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零起点学中医
20722900000038

第38章 针灸奇效之谜——经脉原理(1)

针灸奇效之谜——经脉原理

地球同一条经线上的各点之间,有一点是相同的,会在同一时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人体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假设我们自然直立,双手放松,自然下垂;双脚并拢,脚尖向前。当我们正对太阳时,阳光直射到的部位有哪些呢?头面口鼻,颈结喉部,胸腹部,上肢和下肢的正前方。这些部位,在中医学中,有一个特定术语来命名,叫做阳明。腰扭伤后疼痛难忍,无法活动,小小一根银针刺入,疼痛立止,活动自如;上火牙痛,蹙眉托腮,同样是一根银针,可令转瞬之间眉开眼笑。针灸疗法能够取得如此神奇的效果,首先要归功于古人一个了不起的发现——经络。前面生理一讲中,无疾主要讨论的是中医学中循环无端的十二经脉,是如何一步步完成理论构建的。那么针灸学理论中的十二经脉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针灸理论中的十二条经脉蕴含着怎样的规律呢?十二经脉与十二脏腑之间是如何一一对应的呢?经脉是怎样在体内发挥作用的呢?通过经脉诊治疾病的道理何在?下面无疾就与大家一起,逐一地解开上述有关经络的谜团。这里认识经络的方法,仍是一如既往的体验。当然这些认识更多的是无疾根据经典著作,以及现代针灸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无疾对经络与自然的思考,发挥而成。不代表科学,也不代表学术。只希望这样的方式,对大家认识经络,学习经络能有所帮助。

一、经脉设立原理

地球仪上,纵横排布着经线与纬线;我们要精确定位某个地区,只需要提供经度、纬度两个数值就可以实现了。我们这里先重点看一下经线。

同一条经线上的各点之间,有一点是相同的:会在同一时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一点误差,这里忽略不计)。人体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假设我们自然直立,双手放松,自然下垂;双脚并拢,脚尖向前。当我们正对太阳时,阳光直射到的部位有哪些呢?头面口鼻,颈结喉部,胸腹部,上肢(手臂、手)正前方,下肢(大腿、小腿、足)正前方。这些部位,在中医学中,有一个特定术语来命名,叫做阳明。当我们以侧面正对太阳时,阳光直射的部位,就变成了:侧头部,耳,肩部,身侧部,上肢外侧,下肢外侧。这些部位,同样有一个特定的名字,叫做少阳。当我们以后背正对太阳时,阳光就会照射到:后头部,项部,背部,腰部,以及上下肢的后侧。这些部位,称为太阳。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这样两个规律:一是自然站立状态下,这些部位都可以被太阳直接照射到;二是三者名字中,都有一个阳字。除这些部位以外,我们发现,还有一些部位,是阳光无法直接照射到的,主要是上下肢的内侧面。中医将这些部位进行三等分后,从前到后,分别命名为太阴、厥阴和少阴。也就是说,太阳能照到的地方称为阳,进一步分为阳明、少阳和太阳;太阳照不到的地方称为阴,进一步分为太阴、厥阴和少阴。如此便形成了最基本的三阴三阳的概念。中医又根据手足的不同,将此概念更进一步的细化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对这些阴阳对应的部位,单是进行如此模糊的界定,很不方便学习和掌握,于是古人以“画线”的形式,对这些部位进行更为直观的表述,从而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十二经脉。至此,学习经络最基本的知识储备工作就完成了。

为了不给大家造成过多理论上的负担,经络与纬线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再展开说了。无疾这里仅作一点点思路上的启示:地球上同纬度的区域内往往有着相似的气候特点、物候现象、植被种类等。那么人体上呢?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认为:经线体现了时间上的趋同性,纬线体现了空间上的趋同性。

二、经脉脏腑相合原理

以上手足三阴三阳的概念,主要是对体表部位进行的划分。而人体结构中,中医更加强调的是脏腑,具体讲解见前第三讲。那么中医所谓的五脏六腑,与三阴三阳之间,是否也存在着一些特定的关联呢?

首先看五脏与六腑。五脏又称五神脏,是藏精之所,神常居之。前面讲过,神最喜清净,最怕烦扰。所以五脏最宜静而不宜动,五脏静则神安,五脏动则神乱,其性属阴。六腑是转输运化水谷的场所。人体要得充养,离不开每天从外界摄取新鲜的营养物质,同时需要把代谢后的废物及时排出体外。这样看来,六腑最需要的是动,是通畅,所谓“六腑以通为用”。所以六腑宜动不宜静,六腑动则水谷得消,机体得养;六腑静则水谷停滞,百病丛生,其性属阳。脏腑的阴阳属性明确了,与体表阴阳之间也就形成了相互对应的关系:五脏与四肢内侧的“阴”部相对应,六腑与四肢前、外、后侧等“阳”部相对应。

再将五脏细化来看。肺、心在胸腔,在膈上,与手相近;肝、脾、肾在腹腔,在膈以下,与足相近。肺、心相比,肺在上,在外;心在下,在内。肺心之间,有一个囊状组织,以保护心脏,称为心包。如此从上到下,三脏依次排列为:肺、心包、心。如果将这三脏的解剖位置对应到上肢内侧,就形成了这样的对应关系:肺——手太阴;心包——手厥阴;心——手少阴。

肝、脾、肾三脏相比,脾(中医之脾,主要对应解剖学的脾脏和胰腺,前文已述)与肝基本位于同一水平层面;肾在下。同样将此解剖位置,与足三阴经相互对应,可以得出如下关系:脾——足太阴;肝——足厥阴;肾——足少阴。这里有一点需要提示:肝脏与脾脏的解剖位置上下难分,在相应的足厥阴与足太阴两条经脉的循行上,也出现了一处交叉(发生在内踝上八寸处)。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人为划定,还是自然使然?不得而知。

最后再来看一下六腑。

六腑(三焦除外)的解剖位置都在腹腔,在膈以下。对比五脏与手足经脉的关系,可知六腑都应与足阳经相对应。再从其具体位置而言,胃在上,胆在中,膀胱在下;所以,以上三腑与足三阳经相配的关系如下:胃——足阳明;胆——足少阳;膀胱——足太阳。大小肠在实体结构上与胃同属一家,在经脉上也共同归于足阳明经;临床诊治大小肠的问题,主要也是从此经着手进行。至于三焦,前面第三讲中曾有专门讲解。针灸学上对三焦病变,设了一个专门的腧穴——委阳,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委中穴旁边,说明这里更多的是把三焦病当作水液代谢病来看待的。

这里的大小肠与三焦,就出现了问题:无经可配。足三阳经与胃、胆、膀胱三腑相配,已经饱和;而上面的手三阳经空置,没有相应的腑与之相合。古人于是提出了一个勉强的配伍方案,将手阳明经与大肠相配,手少阳经与三焦相配,手太阳经与小肠相配。于是形成了今天我们见到的,经典的十二经配十二脏腑的经络理论体系。但毕竟是勉强所为,临床诊治大小肠疾病、三焦疾病,仍需要到足阳明经与足太阳经上去寻求解答。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手阳明经与大肠的结合,与其他两个经腑结合相比,具有更强的临床指导价值。原因:手阳明与足阳明同属阳明,可理解为同处一条经线上。故手阳明经对胃肠疾患也可起到一定的诊治作用。而手少阳——三焦,手太阳——小肠,类似的特点就不十分明显了。手少阳经的主治,反而与足少阳胆经相近;手太阳经的主治,反而与足太阳经相近。

古人通过经络,把体表四肢与五脏六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套现代医学难以认知的经络体系,从而使古人眼中的人体,与现代人眼中的人体有了质的差别。这一切,原因何在,意义何在,今天的价值又何在呢?

三、经脉功用原理

前面讲到,地球仪上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各个点,都有一个共性:在同一时刻接受到阳光。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这点共性非常重要。试想我们每天的生活,基本上都是伴随着太阳的节奏在展开的。太阳升起来,我们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太阳落下去,我们也进入自己的生活和休息。不仅是人类,动物、植物身上也都反映出类似的规律。那么,千万年来,甚至更为久远,从事物发生的起点即开始。同经度上存在的各种生物,都会在同一时间苏醒,同一时间兴奋,同一时间沉寂,同一时间入梦。这种现象,有类于中学物理课本上提到的共振。共振的前提,是大家的固有频率相同或相近。

同样的道理,表现在人体上,就出现了所谓“经络现象”。既然同一经脉所联系的人体各个部位,也存在类似于同经度点的特征,那么这些部位之间,是否也存在共振现象,也有相近的“固有频率”呢?当前的科学研究工作仍在积极探索中,没有哪位科学家可以明确地告知所谓的经络实质究竟是什么。那么我们不妨还是采用体验的方式,对经络展开深一层的认知。前面我们了解了静态经脉联络分布的形态,下面继续体验“动”的经络。

古人对经络的描述非常形象,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有趣的比喻,帮我们理解经络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