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其他常见脉象 (2)
古称热则筋纵,寒则筋急,这是因为热郁于内而寒束其外,倔强不平的缘故。紧脉的出现,大多都是寒邪侵袭人体的表现。目前,我们所学到的主寒的有沉、迟、紧脉,但是它们三者又有区别。紧、沉、迟虽然都主于寒,但紧脉为寒邪凝袭,脉行夭矫而搏击;迟脉为气血有亏所致的虚寒,脉行迟缓而难前;沉脉为水饮潴留而寒,脉行外柔而内刚。寒邪有收引的特性,有紧缩凝滞的性质,大凡寒邪侵袭人体,气血凝滞的腹痛为寒邪作寇,经脉紧缩的身痛,脉象大多为紧脉,这是毋庸置疑的。
紧脉的相类脉不多,见实脉和弦脉,这里就不再重复啰嗦了。
(主病诗)紧为诸痛主于寒,喘咳风痫吐冷痰;浮紧表寒须发越,紧沉温散自然安。
(释义)寒具有收引的特性。所谓收引,就是具有紧缩绷急的性状。打个比方,这种收引的形象就恰似联缀竹筏的绳索,那样地紧而有劲,所以李时珍说“总是寒邪来作寇”,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寒邪束肺,气机不利就会发生喘咳;寒邪凝滞肝经,筋缓收持而发生风痫;寒邪困脾,水湿不化,定然病生吐痰(此指冷痰)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寒束肌腠,则脉来浮紧。《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3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里所说的伤寒,是指风邪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太阳经气运行不畅,于是就出现了身体疼痛,脉来浮紧;外邪犯表,正邪相争于浅表则恶寒(怕冷的意思),寒邪犯表,胃气上逆,就会呕逆;营阴郁滞,但热无汗,这便是太阳伤寒证。《伤寒论》第51条说:“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来浮紧,为风寒外束之证。应当用辛温发汗,宣肺平喘的药物加以治疗,所以说“浮紧表寒须发越”。
《伤寒论》等92条说:“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伤寒论》第323条也说:“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因虚寒里证急重,无暇顾及解表。应该及时地温养阳气,助阳胜寒,甘草与干姜、附子,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相得益彰,缺一不可。诚如《长沙方歌括》所说:“建功姜附如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的那样。可见“紧沉温散自然安”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兼脉诗)紧主寒痛以先知,紧脉兼病必须识;浮紧伤寒沉伤食,数紧鬼击急遁尸。
(释义)《脉诀汇辨》说:“浮紧伤寒,沉紧伤食。急而紧者,是谓遁尸。数而紧者,当主鬼击”。浮紧有力,无汗,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拘急,体痛,骨节疼,此为太阳伤寒证。脉沉而紧,多是内伤冷痛的表现,然而右关紧盛为饮食内伤,两手脉都紧盛,就是夹食伤寒。这里所说的鬼击是指受到山岚瘴气的袭击。山岚瘴气,是指山林间阴森的云雾阴邪之气。特别是荒山野岭和坟墓较多的地方,还有热带与亚热带雨林,最容易出现山岚瘴气,这种邪气卒中于人,往往会神志昏迷或卒然昏仆等,继而发生怪病,脉象上多出现紧而急数。山岚瘴气卒中于人使人当场昏仆的叫做遁尸,这是一种假死证,通过人工呼吸等急救,可保无惊;若山岚瘴气击中于人,当时未发病,片刻或24小时之后而发病的,这种称之为鬼击,望初学者细细体会,切不可见到鬼击遁尸等字眼,就与唯心主义结合起来,应该正确地理解,千万不要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中恶邪祟中伤人体,脉象出现浮紧,若重按则无,便是邪炽盛而脉无根;咳嗽虚损,脉象出现浮紧,重按则无,那是正气虚而邪方痼,这些治疗起来是比较棘手的。
中恶鬼击与遁尸,绝不是偶然,我把《外台秘要》中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摘录下来,供大家研究和参考。“《外台》走马汤;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杏仁二枚,巴豆二枚(去皮心,熬),上二味,以绵缠槌令碎,热汤二合,捻取白汁,饮之,当下,老小量之。通治飞尸(即遁尸)鬼击病”。飞尸者,病发迅猛如飞,症状为心腹刺痛,气息喘急,胀满,上冲心胸,发之欲死;鬼击者,指不正之气(山岚瘴气)突然袭击人体,症状为胸胁内腹绞急切痛或兼吐血、衄血、下血,所以用走马汤治疗秽毒壅塞肠胃的一派寒实证,取峻烈温通的巴豆破积攻坚,开通闭塞,佐以苦温之杏仁,宣利肺与大肠的气机,使秽毒邪气从下泄出。
(分部诗)寸紧寒伤心肺经,当关心腹痛沉沉;尺中有紧为阴冷,定是奔豚与疝痛。
(释义)寒气凌心,君主大骇,神明受制,则病生目痛、头痛、项强、恶寒等。《脉诀汇辨》说:“左寸紧者,目痛项强”就是这个意思。寒邪束肺,肺气失宣,治节失职,则鼻塞、喘咳、膈壅、无汗等,这与李延昰所说的“右寸紧者,鼻塞膈壅”相吻合。
心腹,在此指中焦。寒邪侵袭脾胃,凝滞不化,则腹内作痛,胃气上逆,则吐冷痰。寒滞肝经,而生阴冷,肝经郁寒,则胁肋痛胀。
下焦寒盛,肾中阳虚,寒气上冲,则脐下悸动,气上冲咽喉,胸腹疼痛,发作欲死,这就是奔豚气。张仲景说:“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一般地说,惊恐恼怒,肝气郁结化热,就会随冲气上逆,于是奔豚病也就出现了。其主要原因是肝气郁结,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行不畅,所以腹中疼痛,肝郁则少阳之气不和,不和则往来寒热,所以要用养血平肝和胃降逆的治疗方法,仲景推荐奔豚汤,很有实用价值,方中李根白皮大寒,主消渴,止心烦逆,止奔豚气,葛根、黄芩消火平肝,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当归、川芎养血调肝,若阳气受伤,阴寒内盛,上凌心阳,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则用桂枝加桂,调和阴阳,平冲降逆;若水饮内停,气化不利,发汗过多,心阳受伤,水饮内动,以致脐下筑筑动悸,法当通阳降逆,培土制水,用茯苓、桂枝通阳化水,以止逆气;甘草、大枣培土制水,制上冲之气,于是奔豚也就得到了救治。
寒疝,俗称小肠气,其发病原因多是由寒邪引起,所以称之为寒疝。发作之时,腹痛难忍,牵引外肾及****作痛,汗出肢冷,唇青面白,舌淡苔白。张仲景说:“寒疝绕脐痛,若发则自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乌头性大热,以治沉寒痼冷,有祛寒助阳,缓和疼痛之功,与蜜共煎,这样使毒性不伤人,同时起到延长药效的作用。由于此方毒性较大,必须久煎,不宜久服。《外台秘要》解急蜀椒汤(蜀椒、附子、干姜、半夏、粳米、甘草、大枣),主治与大乌头煎相同,而药性比较平和,值得借鉴。
(勘评)天地肃杀之气,阴凝收敛,在脉象上就会出现紧脉。紧字应该如何理解呢?紧具有绷急的感觉,有绞转的形态,有枭动夭矫的姿势,有左右弹人手的力度,有紧急挺然的刚劲,这就是紧脉。紧脉在卦为震,在时为春,在人为肝,常与弦脉相兼。紧脉为寒邪凝袭,乃脉行夭矫而搏击,在主病上定是寒或痛,因为寒邪凝滞,不通则痛。
紧脉与弦脉相类,其中也有细微的差别。紧脉不仅纵有挺急的感觉,而且横有转侧的运动,所以说左右弹人手。弦脉如张弓弦,按之不移,从中直过,挺然指下,实脉与紧脉都十分有力,但实脉没有左右弹人手的形态,至于紧脉的体象,古人论述都各有见解了,但伪诀却说:“寥寥入尺来”,他把紧脉比作人在行路时的状态,本来是趾高气扬,履声接踵,还有左右恣意的形象,他却比之为龙钟衰老、举步不前的形态,不仅不正确,还会令人产生曲解,这种比拟失伦,肆口无忌,是庸工的作为。
紧脉若乍紧乍松,犹如绳索转动的,则是宿食不化,停滞于中,气机失调引起的现象,因仲景有“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的明文。
如果人迎气口脉紧应该区分,人迎脉紧,则多是外感伤寒,气口脉紧,则多是宿食不化,这与《灵枢五色篇》的“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的意思同理也。
四、芤脉为阳中之阴
(体状诗)芤乃草名类慈葱,浮沉俱有中候空;浮大而软指下窟,按之有边而无中。
(释义)王叔和说:“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李时珍说:“中空外实,状如慈葱”;李延昰说:“芤乃草名,绝类慈葱,浮沉俱有,中候独空”;刘三点说:“芤脉何似?绝类慈葱,指下成窟,有边无中”。芤脉的体象是两边都有,中央独空,像慈葱(分葱)一样,手指刚接触它的是上面的葱皮;稍用力按,正当葱的空心之处,重力下按,又触到它下面的葱皮。一般地说芤脉浮取豁大虚软,稍加重按,则脉管空虚,重力下按,则大而柔软,但绝大多数芤脉,不见于沉部,只有与革脉辨别时才取其沉部。
(相类诗)中空旁实芤脉义,浮大迟软作虚记;芤更带弦名曰革,芤为失血革血虚。
(释义)中间空虚,四周实在,是芤脉唯一的特征,芤脉与虚脉都有浮大而软的相同点,但芤脉为浮大而软,有边无中,而虚脉为浮大迟软,四形相同;芤脉与革脉都有外实内空的相同点,但芤脉为外实而软,浮沉俱有,革脉为外实带弦,不见于沉。
芤脉往往是在大失血后出现的脉象,革脉为一般亡血失精的虚寒病征。
(主病诗)失血见芤状中空,营者阴血行脉中;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侵阴络下流红。
(释义)芤脉的出现,大多是失血的病变。戴同父说:“营行脉中,脉以血为形,芤脉中空,脱血之象”,也就是这个意思。王叔和说:“三部脉芤,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这是叔和的千虑之一失。芤脉外实内虚,多是由于失血过多引起,暴然失血,脉来见芤是正常现象,若芤中带有细微散涣无根之象,那么就应该考虑到这是一种难治的病。
出现芤脉,一般是由出血过多引起的,大致有这两种情况:一者,火邪侵犯三阳经络,而引起大量的吐血、呕血、鼻血;二者,火热邪气侵犯三阴经络,而引起便血、血崩、尿血等。
(分部诗)寸芤失血病心忡,关里逢芤呕吐红;尺部见之多下血,赤淋红痢漏崩中。
(释义)李延昰说:“左寸芤者,心主丧血;芤在左关,肝血不藏;左尺得芤,便红为咎;右寸芤者,相传阴亡;芤在右关,脾血不摄;右尺得芤,精漏欲竭”。血与五脏皆有关系,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肺运血,肾纳血。肝肾阴虚,阳亢火动,势必迫血上升而妄行,热犯阳络则衄血,表邪不以汗解,必郁而为衄,多属太阳经;里热不从下泄,也会逆而为衄,多属阳明经。这就是造成衄血的一般原因。那么,吐血呢?虚阳上扰熏灼心肺,就会吐血,阴虚火旺,气虚不摄也会吐血;火热燔灼胃腑,也可能吐血;虚阳外浮,阳不摄阴,血脱于下,所以叫做下血。
张仲景说:“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吐血日久不止,每为中气虚寒,血不归经所致,治疗则用柏叶汤,取柏叶的清降,折其逆上之势而又能收敛以止血;干姜、艾叶温阳守中,使阳气振奋而能摄血;马通微温,引血下行以止血,共同完成了温中止血的任务。但是阴虚火旺,迫血妄行的不宜用柏叶汤。关于吐血,有血从肺出和血从胃出的区别;血从肺出,出血量少,多以咳唾带血;血从胃出,出血量多,常带食物,且呈喷射状。
张仲景又说:“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此由中焦脾气虚寒,统摄无权而血下渗,此血从直肠来,所以把它称作远血,所以用黄土汤温脾摄血,方中伏龙肝(灶心土)温中涩肠止血。附子、白术温阳健脾以摄血,地黄、阿胶滋阴养血以止血,甘草甘缓和中,黄芩为反佐,防止温燥动血的弊端,这对脾气虚寒的吐血、衄血、崩漏、泄泻、呕吐、血尿等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张仲景还说:“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这是湿热蕴结大肠,迫血下行。俗称“肠风下血”及“脏毒”,其中包括痔疾、肛裂,应该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以赤小豆渗湿清热,解毒排脓,当归活血,去瘀生新;浆水清凉解毒,共奏凉血止血之功。
远血与近血,不仅有上述的区分,还有其他的表现,凡见下血暗紫稀薄,便溏腹痛,面色无华,神疲懒言,手足不温,舌淡脉细的可用黄土汤;若见下血鲜红或兼脓液,大便不畅,苔黄腻,脉数等,可与赤豆当归散。
张仲景说:“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心藏神,主血脉,心火亢盛,扰乱心神于内,迫血妄行于上,就会出现心烦不安,惊悸怔忡,吐血,衄血,所以用泻心汤。方中大黄、黄连、黄芩,苦寒清泄,通折其热,火降血止。陈修园注《十药神书》说:“余治吐血,诸药不止者,用金匮泻心汤百试百效,其效在生大黄之多,以行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