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家教你读医案(第2辑)
20723700000045

第45章 砥柱中流护岐黄 (1)

第11章 砥柱中流护岐黄 (1)

孔伯华治痹证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孔伯华(1884-1955),原名孔繁棣,字以行,号伯华,别号不龟手庐主人,原籍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七十四代孙。少时随祖父宦游,秉承家学,刻苦钻研,不慕荣利,14岁时就定下不求科考举子业,而专攻医学、志在济人的决心。先生遍读家藏善本医书,30岁时就已名噪京城,被誉为"四大名医"之一。又向河北易县梁纯仁、蔡秋堂求教,二公对先生辨证察脉之造悟才度及为人也早有所闻,因此倾囊相授,使先生尽得其传,成为近代一位杰出的中医大家。

生前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会议代表、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卫生部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中医学会顾问等职。留有《时斋医话》遗稿。

《孔伯华医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以十分丰富的内容一展孔门之后的大家风采与学术神韵。拜读之,大有爱不释手之感。兹撷取医论及若干痹证医案,贸加评述,以共赏之。

一、法古不泥洞天理,千年百论一言终

先生曾说:学医必须精,不精就不可能弄懂弄通其中的深刻道理,记了几味药,背过几个方,就冒失地去看病,这就容易误人害人。不仅要精,同时要博,学问渊博更有助于弄懂医学的奥妙。还说:治病必求其本,乃坚守不可移易之法规。不知病之所在,模棱两可而治之,病未必除而命先尽矣。人之有本,犹树木之有根,水流之有源,一旦罹病,求其本而治之,支流末疾将不治而自治矣。人之一身,其本有二,先天之本在于肾,后天之本在于脾,先天之本以生之,后天之本以养之,故肾为生气之原,脾为运化之主。先天之本,禀受系之,后天之本,机体形之,肾又为五脏之本,由此可知,肾为本中之本也。先生还说:古今之人,素质不同,照搬古方,就是泥古不化。借鉴前人经验绝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实事求是,须臾不可脱离客观实际。由此可见,他不是主张不用古方,而是主张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古方,这充分体现了他师古不泥的治学思想和学术风格。

先生推崇刘河间有鉴于"世态居民有变"之现实,根据寒能胜热、辛凉解表等医疗经验而创立的"六气都从火化"的卓论。特别对《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关于火与热等经旨有精辟发挥。他说,后人多以为刘氏之立论是为了矫正当时习惯用辛燥温补而产生流弊,余则谓未必尽然,主要是刘氏在于洞察病机,为了解除民众疾苦有不得已不如此者,观其自述"非余自炫,此一时,彼一时……"一语,就完全清楚了。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受业于河间再传弟子罗知悌,得其真传,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高论,指明"相火"之根源。夫阳常有余者火也,阴常不足者热也,只不过有其虚与实耳。

朱丹溪主张保存阴液,谆谆告诫"勿妄动相火",殆恐阴气先伤,阳气独发也。其治辄效,足证恰中病情。不难看出先生之反对脱离实际的"虚学",注重躬亲实践的"实学"之学术思想和治学特点。先生常说:仲景立法垂教,乃法外有方,方外有法。金元四大家,虽各有一派,乃羽翼仲景也。后世叶天士之卫气营血辨证,深究其理,乃说明温病之轻重深浅所表现之阶段有别,并非病邪之真正入卫入气、入营入血也。吴鞠通之三焦辨证,亦说明温病之轻重深浅,并非病邪果真居于上焦、中焦、下焦之意,亦皆羽翼仲景也。此等处慎勿拘执。要知芩连姜附,尽可起死,参术硝黄,并能回生,唯在用之当与不当耳。

先生非常推崇徐灵胎《同病人异论》篇中的论述,徐氏说:"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夫七情六淫之感不殊,而受感之人各殊,或气体有强弱,质性有阴阳,生长有南北,性情有刚柔,筋骨有坚脆,肢体有劳逸,年力有老少,奉养有膏粱藜藿之殊,心境有忧劳和乐之别,更加天时有寒暖之不同,受病有深浅之各异,一概施治,则病情虽中,而于人之气体迥乎相反,则利害亦相反矣。故医者必细审其人之种种不同,而后轻重缓急,大小先后之法,因之而定。

"先生常说:徐氏的这段论述是非常精辟的,凡学医者都应视为座右铭,它主要是把中医辨证的精神实质说得最简单、详细而又具体不过了。为此先生主张:医之治病,首先在于认证,将证认清,治之则如同启锁,一推即开。认证之法,先辨阴阳,以求其本,病本既明,虚实寒热则迎刃而解。喻嘉言尝谓:"医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认证。"朱丹溪主张"认证为先,施治为后"。故先生主张先议病,后议药。若但知以执某方治某病,不论因时、因地、因人,不审何脉、何因、何证,是冀病以就方,非处方以治病,辨之不明,焉能用之无误。殊不知施治之妙,实由辨证之真;寒热虚实,不昧于症而又不惑于症;汗吐下和,不违于法而又不泥于法;否则疑似甚多,临证莫决,见病治病,十难效一。

基于以上所说,具体到治疗方面,先生认为:无论祛邪与扶正,都是为了恢复和充足元气;至于祛邪扶正之孰先孰后,那就必须在临证之时参机应变,辨证论治。先生说:邪之于正,二者并重,扶正可以祛邪,祛邪亦即安正,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究竟谁先谁后,必须因人、因地、因时而施,不可先有主见。《内经》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明训,这就清楚地说明正气之虚,是由于被邪劫夺,如果不被劫夺,就不会造成正气的虚;精气之被劫夺,主因在病邪,如能抓住时机,及时果断地采取直捣巢穴的有效措施,使病邪不再劫夺正气,其病自愈(如急下存阴)。这种以祛邪为主的措施,对一般的初病急病,确可一扫而痊。而对于久病缓病,其人虚象毕露者,那就必须先顾正气,使养正邪自除了。然而疾病情况复杂多变,既有久暂的不同,又有缓急的区别;有热深厥深的假象,又有寒热交杂的局面;有正虚邪实的情况,又有脉证从舍的疑难;有的应急祛其邪而后调其正,有的宜先固其正而后徐退其邪;有的寓攻于补,有的须攻补兼施;似此轻重先后,当随证制宜,因病而定,因人而异,所以必须从灵活处着眼,抓主要矛盾,一切服从于客观需求,才不致有顾首不及足之叹。

先生提纲挈领地勾勒出千年百家之精华,为后人指明了求索中医的大方向--"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这是中医治病的根本大法、基本原则,所有具体治法皆须统摄于这一总原则。后世所谓"辨证论治",实际上是同一种意思的不同说法。国医大师张珍玉先生认为:"辨证就是求本,论治就是治本","辨证论治乃是求本治本的真正含义"。笔者认为,"证"者"正"也、"本"也,"证"乃"偏离正常状态的状态"的同义语,也就是"不正"为"证","不正"即"斜","斜"者"邪"也。换言之,辨"证"即辨"正",治"证"即治"正",正气为"本","扶正"即"固本"(治本),"祛邪(斜)"即"扶正"。"邪"并非指"真正入卫入气,入营入血"之"病邪","邪"就是"证","证"乃"证据""状态",亦即"可见的实在"之谓,而不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寒、暑、湿、燥、火"。

二、捭阖纵横阐秘奥,精医达药济众生

先生毕生潜心岐黄,苦苦求索,晚年遂将自己对中医的理解、感悟、思考、研究与阐发,浓缩为"坟典"之作--医方总论。曰:古之时,方不如医,后之世,医不如方。甚矣,医方之并重也。夫自古以来,《内》《难》尚矣。唐宋以还,著者凌杂。而之门户分于金元,其后末支委分,入主出奴,或师其意,各逞家技而守一义,或武断而执一偏,不知"治病必求其本"。

厥后,方书日汇,剽窃为能,或则以某药某方能治某病而不知有变,懵然不察其所以然。悲夫,法日繁,理愈晦,此后世之所以多夭折者矣。是故不患人之不知医,患在多知医而究不知医;不患人之不知方,患在多知方而究不知方也。何则?医无定法而法有定理,法不可尽而皆可通,理不可穷而尽可明也。知医而不知方,谓之暝蹈;不知医而知方,谓之剽窃;剽窃与暝蹈,其偏废一也。是故方者矩也,医者意也,方无尽而通之以矩,医无穷而守之以意。方者防也,防于未然,范于已然。医者易也,变而通之,神而守之。

方者法也,医者理也,明其理而后用其法,法无不当;知其法而后参以理,理以益明。虽然,世代推迁,风气殊尚,陈辙可以不稍易乎?曰可变者惟法,不易者惟理,时有古今也,地有南北也,禀有厚薄也,体有强弱也,法虽不可成守,而理则无所殊也。是以考古者,无以别裁则多歧而必至于误施,有所专主又慎防胶执而偏固,所谓左右佩剑,均未协中,推其所以左右之故,盖于理有所未明,于法有所未谙也。理已明矣,法已谙矣,则多歧胶执之弊即无,倚左偏右之失自泯。医之为道,无更他有焉。且方之相反者,或适相成;医之相攻者,又实相救;是在学者之参酌会通,取长补短,折衷于《内》《难》之奥旨,斯为善矣。

岐黄典籍汗牛充栋,各家学说异彩纷呈,往往使后学一是难衷。先生以画龙点睛之笔,仅用寥寥数百言辄令医理畅达,方治洞明,浩浩灵兰,了然于胸。时下中医学界"时髦"成风,基本理论给套上"基因""分子""克隆"等现代字眼,"辨证论治"被偷梁换柱为"辨病论治","三因制宜"的诊疗大法胶柱鼓瑟成"一方一病"。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洞察其弊,严辞谴斥。

三、莫言痹生风寒湿,清透达邪石为君

先生以诊务过忙,济人事殷,著述无暇,未能将一生积累之经验心得加以系统总结,笔之于书,公之于世,献给人民,常引以为憾。故晚年病中直至逝世前,常夜阑执笔,有时撰述达旦。其学术论文文章《时斋医话》,即斯时所留,虽篇幅不多,但确有独到见解,饱含着先生付出的莫大心力。本文选取先生经治的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无数医案中的痹证案若干,供后学赏析。

案1 曹男

惊动肝热,兼为湿邪入于经络而发痹痛,筋急不舒,气逆于中,呼吸痛于胁际,脉弦滑而伏,治以清透达络之品。桑寄生一两,生石膏(先煎)六钱,黛蛤粉(包)五钱,石决明(先煎)、滑石块各四钱,茯神、威灵仙、木笔花、知母、川郁金各三钱,代赭石、莲子心、丝瓜络、旋覆花(布包)各钱半,九菖蒲一钱,紫雪丹(分冲)四分。

案2 黄妇

湿邪入络,发为痛痹。热遏湿乘,经来前期,脉象弦滑而数大,右寸两关并盛,亟宜清通凉化,柔肝达络。藕、忍冬藤各一两,生石膏五钱,滑石块、橘核各四钱,代赭石、旋覆花(布包)、知母、川黄柏、威灵仙、小木通、地龙各三钱,龙胆草二钱,麻黄三厘,紫雪丹(分冲)四分。

案3 郭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