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挽歌.A
20764800000132

第132章 (一百三十四)

你睡吧,我在外面守着。帐篷外传来他轻柔却冰冷的声音,把水玉一颗七上八下的心都搅得零碎。她震惊地探出头来问,难道你要守一夜么?

这有什么难的?他坐在已经没有多大火焰的火堆面前反问道。

水玉顿感挫败,他就是不愿意和她挤在一个帐篷而矣!也罢,她水玉是何等人物,难不成非得求他?他不愿那她便一人安享帐篷更是自在。她都不用担心面对着他,该怎么隐藏内心地不安和激动。

路恩听到她猛地拉下拉链,然后倒下去盖上毛毯,翻身的声音。她生气了。他自嘲地笑笑。生气总比去面对他和她挤在一起的尴尬得好。可是曾经和林扇挤一个帐篷的日子,却没有任何的不适。

有些适应,也许是天生的。有些反感,却是感知而来。

他倚靠在一旁睡了一觉,身上多了一条毛毯他竟不知。正是他自己的,水玉醒来过。天刚蒙蒙亮,他感觉山里空气清新得有活动无限的冲动。

很快,大家都起来了。只是一天的劳累让杨黎和薇伊都有些睡不醒。莫辉和方平起来的时候就没有看到路恩,猜测着是不是正消美人恩,可回眸却瞅见一脸不爽的水玉正在收拾帐篷。他们顿然明白,这两人估计没睡好。

等他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十几分钟后的事情,他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两个劳累过度的女人也已经起来,睁着半醒的眼睛。杨黎是不满地叫困连天,闭着眼睛刷牙洗脸吃早餐。

继续行走时,两个女人再次拖累了行军速度。方平都叫嚷着后悔带女人来,简直是污辱他们的效率和速度。两个人又吵开了。不过杨黎在吵架时,终于睁开了眼,并且精力十足。

莫辉和路恩,薇伊并行在前。薇伊的脚也起了水泡,走路一拐一拐。莫辉很是心疼。他看了GPS,还要翻半个山头,就可以到达一个学生家。莫辉不解地想,为什么这些人家要住这里远的地方呢?为什么不直接住在外面?

没有人能理解答案。路恩顶着一脸的汗说,我们都这么辛苦了,他们年纪那么小,可见要承受的苦难更多。不实地体验一番,真是嘴上说不出来的感觉。

杨黎还在喟叹没有把她的宝马车开过来,然后大笔一挥,一条公路就能像变魔法似的变出来。大家对此一笑了之。有钱当然好办事。但钱,真的还不是她的。

终于到了一户同学家,简单的稻草搭建的屋顶,几个裂开缝的泥砖砌成的墙壁,一扇枯朽的窗户和木门,泥时台阶上,一个妇女的背上背着一个熟睡的孩子,她正在捆扎稻草,丝毫没有影响这个只有一两岁大孩子的睡眠。一个男人在一旁帮忙。他们的衣服简陋还有着补丁,打着赤脚。

路恩让女人们先上去打招呼。女人的和善不会引起村民的恐慌。这对夫妇也说着听不太懂的家乡话,听着杨黎和薇伊慢慢解释,然后男人高声吆喝着,看到他一溜烟儿朝外面走去。

他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想着当时应该叫一个翻译过来的。这下,语言沟通成了障碍。

可水玉非常聪明。她也跟着那男人消失了一会儿。再回来的时候,水玉跟着一群人回来了。大伙都围着他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水玉站出来,以一副领导者的姿态压压手势,然后拉出一个年轻的姑娘来,朝她使了个眼色。她清了清嗓子,用家乡话说了几句什么,便安静下来。

小翠,你告诉大家,我们几个人是来看望孩子们的上学条件的。想了解一下,你们的孩子学习辛不辛苦,有什么困难么?水玉得到路恩的默许,便向那叫小翠的姑娘说道。

小翠翻译了番,又有村民在议论纷纷。大家看她们几个不是坏人,也便盛情地邀请到家里坐坐。水玉向村民们隆重地介绍了路恩和莫辉,方平还有薇伊,杨黎。她的外交手腕,确实让人佩服。

他们坐在一起沟通了孩子上学的困难。这个村有上百年的历史,正因为如此祖辈的人都留守着家业,没有离开这个山村。但是孩子想要接受教育,除非走出这些大山。有些村民搬出了大山在城市里立了足,想劝这些老一辈的离开,都没有成功。眼看着孩子们都个个在上学在即,眼睛里都渴望着学习,可惜,无能为力。

缺钱,少一个学校,少一条宽阔的公路。

林扇开始了在山林里的生活。很多时候,她除了配合老人家奇怪的治疗外,更多时候,她宁愿在屋里的窗台前吐纳气息。这是老人家教她的另一门内功心法。

老人家无声无息地来到她面前时,她的额头上已沁出了汗来。她缓缓地收纳吐息,老人家说,你的心还没有平静下来。有些事情,必须要放下,才能更好的拾起。

老人家背着手朝外说道,无论以前发生过什么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最痛苦的时候已经经历了,剩下来的面对和坦然,又算得了什么?

她放不下什么?

当她闭上眼睛的时候,路恩的面孔就浮现在眼前。更多寝食难安的时候,她还是无法抗拒内心的恐惧。一种来源于埋藏在心底,已经根深蒂固的痛。

才几天功夫,老医师已经看出和端倪来。看来她的病状,已无法掩饰。

白天有空,老医师会带她去种花草,采青菜。然后教她最养生的烹饪。他每次煮上几样菜,都会问她,这是什么?林扇怔了一下,很诧异眼前的几样菜。那只是白菜叶子,还有红萝卜,土豆,玉米,青瓜。难道老人家不认识么?

老医师没有等待她的回答,直接拿菜放过锅中烫熟。当她要张口的时候,他用筷子压下的手势告诉她,可以不用说了。吃吧。他说。

第二天,老人家又问了同样的问题。林扇仍旧不解,但她本能地就回答,这是我们的晚餐。

老医师摇了摇头,又继续海煮青菜。

第三天,林扇等待着老医师问她。这个问题让他琢磨了两天。她想了好久,仿佛知道了答案。可老医师却不问了,要她下厨。她只是会简单的煮法。炒完菜端上桌,他老人家只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筷子。她知道,她的手艺很差。

第四天,老医师什么也不说。但她已经细心地观察老医师怎么煮饭菜。每一个细节,她都留意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