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2
20723800000029

第29章 内科病证(29)

第7章 内科病证(7) (3)

(验案) 患女,14岁,学生。因右上腹部疼痛,发热,黄疸而住院手术治疗。诊断为胆囊炎,总胆管结石。术后6天,T管引流胆汁甚少,每日只有10~20m1,黄疸不退,乃请中医诊治。术后6天,T管引流胆汁甚少,昨有发热,目黄,纳呆,大便褐色,舌苔腻,边尖红,脉数。湿热阻滞,胆汁不利。治以清化湿热而利胆,以复方茵陈蒿汤加蒲公英30g。服药2剂后引流量明显增加,每日300~500m1,舌苔腻渐化,纳增。又服药4剂,夹T管后无不适,黄疸退,改进健脾清化湿热之剂。白术10g,青陈皮各10g,茵陈30g,郁金10g,甘草3g,黄芩10g,枳壳10g。服4剂,拔除T管,一般情况好而停药。

(按语)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术后初期有两种情况:①仍有发热,黄疸,腹胀不适,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数;②发热、黄疸渐退,腹部不适,T管引流不畅,有泥沙样结石从引流中排出。以上两种情况仍以邪实为主,故治疗尚须祛邪通利。六腑以通为用,在治疗过程中腑气通畅是一个重要问题。通腑时大黄是要药,不仅有清热通便作用,与茵陈、山栀子配合有很好的利胆功效。便秘多日须加玄明粉同用,以增强通腑作用。另外,若术后时间较长,或上述两种情况经治疗后病情好转,黄疸退,腹中有时尚不适,大便正常,为邪势已衰,而有正虚,多数为阴虚。见舌红少苔,盗汗,和气虚乏力,纳呆,气短等,这时不宜再用复方茵陈蒿汤,而应扶正调理。但扶正不能专用滋补药,须一方面养阴或益气健脾,一方面理气,清化余邪。

(方源) 《叶景华医技精选》

胆胀——乌梅丸加减方(范国樑方)

(组成) 乌梅15g,川椒5g,干姜15g,细辛5g,桂枝15g,黄柏6g,当归15g,附子10g,姜黄15g,白鲜皮15g,生晒参15g。

(用法) 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效主治) 胆胀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方解) 胆胀病是指胆腑气机通降失常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或伴见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相当于西医学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范教授则认为:胆胀病发病虽表现为“疼痛拒按”等实象,但其病机多因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胆气升发受限,胆汁排泄障碍而发病,或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使脾胃功能受损,升降失常,胆气不升,胃气不降,胆胃不和而发,究其根本是先有外、内因损伤肝、胆、脾脏,而后发为该病。其病性属虚,但其症中又可见痰热、血瘀之象。脾胃功能受损则运化失司,水津代谢障碍则“痰湿内生”,血瘀、痰湿日久则生内热,往往虚实挟杂,寒热并行,故治疗上立温经通降法,以乌梅丸加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方中重用乌梅酸平入肝经,纳气补肝阴;当归性温入肝,养血通络;川椒、细辛亦性温,温脏祛寒,细辛交通上下,领诸药环转周身,调气血,通络脉以运其枢;干姜苦温补脾阳,令阴阳和;人参甘寒,益脾中之阴,与乌梅相配,酸甘化阴,与当归合用,补养气血;黄连、黄柏苦寒清上热,温下寒,同时亦可去姜、附之燥烈之性;附子入肾暖水脏,以固其根。全方诸药配伍,味备酸甘焦苦,性兼补调助益,寒热并治,邪正兼顾。

(加减) 若症见痰湿较显可加胆南星15~20g,白芥子10g;若瘀血较著可予酒大黄3~5g行瘀通络。

(验案) 张某,男,42岁,干部,右胁胀痛2个月余,进食后胃胀不适,纳差,晨起干呕,乏力畏寒,大便稀,舌质紫暗,苔白厚腻,查体可见胆俞穴压痛阳性,B超回报:胆囊壁粗糙,囊壁厚0.3cm,诊断:胆胀病。处方:乌梅15g,细辛6g,川椒3g,桂枝15g,黄柏15g,黄连15g,当归10g,姜黄15g,附子10g,白鲜皮15g,日1剂,早晚2次分服。服4剂后干呕症状消失,胃胀减轻,但自觉胸中及呼吸时亦热,且手足尖麻木感,原方去附子,川椒改1g,继服6剂,症状基本消失,复查B超报:胆囊壁光滑,壁厚0.2cm,继服10剂,随访2年未复发。

(按语) 乌梅丸本是治疗蛔厥的首选方剂,应用于本病,是因其具有“辛苦酸甘同用,寒热并行,气血兼顾,调和肝脾,扶正祛邪”的特点。胆胀患者因胆腑失职,胆汁排泄失常,消化功能不畅,脾胃太虚,若予温燥剂则伤及更甚,故治疗中在辛温行气之品中配以“甘寒养阴、酸甘化阴”之品,以取之所用,避其所短,故可使疾病愈、机体健。现代研究表明乌梅丸能有效改变胆汁的pH值,使其趋酸并促使胆囊收缩,扩张奥狄括约肌,加速胆汁排泄。方中黄连、黄柏为广谱抗菌药,对有效控制胆道感染,消除炎症效果显著。方中川椒用量应2~6g,不宜过大,否则会有手、足尖麻木之感,但停药后可自行消除。

(方源) 李磊,范哲,魏翠柏,等.范国樑教授运用乌梅丸治疗胆胀病经验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1,17(3):10

臌证——臌证丸(李子玉方)

(组成) 黄芩30g(冬季可略减,夏季可略增),砂仁30g,木香30g,甘遂180g。甘遂与其他药量之比为1∶6。

(用法) 共为细末,水打小丸。成人每次3~10g,儿童酌减。每隔3~5天,空腹服1次。

(功效主治) 用于肝硬化腹水、肾炎、慢性心衰伴腹水可任攻下者。

(按语) 李氏治疗臌证病推崇攻利之法,而倡食养以尽之的善后疗法。乃在其业师马俊山先生治疗臌证的效方之基础上,创制“臌证丸”一方,用之一生,获效无算。本药有轻度催吐作用,以泻下逐水为专,作用可达3~4小时,待溺稍减之后,饮小米粥碗许,而后便可进一般饮食。孕妇禁服。肝硬化有明显上消化道出血倾向者,慎用。

(方源) 《津门医粹(第一辑)——天津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

肝硬化——软肝缩脾方(赵绍琴方)

(组成) 柴胡6g,黄芩10g,蝉蜕6g,白僵蚕10g,片姜黄6g,水红花子10g,炙鳖甲20g,生牡蛎20g,生大黄1g,焦三仙各10g。

(用法) 上方每周5剂,每剂煎取500m1左右,分2~4次温服,服3个月后改为每周3剂分服维持。

(功效主治) 行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用于早期肝硬化,肝硬、脾大。

(方解) 肝硬化早期表现为胁痛、腹胀、癥瘕等症,(迁延日久,后期多成鼓胀,属中医“四大危症”之一)其形成,气、血、食、湿之郁是关键。诸郁不解导致血瘀结聚,形成瘕。同时,气血脏腑受诸郁所伤,功能失调,正气渐弱,多数属虚实夹杂之证,根据阶段不同,各有所侧重而已。肝硬化早期,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但总以肝硬、脾大为主要见症。治疗时,不宜因虚而纯用补剂,否则瘀结日甚;亦不可攻利太猛,劫伐正气,与病无益。治以行郁活血,软坚散结,调整阴阳方法,达到软肝缩脾的目的。方中用升降散(蝉蜕、僵蚕、片姜黄、大黄)开通内外,平调升降,燮理气血;柴胡疏达肝胆之经气,解除肝气之郁结;黄芩苦寒,善清少阳郁热,并清因诸郁而蕴生之内热;水红花子活血且能利水,除血滞,化水湿;焦三仙化积滞以疏导肠胃;鳖甲、牡蛎咸寒软坚,以散瘀结。诸药合用,针对肝硬化早期以肝硬、脾大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收到调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之功效。

(加减) 胸胁满闷,喜叹息,脉沉而滞,气郁显著,加佛手片10g,香附10g;厌食呕恶,胁肋不舒,舌苔白腻,湿郁为甚,加藿香10g,佩兰10g,姜半夏10g;心烦失眠,急躁易怒、舌红起刺,火郁之象,加用黄连6g,牡丹皮10g,龙胆草3g;嗳气频作,食后脘堵,积滞明显,加保和丸10g冲服;腹壁青筋暴露,肝掌、蜘蛛痣等特征明显,舌有瘀斑,血瘀之征,重用鳖甲、牡蛎各30g,加莪术6g,三棱6g,或配服鳖甲煎丸每日1丸;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脉象沉细软弱,虚象为主,当区别气血阴阳之偏重,酌加补益之品,气虚者,舌淡脉虚,加白术10g,太子参6g;血虚者,唇淡面黄,脉细,加阿胶10g;舌淡苔滑,脉象濡缓,中阳不足,加干姜3g,吴茱萸3g;舌红尖绛,少苔且干,下焦阴亏,加生地黄20g,枸杞子10g,女贞子10g。

(按语) 本方系在“升降散”基础上加味而成。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诸物,要求以清淡素食为主。坚持每日早晚散步各1个小时,使精神放松。

(方源) 赵绍琴教授治肝硬化、脾大妙方.医学文选,1994(6):61

肝硬化——健脾软肝丸(朱明烈方)

(组成) 醋柴胡、枳壳、青皮、鸡内金各12g,白术、五灵脂、茯苓、地龙、茜草各15g,丹参、炙鳖甲、白茅根各30g,甘草5g组成。另加猪肝粉20g冲服。

(用法) 诸药浓煎,每剂药分2次煎,第一煎分2次服,第二煎服1次,每天早、中、晚3次空腹饮下。服药1~2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病情基本稳定后,则将上方制成丸剂如绿豆大小,水泛丸,每次服6g,日服3次,红糖水吞服。以3个月为1疗程。

(功效主治) 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健脾软坚。用于肝硬化。

(方解) 朱老认为,本病形成与气血水三者息息相关,与肝脾肾三脏最为密切。一般初病在肝,继则损脾,后则及肾,临床常见气血水同病之候。本病常继发于血吸虫病,或慢性病毒性肝炎等疾病,长期嗜酒,饮食不节,劳欲过度和情志抑郁等为本病促发因素。“肝病总离不开郁,有郁则可引起肝病”,是朱老特别强调的。故在治疗肝硬化时,朱老十分重视“郁”和“瘀”这二个字,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健脾软坚为大法。方中醋炒柴胡、枳壳、青皮疏肝解郁;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鸡内金、地龙、炙鳌甲软坚散结;丹参、五灵脂、茜草、鼠妇活血化瘀散结;虎杖、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利湿;猪肝粉以脏补脏,养血柔肝。全方共奏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化瘀软肝之功。

(加减) 若腹胀纳差者,加砂仁6g,山楂、谷麦芽各15g;腹水者加炒黑白二丑末、车前子(包)各15g;气血虚弱者增西洋参、当归各15g;腹脉暴露者加赤芍、郁金、三棱、莪术各15g;有蜘蛛痣和砂掌者加生地黄、鸡血藤各30g,桃仁、红花各10g;大便溏泻者加苍术或土炒白术、藿香、神曲各15g,炒薏苡仁30g;肝脾肿大加土鳖虫30g,射干10g,鼠妇10g;有湿热未净,加茵陈、虎杖、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