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贫血的饮食与中医调养
20725300000013

第13章 中医说贫血 (1)

第6章 中医说贫血 (1)

血的生成与作用

血的生成

中医认为,血是在心气推动下循环于脉道之中以营养周身的红色液体,它内注五脏六腑,外滋四肢百骸,是维持人体的重要物质。血的生成是以饮食为原料,并与五脏六腑有密切关系。

中医认为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二者均来源于脾胃运化而成的水谷精微,再加上先天之精血,共同构成了具有很高营养和滋润作用的血。先天之精血与后天之气血相互依赖、相互滋生,若先后之本受损,脾肾亏虚,则精亏血少,气血不足。正如《张氏医通》云:“人之虚,非气即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血之源头在乎肾,气之源头在乎脾。”

宏观地看,人体的一切都是以饮食(还有空气)为最初原料的,血也不例外。两千多年前的《内经》指出:“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更直截了当地说:“盖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血不生。”所以,饮食是造血的原料,饮食的精微物质经过脏腑的作用化生为血。

饮食只是血的原料,血的生成是在五脏六腑(心、肝、脾、肺、肾)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据说是华佗所著的《中藏经》指出:“心生血,血为肉之母;脾生肉,肉为血之舍;肺属气,气为骨之基;肾应骨,骨为筋之本;肝系筋,筋为血之源。”每一脏腑在血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心的作用是“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为血”(唐容川);肺的作用是“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内经》);脾胃的作用是“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肾的作用是“肾之****入心化赤而为血”(明代张景岳《类经》);肝的作用是“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清代张璐《张氏医通》)。根据以上认识,心、肝、脾、肺、肾等脏腑都与造血有关,其中任何一种功能失调,都可影响造血,这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不过,就血的生成而言,五脏之中最为重要的是肾和脾,所以贫血的辨证也主要围绕这两个脏腑展开。

血的作用

中医认为,血具有营养身体、养育心神、调节津液、维持阴阳平衡、抵御外邪等功能。血液是人体极其重要的物质,血液充盛则身体强健;血液不足则身体衰弱,血液异常则生疾病。

血通过气的推动,循着十二经脉运行,对内充养五脏六腑,对外滋润四肢百骸。(《难经》)“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血和则“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等,说明眼睛视物,四肢屈伸运动,皆有赖血的营养。如果血虚不能濡养,则视力下降,两目干涩,四肢麻木,活动不利,皮肤干燥作痒等。

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内经》指出:“血气者,人之神”。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说:“血气者,身之神也”。《内经》还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相反,如果心血不足或肝血不足,常出现惊悸、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的症状;如果邪热侵入营血,扰动心神,可出现神昏谵语等症。

血可以调节津液。中医有“津血同源”之语,意思是说津液和血都是水谷精微所化。两者都是液体性的精微物质,都以营养滋润为其主要功能。在生理上,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内经》所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血维持阴阳平衡。中医认为,气为阳,血为阴,阳主动,阴主静;气无形而血有质,气为阳主卫护于外,血为阴主营运于内,因而血有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作用。

气血充盛可以抵御外邪。“血气虚弱,其肤腠虚疏,风邪易侵,或游易皮肤,或沉滞脏腑,随其所感,而众病生焉”。(隋代《诸病源候论》)血之抵御外邪的作用,是通过气的作用实现的。因为血可化为气,气可卫外。血盛则气盛,而气盛则邪不能入犯,正如《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血和气的关系

中医认为,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血为有形之物,气属无形之物。《内经》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与血构成了人体的两大类基本物质,且气和血皆为水谷精微所化,气属阳,血属阴,两者不可分离。气与血的关系是气为动力,血为基础,两者是对立的统一,所以有“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之母,血至气亦至”、“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理论。血由气而生,而气也必须有血为依附,才能发挥其生化、运动的作用。二者互相依赖,又互相促进,对立统一保持相对平衡。如果气血失和,就会致病。《内经》说:“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因此,血虚患者一般均有气虚,这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气与血的关系中,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气和血无论在生理、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资生,互相影响的。

第一,气能生血。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进精化为血,则以气为动力。气盛,则化血功能自强而血充;气虚,则化血的功能自弱而血亏。所以,气虚常可进一步导致血虚,证见面色不华,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等气血两虚的病证。在临床用药时,依据“气能生血”,常在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

第二,气能行血。“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液的运行,主要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肝气的疏泄。清代唐容川《血证论》更直截地说:“运血者即是气”。如果气的功能障碍,气滞或气虚,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至导致血瘀。所以临床上治疗血瘀证时,常在活血化瘀药中加入行气导滞之品。如果因气虚而导致血瘀之证,治疗时则必须以补气为主,再配以活血化瘀的药物。

第三,气能摄血。所谓摄血,是指气(具体指脾气)对血液的统摄作用,使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而不致溢出脉外。如果脾气虚弱,失去对血液的统摄作用,往往导致各种出血证(如衄血、便血、紫斑等),中医称为“气不摄血”或“脾不统血”。治疗须用补脾益气的方法,恢复其统摄血液的功能,方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第四,血为气之母。一方面,血是气的载体,气存于血液之中而行血,即血以载气;另一方面,血是气化生的物质基础。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气存在于血液之中。血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使其持续得到补充,所以气不能离开血和津液而存在。

血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认为“诸血皆属于心”,“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之源头在于肾……精气充足,百脉和畅”。由此可见,血的生成来源于水谷之精气,人摄入水谷,由中焦(脾胃)吸收其精微,通过气化作用,变成营气。脾得心火宣降之助,转化为精、津液。精之一部分储于肾中,以待生化之用。另一部分得心火之助转化为血,以荣肢末五脏六腑。肾中先天之精得后天水谷之精气,吸收命火之蒸腾,转化为骨髓。髓得下焦火热之激,分化为骨髓之****,****再为命火的宣蒸转化为血,输之于机体,以为生理之用。由此可知,血的生成和调节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故中医谓“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而这些脏腑功能的发挥,又有赖于肾之命火温煦。因此,心、肝、脾、肾功能衰弱,均可导致血虚。

1.血与心

血液具有营养作用,脉是血行的隧道,心脏则是血行的动力。虽然血液循环是心与血脉共同的活动,但心脏是起主导的作用。《内经》指出:“心主身之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 临床上医生可以从病人面部的色泽来判断心脏和血脉的情况。《内经》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正常时,心脉充盛,则面色红润光泽。如果心与血脉虚弱,则面色苍白无华;心气衰竭,则血行无以推动,必致气血瘀滞,面色灰黯或青紫;血虚,则心血不足,心脉空虚,而见面无血色, 白无华,脉数或结代,怔忡惊悸。

2.血与肺

中医有“肺朝百脉”之说,意思是说人体所有血脉都会集于肺脏。肺的吐故纳新作用保持着血液的清新,新鲜的血液在宗气的推动下,再循行于血脉,温养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3.血与肝

肝主藏血。唐代王冰解释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何者?肝主血海故也。”如果肝脏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既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亦可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若肝血不足(肝血虚),不能滋养于目,则两目昏花、干涩、夜盲;不能濡养于筋,则筋肉拘急,屈伸不利;不能充盈血海,则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肝主疏泄。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当肝脏疏泄功能正常时,则气机条达舒畅,血随气行亦通畅无阻。若疏泄不及,肝郁气滞,可导致血瘀,出现胸胁刺痛等证。若是肝失疏泄而肝气逆乱,则藏血不固,易引起出血病变,如吐血、呕血、衄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等。

4.血与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