高的同时保持体重不变,或适当增加体重。

至于药物减肥,主要是针对成年人的。所以,儿童不宜服用减肥药物。药物减肥,一方面是对大脑的饮食中枢造成一定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一些缓泻药使多余的水分和脂肪排出体外,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但饮食中枢的过于抑制,容易导致厌食症的发生,这在儿童中是最容易出现的。成人的缓泻药,对于儿童来说,就成了“泻药”。如果服用太多,就会引起脱水和胃肠功能紊乱。从表面上看,体重减轻了不少,但实际上已对儿童健康造成了伤害。

对于肥胖的儿童来说,减肥关键是在两个方面:一是日常饮食要注意饮食调节;二是要适当加强体育锻炼。这样一来,身体肥胖问题是可以逐渐消除的。

174.胎儿寿命受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

英国科学家发现,妇女在产期前后饮食习惯上的改变,对胎儿今后的寿命造成严重影响,研究人员已在实验鼠身上证明了这一点。

据《自然》杂志报道,英国的科学家发现,实验室中长期进行低蛋白饮食的母鼠,通常产下低体重幼鼠。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让母鼠在产下“瘦弱”的小鼠后,改为食糖分、蛋白质等含量较多的高能食品,小鼠在吃了母鼠“高营养”的奶水后,生存时间反而比先前缩短。

研究人员反复强调了人类正常、平衡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奥赞博士指出:“一个人在出生前,如果在母体内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那么,他今后的生长就已经受到了限制,不能通过后天的‘恶补’来改善营养状况”。

175.龋齿可由母亲感染

美国一口腔科专家对46名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在他们口腔中都发现了新的导致龋齿的微生物。研究分析表明,差不多所有孩子口中的微生物都与其母亲口中的病菌同系,这充分说明,孩子都是从自己母亲口中感染这些损害牙齿的细菌的。由此看来,感染途径是亲吻、咳嗽、打喷嚏,甚至在母亲与孩子说话时,这些带菌的唾液也能进入孩子口中。这位专家认为,如果当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注意预防这些感染,那么,95%的小儿可避免患龋齿。

176.预防高血压应从幼儿开始

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高血压在幼儿期便开始形成,收缩压在130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在85毫米汞柱以上便是高血压了。

造成高血压的主要因素有食盐摄入多、肥胖、遗传等。其中,遗传因素最为重要。据医学认为,细胞膜离子转运系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亲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者更应注意预防。其次是饮食与电解质代谢,高脂饮食导致动脉硬化引起血压增高,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据资料研究表明,每日摄入食盐小于或等于3克者,平均血压较低,并且血压也不会随年龄增长,若每日摄入食盐7~8克者,则血压成比例增高,若每日减少食盐1克,则平均可降低1毫米汞柱。此外,不可忽视幼儿的肥胖。高血压儿童的体重、体表面积、皮下脂肪都明显大于正常儿童,这说明肥胖对高血压的发生亦是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日本对预防儿童期高血压提出了5项预防原则:控制食盐摄取量,目前的标准每日为10克以下;预防肥胖;养成适当运动习惯;改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