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贫血的饮食与中医调养
20725300000014

第14章 中医说贫血 (2)

第6章 中医说贫血 (2)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故有“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之说。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血液充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滋润濡养。《脾胃论》指出“脾胃不足,皆为血病”,若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暴饮暴食,饥饱不调,嗜食偏食,营养不良,饮酒过度等原因,均会导致脾胃损伤,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气血来源不充,脏腑经络失于濡养,日久形成虚劳。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气的固摄血液功能减退,可见血溢脉外的各种出血症状。出血日久,气血不足,全身失于濡养,亦成虚劳。

脾为后天之本,能纳谷受气,取水谷之精微化生为血液。脾脏不但与血生成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脾能统血。所谓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清代沈目南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血液的运行,除依赖于心脏的推动、肝脏的调节之外,还必须有脾脏的统摄。

脾气虚弱,失去统摄血液的功能,造成血液溢出脉外而引起各种出血。所以“故血证有脾虚者,当补脾以统其血”(清代李用粹),即采用健脾益气摄血法。

5.血与肾

肾为先天之本,主骨藏精,精能生髓,髓化血,精血同源,可以互相转化。“血即精之属也,但精藏于肾,所蕴不多,而血富于冲,所至皆是”。(《景岳全书·血证》)故有血之源头在于肾之说。所以,在临床上治疗血虚常用补益精髓之法,精血并补。

血虚的原因、表现与治疗

中医没有“贫血”一词,但从病机角度来看,大体相当于血虚之类的范畴。中医所说的血虚指血量不足或血液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并且血虚经常引起其他脏腑功能失常。不过,由于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有血虚的病人不一定有贫血。贫血患者除了血虚之外,还会出现于其他中医病证中。

血虚之形成不外乎内、外因素。外邪六淫与温热侵入机体,潜而不定期出,深入化血之机,导致新血无生。在内因上,或为七情失节,或为饮食失宜,或为失血而成,或为先天禀赋不足,或为病后房劳过甚,或为妊娠失调,而引起造血之机受阻;或消化之机紊乱,水谷不化,精微不成,发生血虚之疾。其中比较常见的原因如下:

1.脾胃虚弱: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主要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脾胃功能强健,可将摄入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若脾胃功能减弱,精微不足,生化无源,久则出现血虚。

2.饮食不足:人体脏腑靠气血津液滋养,气血津液靠水谷精微来化生。清代喻昌《医门法律》说:“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如饮食数量不足,长期饥饿,气血生化无源,势必导致血虚。

3.失血过多: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或其他慢性失血证皆可造成血虚证。

4.肾气亏虚: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可以化血。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及房劳过度等均可引起肾虚,而肾虚则精少,精亏则血虚。

5.劳作过度: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吐利、出血损伤阳气阴液;强力劳作能耗伤气血,久之则气虚血亏;劳心太过,易使阴血暗耗,心血亏虚等,均可导致血虚。

血虚的主要表现为脏腑失于濡养、血不载气两方面的病证。

脏腑失于濡养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由于心主血,肝藏血,所以临床上血虚主要表现在心肝二脏。心血不足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神志不安等。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则面色无华,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雀目;不能濡养筋脉,则肢体麻木,筋脉拘急。

血不载气是指血虚时气无以附,遂因之而虚,故血虚常伴随气虚,病人不仅有血虚的症状,而且还有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临床常见血虚而致气虚的情况是慢性失血证。

针对以上造成血虚的原因,中医治疗血虚的原则主要有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肾生血、祛瘀生血、解毒生血等。

健脾和胃: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补血必须先健脾胃,脾胃强健则生化之源不绝。常用的方药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

益气生血: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进精化为血,则以气为动力。依据“气能生血”,常在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当归补血汤等;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黄精、山药、大枣等;配以养血之药,如当归、白芍、阿胶、熟地黄等。

补肾生血: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能生髓,髓能化血。治血虚,必当补肾以填精,精髓足,血自旺。常用方剂有菟丝子饮、二仙丹等。常用补肾药有鹿茸、鹿角胶、阿胶、龟板胶、巴戟天、锁阳、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附子、肉桂、何首乌、熟地黄、枸杞子、紫河车等。

祛瘀生血:无论脾胃所化之营血,或精髓所化之血,都必须通过经脉和髓道进行释放和传输,并循环全身。如气血瘀阻,脉道不通,就会造成骨髓乏养而枯竭,致使血液生化无由。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常用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三七、牡丹皮、香附等。

解毒生血:内陷邪毒或七情郁火,又可阻络成瘀,而致新血不生,因此,需要清热解毒。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常用方剂有犀角地黄汤、三黄石膏汤、茵陈蒿汤、五味消毒饮、清营汤、清瘟败毒饮等。常用清热解毒药有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板蓝根、大青叶、黄连、黄芩、黄柏、紫花地丁、大黄、紫草、茵陈、半枝莲等。

贫血的辨证与治疗

贫血、血虚与虚劳

传统中医学虽然没有“贫血”这个病名,但根据各类贫血的临床特征,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及治疗方法的论述均可散见于中医文献之中。《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提到“尺热脉盛,谓之脱血”。《素问·腹中论》又说:“病名血枯。此得自年少时,有所大脱血”。《金匮要略·血痹虚劳》云“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宋·杨士赢说:“凡吐衄崩漏、产后亡阴、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此眩晕生于血虚也”。说明贫血包括在中医学的“血虚”“虚劳”“血枯”等范畴之内。

从贫血患者临床所呈现的症状,如面色苍白、身倦无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精神不振、脉见细弱等,类似于中医“血虚”“阴虚”诸疾。一般可将贫血划入“血虚”或“虚劳亡血”的范畴。虚劳又称虚损,是由于禀赋薄弱、后天失养及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于禀赋薄弱、后天失养及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

导致虚劳的原因甚多,如《景岳全书·虚损》指出:“劳倦不顾者多成劳损”;“****过度者多成劳损”;“少年纵酒者多成劳损”;“疾病误治及失于调理者,病后多成虚损”。《理虚元鉴》则提出导致虚证的主要六种原因:“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痘疹及病后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就临床所见,引起虚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禀赋薄弱、体质不强有关,而父母体虚、遗传缺陷、胎中失养、孕育不足及生后喂养不当等,才是造成禀赋薄弱、体质不强的主要原因。

第二,烦劳过度,损伤五脏。适当的劳作,为人们正常生活之必需,但烦劳过度则于人体有害;“不知自量,而务从勉强,则一应妄作妄为,皆能致损”。早在《素问·宣明五气》即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医家四要·病机约论》也指出:“曲运神机则劳心,尽心谋虑则伤肝,意外过思则劳脾,预事而忧则劳肺,****过度则劳肾。”在各种损伤之中,尤以忧郁思虑、烦劳过度损伤心脾及早婚多育,房劳伤肾,较为多见。

第三,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暴饮暴食,营养不良,嗜欲偏食,饮酒过度等原因,都会损伤脾胃,使其消磨水谷,化生精微、长养气血的功能受到影响。若脾胃长期受损,必致气血来源不足,内不能和调于五脏六腑,外不能洒陈于营卫经脉,而渐致虚劳。

第四,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或大病之后,邪气过盛,脏气损伤;或热病日久,耗血伤阴;或寒病日久,伤气损阳;或瘀血内结,新血不生;或因寒邪久留,耗伤正气;或因病后失于调理,正气亏损难复等,都会使精气耗伤,由虚致损,逐渐发展成为虚劳。

以上各种病因,或是因虚致病,因病成劳,或因病致虚,久虚不复成劳,而其病性,主要为气、血、阴、阳的虚损。病损部位主要在五脏,尤以脾肾两脏更为重要,正如《扁鹊心书》曰:“此病由七情六欲,损伤脾肾,早尚易治,迟则难愈,必用火灸,方得回生”。引起虚损的病因,往往首先导致某一脏气、血、阴、阳的亏损,而由于五脏相关,气血同源,阴阳互根,所以在虚劳的病变过程中常互相影响:一脏受病,累及他脏;气虚不能生血,血虚无以生气;气虚者,日久阳也渐衰;血虚者,日久阴也不足;阳损日久,累及于阴;阴虚日久,累及于阳;以致病势日渐发展,而病情趋于复杂。

对于虚劳的治疗,以补益为基本原则。正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虚则补之。”在进行补益的时候,一是必须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分别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二是要密切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方用药,以加强治疗的针对性。在应用补益这个基本原则治疗虚劳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