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陆瘦燕朱汝功针灸医案选
20723100000006

第6章 (6)

(6)

处方:风池(双)-,风府-,阳白(双)-,外关(双)-,陷谷(双)-,中脘-,足三里(双)+。

手法:提插补泻。足三里兼用行气法。

二诊:针后胸膈宽舒,呕吐转稀,但发热头痛未除,胃纳不佳,脉浮,苔薄腻。余邪未清,仍宗前法。

处方:风池(双)-,风府-,外关(双)-,足三里(双)+,公孙(双)+。

手法:提插补泻。

三诊:当晚寒热退尽,呕吐已止,胃纳渐开,脉缓,苔薄。症已痊,可和胃以图善后。

处方:足三里(双)+,内关(双)+。

手法:提插补泻。

按:本例患者酒后腠理开疏,表卫之气不固,又因起居不慎,骤为风寒袭中,邪居太阳、少阳之分,有入传胃腑之势,此为太阳、阳明合病,仲景用葛根加半夏汤施治。陆师宗其法,取风池、风府、阳白、外关,皆阳维之穴,以疏表邪;取陷谷清泄阳明之热,此是葛根汤之代用;泻中脘、补足三里兼施行气法以和胃降逆,以收半夏之效,故一诊而呕稀。再诊余邪未清,仍泄阳维以疏解表邪,补足三里(胃合)、公孙(脾络)以和胃健脾。三诊热退呕止,诸恙俱失,再用和胃之法补足三里、内关以图善后。

(病例三) 白某,男,32岁。

初诊:因反复呕吐而住院治疗,已2个月有余。其症饭后即吐,有时隔1小时而吐。患者生活坎坷,有很多不愉快遭遇,情绪忧郁,睡眠不酣,食欲不佳,上腹部有隐痛。诊得脉来左关弦大,右关细濡,舌苔黄腻,上腹部有轻度压痛。此系长期忧郁,肝木横逆,更兼思虑伤脾,木乘土位,胃虚而不受纳谷之气也。所喜饮水能进,亦无腹泻。此邪尚在胃,未下使肠道也。治拟疏肝扶胃。

处方:肝俞(双),胆俞(双),脾俞(双),胃俞(双),中魁(双)△,足三里(双)△,行间(双)-,内关(双)+。

手法:先以七星针叩打肝俞、胆俞、脾俞、胃俞,次灸中魁米粒大艾炷7壮,再灸足三里米粒大艾炷7壮。余穴用提插补泻法。

二诊:昨日针灸治疗后,呕吐未见,嘱原方去中魁,继续间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以图根治。

按:本例患者乃陆师赴前苏联讲学时会诊病案。症见食入即吐。虽前贤有“食入即吐,责之有火”之论,但有时亦有食后一时而吐之征象,故不能完全以火邪论治。脉来左弦大右细濡者,显示肝火旺盛、脾胃虚弱之候,是乃因胃土虚寒而肝木之火邪来犯也。此与患者情绪忧郁、食欲不佳主诉相吻合。故陆师先用七星针叩打足太阳经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以疏调经气,灸中魁经外止吐奇穴,均系对症治疗;灸足三里以振胃阳,泻行间以清肝火,补内关通于阴维而宽胸理气。诸法同治,故见效卓著。

(讨论) 呕吐之病皆由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以有物有声为呕,有物无声为吐。《内经》《金匮》立论已详,后代医家多以胃火、胃寒、痰食、气滞等立说,此乃杂病之呕吐。至于外感六淫之邪致吐之说,则首推仲景《伤寒论》。前二例患者,一例属胃寒食滞,一例属表邪犯胃,陆师辨之有法,治之中的,皆应手而愈。治呕大法,陆师平时推崇叶天士学说,重视疏肝。他认为,胃气所以不能通降而反逆上者,多为肝气激惹,木火同升之故,是以“胃病治肝”已为千古明训。其平时治疗呕吐,兼用疏肝法者十居其八,然亦不拘一格。三例患者虽病证相同,而其治则异,足见医者治病,贵在机变,切忌胶柱鼓瑟,株守一法。

十三、胃痛(11例)

(病例一) 邱某,男,64岁。

1964年8月18日初诊:1961年5月因腹痛、黄疸反复发作而在某医院施行总胆管引流术(胆囊未切除,有否结石不详),术后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手术后腹痛发作依旧,每遇饮食不节,即引起上腹部当胃而痛,平时两胁胀痛,头昏乏力。脉濡细,舌质暗红,苔白腻。甲木犯胃,湿浊中阻,治拟疏泻少阳,化湿和胃。

处方:胆俞(双)-,阳纲(双)-,阳陵泉(双)-,内关(双)-,足三里(双)+。

手法:捻转补泻,留针10分钟。

根据上方,每周针治2次,脘腹隐痛渐减,胃纳亦增,惟大便仍日行一二次。此乃脾阳不振,中焦运化失司,肝胆之气横逆所致。自第七诊后,于原方基础上再加肝俞-,脾俞+。至第十诊时,大便、食欲均已正常,胁痛得除,乃结束第1个疗程而嘱调治休养。

按:本例患者,因胆气郁结,甲木来侮,以致胃失中和,湿浊之邪阻滞中宫而发病。平时两胁胀痛,亦是木失疏达之候。陆师参考病史,断为邪在少阳,故取胆俞、阳纲、阳陵泉(胆合)以泻胆火,而清湿热,此治本之法。内关是八脉交会八穴之一,通于阴维,主胃心胸之病,足三里是胃腑合穴,二穴相配能宽胸理气,和胃健脾,故针治后,脘腹隐痛渐减,胃纳渐增。但大便仍日行2次,木邪侮土之象还未尽除,故于七诊后再加泻肝俞以疏木邪,加补脾俞,以佐健运。续治3次而诸症得以痊愈。

(病例二) 杨某,女,45岁。

自幼因饮食饥饱失宜而经常胃脘疼痛,其后虽选经中西医治疗,但始终没有治愈,胃痛时发时止,历30余年,发时频频泛恶,脘腹胀满。切脉濡缓,舌苔薄白。土虚木来乘侮,治拟和胃调中为先。

处方:内关(双)-,中脘+,足三里(双)+,胃俞(双)+,脾俞(双)+。

手法:捻转提插补泻,留针10分钟。

治疗7次后,诸证逐渐好转,治疗11次胃痛不再发作。

按:此例患者从小饮食无人照顾,胃气损伤,以致长大后引起胃痛。脉濡苔白,脘腹胀痛,此胃阳虚衰之证;频频泛恶,是土虚木来乘侮之故。陆师按脉论证,认为肝木并无偏亢之象,木之侮土,因土虚而致,故治疗仅用和胃之法。补胃募中脘,配胃俞及胃合足三里,在于和胃;佐以脾俞健运,内关宽胸解郁,以降胃气。土气肥厚,肝木乘侮之象,亦随之而解除。

(病例三)谢某,男,44岁。

昨日突发胃痛,经内科治疗,痛势未减,抬来急诊。诊脉两手俱伏,舌淡嫩,面色白,四肢逆冷,精神委靡,呕吐清水,头目眩晕。按脉论证,属中宫虚寒,阳气不运。治拟温中散寒,宽中理气。

处方与手法:内关(双),针芒行气,结合努法;足三里(双),烧山火法。

内关二穴同时捻转,得气后针芒向上斜插,右手持针重重斜插1寸。按针不动,静以待气,患者即觉有气直窜胸脘,脘痛立止,胀闷亦解,按其脉息稍起。复刺足三里,起针10分钟后,由其爱人伴同回家。翌日随访,已愈。

按:本例胃痛,症见四肢逆冷,面色白,头目眩晕,脉伏,舌淡,系中阳不足,故治之用行气法。刺内关行气宽胸以运化中气,补足三里施烧山火法以扶胃阳。胃气得舒,中阳得畅,诸症皆除。

(病例四) 程某,男,40岁。

于1942年得胃病,经常疼痛。1960年病情日趋严重,不能吃干饭,只能吃稀薄的麦粉粥,每月胃痛剧烈发作至少1次或2次,剧痛时不能吃东西。6年来病倒在床不能参加劳动。患者面容黑瘦,胃脘剧痛拒按,诊脉微细,舌苔白腻。病势缠绵日久,姑与温补脾胃,和中消导。

处方:内关(双)-,上脘+,中脘+,公孙(双)+,足三里(双)-。

手法:捻转补泻,上脘、中脘加用温针。

证属久病伤中,胃气虚惫,运化不健,得食难消,故斯疾发作无常。治拟攻补兼施,始克有功。连续治疗3次,胃痛止,能吃干饭,可参加田里劳动。

按:本例患者6年来卧病在床,胃脘剧痛拒按,舌苔白腻,证属邪实;面容黧黑消瘦,脉象微细,证属虚象。陆师灵活地运用辨证施治,攻补兼施。补公孙(脾络)以佐健运,泻足三里(胃合)兼内关以去胃滞,上脘、中脘加用温针以增强其温通经气之功,仅治疗3次即见成效。如果只看到病程长久,虚象已起而单用温补,或单用泻法以祛其邪,而不顾其正气已虚,都难能收效。

(病例五) 阎某,女,4l岁。

1963年6月14日初诊:头晕作胀,胃脘隐痛,小腹胀满,月经先期,脉弦,舌苔薄质绛。病系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治拟柔肝理气,扶助中宫。

处方:中脘+,气海+,胃俞(双)+,太冲(双)-,三阴交(双)+。

手法:捻转提插补泻,留针10分钟。

1963年6月17日二诊:针后胃脘得舒,口苦,时有泛恶、嗳气,临经腹部作胀隐痛,两乳亦胀,脉弦,苔薄质红。肝气郁结,气滞不畅,冲任失调,治拟疏肝理气,通调冲任。

针灸处方:内关(双)-,中脘+,气海+,关元+,归来(双)-,公孙(双)+,太冲(双)-。

手法:同上。

中药:逍遥散60克,每日早、晚各服4.5克,开水送下。

1963年6月19日三诊:前投疏肝理气之法,病势大减,脉来小弦,舌苔薄滑。再拟原法出入。

处方:内关(双)-,中脘+,气海+,胃俞(双)+,足三里(双)+,太冲(双)-。

手法:同上。

1963年6月21日四诊:劳累之后,眩晕复作,胸闷肢软,腰尻酸楚,脉来小弦,舌苔薄滑质绛。肝肾亏虚,气火上凌,治拟柔肝益肾,宽中悦胃。

处方:内关(双)-,中脘+,气海+,侠溪(双)-,足三里(双)+,肾俞(双)+,风池(双)-。

手法:同上。

1963年6月24日五诊:眩晕,头巅作胀,时欲泛恶,胸胁闷胀,夜寐尚安,脉小弦,苔薄滑。病久正虚,肝木鸱张,治再宗前酌议。

处方:内关(双)-,中脘+,气海+,足三里(双)+,太冲(双)-,侠溪(双)-。

手法:同上。

1963年6月26日六诊:头眩时起,胃纳渐振,脘腹作胀,腰尻酸软,脉来小弦,舌苔薄白。症情好转,治再原议酌减。

处方:内关(双)-,中脘+,气海+,足三里(双)+,肾俞(双)+, 风池(双)-,侠溪(双)-。

手法:同上。

按:先贤叶天士有“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易于拂郁”之论。本例患者,年近六七,冲任渐衰,血气日减。肝者藏血之脏,全赖阴血濡润,才能柔和为用。今冲任血衰,则肝少血养而气必升动,动则横乘土位而成胃病。头晕作胀者,肝阳上亢之证;少腹胀满,月经先期,是肝郁化火、热在厥阴之故;脉弦舌绛,亦肝旺火盛之象。师施柔肝理气之法以治本,扶助中宫之法以治标。取太冲穴用泻以平肝火;用三阴交施补,和血柔肝;兼补中脘、胃俞,俞募配合,实胃以御木侮;佐用气海生气之原,以调理一身之气机。故一诊而胃痛得舒。二诊月事来潮,有口苦、泛恶、嗳气、腹痛、乳胀之象,皆肝郁气滞之故。陆师改用八脉交会穴内关配公孙,以调阴维与冲脉之气;泻内关意在清营分之郁火;补公孙是调补冲任之脉气;并配归来,以调理胞宫而治腹痛;加关元,佐气海以补气理气;并用逍遥散,重在疏肝。故三诊时病势大减。四诊、五诊、六诊,趁胜而进,加用肾俞滋水以涵木;用足三里以加强和胃;用侠溪疏泄少阳胆木之气,以释胃侮;取风池以治头晕作胀。此皆消息加减之法,虽小有权变,但仍不离疏肝理气、扶胃和中之宗旨。至六诊,病情好转而停治。

(病例六) 曹某,女,40岁。

1963年5月17日初诊:血虚失濡,络隧空疏,风湿外袭,乘隙而据,遂故膝踝壅肿酸痛,已4年于兹。中西迭治,诸法遍试,迄未成效。迩来脘宇不舒,胃府湿壅,阳明失其束筋骨而利机关之能,故步履酸软;土难御木,风木乃动,故胁肋隐痛;心血本虚,风湿来扰,肝木自摇,故心惊胆怯。太冲、太溪、冲阳三脉俱偏细,苔薄白。此胃气失和,痹居经隧之证,治当标本两顾。

处方:神门(双)+,内关(双)+,太溪(双)+,足三里(双)+,太冲(双)-,居髎(双)-,内外膝眼(双)-。

手法:捻转提插补泻。

1963年5月20日二诊:针后脘胀得舒,但食后胃痛未除,脐周有动悸应手,肢节酸冷麻木、畏风。病久抑郁寡欢,土虚本难御木,因抑郁而木火愈旺,充斥肆逆,脾气式微,乃致生化之源告乏,气血更虚,营不营于脉中,卫不卫其脉外。内秉既虚,藩篱亦疏,于是肉筋惕,肢冷更著。惟有缓图,难求速效。法拟健运中气以资宣达。

处方: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双)-,胃俞(双)+,脾俞(双)+,内关(双)+,足三里(双)+,居髎(双)-,内外膝眼(双)-。

手法:捻转提插补泻。

1963年5月24日三诊:脉象细濡,舌苔薄白,脘闷,嘈杂,纳食有增,肩及肢节酸冷,冲阳脉稍起。法从原议。

处方: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双)-,胃俞(双)+,肾俞(双)+,内关(双)+,足三里(双)+,居髎(双)+,丘墟(双)+,阳陵(双)+(均阴中隐阳法),肩髃(双)+,(烧山火法)。

手法:捻转提插补泻。

1963年5月27日四诊:营卫不和,脉络空疏,风邪外袭,肩踝寒冷酸痛。施烧山火法,无热感出现,余穴得气亦迟,难治之症也。脉濡细,苔薄白。法从原议,佐以局部拔罐。

1963年5月31日五诊:肩痛虽减,仍恶风吹,脘宇胀痛,纳后甸甸有下垂之感,天枢、气海有压痛拒按,脉濡苔薄。病属中气衰颓,仍拟和中理气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