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内脏运动保健法
20724800000016

第16章 引导 (3)

(二)引导 (3)

脊椎(含胸椎、腰椎与骶椎,下同)在内运动中,起着关键的协助和定位作用。如果没有脊椎的参与,所有的引导都很难到位。脊椎与腹肌(含胸肌)、膈肌三者为引导内合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腹肌负责水平引导;膈肌负责上下引导;脊椎则负责配合腹肌、胸肌圆满进行前后左右四面八方的变化。三者各司其责,才能使内合的引导随心所欲。

(1)脊椎的左右移动,可以协助引导内合左右摆动。

①腹肌停滞不动,只左右摆动腰椎,可以感到腹部器官没有运动效果。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就好像是机器在空转,没有挂档。

②聚拢内合、持合,在左右摆动腰椎的同时,同步左右摆动腹肌,就可以明显感到腹部器官的运动效果,好像是给转动的机器挂上了档。

③腹肌的摆动,既可以与腰椎的摆动同方向,也可以与腰椎的摆动方向相反。让我们实际体验一下:腰椎向左摆动,腹肌持合向右摆动;即可以出现内合摆动方向与腰椎的摆动方向相反。反复来回进行摆动练习。

(2)脊椎左右转动,可以引导内合呈弧形摆动,即文中所说的“表摆”。让我们实际体验一下:腹肌持合向右摆动,腰椎也必须随摆动而向右转动。然后再向左摆动,反复体验。腰椎如果不转动,就无法实现“表摆”动作。

(3)脊椎的前后移动,可以协助引导内合前后溜动。让我们实际体验一下:用腹肌持合,引导内合前后溜动;同时也使腰椎同步前后运动配合,可以感到腹部及盆腔器官的运动效果。

(4)脊椎向右移动或者向左移动,可以将引导范围扩大进入腹腔右区或左区。让我们实际体验一下:

①将腰椎向右侧尽量平移,然后按照上面(3)的方法,让腰椎配合腹肌,前后溜动。此时可以感到所溜动的部位是在右区(靠近右肋的下部),说明脊椎向右移动,能将引导范围引入右区。

②将腰椎向左侧尽量平移,然后按照上面(3)的方法,让腰椎配合腹肌,前后溜动。此时可以感到所溜动的部位是在左区(靠近左肋边),证明脊椎向左移动,会将引导范围引入左区。

(5)脊椎进行绕圈时,可以协助引导内合同步旋转。

①用腹肌持合,在腰椎保持不动时,用腹肌引导内合进行顺时针水平旋转;此时可以感到旋转很是困难,旋转半径也很小。

②用腰椎同步旋转来配合上面的旋转,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如同小鸟展开了翅膀,立刻变大了。让旋转形成了大圆圈,又大又圆又均匀。

提示

(1)脊椎的参与与配合,是确保动作顺畅、引导到位的关键,更是内运动取得良好功效的关键。绝大多数的内运动都必须有脊椎的参与。为此,以下文中无论是否提及脊椎,都必须有脊椎的协助。

(2)对内合的引导,须由腹肌(含胸肌)、膈肌与脊椎三者的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完成。

(3)进行内运动时,不要将后背紧靠在椅子上,以免影响脊椎的正常活动。

(4)脊椎强直或患有感染性疾病、不宜活动者,不可采用内运动健身法。

16.节奏感、得气感的引导与应用

(1)节奏感是一种动作要求:是指有拍节的意思,多指各种摆动、溜动、串动时的动作技巧,是要求引导动作要有节奏地进行,以有效提高内运动的功效。通过有节奏地引导内合在腔体内进行有效振动,让内脏器官迅速产生应答反应。适用于减肥、寻求便意、催便及相关病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

(2)怎样才能引导出节奏感:内运动的节奏感来自于停顿,每摆动(或溜动)一下,立即停顿一下,然后再突然开始摆动或溜动,再停顿一下;有停顿,有力度,如此反复,自然就出现节奏感了。摆动的力度越大,节奏感越强。但要注意自身情况,切不可过分用力。

(3)心肌梗死、心衰、孕妇、经期、肝硬化、腹水、消化道溃疡、肿瘤、身体过于虚弱者均不适于采用节奏感的动作。

得气感是自身对内运动健身法的直接感受;当进行内运动时,连续的运动会使腹腔内的相应部位产生轻微的酸楚感或者微热感,即为“得气感”。说明你的运动方法得当、卓有成效。但这种得气往往因人而异,也有的可能感觉不出。一般情况下,在腹腔的内运动,可以稍有力度和速度,比较易引发出得气感。而在胸腔的运动,一般不提倡力度和速度,也不会出现得气感。

在胸腔内的引导很少出现得气感,原因是由于胸腔内脏的特殊结构,引导内合力度不能太大、速度也不能太快。

17.学不会怎么办

内运动虽然简单,也许有人看不懂,学不会,做不来。那么,如果学不会该怎么办呢?

我们只有了解什么是内合、什么是引导,才能熟练掌握内运动。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一下内合与引导:

简单地说,内运动的实质是:收拢小腹,运动腹腔。一是聚拢内合,二是引导内合。

“收拢小腹不放松,内合自然在腹中;腹肌膈肌相配合,绕摆自如就成功。”这当中既有内合,也有引导。收拢小腹,就可以聚拢内合;运动腹腔,内合就会跟随移动;内合的移动,就是引导。只要掌握了聚拢内合、引导内合,就掌握了内运动。

让我们在动作中实际体验一下:

(1)收扰与移动方法:当我们收拢小腹时,可以隐约感觉出,收拢的部位似乎有一个物体;当我们松开小腹时,“物体”立即消失。再收拢又出现。

①上体端坐,挺胸,双手放在膝上,缓缓向内收拢小腹,然后再缓缓放松。在反复收拢与放松中,仔细体验小腹中内合的感觉。

持续收拢小腹不要放松,做下列动作:

②腰椎向右移动,腹肌配合,将收拢的小腹向右侧水平缓慢移动;到尽头之后,再返回向左侧水平移动到尽头;如此反复并逐步加快速度与放慢速度,体验内合的左右移动。

③挺胸,双肩上举,胸廓展开,膈肌尽力向上提,将持续收拢的小腹垂直向上拔起,然后还原;如此反复并逐步加快速度与放慢速度,体验小腹中内合上下提落的感觉。

④持续收拢小腹不要放松,并随意转动腹腔,如同转呼啦圈;如此反复并逐步加快速度与放慢速度旋转,体验内合在腹腔内的随意转动。

(2)收拢与不收拢小腹对比法:如果经过以上动作之后仍然没找到内合与引导感觉,可以通过收拢与不收拢小腹对比法进一步感觉与体验。方法是,不收拢小腹或者挺着小腹,同样做上面②、③、④的动作,与上面收拢小腹的②、③、④的动作逐一进行对比其中的不同感觉,从中体验内合与引导。

按照上述方法反复练习和体验,找到了内合的聚拢和引导的感觉之后,即可回到本篇的前面相关部分,重新学习内合及引导技巧了。

18.引导练习

由腹肌单独主导的内运动,是指由腹肌持合并引导的动作:

(1)收放内合:坐在椅子上,两腿屈膝叉开与肩同宽,双手掐在髋下,身体微向前倾。卧床病人可屈膝平卧2姿,腹部自然放松。如果坐着练习不得要领、对内合的感觉不明显时,可采用侧卧姿体验,找到要领后,再坐起来练习。

①将内合收拢,用腹肌将内合引向后骶部;②小腹突然放松,腹肌向前突出,将内合弹出腹外。

动作要领:①首先收拢下腹腹肌,尽量将小腹往里面收;最好是能感到内合已经被收拢到直肠的后方;②腹肌向前鼓,将小腹腆出,使内合原路返回,弹出小腹以外,两拍一收一放为一个回合;开始可稍慢,逐步加快;每拍之间要有短暂的停顿,使动作有节奏感;注意要用口呼吸,不可憋气;连续作10个回合。

(2)摆内合:引导内合向左右肋下摆动;坐姿或卧姿。

①以腹肌为主导,腰椎与膈肌配合,在保持上体不动的情况下,将小腹腹肌向左摆动,同时引导内合从脐下向左肋下摆动。②以腹肌为主导,腰椎与膈肌配合,在保持上体不动的情况下,将小腹腹肌向右摆动,同时引导内合从脐下向右肋下摆动,连做10下。

(3)提内合:引导内合向剑突下串动;坐姿或卧姿。

①以膈肌与腹肌为主导,胸廓与两肩配合,引导内合向上串提,直到剑突下。②各部放松,由腹肌引导内合原路返回;连做10下。

由腹肌与腰椎配合主导的内运动,是由腹肌持合并引导,腰椎配合;腰椎可以带动内合进行各种灵活自如的水平方向的运动,既可以前后或左右摆动,也可以转圈或者弧形摆动。

(4)左右平摆:坐姿或卧姿;聚内合于右腹,持合,以腹肌为主导。

①引导内合从右腹摆向左腹。②原路摆回。

如此引导内合进行左右直线摆动;可由轻到稍重,再由稍重到轻;由慢到稍快,再由稍快到慢;由无节奏感到有节奏感(节奏感来自停顿,每次摆动后稍微停顿,即可产生节奏感)进行反复练习。如果坐着练习对内合感觉不明显时,可采用屈膝平卧2姿,就可以体验到内合在腹腔左右平摆的感觉;然后再坐着练习。

(5)溜动三区:是引导内合分别在中右、中正、中左三条区溜动。要点是由腰椎前后运动配合溜动;分区时,也是由腰椎分别向右、向左平移,来改变右区和左区。

坐姿(卧姿)同前,同前方法持合。

①聚内合于脐部,由腹肌与腰椎配合主导,引导内合向后腰部。

②引导内合向前,原路返回脐部(①~②的动作与“收放内合”很相似;由于有腰椎前后运动配合,使溜动幅度大于收放内合)。

③将腰椎向右平移,聚内合于脐右,由腹肌与腰椎向右平移配合主导,引导内合沿右侧,向后溜动。

④引导内合向前,原路向前溜动。

⑤~⑥,重复①~②的动作。

⑦将腰椎向左平移,聚内合于脐左,由腹肌与腰椎配合主导,引导内合沿左侧向后溜动。

⑧引导内合向前,原路向前溜动。如此反复,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由无节奏到有节奏,反复练习。

(6)弧形表摆:“表摆”是均匀又有节奏地左右弧形摆动。坐(或卧)姿同前,同前方法持合。

①引导内合沿腹壁经脐前,向右摆动到右肋以下;摆时内合要有摆向腹外的离心力。

②引导内合从右肋下向左原路摆回到左肋下;如此左右交替呈弧形摆动,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由无节奏到有节奏,反复练习。

(7)顺时针平旋:坐姿或卧姿。引导内合从肚脐前沿前腹壁向右,经右髋向后,沿后腰部向左;再经左髋向前,再沿前腹壁回到脐前,顺时针水平旋转一圈。开始稍慢,圈要转大一点、圆一点;然后可以逐步加快些,最后再变慢,反复练习。

(8)逆时针平旋:与上面顺时针平旋方向相反;引导内合从肚脐沿前腹壁向左,经左髋向后,沿后腰部向右;再经右髋向前,再沿前腹壁回到脐下为顺时针水平旋转一圈。圈要转大一点、圆一点。开始稍慢,然后可以逐步加快些,最后再变慢,反复练习。

由腹肌与膈肌配合主导的内运动,是由腹肌持合,膈肌配合引导的动作;膈肌的升降,可将内合提升或者降下。

(9)膈下平转:坐姿或卧姿。以腹肌与膈肌相互配合;吸气,将胸廓张开,膈肌向上提,使内合上升到膈肌之下的心口窝处;用腹肌引导内合从心口窝向右,经右肋向后,沿后背部向左;再经左肋向前,再沿前腹壁回到“心口窝”处,在上腹部顺时针水平旋转一圈。开始稍慢,圈要转大一点、圆一点;然后可以逐步加快些,最后再变慢,反复练习。

由腹肌、腰椎与膈肌三方配合主导,可以引导内合在腹腔内任意进行各种摆动、溜动与串动;可以引导内合在腹腔内任意旋转,并且可以不断变换位置。

(10)随风转腹:坐姿或卧姿。以腹肌与膈肌为主导,以胸肌与腰椎为配合,引导内合从下腹底部向右,经右髋、右肋向上,沿膈肌向左;再经左肋向下,进入盆腔后沿盆底向右回到下腹为顺时针旋转一圈,犹如随风旋转的风车。要领是膈肌的配合,当内合去下腹时,膈肌要向下压;当内合进入上腹时,胸廓要张开,膈肌上提,将内合引入上腹腔。要掌握旋转要领,膈肌、腹肌、胸廓与腰椎相配合。反复练习,使动作圆滑顺畅。

(11)旋转胸腔:是引导内合在胸腔内水平旋转,上胸区转一圈、下胸区转一圈,上下交替旋转。

引导内合在胸腔内水平旋转坐姿(卧姿)同前;膈肌上提,将内合聚提于膈肌之上。

①以膈肌、胸肌与胸廓联合主导,腰椎与腹肌协助,引导内合沿锁骨下向右,向后,再沿后肩下向左、向前,再向右回到原处,在上胸区顺时针旋转一圈。

②同样方法,引导内合在膈肌之上的下胸区顺时针旋转一圈。

③~⑧重复①~②的动作;动作要求到位,反复练习。呼吸要自然,不要憋气。

提示:内合要由腹肌、膈肌或胸肌主导,身体其他部位不要用力,防止“僵持”。

练习注意事项

①练习的关键是引导内合。内合是打入腹腔之内,实现引动内脏器官的关键因素;每项练习要自始至终拢住内合、引导内合,不可放松。

②采用坐姿进行内运动时,要注意椅子的高度要适中;将小腿垂直于地面时,椅面与膝眼应基本持平;落座后,膝关节内夹角以90°左右为宜,椅子过高与过矮都会影响引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