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六脉玄机
20723000000025

第25章 八领脉 (5)

第二节 八领脉 (5)

饮是痰的一种,质较清稀,而出现痰饮多是肝失疏泄,脾失运化所造成的,所以脉来弦。若正邪交争或寒或热,寒热往来,正邪出入,枢主于中,少阳为枢,而成疟疾,疟脉多弦。张仲景说:“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瘥,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邪搏少阳,其脉自弦,热重则脉象兼数,寒盛则脉象兼迟,虽属感受疟邪,亦有表里之偏,上下之异,寒热之别。如偏于里,兼有食滞,则弦小而紧,可以酌情用攻下的方剂(承气汤类除外);病偏在上,则浮大而弦,可酌用吐法;弦紧是病偏于表,多兼外感风寒,可用汗法,弦迟为里寒,可用温法;弦而兼数,里热炽盛的体象,是感受风邪所致,可用甘寒饮食调理。仲景一语,明示了疟疾的脉象变化和汗、吐、下、温、清的疗法,妙!

若疟疾迁延过久,反复发作,正气渐衰,假血依痰,结成痞块,居于胁下而成疟母之病,脉必弦缓而沉,仲景设一鳖甲煎丸二十三味,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行气化瘀,除痰消癥,破瘀散痞,杀虫止疟。(方中以鳖甲化癥块,除寒热为君,佐乌扇、桃仁、丹皮、芍药、紫葳、赤硝、大黄,祛瘀通滞;协以鼠妇、虫、蜂窝、蜣螂消坚杀虫;以葶苈、石韦、瞿麦利水道;用柴胡、桂枝、半夏、厚朴、黄芩、干姜理气机,调寒热为臣;加人参、阿胶补气血,灶心土破癥瘕坚积,清酒行药势),这其中的奥妙也是难言其贵的。

浮弦支饮(咳嗽,喘息,气短,浮肿等),饮停在上不在胃,而支留于心胸,阻碍肺气的宣降,以致咳逆倚息(咳嗽气逆,不能平卧,倚床呼吸),又因浮为心肺,所以说浮弦支饮。

沉弦悬饮(咳嗽,胸胁痛,胁下有蓄水),饮停在下不在胃,而悬留于胸胁,上而不欲,下而不罢,悬结不散,则咳唾引痛(胸痛引背),这是水蓄阴寒所造成,所以脉来沉弦。

热盛脉兼数,寒盛脉兼迟,虚证脉大而无力,拘急脉小而紧绷,单手脉弦为饮癖,双手脉弦为寒痼。那么什么是饮癖呢?饮癖是由痰饮偏注造成的。水流胁下则胁痛,气化不行,水无去路,反逆而上,则吐涎沫清水;脾阳不运,胃部停水则纳差、嘈杂;肝失疏泄则嗳酸,假血依痰则胁腹有积块等。那什么又是寒痼呢?寒痼为阳微里虚,全身虚寒的证候,如脾阳不运,肾虚不能制水则腹痛泄泻、手足厥冷、寒气上冲、寒滞肝经则疝痛等。

(分部诗)寸弦头痛膈多痰,寒热癥瘕察左关;关右胃寒胸腹痛,尺中阴疝脚拘挛。

(释义)头为诸阳之会,阳脉走头,而头又为人体的高位,风寒之邪易袭阳位,病则头痛,若肺气不降,则痰滞胸膈,则发梅核气,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实为难受,这些上焦病变,可以通过寸部得到答案。

疟疾寒热往来,癥瘕处于其地,则邪正不敌,小腹沉阴之位,受寒则痛,这些是肝胆疾患;寒邪盛于脾胃,则腹中疼痛,这些都是中焦之病,通过关部可以反映出来。

肝肾虚寒,则可生阴疝(****痛引少腹),两脚拘挛等症,这是下焦的疾患,通过尺部可以诊察出来。

(勘评)弦脉的体象,常以“长而挺直,张力较大”来描述,在卦为震,在五行为木,在时为春,在人为肝,弦脉是临床上很常见的脉象之一。

凡是肝胆疾患,痛证,饮证,寒热邪气夹杂,多见于弦脉,尤其是属寒的最多,弦虽主春令,但弦只主初春之象,为阳中之阴,天气还寒冷,所以像琴弦一样端直,挺然而稍带一分紧急的感觉;长脉主暮春之象,纯属于阳,绝无寒意,所以像木竿一样迢直以长,纯是发生的气象。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春脉,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强,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软弱,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巅疾,不及则令人胸胁痛引背,两胁胠满”。这些简明扼要的描绘了弦脉的常象,与时令的影响,及病变反应。戴同父说:“弦而软,其病轻。弦而硬,其病重”。这与《内经》完全吻合。

对于弦脉的体象,古人论述颇多,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轻虚而滑,端直以长”;《脉经》说:“如张弓弦”;《巢氏病源》说:“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脉诀刊误》说:“从中直过,挺然指下”;这些论述都还算得上深切著明,而伪诀说:“时时带数”,又说“脉紧状绳牵”,这明明是紧脉而非弦脉,紧脉与弦脉本为相类,但还是不能指鹿为马啊!

弦脉既是病脉,又是时令脉,若在春季见到弦脉,并且和缓,这是平脉,不可作病脉看。弦脉与紧脉尤为相类,切不可混为一谈。

弦脉在主病上,必须分清浮、沉、迟、数、大、小、单、双,以及寸、关、尺各部的变化。如肺脉浮弦为支饮,脉沉弦为悬饮,弦迟为寒饮,弦数为热饮,紧弦为寒实内结(胁腹疼痛,大便不通)等,疟疾病脉必见弦,弦数为温疟,弦迟为牝疟,寸口脉弦为表里皆寒的腹痛证,趺阳(胃脉)微弦,为虚寒性的腹满,若不满必便难,两胠疼痛,寸微尺弦为胸痹心痛,咳而脉弦为水饮射肺,单手脉弦为饮邪偏注;双手脉弦为全身虚寒等。

张仲景说:“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脉弦数本为热饮,今反为寒饮是脉症不相适应,从时令来说,冬寒利于热而不利于饮,夏热利于饮而不利于热,从用药来说,热药治饮利于饮而不利于热;寒药治热,利于热而不利于饮,所以说难治。

弦脉的确是玄啊!还望初学者熟能生巧。

八、缓脉为阴

(体状诗)缓脉阿阿四至通,柳梢袅袅飐轻风;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中。

(释义)王叔和说:“去来小驶于迟”;戴同父说:“一息四至”;张太素说:“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应指和缓,往来甚匀”;杨玄操说:“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滑伯仁说:“如微风轻飐柳梢”;蔡西山说:“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长不短,不滑不涩,不疾不迟,应手中和,意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以上各家的论述真是春兰秋菊,各有千秋,王叔和与戴同父意在说明缓脉的至数;张太素把它比作排列在织机上还没有把机轴转紧时的经线,说明缓脉的从容不迫;而“初春杨柳”和“柳梢”说明缓脉搏动的柔和,“舞风”和“微风轻飐”说明缓脉的和缓;然而蔡西山则综合他们的宗旨,把缓脉形容的惟妙惟肖,它一息四至,恰似春风里摇曳不停、翩翩起舞的柳梢,有一种轻盈柔软,宽舒和缓,悠悠扬扬的形象。这也是胃气充盈的反映,也是中医学中“神”的真实见证。

(相类诗)一息四至脉来缓,更加一至亦无恙;三迟六数损与疾,至数之中细推详。

(释义)缓脉的体象总是舒缓而均匀的,一呼一吸,刚好四至,这是胃气充沛,神气充盈的表现。人一呼一吸为一息,但是三息过后有一息之长,五息又有一息之长,平均十九息有七息太息,太息之中,脉来五至,这是正常现象,所以叫无恙(没有疾病的意思)。一息三至的为迟脉,一息两至的叫损脉,一息六至的叫数脉,一息八至的为疾脉,这些通过至数来区别,一般地说,是很好区别的。

(主病兼脉诗)缓为胃气不主疾,取其兼见细分析;

缓细温痹涩脾薄,浮沉大弱心里寄;

缓脉营衰卫有余,或风或湿或脾虚;

上为项强下痿痹,分别浮沉大小区。

(释义)《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岐伯曰:脾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病善者可见,恶者不可见”。可见,缓脉为胃气有余、神气充盈的体现,一般是没有疾病的脉象。惟有考虑它的兼脉,才可以断它所主的疾病,浮而且缓,风上乘也;沉而且缓,湿下侵也;缓而且大,风虚内盛;缓而且细,湿痹外乘;缓而且涩,脾不统血也;缓而且弱,肺不能主气也。可见,缓脉主病绝不再是从容和缓,而是另有种种不同的脉象兼见。

风邪在表,营气不足,卫气有余,脉来浮缓。《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2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风邪犯表,正邪交争于浅表,则发热、恶风;风邪伤卫,卫外不固,营不内守,营卫不调,则汗出,所以脉来浮而缓怠。《伤寒论》第12条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阳浮而阴弱,是指脉来浮缓(方有执说:“阳浮而阴弱,乃言脉状以释缓之义也”)。脉浮,翕翕发热,为外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脉缓,汗自出,为卫外不固,营不内守,汗出营弱,恶风寒,脉浮,发热同见,为风寒束其肌表,外邪犯表,肺气不利则见鼻塞,外邪犯胃,胃气上逆,则干呕。总而言之,为营卫不调,卫强营弱,肺气不利,外邪干胃,所以用辛温解表的桂枝汤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若汗出当风,久伤取冷,以致汗郁皮下成湿,湿郁化热化燥,身痛发热而日晡所剧,而见脉浮濡而缓,舌苔白腻的为风湿郁闭,湿阻气机,气机不畅,应该轻清宣化,解表祛湿,用麻黄汤去桂枝加薏仁,变辛温发散为辛凉解表。啊!中医与中药再加减一字或一味,就会一棋子动而全局皆变,实在是妙不可言啊!

湿为六淫阴邪,其性重浊黏滞,寒伤肌腠,湿流关节,湿邪痹着,阳气不通,所以关节疼痛而烦,若湿从外来挟风,脉当浮缓,内外合邪,脉当沉细而缓,脾胃虚弱,脉来迟缓而细,或迟缓而涩。湿为阴邪最伤人阳气,脾胃主湿,主运化,其虚不能化湿,阳虚则血少,所以脉来迟缓而细或迟缓而涩。

风邪在上,而见颈项强直,脉多浮缓有力,湿伤阳气,虚阳上越,血不荣经(此指太阳经),则颈项强直。风湿在下,而见痿痹,脉多沉缓有力。

张仲景说:“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风寒之邪乘营卫气血之虚而侵入,轻则瘾疹,身体奇痒,为风邪外泄之象,正气不足,无力抗邪,邪不外泄,反向内传,胸中为表之里,为心肺所居,邪气内传,则影响心肺,所以胸闷烦躁,呼吸短气。

可见,分辨各种不同病证的缓脉,必须参合浮、沉、大、小各方面的情况来加以具体区分。

(分部诗)寸缓风邪项背拘,关为风眩胃家虚;神门濡泄或风秘,或是蹒跚足力迂。

(释义)风邪侵犯肌表,入中太阳经,则项背拘急,汗出恶风,则寸脉多为浮缓。肝为风木之脏,木动生风,风动头眩,则左关脉缓纵有力;胃为水谷之海,土生万物,胃虚纳差,则右关脉多迟缓无力。脾肾阳虚,则泄下如水,清浊不分,尺中迟缓无力;风热内动,津液燥涩,以致风秘便结,尺中缓而带涩时有数象;气虚湿滞,两足蹒跚无力,行动缓慢,则尺中迟缓而弱且无力。单是尺中一缓,就有无限的划分。脉象也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系辞》)。啊!深奥啊!

(勘评)“大哉医乎,其来远矣”!自古都说“四时百病,胃气为本”;“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换句话说,胃气就是精神。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精神一词,综关胃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化生之源;肾为天一之源,元气性命之根。胃气不衰,肾气充盈,叫作得神,如此则精神爽朗,气宇轩昂,风度翩翩,精力充沛,脱俗洒脱,炯炯有神,脉象也随之和缓柔软,悠然自得,难以名状,这是没有任何疾病的脉象。可见,缓脉在卦为坤,五行为土,在时为四季之末(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前的十八天),在人身为足太阴脾经,若阳寸阴尺、上下同等,浮大而缓,且无偏胜,也是和平之脉。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其来如水之流,此为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四肢沉重不举,不及则令人九窍壅塞不通”。

《脉经》说:“脾旺之时,其脉大阿阿而缓,名曰平脉。反得弦细而长者,是肝之乘脾,木之克土,为贼邪,死不治。反得浮涩而短,是肺之乘脾,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洪大而散,是心之乘脾,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沉涩而滑者,是肾之乘脾,水之凌土,为微邪,虽病即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