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网上公众表达的现状与影响研究
20799500000004

第4章 绪论(3)

此外,论文汇编性的著作中也有些相关篇目,如(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一书中有:《虚拟社群抑或公共领域》(唐大勇、施喆)、《网络上的沉默者和活跃者》(崔倩、周葆华、刘芊芊);《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一书中的《网络传播中的民主与支配)(陈超南);《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一书中有:《互联网络与民主的前景》(李永刚)、《从咖啡屋到网络公共空间》(彭伟步)、《网络“虚拟世界”的符号化》(孟威)、《重新面对面》(杨桂荣)、《“在线”的乌托邦》(吴冠军)等。

(三)观点概要和研究评估

网络传播较早唤起人们注意的是对于传播自由的预期,不管是朱光烈的“泡沫说”,还是苏克军的“后大众传播”概念,都洋溢着理想主义的激情。在苏克军构造的网络传播图景中,人类将进入政治对话时代,传播权利平等普及。不过,也有人意识到传播的无政府状态比较危险,而且网上信息流通不均衡,政治和意识形态冲突严重,所以,建议对网络传播要进行信息控制和舆论引导。到1999年出现了比较冷静的声音,陈力丹认为,“技术上获得自由和从技术上予以控制,从来是身影关系”,关于网络传播不仅有各种硬性控制,如技术、经济等,还有各种软性控制,如新型的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媒介依赖关系等,除此而外,对于自由的滥用也会损害自由本身。2000年的论文更具体地分析了网络传播中的伦理道德和政府控制等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学者们对网络传播的自由和控制给出更为折中的评价。上海社科院哲学所陈超南分析了从报纸到电视的发展历程,认为每一次传播新技术,确实能带来公民对信息知晓权和使用权的扩大和民主程度的提高,但是政治支配和商业支配也一直存在,网络传播中,政治的、商业的、技术的支配同样不可避免。彭伟步借用“公共领域”概念展开分析。认为网络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为公共舆论的形成和传递提供了便利,并进而会成为影响社会和政府决策的外部压力。他们倾向于认为,尽管网络传播存在种种限制和问题,但总体上还是会提高社会民主的程度。而丁未对网络的分析则有很强的批判意味。她认为网络民主可能变成少数人的特权,“一种由技术专家产生的更为隐蔽的权力集中现象已悄然降临,以至于可能在未来造成技术专家在政治上的专权”。李永刚更为细致地分析了网络发展与技术官僚统治、信息集权控制以及民主与直接民主的关系,认为“从长远来看,人们应该对技术的进步抱以信心”,但技术不会塑造价值。也不会产生理想,需要我们尽早为之设计规范。

将民主、自由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网络传播形态上,就有了对电子论坛的关注。闵大洪通过个案分析认为,在媒体的保守倾向和因特网BBS的巨大威力之间,可以找到合适的办法,使媒体电子论坛能更好地体现其“意见市场”功能。洪兵从中国现代化进程角度,分析了主流媒体电子论坛《强国论坛》的建设性和实验性意义,认为电子论坛为公民意识和社会权利的实现和展开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但其发展前景在于管理层能否与公众达成共同认可的规则体系。陈彤旭、邓理峰通过对“强国论坛”日常议题形成与衰变过程的实证研究,提出BBS议题讨论的五种相互作用模式,分析议题发生衰变的原因在于新事态的发展、人们情绪的缓解、新议题的出现以及BBS上的群体传播缺乏交流的连贯性。他们认为BBS议题的发展中有内在的趋同性,BBS具有“社会安全阀”功能。

在1999年的时候,人们曾就网络传播是否有虚拟性质有过争论,主张者认为。网络具有全面虚拟现实的趋势。但不同于现实社会,其特点在于整合和多元化。反驳者认为,网络作为媒体并没有虚拟的成分。虚拟的不是传播,而是一些具体的事物,如网上书店,但在效果、功能上它与传统实体一样。唐大勇、施枯通过实证调查认为,虚拟社群是存在的,它们在网上发挥着公共领域的作用。崔倩等对校园BBS论坛的实证研究则发现,网络并没带来一个真正意见多元的空间,更多的资讯可能使人们倾向于沉默,而不是参与。但是,网络确实冲击着现存的社会文化体系。也影响了其中的人。程士安通过在大学生中的调研认为,网络开创了更为宽广的信息共享空间,人们的文化观念因而呈现更为宽容和开放的特征。祁林的观点反映了人们对于网络虚拟性的矛盾态度。他一方面认为网络聊天主体通过文字来建构身份,这使网络成为满足“本我”需求的有效途径,但又认为沉迷网络是让机械的逻辑侵入人的主体,因此造成人的“异化”。

较早对网络传播的个案研究发现,网络传播具有巨大的能量和影响力,特别是相对于传统媒介来说,警醒人们关注网络发展,如闵大洪的克林顿性丑闻个案和吴崇杰的南联盟个案。2000年,黄敏、张克旭分析港、台和大陆三地主要新闻网站对5·20事件的报道,发现不同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存在不同的框架设定,原因在于本地新闻来源优先原则和对官方来源依赖的原则。邓炘炘就新浪网“王志东事件”展开的网络新闻报道调查显示,对于一些政治敏感度低的事件,网络可以撇开传统媒体单独设置议程。张海鹰对9·11之后的美国网络传播的研究发现,访问量最高的是传统媒体的网站,而“网络社区”的影响力也有所扩大,人们从中获得精神的乃至物质的帮助。郭良对9·11事件后24小时内强国论坛的帖子所做的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强国论坛是重要的新闻媒介”,尽管它“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可以自由发言和听讲的论坛,而是一个有决定权的人主持的讨论会,由此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网上政治讨论”,但研究者发现,在版主的管理和网民的自由之间并非只有冲突,而是存在某种程度的默契,而网上的言论也并非如有些人想像的走向极端,而是体现出较强的理性色彩。

2003年,彭兰在长文《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构建与分析》中对网络中的信息发布和意见传播的结构和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认为信息发布有直线式、队列式、层次式几种方式,而意见传播则可以从形成、冲突、流动三个阶段来分析。

从上面的研究梳理中可以发现,国内的相关网络公众表达的研究大致从宏观思辨和微观实证两个角度展开,已经积累了一定成果,数量虽然不多,但走出简单判断模式,在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上都有所拓展和深化。不足在于:一、民主、自由研究基本上立足于抽象的概念的基础上,虽然有几篇文章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辨析,但不够深入和细致,缺少历史向度的考察,也缺少对现实环境的分析,使得研究的结论只能停留在思辨的层面,很难和现实经验对接,或者是放在现实环境中进行考察和评估。二、不少控制研究缺少实证考察,虽然提出对策和建议,但基本是从一般判断出发的逻辑推演,比较概要,很难落实到操作性层面,也缺少可行性分析。三、实证研究、个案研究基本上每个研究都是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切入,研究之间的承续性差,每项研究都拓展出一片空间,但没有深入。有些研究是对某一个产生于西方环境的假说来作本土的检验,由于背景的差异,使得单项研究的检测效度十分有限。另外,由于这类研究总体数量过少,所以,很难在他们之间连成一片比较完整的视野。四、从整体上来说,研究分散、零碎,缺少系统的专著性的研究。有些网络研究著作将“网上的自由权利”或“网络新闻评论与在线公众论坛”列为其结构的一个部分,但限于篇幅也限于体例,这类陈述大多是泛论性质。

三、研究的目的、问题和思路

与传统的大众媒介形式相比,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之一在于其互动性和参与性。这一特点激发了人们对于自由和民主的期望。也确实在现实层面产生了影响。但是,目前来说,国内从公众表达角度对网络传播展开的研究尚很不充分,更不系统。除了在一些关于网络的著作中设有概述和泛论性质的章节外,只有数量很少的论文论述了网络上的公众表达问题,而其中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展开的研究则尤其少。国外的研究相对要多一些,但是,由于所依托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完全不同,其研究的结论对我国而言只能是参照,不可能被完全复制。因此,本文希望从中国的实践出发,对网络上的公众表达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可以帮助人们对于网络表达的规律、特点及其影响形成更清晰的认识。而从实践的层面来说,这样的研究也可以为网络管理提供理论的依据。

本研究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网络传播为公众表达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渠道,并可以在中国的民主化建设进程中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研究希望能从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网络传播的实际运作状况出发,参考西方学者的理论思考,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我国目前网络上的公众表达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包括渠道情况、信息传播情况、讨论的话题范围、参与者的情况等)

(2)网络上的公众表达能在多大范围内产生影响。它是怎样在政策层面和传统媒介层面与社会产生互动的?

(3)网络管理的现状,以及网络管理和公众表达之间关系。

难点在于,网络上的公众表达是一种多管道的表达,网站新闻页面上提供的“我来说几句”链接是一个渠道,ICP设立的以时事政治为主题的论坛也是一个渠道,加上各种商业的、校园的、民间的BBS站点,要对这么多相互独立的表达系统一一考察几乎是一项不可完成的任务。笔者将选择若干有广泛影响的新闻网站和论坛作为考察对象,理由在于,公众表达总是相对于一定数量的接受者和一定范围的影响才有意义。马克思曾说,不能引起普遍反应的发表,就不能说是真正的发表。在网络上,如果某种意见或信息只是在一个有限的小圈子里交流,不能被普遍接触,也就很难从大众传播的意义上来考察其对社会民主的影响。

本研究将分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文献研究,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为总结和思考。文献研究部分。笔者将梳理西方学者有关言论自由和公众表达的论述。综合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学的视角,希望借此了解不同学术渊源和思想流派的学者对公众表达的理解和评论,从而可以将网络上的公众表达放在一个比较明确的意义背景上来解读。此外,笔者还将回顾从20世纪60年代末网络诞生以来,网上公众表达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是本文重点,实证研究将分两步进行:一是考察网上公众表达的一般特征,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网站(论坛)来收集原始材料,了解网上的信息量、话题演变、参与者等基本情况,了解目前网络管理的基本思路,及其与网络表达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网络表达的社会影响。研究方法采用个案研究,选择一个有典型性的时事讨论案例,借以了解网上时事讨论的现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另外,我们还选择了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论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一段时间里的运作状况的分析,了解论坛这个新的沟通平台从整体上会对当前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第三部分,笔者将结合实证情况,对国内外网络表达研究中出现的几个有争议的论题进行思考,并对本项研究进行总结。