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内科病中医传统疗法精华
20724500000137

第137章 癫痫 (1)

第四章 癫痫 (1)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以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任何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的致病因素均可能诱发癫痫。根据大脑受累的部位和异常放电扩散的范围,临床上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和自主神经等不同程度的障碍,或兼而有之。每次发作或每种发作称为痫性发作,目前已知有数十种发作形式,如我们经常见到的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四肢抽动、失神、不动不语、手中物体落地,突然的腹痛、头痛、半侧身躯的不自主的抽搐等症状。患者可同时有一种或几种发作形式。反复出现,能自行恢复,过后如正常人一样。约2/3的痫性发作始于儿童期,在儿童期是最常见的神经疾病,在成人中仅次于脑血管病。本病主要通过发作特点及发作期脑电图检查进行诊断。临床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少则一二年,多数患者终身难愈。

癫痫属于中医“痫证”等范畴。

(病因病机)中医对癫痫病因的认识,大多归于外感六淫,情感失调,先天因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痰浊上扰,闭塞清窍,蒙蔽心神,壅遏经络。常见的病因可简单概括为“风”、“痰”、“惊”、“食”、“瘀”、“虚”等,尤以痰作祟最为重要。如《医学纲目·癫痫》说:“癫痫者,痰邪逆上也。”指出痰邪为病是癫痫的根本原因。

1.先天因素孕妇调养不当、胎气受损,当胎在母腹中时,母亲受惊吓,惊则气乱,胎气亦随之而逆乱,母体肾亏致小儿禀赋不足,而生后易患痫症,或过分劳累体虚而致小儿禀赋不足。诚如《内经》所言:“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痫。”《活幼心书·痫症》进一步指出:“胎痫者,因未产前,腹中被惊。……致伤胎气。”父母有病也会影响胎儿,若父母患有痫症则因其脏气不平,影响小儿先天禀赋而易患此病,或因父母素质虚弱,或因父母久病失养致小儿精气不足而出生后易患痫证。

2.七情失调主要责之于惊恐。《证治汇补·痈病》曰:“或卒然闻惊而得,惊则神出舍空,痰涎乘间而归之。”由此可见,惊恐对痫证的发作至关重要,由于突受大惊大恐,造成气机逆乱,进而损伤脏腑,肝肾受损,则易致阴不敛阳而生痰生风。肝胃受损,则易致精微不布、痰浊内聚、经久失调,一遇诱因,痰浊或随气逆,或随火炎,或随风动,蒙蔽清窍而致痫证发作。小儿脏腑娇嫩、元气未充、神气怯弱或素蕴风痰,更易受惊恐而发生痫证。

3.饮食失调损伤脾胃,致痰浊内聚,阴塞气机,气逆上巅犯脑,蒙蔽清窍而产生昏仆、抽搐等症,或适逢七情失调,致气机逆乱,痰随气动,上冲于元神之府,蒙蔽清窍而发痫证。

4.脑部外伤由于生产时使新生儿颅脑受伤,或由于跌仆撞击,损伤脑部,致瘀血阻滞于脑,使“元神之府”功能失职,可见神志逆乱、昏不知人、气血瘀阻,则脉络失和、肢体抽搐,遂发痫证。

5.外感六淫时疫瘟毒后,外邪失于清泻,日久致痰热,余毒上冲犯脑而发痫证。

总之,本病病机主要是肝风痰浊,或肝风血瘀,阻于清窍,扰乱神明而发病。若病情迁延,则肝风愈为难息,痰浊、瘀血愈结愈深,脑神更不得养,终成痼疾。

(诊断要点)

1.突发性、阵发性、反复性。

2.每年发作3次以上者。

3.常有产伤、窒息、颅外伤、颅内感染、高热惊厥史,或有癫痫家族史。

4.典型的发作为全身肌肉痉挛,意识丧失,两眼上翻,或口吐白沫,约数分钟后发作停止,进入嗜睡,神态疲倦。也可呈局限性发作,常见身体局部阵发性痉挛。出生后2岁内婴儿,可出现全身性肌阵挛发作,点头,弯腰,举手,屈腿或伸腿,短暂意识丧失,属婴儿痉挛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癫痫,男孩多于女孩,常有明显的智能落后。

5.脑电图检查作为参考条件。常出现癫痫波型,如棘波、尖波、棘慢波、尖慢波等。头颅X线片和CT扫描可发现某些原发疾病,如脑肿瘤、脑寄生虫病、脑发育畸形等。CT、磁共振分别利用X线断层扫描、体外高频磁场作用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无创伤、无痛苦、迅速地显示人脑的形态结构,发现大脑的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脑出血、脑发育异常、脑积水、脑水肿、脑组织变性、钙化等),对发现癫痫的病因有很重要的帮助。PETCT通过对大脑功能与形态结构同时扫描,能了解到癫痫病人发作期及发作间歇期的脑代谢状况,更准确定位癫痫病灶,为难治性癫痫的诊治及癫痫的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辨证施治)在治疗方面应先辨明标本虚实。癫痫发作期以邪实为主,治疗应重在豁痰息风,开窍定痫;间歇期则多见本虚或虚实夹杂,当以调和脏腑阴阳、平顺气机为主,常用健脾化痰、补益肝肾、育阴息风、活血通络等法,以标本同治,杜绝生痰动风之源。

1.风痰闭阻证

主症:发前常有眩晕,头晕,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发作呈多样性,或见忽然跌倒,神智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智不清,双目发呆,茫然所失,谈话中断,持物落地,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舌质红,苔白腻,脉多弦滑有力。

治法:涤痰息风,开窍定痫。

方药:定痫丸加减。天麻10g,川贝母9g,法半夏8g,茯苓10g,茯神9g,胆南星8g,石菖蒲6g,全蝎(去尾)3.5g,僵蚕6g,琥珀粉1.5g,灯心草2g,陈皮5g,远志(去心)6g,丹参15g,麦冬12g,朱砂粉(水飞)2g,竹沥1杯,姜汁1杯。

加减:抽搐不已,加羚羊粉(冲服)1g,白芍粉(冲服)6g,痰黏难咯加瓜蒌10g;腹胀加青皮10g,枳壳10g。

2.痰火内盛证

主症: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叫吼,平日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而干,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肝泻火,化痰开窍。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龙胆草6g,黄芩9g,山栀子9g,泽泻12g,川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8g,生地黄20g,柴胡10g,生甘草6g,竹茹4g,橘红10g,半夏 (姜制) 11g,茯苓10g,枳实(麸炒)10g,麦冬(去心)10g,枣仁(炒)10g,人参5g,石菖蒲5g,南星11g,川黄连3g,用生姜为引。

加减:抽搐明显加天麻10g,钩藤15g,地龙10g,羚羊粉(冲服)1g;大便秘结加大黄3g;痰黏而多加竹沥10ml。

3.心肾亏虚证

主症:癫痫发作日久,健忘,心悸,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苔薄腻,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肾,健脾化痰。

方药:大补元煎合六君子汤加减。人参(党参代)、淮山药各18g,熟地黄24g,当归、山茱萸、枸杞子各12g,杜仲9g,白术6g,甘草2g,陈皮2.5g,半夏3g,砂仁2.5g,木香2g。

加减:一般轻度持续性眩晕,伴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则气短、眩晕加剧者,加炒白术10g,茯苓15g;如头晕轻,目昏花重,而唇色淡或萎黄,心悸失眠或手足发麻等血虚失养者加黄芪20g,女贞子20g;眩晕由轻至中度呈渐进性,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无力,或四肢不温,或五心烦热等精亏不充者加女贞子20g,五味子9g;眩晕较重,或轻重交替,头胀痛,面红目赤,失眠多梦,烦劳或恼怒后加剧等阴虚阳亢者去党参加生石决明20g,牛膝15g,珍珠母20g。

4.瘀阻脑络证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弦,多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疾患后,或先天发育不全。

治法:活血化瘀,息风通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3g,川芎3g,桃仁(研泥)9g,红枣(去核)7个,红花9g,老葱(切碎)3根,鲜姜(切碎)9g,麝香(绢包)0.15g,用黄酒250ml,将前七味煎至150ml,去滓,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

加减:伴有阴血不足者,加制首乌10g,当归10g,枸杞子10g;兼气虚者,加黄芪20g,白术10g;失眠多梦者,加枣仁15g、夜交藤20g;若气血亏虚可加当归10g,熟地黄15g,黄芪20g,党参15g。癫痫的发病常与气滞血瘀有关,尤以跌仆撞击,产时挤压,而致头部受伤者较多见,故可配用丹参15g,红花6g,川芍9g,桃仁10g等活血化瘀之品,亦可应用全蝎与蜈蚣等搜风剔络之品、烘脆研粉调入煎剂,能起到较好的疗效。

(单方验方治疗)

1.用白胡椒1份加萝卜干2份,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2~3g,口服,疗程至少1年以上。

2.晒干成熟的黄瓜藤,水煎服,每次服500ml,连续饮用。

3.马钱子20g,地龙8条(研为末),香油500ml。将香油入锅熬滚。入马钱子炸之,待微有响爆之声,取一料用刀剖开两半,看其内有紫白色为度,研为细末。把马钱子、地龙末和匀,面糊为丸,绿豆大,每日服1g,临卧淡盐水送下。小儿每日服2丸,红糖水送下。但马钱子有毒,切勿过量服用。

4.白矾研细末,每服5g,每日2~3次,口服。

5.地龙烘干、研细;每服6g,每日1~2次,适用于轻症。

6.地龙、全虫、蜈蚣各等份配成丸剂,散剂,适用于癫痫大发作。

7.羌活12g,丝瓜络30g,每日1剂,晨起空腹,水煎服1个月。

8.鱼鳔(切碎面炒)30g,皂矾(炒红色)30g,铅丹(炒黑色)30g,朱砂(研细)9g。将前3味研极细末,掺入朱砂拌匀,晨起用热黄酒一杯,冲服9g。如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者,可隔日服。

9.川郁金60g,广木香60g,生香附60g,白矾30g,蜂蜜120g,前5味共同为末,蜂蜜为丸,每日早晚服,每次10g,儿童减半,白开水冲服3个月为1个疗程。

10.鲜桃花1大把,小米30g。将鲜桃花和小米加水3碗,熬成桃花粥,1次服完,每日如此,加服3年。

11.胎羊羔1只,羌活9g,杜仲炭9g,牛膝9g。将胎羊羔以桑木柴烧干,与余药共研细末,黄酒冲服,每日3次,3日服完。

12.甘遂(炒)9g,朱砂(研细)9g,猪心1个。将猪心挖一个孔,甘遂、朱砂装入后封口,用黄犍牛干类把猪心埋住烧熟,去其内外杂物洗净,把猪心切碎煎煮,令患者服下,轻者1剂,重者2剂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